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泌求官,并非是官迷心窍,也不是求出身光宗耀祖,只想一展所长,为社稷苍生做些力所能及之事。从前他在李亨身边多数是存了辅佐一带君王的心思,然则经过了这几年的浮沉之后,反倒淡了这种心思。尤其是长安陷落以后的逃生生涯,更催生了他入世救世的心思。只是这种想法和心思说出去也没有人会相信,更不能成为可以为外人道的求官理由。

    “李先生,两位也都认识,此番护送天子返京,先生居功至伟……”

    秦晋这么说给足了李泌脸面,李泌的尴尬也淡了几分,但口中还要谦虚的予以否认。

    “李辅国心怀鬼胎,欲将天子当做为其牟利的工具,幸甚裴节度率师北上,这才因缘际会之下救了天子,李泌仅仅是陪在天子身边而已。”

    房琯咳嗽两声,清了清嗓子。

    “先生自谦了,天子蒙尘,能够陪在身边圣驾左右的,还有几人呢?”

    世人往往如此,都是趋利而避害,就算贵为天子,落难以后还能追随在左右的人也是凤毛麟角。李泌能在李亨穷途末路时还陪在他的身边,放眼满朝上下也没有几个能做得到的。

    这话虽是为了缓解李泌的尴尬而说,但却出动了李泌内心深处最软弱的地方,眼圈不免有些发红。毕竟与李亨朝夕相处十余载,就算石头也捂得化了,更何况是活生生的人呢?

    但他断不会在人前落泪,于是整理了一下情绪,稳定心神以后才坦然道:

    “若非秦大夫率师返京,恐怕长安还在水深火热之中呢,天子何年何月返京,也是未知之数……”

    房琯和李泌一唱一和,听得李嗣业阵阵作呕,尤其是对于李泌的变化之大,尤其难以接受。他不是个城府深的人,对于心底的情绪也很难彻底掩饰,所以随着这种情绪的加剧,脸上所表露出的厌恶也就愈发的明显。

    其实,秦晋早就注意到了李嗣业的脸色,一开始他还不能确定,但现在已经有九成断定,他对自己和神武军是存着敌意和反感的。

    这让秦晋有些惋惜,原本还打算让李嗣业也到安西去,可现在看来此人与自己并非一条心,让他领兵在外只怕会横生枝节。

    至于李泌到此处来的目的,秦晋也是心知肚明,不知何故此人的变化极大,与从前的李泌好像判若两人,他一时之间也不能确定其中的因由,是以打算观察一番再做决定,但就在刚刚,一个想法又萌生了。

    让房琯做了成均监的祭酒,正好再让李泌担任成均监的司业。两人的学问自不必说,名声也是广布朝野,管理一个成均监虽然有点大材小用,但试金总要一块好石头才能管用。

    况且,成均监可不仅仅是国子监的复制品,其承担的是选拔人才,为朝廷输新鲜血液的职能,如果搞得不伦不类,抑或是不成不就,那关于科举之谋划就很可能前功尽弃。

    几个人又商议了一阵,秦晋转而问道洛阳的局面。房琯像突然记起了什么一般,一边拍着脑袋,一边说道:

    “洛阳局势尚可,河东尚在我大唐掌握之中,史思明不敢轻易南下,不过,不过淮南、江南似乎有所异动。”

    “淮南?异动?”

    江淮一带最是秦晋在意和担心的地方,那里并未受到战火的波及,已经成了税收的绝对重要之地,如果那里出现了问题,对长安对洛阳而言,都会造成难以估量的影响。

    淮南节度使高适是李亨一手提拔起来的,对李亨也是忠心耿耿,秦晋几次打算与此人示好,但都被对方严词拒绝,虽然不配和,但也绝没有过分拆台的行为,克复洛阳时如此,克复长安时如此。很显然,高适其人还是有着相当的大局观的,但由于立场的不同,淮南军与神武军也绝难尿在同一个壶里。现在听说淮南有异动,秦晋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高适。

    “高适召集了浙西观察使李崱⒄蚝=诙仁沽跽蛊刖凼俅海茨系胤奖Φ鞫捣保庑┒际且煊谕5模 

    秦晋眉头紧锁,在思考着其中的问题,高适究竟打的什么主意,难道现在就要与神武军翻脸吗?

    ……

    “翻脸?如何翻脸,秦晋竖子手握朝廷权柄,神武军既是禁军,纵使起兵,也要有足够天下人信服的理由不是?”

    高适看着李崱土跽梗饬轿皇墙纯捎胱约憾ψ愣⒌娜宋铮湎降鼐歉皇兀谋匀灰脖缺鸫Χ啵绻侨伊显谝黄穑娜酚泻紊裎渚唤隙坛さ淖时尽

    如果江淮断绝了对洛阳和长安的粮食gong ying,过了今冬,到明年夏收之前青黄不接的日子里,京畿、都畿两道就得饿殍遍地。神武军再厉害,没了百姓没了粮食,还凭什么打胜仗?

    只是这种方法并非高适所愿,清君侧,肃清天子身边的奸人是其所愿,可如果以牺牲万千百姓的性命为代价,他又觉得这代价重的难以承受。

    “史思明杀了安庆绪,早晚憋不住要进攻河东,到时候神武军必然权力相抗,这正是咱们起兵清君侧的最好时机!”

