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研以手抚额,“说你是白痴都是夸你……好吧,这样一来,那些偏理工类的院校就不值得优先考虑了。”
将邮电、航天、交通、科技、中医药、化工、工业、理工、地质、石油、矿业、电力等校名分别从名单里划掉后,可供选择的院校只剩下不到一半,孙研又问:“以你的性格,想必师范类和农林类院校也不对脾气喽?”
杨昆耸耸肩膀算是默认。
划掉林大、农大、师大,孙研再问:“有没有兴趣从政?”
杨昆顿时想起了那张“愿望清单”,“当个公务员”几个大字一直在他眼前晃来晃去,直晃得他蠢蠢欲动,拼命咬紧了后槽牙,才抵制住万般诱惑,坚定地摇了摇头。
孙研刷刷几笔,把单子递给他,“将人民、民族、政法也排除在外的话,只剩下这几家了。”
杨昆定睛一瞅,“外国语大学、音乐学院、传媒大学、中财经、外经贸……”
严格地说,像他们这样单纯地从字面上来理解、划分的方式,未免有些过于简单粗暴,各院校、专业不同,毕业后的出路也因人而异,农大、林大毕业的有可能当公务员,人民大学毕业的也有可能去做生意,财经大学出来的也许会被分到车间当工人,但对于他们这三个臭裨将来说,这种抓大放小的粗放式筛选手段,也是短时间内能想到的最为行为有效的方法了。
就这几家漏网之鱼在燕省招生的专业来看,文、理科通招且轻理重文,其中好几家还特别强调要求英语能力,似乎都比较符合杨昆的要求。
按院校、专业来逐一分析,外国语大学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想到有机会走出国门去祸害各色美女、壮我国威,特别是想到德艺双磬的苍井老师、小泽老师现在可能还是处……杨昆的馋涎就有决堤千里的趋势。
暗自吸溜了一把口水,杨昆接着往下看,音乐学院貌似也挺合他的脾胃,有未来十几年无数经典金曲打底,要混个知名词曲作者似乎不难,只是不知道对于考生的专业水准有什么特殊要求,毕竟除了能玩几手吉它,昆哥也没有太多能拿得出手的强项不是?
传媒大学!这个哥喜欢,特别是在本省招的几门专业,广播电视学、传播学、电视摄像……妥妥的为潜规则创造客观条件呢!
另外两家也很值得考虑,中财经也好、外经贸也罢,那可都是男银的天堂啊,至于原因嘛,大家都知道,学财贸的妹子多嘛!
看他沉默不语,脸上表情诡异多变,孙研忍不住出声打断他的想入非非:“怎么样,有中意的专业没有?”
杨昆下意识地抹抹嘴角,“倒真有点难以取舍呢,你的建议呢?”
孙研垂下眼皮,细声细气地说:“依我个人的看法,你是生意人出身,对经济类学科的理解能力应该比普通学生强得多,中财经、外经贸应该更适合你,特别是后者,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法学、工商管理,这些学科的设置更偏重于实际应用,能够学以致用的话,对你以后做生意不无助力。”
听她剖析得条理分明,杨昆不禁面容一肃,将那点痴心妄想强行驱出大脑,认真地考虑了一会,问:“外经贸去年在咱省的提档线是多少?”
孙研也不用翻资料,张口就来,“理科635分,文科621分。”
杨昆咂舌道:“这么高?”
孙研撩起眼皮看看他,“咱们省历来是高考的重灾区,别说跟京城比了,就是和周边省份相比,提档线也要高出不少,实际录取分数还要更高一些。”
杨昆拧着眉毛说:“那也高得太离谱了点吧,这都快赶上清华了。”
孙研微微一笑,“没听人家说么,有把握考上外经贸的,就应该试着搏一搏清华、北大,双方之间除了名气有别之外,整体实力相差并不太远,个别优势学科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呢。”
看到杨昆眉头紧锁,一付难以决断的样子,孙研眼中闪过一丝难以觉察的失望,宽慰他道:“要是实在没把握就算了,咱们再考虑一下别家。”
杨昆苦笑着摇摇头,“倒不是一点把握没有,坦白地说,这个分数还是估得稍嫌保守了一些,作文和英语写作题上稍微争点气,再多个十几、二十分也有可能。”
孙研似乎暗中松了一口气,“那你还发什么愁?”
杨昆嘿嘿一笑,有点难为情地说:“我就是觉得吧,这学校比传统几大名校的档次低不到哪去,跟人家说起来,有点难以开口……”
孙研这下算是明白了,敢情这小子还有点自知之明,好笑地撇撇嘴角,“也别光听我的一面之辞,上大学是一辈子的大事,你应该多找几个人商量商量才是。”
杨昆明白她的意思,按理说,几位红颜之中,以陈静的学历最高,在如何选择志愿上应该最有发言权,不过杨昆自觉愧对叶小换,也怕陈静舍不得放他远走高飞故意添乱,更不愿拿自己的大喜事去刺激她本已纠结的心情。
至于其它人,老妈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老姐还被囚在小黑屋里阅卷,堂姐杨晓敏去参加暑期社会实践也没回来,这种偷梁换柱的下三滥勾当又不能对太多人宣扬,思来想去,杨昆一咬牙、一跺脚、一拍桌子,“就这么定了。”
第687章 :技术含量()
“真的?”孙研清亮的眸子里闪过一丝异彩,“万一估计有误,第一志愿没轮上,被调剂到什么二流大学去,你可别赖我!”
