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孩子们出去玩了。几个大人仍在一处说话。
“妈,孩子们您放心,阿笙特别懂事。现在家里的事都她在管呢。包括两个小的,都照顾的很好。”罗妈说道。
“再懂事也是孩子,你不能任她们太随便了。”
“知道了,妈。有一件事。一直没时间和您说呢。我现在做衣服呢。”
“快给妈叨咕叨咕!”赵老太太没想到二儿媳这么能干。
“说起来,还是潮笙的主意呢。我和青山觉得可行就定下了。没想到还不错。”孟爸来的时候交代过,不能全都说了。毕竟兄弟几个呢。显露那么多没准儿又惹出什么事来。
“这是好事。你们能闯出条路来,妈也跟着高兴呢。工作上也别耽搁了。好歹是铁饭碗呢。”赵老太太也怕夫妻俩把正业耽误了。这年头买卖不时兴,赵老太太没阻拦已经很开明了。
“放心,妈,我现在多少也管点事情。前段时间上头说在年后春耕之前。家属站迁到x区。到时候就更方便卖衣服了。”孟爸年前开会的时候,张处长就说明了。现在他们住的地方,不是一个地方的管区。人家要回收。人就得迁走。这样一来正好。
“二弟妹呀,这可是两桩好事呢。那个小地方早该搬离了。做衣服生意现在可是个好行当。镇子里有不少人倒动的,都是去的h市批发市场。二姐那会儿也活心儿来的,你二姐夫非得不让,说累。”瞅了一眼赵勇。
“二姐,我那可是缺人呢,尤其是二姐这样的能人啊!”罗妈可是心里一动的。这个二姑姐性格燥了一些,但是却是个能人。做生意要是有她帮忙错不了。自己家的人怎么也比外人强啊。何况这位二姐没说的。
“行啊,我那镇里的食品厂也靠不住。正想办法往别处找呢。反正也不是正式的。丢了也不可惜!”孟华就是爽快。
赵老太太的心情很好。她愿意二女儿和罗素云近亲。守什么样的人学什么样的人。二女儿虽好,但总是安稳不下来。岁数不小了,还没个孩子,赵老太太到底不放心。
赵勇也不拦着,对二弟一家满意。
几个人又说了一会儿子话。
老三孟义山和老四孟明山两口子来了。后面跟着孟金山,他媳妇没来。
“你们来了。坐。”赵老太太招呼。
大家相互打招呼,坐下来。
孟金山便问道:
“我来看看潮笙,怎么样了?”
“好了,大哥别担心。出去玩了。”孟爸忙说道。
“都是我不好,害得家里不得安宁------”孟金山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开口了。昨天晚上回去他就打了冷秋英两个嘴巴。冷秋英还辩解,又补上两脚。到现在还在炕上趴着呢。
“行了,老大,事情过去就过去了。我还是那句话,以后你们还是好兄弟。之间该怎么相处还怎么相处。莫要伤了和气。咱们老孟家到这一辈上,家族里人心早就散了。你们亲兄弟可不能再分了心啊!”
“妈,您放心吧。大哥永远是我们的大哥。没有大哥哪有我们的今天啊!”老三紧接着说道。
“是啊,妈,我们不会那么做的。您就把心放到肚子里吧。”老四也说道。
“你们这么说就对了。还有啊,老大,你们家的孩子该好好管管了。别像他们娘一样,将来后悔都来不及。”老太太又叮嘱了一句。
“妈,我是真的错了。过了年,我就和段长说说,不行找找人,调回来得了。”孟金山想到这个也叹气。
“大哥,难为你了。”孟爸觉得大哥是被冷秋英给拖累了。在家里人面前这么低头。
“你不和大哥计较,大哥就知足了。其他的哥也不多说了。孩子她妈实在是-----哎,他要是不改,我也不会放任不管了。不能让她毁了孩子们啊。”孟金山是下定决心了。不能因为冷秋英这个婆娘误了孩子。孟金山也真是气着了。不然哪里会这么对待冷秋英。
“大哥,快别说了。咱妈说的对,都过去了。咱们还是一家人!”罗妈也说道。
“是啊,大哥,大过年的,咱们该高兴呢!”三婶,四婶也跟着说。
路过的亲们多多支持无忧哦,求推荐!求收藏!拜谢!
第三十七章 被惦记了()
第三十七章被惦记了
不说赵老太太和儿子媳妇们继续说话。且说潮笙带着两个妹妹到镇子上玩。
其实也没什么可玩的,出摊子的几乎没有几个。都回家过年了。潮笙一手牵着一个,慢慢在街上走着。
“阳阳和欣欣冷不冷?”出来有一会儿了。怕两个小的冻着。
“不冷,姐那边有卖糖葫芦的。欣欣想吃。”
“好,姐姐去买,你们等着啊!”潮笙见街边是有一个卖糖葫芦的。穿着破旧的棉袄,带着军绿色的棉帽子。推着小推车。上面红红的一串串的糖葫芦。
“糖葫芦,要怎么卖?”
