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实上,杨昆和对方签订的购销合同的价格中,就已经包含了这部分税款。
就拿和邺钢签订的第一笔大额合同来说,每吨2250元的高线价格,其实是由19元每吨的货物价格和327元每吨的税款两部分组成的。
在收到供货方开具的发票的基础上,昆朋公司也应该向自己的客户开具同样的增值税发票,供对方抵消进项税的同时,也完成其自身的纳税行为。
就这样,下家向上家要进项发票,为自已的下家开具销项发票,一级一级地组成整个产业完税链条。
为了保证企业照章、合理纳税,税务方面对于进项、销售发票的管理和监督相当严格,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前面提到过的进销相符。
进、销相符,看起来合情合理,但到了实际销售过程中,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现实问题。
最常见的情况,就是缺少进项发票,或是客户不要发票
就当前的经营情况来看,昆朋公司在进项抵扣方面的发票不存在票货不符的问题。
现在的国企钢厂的经营政策远不像后世那么灵活,不管客户要不要发票,也不管你要票有没有用,该开的增值税发票是一定要开出来的,只要不嫌纸硬,哪怕你拿回去擦屁股人家也管不着。
换句话说,昆朋公司一共采购了8。46万吨线材,就能收到相应金额的进项发票,在完全销售出去之后,也应该按这个数量开具销项发票。
涉及到销项,问题就来了。
在昆朋公司现有的客户特别是本地的标准件商户当中,至少有三分之二以上是不具备一般纳税人资格的,人家要票没用,就要求在价格上给予3%到4%的优惠,按现行的钢材价格来计算,大约为每吨150元左右。
客户省出来的这部分成本,其实就是应缴税款的一部分,这笔钱国家得不到,也进不了昆朋公司的腰包,严格地说,这就叫偷税漏税。
要避免因此受到惩罚甚至承担刑事责任,就要懂得如何合理避税。
合理避税,指的是纳税人在税法许可的范围内,通过不违法的手段对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精心安排,尽量满足税法条文所规定的条件,以达到减轻税收负担的目的,更多的情况下,则是纳税人利用税法上的某些漏洞或含糊之处的方式,合理、妥善安排自己的经济活动和账目往来,以减少自己所承担的纳税数额。
虽然这种行为很容易被认为是不道德的,但其方式本身是合法的,而且不具有欺诈性质。
像来会计说的推迟到下月再开票,其实就是选择不同的销售结算方式,推迟收入确认的时间,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利用报税时间,也是企业合理避税最常用的手段之一。延迟纳税常常会给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节税效果。
举例来说,假设昆朋公司本月进了1万元的钢材,并以1。5万元的价格售出,就应该向客户开具1。5万元的税票,而其本月只剩下8千元的票额,只要在合同和账面上做做文章,完全可以把剩余的7千元推迟到下个月再开。
从避税的角度来看,本月应缴税额的计算基数即企业经营的增值部分为5000元,由于票面不足,实际只缴了一半多点的税,假如下月的钢材价格大幅度下跌,体现到账面上,另外一半应缴税额的增值部分就比上月低了不少,从而在整体经营活动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少缴一部分税款。
再有,根据企业间的共同利益而进行产品定价,同样可以起到避税的作用。
具体体现到合同中,其产品的转让价格可以高于或低于市场公平价格,从而达到少纳税或不纳税的目的。
像这种转移定价的避税原则,一般适用于税率有差异的相关联企业,通过转移定价,使税率高的企业部分利润转移到税率低的企业,最终减少两家企业的纳税总额。
第659章 :主导地位()
像这种转移定价的方法,并不适合所有的企业,体现到现实经营过程中,通常可以采取折衷一点的做法。
例如,模糊昆朋公司在经营环节中的作用,由其上线如邺钢直接把发票开给其下线客户,这样一来,昆朋公司就可以在不影响自身所赚取差价的前提下,减少其进项抵扣和销项份额,进而达到避税的目的。
当然,要做到合理避税,除需要上下游客户的配合外,相应的银行资金来往纪录也要和账面相符,你本月只报了8千元的销售收入,公司的基本户里却收到了1。5万元的货款,就免不了会露出狐狸尾巴。
除此之外,类似的避税手法还有很多,像是转变企业性质,利用国家对于外资、合资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及转移定价、成本计算、企业融资、资产租赁等等,都是较常用的手段。
