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状元-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情况就是这么微妙,明军的死守计划因为京城戒严并未传到城外,鞑靼人不敢轻举妄动,调动太多兵马对沈溪展开围剿,至于沈溪亲率的这一万五千兵马,安然地在众敌环伺中于战场上站稳脚跟。

第1247章 先胜一场() 
此时的沈溪,正站在中军大阵中央位置的七八米高望楼上,一边查看战场局势变化,一边进行临场指挥调度。

    站高的目的是为了看远,归根结底还是防止鞑靼人耍花招……

    沈溪眼下布置的阵型显得兵力太过集中,如果鞑子在其骑兵掩护下,利用火炮发起突袭,那他麾下的勤王兵马会损失惨重。

    沈溪在望楼上,用望远镜随时观察,鞑靼人的一举一动都落入眼底,遭到偷袭的可能很低。为防万一,沈溪还在中军外围部署大量骑兵,随时待命,防备鞑靼人模仿他之前施展过的招数,先用“马雷”打乱防守阵型,再趁乱用火炮袭击。

    但显而易见,鞑靼人面对坚不可摧的明军军阵时,想到的并不是“偷师学艺”,而是采用了他们最擅长的战术,用骑兵强大的冲击力来破阵,结果正好落进沈溪的算计中。

    沈溪大概估计了一下,在之前的战事中,不算鞑子在城墙上下损失的兵马,光是在与他率领的勤王兵马的交锋中,就让鞑靼人折损超过六千。

    这是大明与鞑子开战以来,在平原地带正面交锋中取得的最大战果,加上西直门一天内两次守城斩杀的鞑子数量,这一天下来总计斩杀鞑子上万,大明朝廷根本就没想过西直门之战会如此惨烈。

    明军自身损失的兵马也有四五千,但主要集中在西直门城头上,因为沈溪所率勤王军战阵严密,由始至终步兵都未直接暴露在鞑子铁骑的锋芒下,损失的只是三四百骑兵,以及被流矢和冲阵时短暂短兵相接折损的一百余盾兵、枪兵,而鞑子那边,各兵种损失都极为惨重。

    “沈大人,鞑子撤兵了!”

    胡嵩跃在这一战中,主要负责中军防守,当看到鞑子开始陆续撤离西直门时,赶紧到中央向沈溪禀告……在他看来,这一战大获全胜,意味着勤王行动大功告成,接下来兵马就可以进城,衣锦还乡。

    但沈溪却没有胡嵩跃这样乐观的想法。

    之前沈溪非常期待城中能派出援军,跟他里应外合,彻底把鞑子打垮,但慢慢地他发现,无论他把鞑子主力拖出城外多远,守军就是没有出城之意。

    这让沈溪意识到一件事,想取得这一战胜利,根本就不能指望城内保守的守军或者是刘大夏的三边兵马,能凭靠的只有自己和他麾下这一万五千精锐。

    所以,沈溪并无在鞑靼撤兵后,马上就班师回城的打算。

    沈溪没理会胡嵩跃的传报,他冷静地站在高台上,不时变换手上令旗的姿势,让传令兵把他的意图迅速传达出去。

    很快,一万五千兵马再次变阵,这次骑兵队前出两里,五个步兵方阵进到五百米外,做出一副随时会发起进攻的态势,之前被严重压缩防守阵型,突然向外扩张。

    沈溪没有让骑兵发起追击,防备鞑靼人留有后手,导致不必要的损失,接下来他所做决定不但让鞑子和城中的守军意想不到,连麾下官兵也是一头雾水。

    沈溪发布的具体命令是:“原地扎营!”

    “大人,您……”

    胡嵩跃刚爬到望楼上,便见沈溪打出旗语,整个人都快疯了。

    这是什么地方?

    京城的西直门外!

    距离京城只有六七里,沈溪麾下兵马完全可以在鞑子撤兵后选择进城,这既符合城中守军的意愿,也是鞑靼人的殷切期望,还能满足沈溪军中长期在外征战将士的心愿。

    城中守军,希望多些兵马一同帮忙驻守。

    鞑靼人希望沈溪这样强劲的对手,赶紧带兵进城……京城高官云集,沈溪资历终归不足,如此自然就成为笼中鸟,处处受到掣肘,不可能再有之前鬼斧神工的表现。

    沈溪麾下官兵,都想赶紧进城,能见到妻儿自然再好不过,就算妻儿在外地,也希望能有高大的城墙作为屏障,不用再风餐露宿。

    唯独沈溪认为,自己进城是在为鞑靼人夺取京城制造获胜的契机,他这一路兵马进了城,如同盐巴融入水,不会对整体局势有太大帮助,还不如把兵马留在城外,继续成为鞑靼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

    ……

    西直门战事,以明军取得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而告终,鞑靼人撤出西直门外十里,但以其骑兵的机动灵活,仍旧对沈溪所部造成巨大的威胁。

    沈溪驻兵于京城西北角,距离西直门仅有六七里,其间并无鞑靼人阻隔,此举让城里的守军看不明白,李东阳、张懋等人一头雾水,能进城而放弃,选择守候在城外,这不是方便鞑靼人发动下一轮围攻么?