“两毛钱一串,你要几个----要不便宜点给你。”潮笙不记得这个时候的糖葫芦多少钱一串,可听卖家这么说,估计是过节出来,想贵一点吧。看着那双粗糙的手正要往下拔糖葫芦。
“这些我都要了!”年三十出来做这种小买卖的,如果不是家庭困难,谁还出来呢。潮笙想到。买了吧。
“啊?哦,那---那---那---就算一毛钱一根好了。不多合!”卖糖葫芦的老汉激动的说道。
“不用便宜的,大爷,天气这么冷,能买到这么好的糖葫芦是我多得了!”
“可是买这么多----”
“没关系的,老大爷不知道哦,我家孩子多,买少了不够吃呢!”
“哦,那,你连着草把都带着吧,好拿一些,那边是你妹妹吧。你们可以抬着。”
“谢谢老大爷啦!”
潮笙付了钱。老太爷欢天喜地的推着小车儿走远了。潮笙看着他的背影,忽然觉得一阵的心酸------
见大姐站在那里半天没动。两个小的就跑过来了。
“大姐,买这么多怎么吃得完啊?”昭阳问道。
“是啊,大姐!”
“怎么吃不完呢?家里还有那么多人啊,分给叔叔们家里一些就好了。”潮笙拿起草把子抗在肩上。
“可是,为什么要买这么多啊,可以少买点吗?”昭阳想不明白。
“你们两个听姐姐说啊,今天是什么日子?是不是年三十?”两个妹妹点头。
“那个卖糖葫芦的老大爷是不是年纪很大了呢?”两个小的再点头。
“那咱们奶奶年纪是不是也很大,她这个日子在家里和咱们一起过年。可是那位老太爷呢。却还在这么冷的天出来卖东西,是不是很不容易?”
“是啊,那个老大爷很可怜哦!”昭阳明白了姐姐的话。
“你们两个记得啊,遇到大冷天摆摊的,能买就买一些。家境哪怕好一点的,谁会大过年的出来。但是也有骗人的呢。要用心去看------咱们虽然不是非常的富裕。但是帮一点忙还是可以的。”不知道两个妹妹听进去多少。姐妹三个朝着孟家老宅走去。
就在她们走远了。一个胡同口内走出两个男人。一高一矮,一老一少,看穿着像是主仆。
“少爷,回吧。不然年夜赶不急了。”
“那地方回不回去,有甚重要?”
“可今天毕竟是过年,老爷那里得有个交代呀!”
“不必多说了!”
“可是少爷?”
“洪福啊,你说我去那家过年怎么样?”年轻的男子看着潮笙远去的方向说道。一张白净的脸,即使这么冷的天也不见红晕。一双凤眼含笑的问向叫洪福的。
“均少爷,您这是------”洪福瞪大眼睛。
“就是你听到的,有什么大惊小怪。”男子不以为然的说道。含笑的凤目闪过一丝清冷。
“少爷,这样不妥啊!”
“洪福啊,我讨饭的时候,有人说过不妥吗?”拉长的声音,让洪福低下头。
“那怎么能一样!”
“怎么不一样,一样是人,不过是换了个身份而已。”他抬眼又看了眼洪福,接着说道:
“去,打听好了,我一准儿去。回头你和老高找个地方。那件事也先放手吧。老爷子问起推给我就是了。”
“是,少爷!”洪福领命而去。
这边潮笙扛着糖葫芦,哪里知道被惦记了。带着妹妹进了孟家。
“阿笙,怎么买了这么多糖葫芦啊?”
赵勇开的门。赶紧接过来,还挺沉的。这孩子买了这么多。
“二姑父,咱家孩子多吗嘛,正好遇上了。到时候给哥哥姐姐弟弟妹妹送一些。”
“这孩子,真懂事!可别碰着胳膊!”
赵勇把糖葫芦拿到外屋。这时几个叔伯婶婶都在。潮笙说道:
“三婶子,四婶子,大伯,回去要拿糖葫芦啊,阿笙买了好些呢。”
“阿笙就是乖巧,知道有好吃的分给家人。呵呵------”三婶子齐娟说道。
“是啊,还是女儿好啊,心细呢!”四婶子李玉华也不住的说道。
她们生的都是儿子。想要女孩儿,赶上计划生育政策。愿望没能实现。一家五兄弟就孟爸没儿子。那些年冷秋英没少骂孟二家绝户。可是他开通,用他的话说,他的女儿就是好,用多少儿子都不换。
“三婶子,四婶子瞧您们说的,阿笙都不好意思了。几个弟弟多好啊,将来错不了的!”
三叔家两个男孩,大的孟齐明,小的孟齐辉。四叔家一个男孩,孟越扬。名字都是各自起的,并没有承家族的字。喜欢什么名字就叫什么。赵老太太做的主。
“阿笙,胳膊怎么样了?”大伯过来问道。
“好多了,大伯!糖葫芦也给三个哥姐带份的。多拿一些!”
“好孩子,是大伯对不起你们!”潮笙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