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正的国术是要胸怀四海、兼收并蓄,包容一切的。只要是对我有用的,都可以融入到我的技艺之中。我练的这门拳术过去叫巴子拳,相传祖师爷姓癞,所以师傅给我取了个慕癞的名字,希望我能像祖师一样将这门拳术发扬光大。这门拳术传到我这儿,其实已经包含了长拳的内容,比如太宗拳、太祖拳、飞虎拳、桃花散等拳术,因为讲求头、肩、肘、手、尾、胯、膝、足八个部位的应用,发劲可达四面八方极远之处的特点,所以也可以叫八极拳。”
“赵新城”
“到”
“过来和我对练一下”
“是”
战士们散开一个圈子,张慕癞和赵新城搭起手来。应该说赵新城的手上功夫还是不错的,他自幼学的是少林伏虎拳,因为常年练功手上磨出了厚厚的茧子,寻常人根本不是他的对手,只是碰见了张慕癞这个穿越者,又对上了号称“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的八极拳,结果不言而喻,被虐的很惨。张慕癞的八极拳在黑市拳的锻炼中又增添了拳击、柔术、泰拳、散打、咏春等实战拳术精髓,周身上下无一处不可发力,以至于赵新城的伏虎拳像对上了刺猬一般,缩手缩脚,极其憋屈。后来干脆跳出圈外,气喘吁吁地一举手,投降不玩了。
张慕癞练的正兴起呢,忽然失了对手,本就蓄起来的力道无处发泄,看见院子里有块粗糙的大青石。原主人本打算把它雕琢成磨盘,哪知道刚开始雕琢的时候红军来了,害怕之下跑到乡下去躲起来。这块石头被张慕癞一脚挑起,手臂前绷担了起来,四百多斤的重量却轻如无物般,随即被高高地抛到空中,又重重地携带风声向张慕癞头顶落下。战士们明知道团长过人的身手,却仍忍不住惊呼,赵新城更是要窜步过来帮忙。张慕癞头部微微一偏,一手向后连摆示意战士们不要过来,一手托住青石底部,肩膀用力一靠,鼻息吐气发力,整块石头诡异地改变下落态势,横向飞了出去。
距离7、8米开外青砖砌就的院墙,完整地镶嵌了一块四百多斤重的大青石,仿佛浮雕一般,浑然一体。赵新城嘴巴张的大大的犹不自觉,嘴里喃喃道:“打人如挂画、打人如挂画,原来真有这种境界!”日后这家主人回来,看到这种情形更是引以为奇,一直保持原样不变,直到多年以后,由于张慕癞的名气高涨,这里居然成为后世许多慕名而来瞻仰的一个景点,主人后裔以此谋生,也算是张慕癞破坏人家墙壁给予的一点补偿吧!
打这以后,警卫战士们学习国术的热情高涨,张慕癞身边则又多了一个粘人的家伙。张慕癞逐渐将八极拳精神传授给警卫连战士,简称十六字诀,即“忠肝义胆以身做盾舍身无我临危当先”。后来警卫连出来的战士们又把这十六个字纷纷传承给所带的部队,以至于后来敌人只要听说出身于张慕癞门下带领的部队,无不闻风丧胆,不为别的,打仗太凶狠不要命了。勇猛好似虎、狡诈则如狐,都是和张慕癞学的。
这天下午,张慕癞又像往常一样蹭到担架“三人团”的房间听毛、王、张等人谈天,通讯员送来一份通报。张慕癞看完后又将通报传给三人过目。这是中央军委做出的紧缩机关、充实部队战斗力的决定。由于湘江战役部队减员严重,中央军委将一、二纵队的很多机关同志下派到部队,对前线部队人员进行补充。
军委同时下达命令,合并人员减少许多的第一、第二纵队为军委纵队,由刘伯城、陈雲、叶剑瑛、钟剑伟分别担任司令员、政委、副司令员、参谋长。其中,刘伯城兼任第一梯队司令,何长公担任第二梯队司令员和政委,李维汉担任第三梯队司令员和政委。原本历史上湘江战役时红八军团战士战斗减员严重,因此撤销了红八军团的编制,将其编入到红五军团当中。现在由于张慕癞这个蝴蝶翅膀的煽动,第八军团大部保存完好,因而得以保留。只是将少共国际师与红34师合并入第5军团,由董振堂和李卓然分别担任军团长和军团政委。中央警卫师依旧随军委纵队行动,张慕癞的一团负责第一梯队的安全,毛、王、张三人也被编入这个梯队。
毛委员看了张慕癞跃跃欲试的劲头,开玩笑道:“怎么了,我们的小张团长,是不是也想上前线部队去了?”张慕癞呵呵笑着也不言语。王佳祥也打趣道:“是不是小张团长总看我们这几个老家伙、老病号有些腻了,想要单飞喽!”
张慕癞连声说哪有,这大帽子可要不得。保卫中央首长,保卫**的安全比上前线还重要。张文天见不得两位老同志逗弄张慕癞,连忙插言道:“别开玩笑了,看我们这个小本家已经脸红喽,汗都快下来了。还是让他自己说说!”
