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春秋我为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日,朕也要将这句话重复一遍,汝,能御否?楚越,能敌否?”

    “不能。”墨翟是守城的行家,有许多种备城门之法,然而今日,面对这名为“火炮”的武器,却无计可施。

    ”既然不能,那你回去之后,便可以告诉楚人越人。或是归降,或是迁徙,离开九州。”

    “楚人若是不愿意做我的子民,就效仿他们的祖先,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去苍梧之南的岭南之地吧,亦或是西如滇池,去寻找白胜建立的西楚投靠,好好开发南中和丽水之西的未知之地。越是若是不愿意做我的子民,就离开吴和会稽,乘着他们的大舟,去海外探索新的地区吧,也许,一个又一个的富饶岛屿,在等着他们……至于你,墨翟,你若是愿意放下成见,回到中原,利用你的聪明才智,利用学宫这些年研究出来的新式器物,为世人创造更好的未来,这才是真正的,天下大同!“

    人都是会死的,朝代都是会亡的,只有历史滚滚向前,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而他,只是其中一朵浪花罢了,虽然这座浪花,已经改变了整条河流的走向,原本曲曲折折,现在,或许能一路畅通无阻,奔流入海……

    这就是他赵无恤的一生,这就是这个故事的终点……

    (全文完,谢谢大家的陪伴、订阅、打赏、推荐票。有很多话想说,但是这几天真的是灯枯油尽,打不动字了。还有一些番外,基本是秦楚的事情,中原反正我是推演不下去了,累得要死,先歇息一天,以后每隔一天更新一篇番外吧。最后,就是新书四月初开,依然是春秋战国的题材,名叫《战国明月》,书是建了,但要到4月1号才能搜到,这应该是一本纯粹的爽文了,七月在此用性命保证,哈哈哈。)

番外1 《史记。西秦世家(上)》白话译文() 
ps:关于结局的问题,七月已经认识到自己错了,写的太自我太偏执,忽略了读者们的感受,在这里道歉。顶点 S.C更新最快这件事伤到了很多人,七月也做好下本书被很多老读者抵制,扑街的准备了,不过答应的番外,还是会认真补完的,新书,也会认真设定,尽量把作者自己的意志抽离,不扭曲角色们的命运。

    ……

    秦厉共公赵刺,是秦悼公的儿子,昊元前15年,七岁的他被立为太子,随后便被送到邺城做人质,被昊高帝赵无恤作为养子抚育长大。

    昊元前年,昊高帝已经灭亡郑国,准备讨伐秦国,就把赵刺带在身边,让他进入灞上秦**营劝降。时值秦悼公去世,赵刺便在军营内继承秦国君位,这便是秦厉共公。他下令三万秦军不得抵抗,全部归降昊高帝。之后,又在白帝祠与昊高帝举行了盟誓,从此以后,赵与秦并为一家。

    昊高帝能兵不血刃进入雍都,有赵刺的许多功劳,为了奖励他,就让他继续做秦国的国君,去陇西劝说秦国的公族们不要抵抗,这样的话可以继续作为昊朝的诸侯存在下去。

    在西畴,赵刺借助巫祝,用天命作为理由,说服了秦人不要东进,而是随他西征。

    当时,昊朝占领了岐阳和肥沃的河渭平原,在那里建立了西京长安,而秦人却只能在贫瘠的陇西重新开辟领土,四周都是不怀好意的戎狄。秦人没有因此气馁,在秦厉共公的领导下,他们先后灭亡了绵诸戎、豸原戎,又攻伐诸羌,以羌人作为奴隶,或者自己使用,或者送到东方与昊朝贸易,交换铁器和书籍。

    (《史记集解》引《湟中记》注:羌人的首领叫无弋爰剑,爰剑在秦厉公时被秦国抓住,当了奴隶。后来爰剑得以逃回,但秦国人追得很紧,他藏在岩洞中,秦人放火烧他,有个像虎一样的怪兽突然出现,为爰剑挡住了火,爰剑才得以活下来。逃出来以后,又在野外和被割掉鼻子的女子相遇,于是结成夫妻。女子对自己的模样感到羞惭,就披下头发盖住脸部,羌人因此将披发作为习俗。爰剑夫妇一同逃到河曲,当地羌人们见到爰剑没有被火烧死,感到惊奇,以为爰剑有神明保护,都对他敬畏,于是就侍奉他,推举他作为羌人的酋豪。黄河、湟水一带缺少五谷,禽兽很多,羌人以打猎为业。爰剑教羌人种田养牲畜,终于为羌人敬重和信任,投奔他的曰益增多,在当地繁衍了十七个部落。)

    等到昊元年(公元前444年),昊朝的太祖高皇帝在一统中原、巴蜀、于越、荆楚后驾崩了。这时候,秦厉共公已经完全征服了陇西之地,秦的人口也回升到了五十万,向西打到大河,在河边建立了一座名为“金城”的城塞。

    虽然昊高帝已死,但秦厉共公对昊朝的恐惧却没有减轻丝毫,昊元年(公元前44),秦厉共公在位三十五年去世,他认为自己导致了秦人被迫离开雍州祖宗之地,是罪人昏君,死前特地让史官给他一个“厉共”的恶谥。并且留下了祖训,子子孙孙都要以赵为氏,全力西进,不得东向……

