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望族-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是他们因父祖飘零在外;怨恨族人的话;那恨意就要落在二房身上。让他们兄弟两个借着沈家的势起来;回头再报复沈家;那可是大笑话。

    到底是将沈琰兄弟用家法族规约束住;还是放任兄弟二人在外;宗房大老爷与沈还专程商量过此事。

    其实;为除后患的话;还是将兄弟两个束缚在族中好。否则的话;虽不会让他们借了沈家的势;同样沈氏宗族也没资格管教约束他们兄弟。

    不过因徐氏去年已经过话;宗房总不能越过二房代二房做主;至于父子两人还没有章程。

    宗房大老爷想到这里;就打沈下去预备酒席;随即才对沈洲提了沈琰中举之事。

    沈洲并不是头一回听到这个名字;上半年过来时;虽没有见过沈琰兄弟;可也听说过邵氏留下的这一脉子孙。

    “二十岁的举人;算是难得了……”沈洲赞道。

    他对于邵氏子孙;无怨也无憎;实是隔了几代人;恩恩怨怨年代又太久远

    他听着沈琰兄弟的事;与陌生人的事差不多。

    宗房大老爷道:“沈琰虽不在沈家族谱上;可仕籍上依旧标注了已故老太爷之名……”

    沈洲自己是一步一步考出来的;自然晓得怎么回事;摆摆手道:“这也是没法子之事;考生需填三代姓名;曾祖父一栏总不能空着。”

    宗房大老爷犹豫了一下道:“去年大太太来松江省亲时;沈琰胞弟沈请人传话想要以庶支身份归宗;被大太太所拒……如今沈琰这样进京应礼部试;恐大太太听闻不喜……”

    沈洲不以为然道:“家嫂向来宽和;哪里会与一个孩子计较?京城那么大;只要他不往二房身边凑就是了……”

    族长太爷在旁听着;见沈洲如此“大度”;不由皱眉。

    二房昔日变故;对于宗房大老爷、沈洲来说;太过遥远;族长太爷却是亲身体会。

    当年二房大老爷已经订了亲事;二老爷也十四、五了。兄弟两人要是没有出意外;早就儿孙满堂。

    既然二房老太爷留下话;不许邵氏子归宗;那二房晚辈遵从也是应有之义。徐氏待沈琰兄弟的不假颜色;才是为人子女的道理;像沈洲这样不痛不痒的;叫人看了有些碍眼。

    要说族长太爷之前对沈琰、沈兄弟有过一丝心软;可在听说沈自诩为“二房嫡裔”时也没了。

    当年的时候;已经过去六、七十年;知情人都死的差不多。

    连水字辈知晓这些事的都不多;更不要说玉字辈。

    沈这“二房嫡裔”的话;总不是一个孩子自己臆测出来的。邵氏子与邵氏孙;要是对于先人过错真有悔过之心;又哪里会这般自诩?

    沈洲脾气这般绵软;看着可不像是当官的料啊?族长太爷莫名了担忧起来

    南京;乔宅。

    “如今已经是十月中旬;再不动身;可是后悔也来不及……”乔三老爷皱眉道。

    他的面前;站着一儒服青年;回道:“学生多有不足;能入乙榜;已是侥幸;哪里还敢奢望甲榜?与其往返白折腾一趟;还不若安心再读三年书。”

    看着眼前温文儒雅的年轻人;乔三老爷不由生出几分佩服。不是谁都有这样的自知自明;觉得自己功课尚不足;就放弃一科礼部会试;而且还能放下身段主动去塾学求聘。

    乔三老爷生在官宦之家;即便家道中落;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往来的朋友也多是官宦人家子弟;即便偶有寒门子弟;也多是清高孤傲。