张慕癞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觉得警卫师骑兵团经过一段时间以来的训练,战士们战术、士气提高的很快,是时候让战士们经历一下实战,见见血气。总用来剿匪、对付地主民团有些大材小用。最好发挥骑兵部队运动速度快的特长,等将来有什么用得上骑兵团的地方,几位首长可别忘了在总司令那里帮忙提一下,别把我们给忘喽。”
毛委员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表示认同张慕癞的说法,并且含有深意地说道:“只要时刻做好准备,这一天不会遥远。”四人相对一望,同时有默契地笑了起来。穆森和赵新城在门外警戒,听见堂屋里传出的笑声,虽不知所以,也被感染的心情不错,相对微笑。穆森又低头开始瞎琢磨待会儿怎么回去吹嘘,赵新城则思索着张慕癞传授的逆腹式呼吸法门,两人互不打扰,场面出奇的和谐。
第七章 去者逍遥来者死,乃知祸福非天为()
第一节
又是一天黎明,在起床号声里,整个黎平的早晨被叫醒。这一天是中央部队出发的日子。在警卫师集结的过程中,很多当地的百姓得知部队又要出发,早就依依不舍地来到驻地、涌上街头,把手中的吃的、用的向红军战士们手里塞。特别是警卫一团的驻地更是来了不少受过红军恩惠的百姓。几天相处下来,战士们和百姓也是有了感情,似乎又找回在苏区的感觉,似乎又回想起长征出发时十万百姓送红军的场面。有些战士忍不住掉下了眼泪,更有些青年百姓当即要参加红军,和红军走。张慕癞大手一挥,定下调子。东西一律不得接受,实在却不住情拒绝不了的,要留下足够多的钱物。至于参军的青年,只要父母舍得,全部同意,统一和部队一起转移。直到队伍随着军委第一梯队出了城门好远,依然能看见城头送别的人群,更有许多父母跟着部队走了好远才渐渐地停下了脚步。
精简后军委纵队行军速度极快,整个红军在向军委纵队收缩抱团的过程里重又伸出一个箭头,这一次箭头的前锋方向变成了黔省,而不是蒋阶石、何建等人预计的湘西。中央红军突然转向,打乱了中央军的部署,为红军赢得了时间。12月30日,红军进占乌江南岸的猴场等地。
警卫一团行进过程中,前方哨兵发来信号,前面路上出现敌情,随即又取消了敌情信号。说是当地的老百姓。部队继续前行的时候,张慕癞很快发现了这些老百姓。这个歇脚的路口,东倒西歪的坐卧着一群人,男男女女老老幼幼都有。共同的特点就是一个个衣不蔽体,骨瘦如柴。手里端着要饭的碗筷向路过的红军战士求乞。当地向导告诉张慕癞,这些都是当地的穷人,因为他们的血汗已被黔省的各种苛捐杂税榨得一干二净,被形象地称为“干人”,所以,红军所到之处,到处都是向他们求乞的“干人”。这些“干人”严重震撼了每个红军指战员,许多人不禁掉下了眼泪。
在红军一梯队路过乌江南岸的县时,一位60多岁的老婆婆和她的小孙子寒冬里仍穿着补丁摞补丁的单衣,奄奄一息地倒在路旁。张慕癞立即停下马,带领警卫战士围了过去,给老婆婆和小孙子盖上毯子,又灌进些米汤,两个人才苏醒过来。此时,毛泽冬从后面拄着拐杖走过来,见前面围着很多人,又看见人高马大的张慕癞,急忙追问发生了什么事。张慕癞道:“这是饿晕了,刚刚被我们救醒的老妈妈和她的小孙子。老妈妈说,她家一年收的粮食全被地主抢光了,她儿子前几天也被抓了壮丁。她没有活路,只好和小孙子四处讨吃的。”
听到这儿,毛泽冬已是热泪盈眶。他当即脱下身上的毛线衣,又叫张慕癞拿了两袋干粮,连同毛线衣一起送给老婆婆。他蹲下来,亲切地对这位绝望的老人说:“老人家,你记住,我们是红军,红军是干人的队伍。”穿上毛线衣的老人感动地直点头,嘴里连声念叨:“红军,红军……”领着她的小孙子,颤巍巍地走了。直到看不见老人家的身影,毛委员仍是久久不动,嘴里不停地念叨:“苛政猛于虎,**胜于天灾!”
这天下午的军委指挥所,李得、博谷又起了幺蛾子。两人向朱得和周嗯来提出红军暂缓渡江,应“徐图进军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周嗯来和朱老总一商量,还是召开会议解决吧,这两个顽固咱们两个人说不服,咱多找几个人,让润之来说服好了。张慕癞又接到军委命令,立即快马加鞭通知政治局成员第二天开会。张慕癞亲自去傅家祠堂毛委员驻地那里告知了会议通知,同时也把听到的博、李二人的话转述给毛委员,毛委员再次当着众人的面发了火,直呼乱弹琴。张慕癞暗自高兴,遵义就要到了,这把火浇上,让博李二人早点下台,毛委员的春天就要来了。
31日下午至次日凌晨,华共中央政治局在猴场召开会议,情报局局长介绍敌情:我们周围有20多万敌人,湘军何建5个师挡在我们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路上,防止我们与二六军团会合。中央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