    ……

    秦厉共公的儿子秦躁公记住了父亲的遗命,向东继续作为昊朝的藩属,贡献不绝于道。然后又将金城作为新的都城,越过大河,进入了河西。

    当时,在河西祁连山下,有一个名叫月氏的游牧国家,随牲畜迁徙,与草原胡人的风俗相同。有能射箭的战士数万人,以为自己强大而轻视西秦。昊元41年(公元前45年),月氏在武威被秦军大败,月氏王被杀死,他的头颅被秦躁公砍下来做成了酒碗。月氏人被迫西逃,从祁连山南侧逃亡西域,这些人后来被称为大月氏,也有一小部分月氏人没有离开,就依靠于南山羌族,称为小月氏。

    秦躁公占有了河西走廊后,在这里建立郡县,昊元47年(公元前49年),秦躁公在位十四年去世。

    ……

    因为秦躁公无子,死后他的弟弟秦怀公继位。这时候,河曲的羌人十七部在无弋爰剑子孙的带领下再度强盛,不但接纳了来投奔的小月氏,还袭击了秦的国都金城。

    秦怀公认为,羌人近在咫尺,是秦国的心腹之患,于是就全力进攻羌人,与羌人作战先后达八次,斩杀四万人,夺黄河九曲和湟中地。羌人因为害怕秦国的兵威,便纷纷向西、向南迁徙,他们走出赐支河曲,最远的再向西行有几千里远,地势越走越高,进入了群山羌塘之地,跟其他羌人部族相距极远,不再往来。而迁往岷山附近的羌人,则成为牦牛羌,白马羌,先零羌,在昊朝蜀郡以西的雪山草地间放牧牦牛,种植青稞为生。

    昊元51年(公元前45年),秦怀公在位四年去世,他的长子秦灵公继位。

    ……

    秦灵公时,秦国继续向西开拓,进入了瓜州。

    瓜州位于祁连山以北,传说是古三危地,舜帝流放共工于此,共工的子孙为昆戎国,由好几个部落组成。

    昆戎游牧在瓜州与祁连山一带,东与月氏隔着一条弱水河相邻,弱水以西是昆戎草原所在地,弱水以东是月氏领地。月氏被秦国击败,西迁途中洗劫了昆戎,昆戎遭到重创,只能借助秦国人的力量驱逐月氏。过了二十年,秦灵公来讨伐,大破昆戎,国民四散逃亡,昆戎亡国,其中一个叫乌孙的贵族带着余部天山迁徙,到了那里以后就以乌孙为部落名。

    秦灵公虽然有开疆辟土的功劳,但又因为荒淫无度,信任巫蛊,惹怒公族,遇刺而死,去世后得到了一个恶谥。

    昊元61年(公元前415年),秦灵公在位十年后遭公族刺杀而死,他的长子赵师隰不得继位,出奔去了昊朝。公族庶长们拥戴了秦怀公的儿子悼子继位,是为秦简公。

    ……

    秦简公时,又向东北占领了张掖以北一千里的居延海,居延海水草丰美,是西北胡族的驻牧地,得到这里,秦国开始接纳因昊朝开边建立九原郡、朔方郡,从阴山逃亡过来的胡人,国力大增。

    昊元76年(公元前400年),秦简公在位十五年后去世,其子秦惠公继位。

    ……

    秦惠公时,西秦疆域达到最大,东以陇山与昊朝为界,西至大漠,受西域南道诸国进贡,向南跨越祁连山,拥有河湟、青海,统治诸羌,向北抵达居延海,笼络胡族,人口达到两百万,车骑步卒十万。

    昊元86年(公元前90年),秦惠公见西秦国力强盛,周边都是荒蛮沙漠,无法再拓展疆土。加上此时昊朝第四代皇帝去世,南方有七个侯国举事叛乱,于是秦惠公便联络胡人,攻克了昊朝的灵武郡。

    昊元87年(公元前89)年,秦惠公想要乘着昊朝内战的时机,夺回雍州祖地,次年帅十五万大军东出,进攻陇关。

    陇关守军只有三万,主将叫做吴起,吴起是东郡人,曾经到过临漳学宫,在曾参门下求学,又去琅琊国做过军队的小吏,后来又云中郡做官,娶了一个胡人女子为妻。

    之前九原、朔方胡人反,云中郡守想任用吴起为将,而吴起娶的妻子却是胡人,因而云中太守怀疑他。当时,吴起一心想成名,就杀了自己的妻子,用来表明他不会对胡人手软。太守终于任命他做了将军,率领军队攻打胡人,把胡人打得大败,彻底平定了九原和朔方。

    尽管吴起为人猜疑残忍,杀妻求将,遭到同僚不齿,但昊朝素来以军功定爵职,加上云中太守李克为他说话,说吴起虽然贪恋成名而爱好女色,然而要带兵打仗,就是司马穰苴、孙武再世也超不过他。于是吴起来后来做到了陇阪司马的位置。

    吴起做了陇关的司马,因为边关条件艰苦,所以他跟最下等的士兵穿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伙食,睡觉不铺垫褥,行军不乘车骑马,亲自背负着捆扎好的粮食和士兵们同甘共苦。有个士兵生了恶性毒疮,吴起替他吸吮浓液。这个士兵的母亲听说后,就放声大哭。有人说:“你儿子是个无名小卒,将军却亲自替他吸吮浓液,怎么还哭呢?”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