    沈琰的人品行事;却是从容坦荡;令人欣喜。

    即便沈琰的身份有些尴尬;可乔三老爷还是不想要放弃这个女婿人选;只能在心里盼着姐夫姐夫早日到南京……

第二百二十九章 未雨绸缪(三)() 
随着沈洲一家抵达松江;二房二老爷外放从四品参议的消息;也立时在族中传开。

    最开心的莫过于四房沈举人;自打乡试结束;他就掐着手指头算教职交替的时间。即便沈洲之前答应的好好的;可他还是忍不住生了小人之心;怕有什么变更。

    没想到;沈洲外放;路过松江。

    沈举人之前也曾两次进京;不过都名落孙山;本绝了仕途之心。如今被勾起来;这股念头却是越烧越旺。

    自打孙氏故去;四房波折不断;沈举人也算见识了世态炎凉。

    即便是族人;为何大家都乐意去奉承二房;不过是“权势”二字。

    贺家人丁本不敌沈家;这些年为何隐隐有与沈家抗衡之意;不过是贺家大老爷中了进士;做了京官;而沈家宗房两位老爷都落第;到了玉字辈才有人出仕。

    沈举人连一天也等不得;得了消息;立时准备了拜帖;前往宗房。

    沈洲虽不喜沈举人;可也没有毁诺之意。见了沈举人之后;对于沈举人得寸进尺想要随他一起动身之事也应了。

    沈举人心里这才踏实了;再三道谢;忙不迭地回家准备行囊去了。

    沈洲毕竟是上任途中;即便路过松江;也不好久留;休整个三、两天后就要再次启程。

    因地方教职考核是按照乡试成绩论的;所以乡试结果出来;各级教职的考评结果也就出来;满九年是升还是降都有了说法;新旧更替时间就在年底。

    沈洲之前给沈举人谋的位置;是扬州府府学教授。那里的教授上了年岁;今年满职要退的;沈洲就拖了乔三老爷“内订”了这个教职。

    在平头百姓眼中;府学教授也是官身;实际上在官场之上;真正有门路的都不稀罕这个。因此;运作起来;十分容易。

    沈举人留心教授的事;如何安排家里的事情;心中早有了决断。

    张老安人行事越老越左性;乔氏那般温顺腼腆;她却能狠下心来刁难;闹得家里不安生。即便是生身之母;沈举人心中也只剩下怨愤。

    要是可以选择;他自然想要将张老安人抛在松江;自己也得了清净。不过想着过了半年穷日子;又开始不安分的张家人;沈举人可不敢将张老安人留在家里。

    否则;她是老主母的身份;行事无人制约;说不得就要将四房都搬回张家去。

    松江这边的事情;可也交给沈瑾。

    沈瑾在先前的岁试、科试上虽是一等;有乡试资格;可到底是错过了。想要参加下一科乡试;就不能离开松江;还要参加每年的岁考科考。

    即便没有岁科考试;沈举人也不打算带沈瑾。

    沈瑾与乔氏两人虽为母子;可年岁相仿;这小半年来因沈瑾居家养病;一个家里住着;总有打照面的时候。

    沈举人自己行事有了参差;看着旁人就也心下存疑;很是防着沈瑾。同时;也是担心与沈瑾这个少年相比;乔氏会嫌弃他老了。

    疑神疑鬼的;沈举人的心火就越来越燥。要不是乔氏温柔小意;沈瑾向来又孝顺恭敬;他早就要作起来。

    如今能隔开乔氏与沈瑾;沈举人心里也是暗暗松了一口气……

    宗房;族长太爷房里。

    与沈洲叙完话;宗房大老爷就来寻族长太爷。

    沈洲提出想要带两个族侄去南昌;请族长太爷与宗房大老爷选两个妥当的

    沈洲外任;除了幕僚管事等人之外;乐意提挈族中晚辈;这对沈家来说也是好处。同样;沈洲此举;也是为二房培养助力。

    族长太爷与宗房大老爷闻言;自然也是愿意。

    族中各房子弟;除了三房从商之外;其他各房头多是读书为业;可科举仕途;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不是谁都能考出来的。

    跟在沈洲身边;未尝不是一条出路。

    “三哥被屈氏娇惯坏了;四哥又太怯懦提不起;宗房这里最妥当的就是二哥。二哥读书虽不成;可接人待物是不差;可偏偏家里离不开他……”宗房大老爷感叹道。

    族长太爷道:“宗房不当参合;没得叫珏哥为难其他房头;科举无望的子弟;可也选两个出来;不怕他笨;本分为上……”说到这里;顿了顿道:“拖家带口的就算了;从没成亲的人里选。”

    宗房大老爷听了这话;心下一思量;就明白族长太爷的用意。

    官场之上;最常见的结盟手段就是结亲。沈洲即便没有带女儿南下;就是摆明了不会将女儿嫁到京外。沈珞只有十三岁;现下议亲还早。要是带两个没定亲的族侄南下;到了地方上;可也借结亲;拉下两个盟友。

    宗房大老爷想了想道:“四房不用说了;如今只剩下沈瑾一个;又是一心科举……五房嫡支都在京城;沈瑛如今前程正好;要是拉扯五房的人;以后多半也会同那边亲近六房向来不顶事;嫡支不行;旁枝子弟也没有出挑;七房、八房家教好;可七房子弟年纪小;八房沈流怕是舍不得儿子们不读书……剩下九房;沈琳倒是个忠厚性子;可连县试都过不去;脑子太笨了些……”

    原觉得族中子弟众多;可真挨个房头论起来;宗房大老爷为难了。

    即要跟在沈洲身边;做些跑腿传话的差事;那年岁不能小了。可又要没成亲定亲的;那年纪稍大些的都不行。

    这个年岁;资质稍好些的都会读书。

    数来数去;宗房大老爷竟然挑不出人来了。

    “笨拙不怕;性子本分是好事;沈琳算一个;再挑个机灵的与他互补也就够了……”族长太爷想了想;道。

    宗房要避嫌;四房无人;五房如今嫡支兴旺;二房培养助力就要从剩下的房头选。

    “三房……”父子二人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想到三房。

    即便他们对三房老太爷不喜;可大家毕竟是同族;总不能看着三房真的败落下去。的

    前两个月沈涌与沈珠叔侄回乡后;三房已经正式分家。

    三房的产业被分作两份;一份被老太爷归于“祭产”;不可分割;由三房大房继承;另外一份分了五分;三房大老爷一份;三房大哥身为长子嫡孙;又分了一份;剩下三份;三位老爷一人一份。

    二老爷、三老爷、四老爷操劳了十几二十年;兄弟齐心;为三房赚下万贯家业;结果每家只分得十分之一家产;如何能服?

    二老爷还在默默;二太太却不于了;联合三老爷、四老爷;求到宗房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