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晋想的很是复杂,天下各地都在看着长安的一举一动,如果在安西的问题上处置适当,那么原本趋向于安稳的局面恐怕又将起了反复。

    “老夫赞同裴节度的意见,朝廷派兵是宣示天威,如果不闻不问就会让西域诸羁縻军府产生疑虑,甚或是投效了我大唐的敌人!”

    夏元吉在整治风潮以后便转而深沉少言,现在突然公开表态,让在场的人都惊讶不已。

    第五琦失声道:

    “我大唐在西域的威胁无非是吐蕃与回纥,如今南北两蕃皆定,西域诸军府去投谁?总不至于投了那莫名其妙的突骑施吧?”

    夏元吉泛着三角眼,看向第五琦。当然,第五琦并没有针对他的意思,这一点他也看得出来,此人最大的毛病就在于喜欢于公事上偏向于就事论事,往往便失之于人际关系,进入政事堂半年多以来,做成了不少事,但也得罪了不少人。

    “此言差矣,我大唐在西域,若要有所建树,最大的敌人不在葱岭以东,而在葱岭以西!”

    “葱岭以西?”

    第五琦愈发的疑惑。

    他虽然强于经济政务,但对西面的边事却知之甚少。与之恰恰相反,最擅长揣摩心思的夏元吉摸准了秦晋的脉门,对西域的情形以及历史沿革做了细致的了解,因而此时便信手拈来。

    “朝廷于高宗时曾在极西之地,疾陵城设置波斯都督府,归月氏大都督管辖,昭武九姓诸国一并成为我大唐的羁縻军府,彼时极西之地有白衣大食突兀崛起,波斯因此而亡,波斯都督府便由一路向东逃亡的末代波斯王所领,然则好景不长十数年后疾陵城也陷于白衣大食之手,朝廷虽然有心却奈何鞭长莫及,只得听之任之。直至武后当政,契丹、突厥的势力渐渐坐大,朝廷的注意力全部转移到了葱岭以西,自然也就无暇顾及那些羁縻军府了。”

    这些历史沿革,第五琦知之甚少,听了夏元吉娓娓道来,也想起了前几年的确听说过有一位波斯的王子病逝于长安,难道此人便是波斯王的后人?

    “愿闻相公道来其祥!”

    夏元吉捋了捋颌下胡须,继续说道:

    “波斯在极西之地亦曾据地数千里,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国,然则生死运数自有天定,到了该灭亡的时候,便被白衣大食所取代。而今,白衣大食也气数尽矣,黑衣大食取而代之,其来势更加迅猛,几乎将手伸到了安西四镇,昭武九姓诸国叛降不定。幸甚开元天宝年间,我大唐国势兵威重振,数度越过葱岭以西,平定了昭武九姓中的叛乱诸国!”

    “下吏亦曾听过,当年高仙芝在河中大破石国,便威震西域诸国!”

    第五琦当然知道高仙芝、封常清时代安西军乃是极盛时期,灭国大小无数,但成于斯也败于斯,高仙芝亦因灭石国而遭到权臣的借机构陷,险些被调离安西。也正是以为如此,高仙芝急于再以军功稳固自己的地位,同时也是为了阻止黑衣大食日益向东渗透的势头,便选择了主动出击,先发制人。

    盛唐之时,*充满了自信,长途奔袭,以少胜多,动辄灭国,正是基于此,高仙芝才仅率胡汉混杂的三万于众越过葱岭,孤军深入千余里。

    只可惜,黑衣大食恰逢崛起之初,国势声威也都处于上升期,又站着地利之便,无论昭武九姓、葛罗禄部抑或是突骑施部,都在两强相争的夹缝间更多的倾向于了黑衣大食,情势如此,高仙芝又焉能不败呢?于是便有了怛罗斯之战的惨败,其本人也仅仅带了百余部众逃回安西。

    由于高仙芝曾经入政事堂拜相,是以第五琦对他的过去还算了解。但是,也仅此而已,高仙芝虽然在怛罗斯惨败,但也不是没有翻身的机会,然则数年之后安禄山的叛乱就席卷了中原大地,其本人也被调回关内平乱,在经历了覆灭惨败之后,至今仍生死不知。

    自那以后,*便只能龟缩于安西四镇,节度使梁宰并不是个有开拓之心的人,更多时候是想自保,在朝廷最乱的时候,据说还生出了效仿秦汉之际南越王赵佗的心思。只是因为朝廷旋即平乱,局势渐趋恢复稳定而未遂作罢。

    秦晋派郑显礼率军到安西去,就是为了重新将安西至于朝廷的直接掌控之下,心怀异心的梁宰是万万不能留在西域的。梁宰于一个月之前抵达了长安,当然此人是以功臣身份被召回的,很快将以淮南西道节度使的身份赶赴淮南。

    夏元吉道:

    “威震诸国乃以兵威,一旦我大唐兵威受挫,诸国反弹亦在情理之中,不论突骑施也好,葛罗禄也罢,抑或是黑衣大食都可能参与其中了!老夫有个建议,梁宰此时尚未离京,不如调来相询安西的详细近况!”