    西直门城头上,大明将士看到鞑靼人撤兵,无不欢欣鼓舞,就在他们认为朝廷应该发动追击一举破敌时,才发现兵部根本就未下达出城作战的调令,连城外援军,也选择原地驻扎而非发起衔尾追击。

    张懋眺望开始扎营的援军,皱眉问道:“这是在干什么?既然回援京师,眼下为何不进城?”

    李东阳打量张懋一眼,同样迷惑不解。

    二人感到困惑的还有这路兵马是否为沈溪所部,他们清楚,沈溪军中不可能有这么多骑兵,就算把居庸关周边驻军算在内,也不可能凑出这么多马匹。

    而且他们判断,这支援军中的步兵和骑兵必然是边军将士,因为大明京营和京畿周边地区的卫所兵,根本达不到之前表现出的骁勇善战。

    朱厚照却嗤之以鼻,得意洋洋地说道:“这都看不懂?沈先生这是要驻兵城外,与京城互成犄角,拱卫京师安全。他根本就不怕鞑子发起进攻!”

    张鹤龄看着城外令行禁止的勤王军,眼里满是羡慕,凑过来问道:“太子可看仔细了,下面领兵之人,果真是延绥巡抚沈溪?”

    朱厚照不满地打量自己的舅舅,道:“怎么,不相信本宫?如果舅舅有疑问的话,大可亲自带人去军中一趟,求证一番!”

    张鹤龄惭愧地说:“我……微臣看还是不必了吧,想来军中带兵之人,必会派人至城下,向朝廷报讯,到时候便知道这领兵之人究竟是何方神圣了!”

    城头尚在小声议论,张懋无意识地扭头看了一眼,一惊不老小,外面的军营居然已经快扎好了,帐篷紧邻着西直门西北角的一片民居,就在连通护城河的南长河东岸,如此一来水源问题便解决了。

    援军营地位于南长河的河湾处,河面宽二三十米,虽然现在气温很低,但河面并未彻底封冻,所以鞑子很难从西面和南面发起突袭。

第1248章 空等() 
明军这部勤王兵马在搭建帐篷的同时,又在营地的北面和东面开始挖坑,而且是前后两道同时施工。

    李东阳端详许久,回头打量一眼……他在等谢迁回来,在李东阳看来,内阁中最懂军事之人非谢迁莫属,谢迁不在,他根本就不明白城外明军在做什么。

    张懋更为直接,向眉飞色舞的朱厚照问道:“这是作何?”

    朱厚照指点迷津:“这是在挖战壕,防止鞑靼人的骑兵突袭……嗨,跟你们说了也不懂,之前你们还一个劲儿说本宫见识浅薄,结果比我还不如!”

    “你们以为沈先生的本事都是吹出来的吗?他可是一场胜仗一场胜仗铸就的,本宫深得他真传,水平自然也不会低。嗯,看来今天鞑子不敢再在西直门上做文章了,本宫现在就回宫去面见父皇,请父皇定夺出兵之事!”

    之前朱厚照怎么都不肯回宫,现在西直门战事结束,他素来崇拜的沈溪也领兵回京师勤王了,朱厚照放下担心,迫不及待地要回皇宫。

    尽管李东阳心中有诸多不解,但还是赶紧追上太子,恪尽职守。

    李东阳此时也在等宫中进一步指示,他不支持出兵城外,但勤王兵马的骁勇善战又是他亲眼所见,所以此时他倒是有些纠结了。

    到底是出兵好,还是不出兵?李东阳准备回去后看看弘治皇帝的意思,再通过内阁和兵部间进行商讨,制定出最合理的方案。

    ……

    ……

    皇宫中,谢迁直接从大明门过来,抵达乾清宫后在殿外等了足足一个多时辰,仍旧不见朱祐樘的面。

    萧敬每次出来都让谢迁“再等等”,谢迁越等越心焦,生怕在自己过来请旨出兵的时候沈溪有个什么三长两短,但他又不想半途而废。

    在谢迁看来,即便希望再小,他也要为沈溪争取到出城响应作战的兵马,而不是让沈溪在城外孤军奋战。

    谢迁心想:“如今我回城头去,于事无补,没有兵部调令,即便是太子也无权调兵。至于兵部那边,一切都要内阁决断,刘少傅必然不站在我这边,还不如直接请示陛下,只要陛下知道沈溪小儿的本事,首肯出兵,京城战局将因此而扭转,沈溪小儿的安全也能得到保障。我不能放弃……”

    之后谢迁又等了差不多一个时辰,依然没把皇帝传见的命令等来,倒是把太子等回来了。

    但见朱厚照一路狂奔往乾清宫而来,谢迁看得有些惊讶,熊孩子跑步就跟一阵风似的,快得不可思议。

    “太子的腿脚倒是不错!”谢迁琢磨道。

    朱厚照冲到谢迁面前,一把抱起谢迁的手臂,上来就是一阵哈哈大笑,弄得谢迁一头雾水。

    朱厚照眉飞色舞说道:“谢先生,您可不知道,在您走后,沈先生带兵跟鞑子展开殊死大战,杀得那叫一个天昏地暗……”

    听到这儿,谢迁的心立即悬了起来,他可不觉得沈溪在得不到城内兵马响应的情况下,能跟几倍于己的鞑靼兵马纠缠,那毕竟是鞑靼汗部的精锐,就算太子脸上满是欢喜的表情,也不能打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