听来会计数得一套一套的,杨昆的头又开始疼了。
以前给人打工时,觉得管理公司无非就那么回事,现在真正做大了,才知道事多挠头。
他也知道,一个企业能不能挣钱,能不能长远发展,除了考验企业家的个人能力之外,更要看这个企业的财务团队避税的水平。
要按正规手续全额纳税的话,甭管在国内还是国外,东方或是西方,也不管你企业规模大小,几乎没一家能挣钱的,有点利润,全给国家做贡献了。
话说回来,如何为公司或企业做到合法的纳税筹划,也是考验会计们专业水准的最有效的试金石,不管你是新入行的菜鸟,还是在江湖上摸爬滚打多年的老炮,一试一个准。
一个优秀的财务团队,可以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为企业减少纳税几万、几十万、几百万,甚至更多……
正因如此,对于来会计这样的老江湖和他率领的小团队,杨昆一向尊重得很,除了按合同向荣信会计师事务所支付佣金外,私下里还为来会计等人额外开一份工资,在生活方面也都是有求必应,像什么红白喜事、迎来送往的,只要他能帮得上忙,要钱出钱,要车出车,要不是和荣信的合作还算愉快,来会计又是事务所的老人,他早千方百计地把人给撬过来了。
当然,尊重归尊重,见天儿地被老头揪着耳朵唠叨,听多了也烦。
按捺着性子,听来会计介绍完近期的财务状况,杨昆便以到工商局办理增资手续为由,拉着邵兵落荒而逃。
公司成立之初,出于降低资金和税收成本、保持良好的资本结构等目的,杨昆向工商局提请的注册资金只有100万元,从当前的经营状况来看,已经和自身的规模严重不符。
虽然商贸公司不属于资本密集型企业,不过适当地提高注册资本,有利于提高公司的信誉度,也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和来会计等人反复协商,权衡利弊之后,杨昆委派邵兵出面,分别到工商、税务等相关部门,将钢贸公司的注册资金增加到了500万元。
与此同时,杨昆也没忘了趁这波涨势继续扩大经营规模。
除了和王国强保持必要的联系,督促邺钢继续发货外,他还将收回来的上亿元货款陆续转到了邺钢、京钢、牛钢的账户里。
几家钢厂的日产量加起来超过2000吨,不过在这中间,除邺钢是提前签订过合同之外,京钢和牛钢都不可能置本地经销商不顾,将所有产量全部供给昆朋公司,即便大家看在他此前帮已方解决了产品滞销的难题,彼此的合作也十分愉快的份上尽量协调,最终落到他手里的,也仅仅在1200吨左右。
和每天3、4千吨的销量相比,后续的供货速度无论如何也弥补不了库存的消耗,相应的,个中利润也不复前期进货那么可观。
又过了几天,到了6月20日左右,国内各大钢企再次宣布对旗下产品涨价,6。5mm高线的出厂价涨至3080元,离3100元的整数关仅一线之遥。
至此,这一轮触底反弹的增速开始明显减缓,昆朋公司的库存也消耗了将近一半,其中仅安坪一地就调走了8辆专列,18000多吨高线。
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考虑,杨昆认为这一波涨势已经到了强弩之末,便赶在市场价格自行震荡调整之前批量发货,同时减缓补货速度。
市场回归理性之后,失去了暴利的支持,就没必要存太多货在手里,按杨昆的设想,连钢厂调度、自家仓库及运输环节一并计算在内,将总库存量控制在6000吨左右,便足以应付标准件市场的日常消耗了。
急速清仓的结果,就是银行账户里的数字呈指数增加。
这里的银行账户,除了不单单是钢贸公司开设在中行的基本户,还有几个拿杨昆的身份证开设的个人活期存款户头,像那些不要发票的客户汇来的或拿现金支付的货款,就存在这些私人户头里。
这样做,也是出于避税方面的考虑。
当几个账户里的金额加起来达到1。9亿时,上个月低价进购来的线材还剩下了2。2万余吨。
这部分库存,大抵就是杨昆从这波涨跌行情中收获的毛利润了。
至于已经收回来的近2亿元货款,除了维持正常的周转之外,剩下的钱,最优先的用途是还债。
第一步,连本带利地还清二叔、王波、傅青梅、徐丽娅等人的私房钱。
第二步,提前偿还总数为2900万元的银行抵押贷款。
除了刷信用等级之外,经过了前几年的高通涨压力之后,自今年起,国内经济形势逐步缓和,银行存贷款利率开始逐渐下调,早一天还贷,就早一天省利息。
第三步,逐步补足从中行挪用的9500万的承兑保证金,既兑现了杨昆自己当初的承诺,也给沈行长吃了颗定心丸,省得他老人家一天到晚提心吊胆,怕杨昆卷款潜逃。
至此,除了从这波行情中大赚特赚之外,杨昆也一举确定了自己在易阳标准件市场原料供应产业中的主导地位。
第660章 :削弱影响()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