    梁宰毕竟在安西坐镇了数年,离开也不过两三月时间,对那里的复杂情况比朝廷中任何人都了解。

    很快,梁宰便站在了众人面前,这是个看起来颇为厚道的老者,如果不是知道他曾起过的心思,谁能想到就是如此一个人居然也生出过自立之心。

    “安西的事情梁节度也都了解了,突骑施的情况会不会有什么隐情?”

    梁宰捏着颌下胡须凝眉沉思了一阵,然后才以一种异常坚定的口吻说道:

    “郑节度有精兵一万,再加上安西四镇的胡兵,总数至少也在三万之数,仅凭突骑施一部绝无围困龟兹的可能!”

第一千二十五章 :故人再相逢() 
梁宰是被郑显礼亲自挤走的,按道理他应该对郑显礼充满了敌意,但现在却是人为刀俎,也由不得他将怨愤表现出来。【。m】mshou ji最省流量的站点。事实上,秦晋也不怕这个人心生怨愤,只要他还在长安一日,便是砧板上的肉。

    调梁宰到淮南西道任节度使不过是个冠冕堂皇的说法而已,他也必然不可能真正的到淮南去,如果是这样岂不是给了他这条旱龙重新入水的机会吗?

    “以郑将军的能力,只要集中安西的半数兵马,凭借龟兹坚固的城墙以及丰厚的物资,支撑年余都不成问题,秦大夫完全可以从容布置调兵!”

    说到此处,梁宰又顿了一下,说道:

    “当然,下吏的推断也都是建立在常理的基础之上,如果事有变化也不排除龟兹被短时间内攻陷的可能!”

    田承嗣不满的瞪了他一眼。

    “说了半天,不等于什么都没说吗?龟兹究竟能不能守住?郑显礼又能收拢多少兵马?”

    梁宰两手一摊,为难道:

    “梁某此时身在长安,又怎能知道郑节度如何排兵布阵呢?”

    说着,他猛的一拍脑门,似乎又想起了什么。

    “对了,梁某临离开安西时,郑节度似乎有意攻略碎叶城,以此作为安西军重返河中的跳板,只不知他出兵了没有……”

    在座的人连质询带商量,与梁宰一问一答了不下两个时辰,秦晋见实在问不出什么了,便让他先回去休息,等着有疑问时再让他来一桶商议。

    “这段时间份数非常,梁节度的行期可以暂缓,等候政事堂的进一步消息吧……”

    梁宰本来心似离弦之箭,但秦晋的这句话无异于一盆冷水浇了下去,可胳膊终究是拧不过大腿,便只能暗气暗憋,在心里不停的叹息。安西的事变来的太过突然,如果再晚上十几天,说不定他便已经在赶赴淮南的路上了。

    但事实是容不得假设的,他只能接受了这个看起来很无奈的现实。

    梁宰离开后,田承嗣第一个表达了对此人的不满。

    “姓梁的居心叵测,声称郑节度能据守龟兹,坚守年余,分明是宽大夫的心,以延迟救援,达到他不可告人的目的。”

    裴敬、夏元吉、第五琦都没有说话,而是静静的等着秦晋发表意见。与田承嗣的看法想法,他也认为龟兹的形势并非想象中的那般危如累卵,毕竟唐朝在那里经营了百年,距离河西又十分之近,并非外来入侵者轻易能够拿下的。

    不过,也绝非什么年余都可以从容守住那么简单,如果确定了安西的危局是真,突骑施叛军其后有着诸多复杂的力量,能够早一日派兵去救援,自然是最佳的办法。

    秦晋摇了摇头,梁宰终究是心里怨气过甚,以至于现在就有意无意的暴露了出来,如此一来,倒使秦晋改变了主意,他本是计划在梁宰赶赴淮南之前将其遣往剑南东川,可现在看来,唯有将此人留在长安,看在眼皮子底下才是最安全,最稳妥的。

    “此前的计议还是有欠妥当,可以先命河西节度使筹措人马驰援龟兹,然后再派遣使者赶往安西。与此同时,关中便要立即组织赶赴安西的人马,随时准备启程开拔,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秦大夫明鉴!”

    所有人对秦晋的建议都没有异议,事实上唯有如此,才能尽最大可能的挽回安西局面。河西距离安西最近,从敦煌郡出发到龟兹也不过小半月便可抵达,得到龟兹局势的第一手消息才是重中之重。

    裴敬身负朔方节度使之差事,不能在长安久留,对于安西的事情也是爱莫能助,毕竟防备契丹人也是绝对不可或缺的。所以,他在安西的兵事上也只能提出自己的建议而已。

    田承嗣却是对此跃跃欲试,希望能够到安西去一展所长,留在长安虽然风光,但毕竟与军功无缘,晋升反而就慢了。纵使他是大字识不得几个的粗人,也有着出将入相的梦想,希望有朝一日也能够像哥舒翰和高仙芝那样携着累累战功而入主政事堂。当然,他可不希望自己的下场也如那两人一般,只要又可与之匹敌的军功就足够了。

    “大夫,末将愿领兵前往安西!”

    秦晋摇了摇头,田承嗣并非赶往安西的最佳人选,实际上在他得知安西的局面又起了反复之后,便已经想到了一个最合适的人。

    乌护怀忠,乌护怀忠是铁勒九部之一,同罗部的贵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