    镇海节度使刘展一直跃跃欲试,他看高适优柔寡断,迟迟做不了决断,便急躁的搓了搓手,站起来又坐回去。

    厅中的气氛突然变得有点紧张,高适并不想一遍遍的解释,如果时机成熟,他会毫不犹豫的举起反对秦晋反对神武军的旗帜。但现在的神武军在京畿道和都畿道显然深得民心,派出去的探子带回来的消息无不令人沮丧,各地百姓提起神武军和秦晋不是竖大拇指,就称秦晋是天上的星宿下凡,专门到人间拯救大唐和天下黎庶的。试问,此人声望若此,他们如果贸然起兵,没准就是自寻死路。

    浙西观察使李崱沼行┺限危透煽攘艘簧档溃

    “起兵是迟早要起的,关键在于何时起,起的时机是否合适,相信高节度也已经有了定计吧!”

    他的立场是偏向于高适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们两个都是李亨派到江南的心腹。

    而且,李崱褂凶盘瞥谑业纳矸荩颂诘谌游馔趵钽〉脑铮舴庠焦U蛭凶湃绱讼院盏纳矸荩偌由嫌肜詈喙叵灯奈酌埽疟慌傻搅肆秸阒兀苏肝浞婪杜言裟舷拢渲信乱膊环嗍痈呤手狻

    李亨显然是多虑了,自打高适到了淮南以后,先平定永王李琰叛乱,接着便整军经武,随时准备策应朝廷,北上克复洛阳,但房琯十万大军败的太过突然,以至于他还没来得及出兵。后来秦晋又帅神武军攻打洛阳,高适得到的诏书却是谨慎配合,密切监视。

    虽然没有明言,这其中的意味只要不是傻子都能领悟得到。尽管秦晋对高适有引荐之恩,但天子面前这点私恩又算得了什么?他只能不知不扣的执行天子的诏书。

    当然,彼时的天子已经中风瘫痪,但诏书是千真万确的,玺印也是千真万确的,就连赶来传达中旨的宦官也言之凿凿的此为天子之本意,高适当然不会有任何怀疑。即便是以常理推断,李亨不信任秦晋,监视秦晋,也是说得过去的。

    毕竟神武军立功过多的话,将会出现功高震主的尴尬局面。比如,守住长安大败孙孝哲,秦晋立有大功,但在战后的论功行赏,李亨并没有大赏特赏,反而还有意无意的加以压制,更提拔了与之作对的人到关键位置,其中的不信任与打压之意已经十分明显。

    所以,高适一直以来都对神武军保持了极高的警惕,每每严密监视,这些动作都是秉承了天子的本意。

    只可惜,现在的天子已经等同于废人,不可能再有诏书送到江淮,高适所彷徨的就在于此!

第九百九十九章 :高适的心结() 
“秦晋狼子野心,天下人有目共睹,只要高节度振臂一呼,天下人必定纷纷景从,如此前怕狼后怕虎,大事何时可成?”

    刘展对高适的优柔寡断有些不耐烦,在他看来只要史思明对河东发起进攻,江淮之兵就可以大举北上了,到那时,神武军首尾难相顾,败亡也就近在眼前。om

    “大事若成自然皆大欢喜,一旦失败,自家身死名裂再其次,还有谁能解救天子于水火之中呢?”

    高适所虑的就是如此,当今天下能为天子出头的人屈指可数,他本人就是既有心也有力,可除了自己之外,有心之人还有多少难以知道,但有力之人恐怕就没了。

    所谓前怕狼后怕虎,对他而言就是出于这种顾虑的谨慎。

    一时间,高适委实难决断,便看向了浙西观察使李崱

    “李观察以为,何时出兵才妥当呢?”

    这突如其来的发问让李崱挥傻媒粽帕似鹄矗洲圩膨⑾孪∈璧暮耄烈髁季貌诺溃

    “用兵中原,百姓还得再遭一次大难,如果能一战而功成,某是赞成的,倘若战不能胜,迁延下去,生灵涂炭,某便是反对的!”

    说实话,李亨让他到江南地方监视那些节度使,这算是尽用其能,如果让他做一方节帅的决断,这就有点赶鸭子上架了。所以,李崱⒎且桓鲇兄骷娜耍缘备呤室∷闹С质保奶热绱四@饬娇梢簿筒蛔阄媪恕

    刘展是个直脾气,当即就不满的说道:

    “李观察这是墙头草吗?出兵,还是不出兵,仅仅点头或是摇头,就那么难吗?”

    难!当然难了!李崱闹邪蛋到锌啵浇系胤绞俏思嗍又钗唤诙仁梗盟闯械U饷粗氐脑鹑危獠皇敲阄淠崖穑

    当然,李崱圆换崴党隼矗晦限蔚男α诵Γ沂忠谰赊圩膨⑾孪∈璧暮搿

    这让刘展更是气不打一处来,说话也有点阴阳怪气。

    “再捋,就把胡子都捋光了,行与不行就不能给句痛快话吗?”

    这刘展原本是颍州太守,借着剿灭永王李琰的机会才被天子任为镇海节度使,手中掌握的兵马在江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