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体。不要让大家担心你。”
刚刚失去了警卫员,毛委员的心情也很难过。“慕癞啊,你这一去,也不知道下一次见面是什么时间。你最近的所作所为,我都看在眼里。很好,非常好!继续按照既定的目标下去。把整个8军团,发展壮大成为革命的铁拳头。这样革命才有新希望。我们中央红军。才会有更大的发言权。你也一路多保重。再会。”
“是!毛委员。我要带领部队先行出发,再见。”
这一次,张慕癞跟随红8军团总部一起行动。只不过这一次,先遣部队换成了21师。黄舒政委亲自带队向着名山方向前进。
张慕癞的心里是这样想。“不能什么事情都依靠骑兵团、依靠红22师。要把21、23师都训练成为红22时师那样,成为可能战无不胜的部队。”所以他采取的方法是轮训轮战。
由于红军进发的方向,出乎蒋委员长的预计。在红军前进的方向,敌军不是很多。这就给21师一个表现的机会。战士们很久没捞着打仗的机会,平时难免有些唠叨。说什么红22师是军团长的嫡系部队。一些艰难险重的任务,都被军团长交给了自己的不部队?这样想的人,虽然不是很多,但是这种议论还是传到了张慕癞的耳朵里。
凭心而论。张慕癞对21时,23师的的战斗确实不是十分看好。但是按照毛委员所说。要想迅速壮大红8他军团。人数是一方面,最重要的,还是提高战斗力。如果事事都要依靠骑兵团买呗解决。那么21、23师得不到锻炼的机会,整个军团队伍的战斗力就会出现失衡。21师好不容易捞到出战的机会,红军上到下,都很振奋。小小的名山城,在21师同仇敌忾的条件下轻易被拿下。大家唱啊,跳啊。庆祝红21师的胜利。
张牧濑也毫不吝啬,将缴获的大量装备,悠闲装备给了红21师。用他的话来讲那就是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受此激励,红21师的求战欲望更加的强烈。然而张慕癞早就和两位师长说好,部队要轮流作战轮流训练。23师又被派上先遣位置。
闲暇行军期间,张慕癞也单独把张殿元叫到身边,单独给他开小灶。或许爷爷真的很有天赋。很多招式,行气路线。以及锻炼口诀,每次都是很快就记住了。张慕癞也不敢藏私,万一以后是真的有个自己还在等待爷爷的传授,那么这个时候不好好的把爷爷教出来。后世的自己,如何得到真传的。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现在就要替未来打算。要是有幸还能够回到后世,这个时候藏私将来肯定后悔。(。)
第二十七章 大雪山()
红8军团占领天全后,继续北进,继攻克名山后,3个师梯次前进,乘胜突破了川军芦山、宝兴防线。
山地团这次轮到了先遣团的位置,挡在他们前面的是一座高耸陡峭的大雪山——夹金山。
夹金山又名“甲金山”,海拔约4米,藏语称之为“甲几”,夹金为汉语的译音,就是很高很陡的意思。
夹金山属邛崃山脉,横亘于小金县达维乡与雅安地区宝兴县之间,将两地分割开来,造成两地不同的风景和风土人情。
这里地势陡峭凶险,崇山峻岭连绵不绝,峰峦叠嶂,危岩耸立,峭壁如刀削斧凿一般。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天气变化无常。山地团找到的一个山民,听说红军要翻越夹金山,脑袋直摇,说道:“太危险了,长官们不知道吧,我们这里流传这样一首民谣:“夹金山,夹金山,鸟儿飞不过,行人不可攀。要想越过夹金山,除非神仙到人间!”
山地团团长温玉成笑了笑,说道:“老乡,不管有多困难,我们都要翻过去。对于我们红军来说,对于红22师来说,没有越不过去的坎儿,没有征服不了的山。您只需告诉我们哪里可能翻过去,其他的事情,由我们山地团来办。”
在温玉成的带领下,山地团克服千难万险,终于从夹金山南麓的硗碛乡成功翻越了夹金山。下到山下时,部队侦查连向温玉成报告,在前方发现有部队活动,看服装也像是红军。
这个情况引起温玉成的重视,立即前出到第一线进行观察。这是达维乡木城沟沟口地带,如果是红军当然好,如果是敌军,那么红军有可能被堵在这里,进退不得,会非常危险。
山地团发现的,其实是正在执行任务的红四方面军25师74团的一部,他们受上级委派,到这里执行侦查任务。
红四军的部队隐藏在灌木丛中,远远的打量着从雪山上翻过来的这支队伍。红22师的服装在整个中央红军来说都是最好的,张慕癞每到一地都注意收集棉布,为战士们制作军服,因而显得非常齐整。
“是红军,很可能就是上级所说的从苏区长途跋涉过来的中央红军。”74团特务连连长很快做出了判断。“马上派人过去和他们取得联系!算了,还是我亲自过去吧!”
不多时,这个连长被带到温玉成面前。温玉成问道:“同志,你说你是红四方面军的部队,怎么会提前知道我们在这里出现呢?”