杨昆一拍胸膛,慨然道:“人的命,天注定,胡思乱想要生病,本来就是不劳而获,考得上就上,考不上拉倒,反正哥们又没有就业压力,就是想享受一下象牙塔里的安逸生活,到哪混不是个混?”
看着他拿出一摞复印好的高考志愿表,将外经贸的校名及工商管理专业的代码工工整整地填写在本科一批第一志愿栏里,叶小换得意地朝孙研挑挑眉头,孙研嗔怪地白了她一眼,见她不依不饶地举起右手向自己示意,无奈地摇摇头,伸手在她掌心轻轻拍了一下。
杨昆闻声抬头,看看她,再看看叶小换,诧异地问:“你们俩是不是预谋好了挖坑给我跳呢,怎么给我的感觉,你们比我还要兴奋似的?”
叶小换哼了一声,“替你高兴呢,大~才~子!”
孙研很干脆地白了他一眼,“没有!”
按照杨昆的想法,既然认定了外经贸,别的什么提前批、本科二批、大专类院校也就不用再考虑了。
孙研却不这样认为,她坚持说以他的分数,要考外经贸并不是十拿九稳,和叶小换一唱一和地劝说着,替他选了省大作为一本第二志愿,省经贸大学、经济学院为第二梯队,另外从京城选了两家商贸类专业比较优秀、录取分数比二本线还高些的大专院校作为替补。
杨昆在这里奋笔疾书,叶小换在旁边连鄙视带嘲笑:“瞧你挑的这些专业,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生怕别人不知道你是奸商出身来的。”
杨昆撇撇嘴,“没办法,谁让咱学不好数理化,又没个好爸爸呢,再说现在不是流行这个嘛。”
放眼整个90年代,国内工业不景气,国企工人整体收入水平有限,不少企业甚至出现连工人带工程师一起下岗的现象;农业也不景气,以邺河地区为例,一亩地打上四五百斤麦子,扣除口粮,交过提留农业税,基本上剩不下多少,发不出工资,连农技站的员工都要自谋生路。
赶上国家大力提倡下海经商,现实生活中也不缺乏杨昆这样经商致富的例子,从而给大家造成一种错觉,那就是不管什么行业,搞生产的都不赚钱,只有经商才能变大款,才能用上别人用不上的大哥大,坐上别人坐不上的桑塔纳。
在社会现实和国家政策的影响下,不管是学生还是家长,报志愿的时候都不愿意去学工学农,外语、企业管理、工商管理、行政管理、环境工程才是这时候最热门的专业,不少名牌高校传统的王牌专业如土木工程、冶金工艺、微电子、生物化学等,很少会被大家当作第一志愿,相关的考生也大都是从工商管理、国际贸易等热门专业调剂过去的。
照着孙研的建议填写完志愿表,杨昆满意地审视了一遍,便开始频频看表,那意思很明显:大姐,您的使用价值已经充分得到体现了,接下来有些节目就不请您老人家见证了,还请回避则个。
一向冰雪聪明的孙研却误会了他的意思,“天还没黑呢,你急着回家有事么?”
杨昆恨得牙痒痒,“没有没有,中午没吃饱,想着晚上吃什么好呢,你们俩有啥想法不?”
徐丽娅恰好拎着大包小包进门,“我买了虾仁和韭菜,今天包三鲜馅饺子,研研来给阿姨搭把手,小换这丫头指望不上,哎哟,小昆也在呢,别别别,还是别劳烦你老人家,咱们娘俩就齐活了。”
杨昆郁闷得跟什么似的,朝叶小换使个眼色,妞哎,咱俩不招人待见的是不是自己找地儿寻安慰去?
叶小换压根没搭理他,从沙发上一跃而起,“妈,我来烧水!”
杨昆恨得牙痒痒,用煤气灶烧水的技术含量好高么?
孙研满眼怜悯地看看他,无比同情地叹了口气,“最没技术含量的活都让人抢了,您就等着吃现成的吧。”
杨昆一脸错愕地看着她,“姐,做饭的事不急,有个问题我一直没想明白,像我这样提前参加高考的不说凤毛麟角吧,起码也是万中无一,怎么给我的感觉,对于国内各高校、各专业的了解,您比我还要门清得多?”
孙研抿着秀美如菱的唇想了想,说:“也就你这不学无术的家伙才不把高考当一回事,像姐姐这么优秀的高才生,从上高中就开始关注各个心仪的学校了呢!”
好吧,学霸的想法总是与众不同的,杨昆一脸钦佩地又是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