“同志,我们也不知道,完全是巧遇啊!我们本来奉命到这里打击地主劣绅,为部队筹集粮款的,没想到能第一个迎接到中央红军!”
两队红军意外的相逢,为实现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四方面军两大红军主力的胜利会师奠定了基础。
消息传到张慕癞那里,他立刻向毛委员发报,报告了这个好消息。毛委员立即将消息通报全军,红军指战员发出一阵热烈的欢呼,第一次对前进的方向不再迷茫,有了清晰的目标和期待,整个中央纵队的行军速度明显加快。
张慕癞率领红8军团大部队紧跟在山地团的后面翻越夹金山。由于部队战士们大多来自气候炎热、潮湿的南方,好多人以前从未见过大雪山,更不用说爬了。幸亏张慕癞提前知道红军会翻越雪山过草地,提前准备了大量御寒物资,使得战士们不至于因为寒冷而冻僵身体。
作为后世来者,张慕癞其实也是第一次翻越雪山。一开始见到雪山,景色的确非常壮观。白雪皑皑,银装素裹,雪连天,天连雪,全是雪的世界。可真正爬起来,却一点也不觉得美了。
夹金山也被当地老百姓叫做神仙山。他们告诉张慕癞,只有神仙才能登越。如果你敢在山上张开嘴巴,山神就会把你掐死。总之,夹金山是一座不可思议的山。鸟儿都飞不过去,人最好是别靠近它。
张慕癞一笑置之,他知道这其实是由于海拔过高,空气稀薄导致的缺氧所致。上山之前就通知部队,不要剧烈运动,要保证休息和充足的睡眠后再开始翻越。
到了夹金山的跟前,从山下就可看到覆盖山顶的大雪,而且看上去这一大片一大片的积雪并不远。
开始人们根本意识不到要爬这么高。数月行军,部队也非常疲惫。若不是张慕癞提前告诉部队注意休息,恐怕很多人都会倒在半路上。
爬山起初似乎还很顺利,后来突然进入了冰雪世界。雪山刺得人们睁不开眼睛,又没有路,人们在冰上滑行,摔倒了,要站起来,很不容易。张慕癞叫过穆森,安排体力较好的战士专门照顾帮助这些跌倒的战士,务必保证不掉队,不落下一人。
山上天气变幻莫测,走着走着,一会儿下大雪,一会儿下冰雹,一会儿又是狂风暴雨。那呼啸着的狂风,会把人直接卷到山下。
张慕癞要求部队人手一根拐棍,选择中午最温暖的时候出发。长长的队伍迤逦而行。一到山脚下,气温骤然降低,脚下的路冻得硬邦邦的,木棍戳在地上发出“咯咯”的响声。一路上,先头部队已经提前用镐和刺刀挖出一个个脚窝,后面的人手拉着手,踏着这些脚窝,小心地前进。
雪坡高高低低,随处都有一些雪坑。一不小心,踩滑了脚,就会摔进雪坑里。要是有谁摔下去了,周围的人就立刻把木棍伸过去,把绑腿撂下去,帮助战友爬上来,继续前进。
当天晚上,红8军团的战士们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翻越了大雪山,和红四方面军派出的部队回合。两支部队的战士们欢呼着,跳跃着,紧紧地拥抱在一起。随后中央红军纵队也顺利翻越了大雪山,由于张慕癞的沿途准备工作,中央红军部队几乎完好无损地战胜了神山。
6月18日,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中央红军到达懋功地区。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后,总兵力达15余万人,红军的力量空前壮大!(。)
第二十八章 热烈欢迎张主席()
一处宽敞明亮的院子里,一个年轻人走到正房的房间门口,轻轻喊了声:“报告。”
“是昌昊吧!直接进来就行。”一个嗓音洪亮、说话语速较快的声音响起。
年轻人走进房间,门外和煦的阳光也随之照进了这个略显昏暗的屋子里。一个身材高大、宽脸、眼睛沉陷、鹰钩鼻子的中年人从桌子后面站起身,向来人招了招手。
“昌昊,有什么新情况么?”
“张主席,前线侦查部队发来消息,发现中央红军先头部队,并已与红8军团山地团胜利会师于达维!”
“好啊!咱们和中央接上头,以后再也不是没娘的孩子喽!”张国涛兴奋地说道,高兴之情溢于言表。
“安排仙念同志立即派人慰问红一方面军的同志,同时让象前同志代我写一份报告,向中央汇报一下我四方面军当前面临的敌情,请求中央对两军会合之后的作战方针给予指示!”
“是,我马上安排人去办。”
这个时候的张主席还是对着中央红军的到来心怀期待,完全没有预料到后来会与中央分道扬镳。
达维是一个仅200户人家的小镇,居民大多是藏胞,生活贫困。镇中有一座喇嘛庙、8家店铺,供应的东西很少,只有盐、胡豆和茶砖。
接到张国涛的命令后,李仙念派红88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