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春秋我为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甚至于雪原之战,追随赵无恤纵马追逐齐侯车驾的千余“武卒”,也慢慢凋零,退伍的退伍,提拔的提拔,十之六七杳无音讯了。

    铁打的将军,流水的兵,一转眼十多年已过,田贲不再是当年的那个莽夫小卒,他成了统领数千人的将,而且除了勇猛外,也学到了一定的智。

    这才有了此番雪夜奇袭新绛的壮举,勇、智缺一不可。

    此时雪越下越大,跋涉了一整天的赵卒们已经十分疲惫,于是田贲让他们占领了一个绛城外的小乡,作为休憩的地点。

    粗略清点人数,发现他们一路上都有人掉队,数十人在雪夜里失去了踪影,田贲只能祝福他们命大,然后让活着的人吃饱干粮,整理好战马的笼头和缰绳。

    稍事休息后,田贲再度带着众人出发,时值大风大雪,旗帜都吹破,天色黑暗,城上没人愿意冒头,也没人发现这批鬼鬼祟祟的偷袭者。

    四更天时,赵军就在落雪的声音掩护下小心翼翼地贴近城墙。

    土黄色的城墙屹立在道路尽头,朝两侧绵延,一看望不到尽头。田贲对此太熟悉了,曾几何时,这里是诸夏的中心,数不清的诸侯使节逢年过节便来过来朝拜霸主晋侯,动辄数百上千人,不绝于道,他年幼时也对此有印象。城内则人丁兴旺,贵族的府邸一座连着一座,他们的车驾出行时,旗帜迎着风高高飘扬,市肆里闾内黎庶摩肩擦踵,国君有召,一声呼和便能得万余人拔剑响应。

    可现在,它却成了一座空虚的废都。

    从赵无恤玩了一手三分公室后,城内三分之二的人口已经被迁走,剩下的人经营着大不如前的行当,市肆无人,熙熙攘攘的粮食、陶器产业风光不再。

    而魏氏的守卒也十分懈怠,三三两两地在城头打着瞌睡。

    田贲目测了一下,绛都的城墙有四到五丈高,若是正面来攻,如果没有云梯等器械的话,只怕很难进入。但有利的一点是,新绛的守卒数量和它的个头不成反比,漫长的外城周长可以达到十二里之远,却只能布置几百人来防守,于是处处漏洞,如何守得过来。

    所以田贲打算通过某些方式,让精锐部队先进去……

    严寒将天地万物都冻得硬邦邦的,墙壁也不例外,忙活了半天,才用工兵铲在墙上挖出一个个坑坎,被选拔出来的死士踩在坎上,将粗麻绳制作的铁钩往上一扔,便拽着它缓缓向城头移动。

    “先登者,其爵升一级,赐环首刀一柄,金帛田宅!”

    田贲答应给爬上去的每人一把新武器,他说这些话时,呼吸在冷气中结霜,太冷了,此地确实不可久留。

    死士跳上城时,看守城门的魏卒根本就没料到是有敌人强袭,他们在酣睡中突然被捂住嘴巴,割了喉咙。

    很快,这片城头便被数十名死士扫清了,纵使他们也是付出了许多代价,伤亡数十人。但田贲让人不要杀害打更的人,让他们照常沿着城墙打更,让城内的魏氏军队麻痹大意。

    另一边,死士们经过一番恶战,很顺利地打开了城门,让赵军进城,到了里面,也是这样行事,城里甚至都没有觉察到有外敌入侵。

    直到田贲带着众人一路冲杀,直扑绛地司马的府邸,才终于有个眼尖的魏卒发觉不妙,连忙告知新绛的魏氏守将。

    “司马,大事不好,有敌来袭!”

    天气寒冷,魏氏的新绛司马懒洋洋躺在榻上不想起来,见属下求见很急切,这才生气的起身,听完属下讲述事情经过,便没好气地说道:“并非敌袭,一定是绛地的乱民们又在闹事,等天亮了看乃公来收拾他们,扰了我清梦。”

    安邑盐工的暴动甚至影响到了新绛,本来新绛人口凋敝,生意不好做,发现自己辛苦一年都买不起米粮,家人则忍饥挨饿,这些工匠、商贾便开始组织闹市、抢掠,类似的事,这位司马算是司空见惯了,这次肯定也是他们搞的鬼。

    末了他又补充道:“如此天降大雪,岂会有行伍敢于在雪地里夜行?”

    正所谓“行五十里而趋利者军半至,行百里而趋利者撅上将军”。就算是魏氏内部最强大的魏武卒,也只能勉强做到这点吧,更别说跋涉后直接开始战斗了。

    直到外面的箭矢射入府邸,那新绛司马才明白是他错了。

    他慌慌张张起了床,只听见院子外一阵阵吆喝传令声:“束手就擒……”接着,又似是成千上万的兵士的应声。他这才害怕起来,带了所有的亲信兵士爬上院墙抵抗。

    到天蒙蒙亮的时候,有人攻城的消息传遍了新绛,但到底是谁,来了多少不得而知,整个城邑陷入了一片混乱,因为魏氏司马被困住,根本没法发号施令,魏卒分别驻扎在四个角,也赶不及支援,只能各自为战,和寻觅过来的赵军乱打一气。若是放在魏曼多还在时,当不止于此,魏卒应该能组织起有效的反抗。可如今魏驹在河西突然宣布要脱晋入秦,魏戌又认为是乱命,亲自跑去当面质问,魏氏上层的动荡影响到了人心军心,人心惶惶之下,还以为是赵军大部队来攻呢,本来人数势均力敌的魏卒竟在远道而来的赵卒进攻下节节败退,战了一阵后,或逃或降了。

    另一边,顺利入城的田贲命令将士继续攻打院墙,砸烂了外门,由此占据了主动权。魏氏的司马还想凭着院墙顽抗,但田贲一把火烧院墙的南门。新绛本来就不是魏氏领地,最初几年还算不错,可今年大旱和蝗灾却实在受够魏氏统治的苦,听说是在汾水上游赈灾的赵卿派人来了,纷纷大喜,都扛着武器来帮助赵军围堵魏氏,到天色大亮时,赵军兵士射到内院里的箭,密集得像刺猬毛一样。

    到太阳完全升起的时候,内院终于被攻破,魏氏司马没有办法,只好哀求投降。

    ……

    “新绛归赵,田贲这次是立下大功劳了!”

    新绛易手,对于赵无恤而言,既在情理中,又在意料之外。在得到田贲请罪和要去攻新绛的信件时,他也深深为他捏了把汗,还骂了一通,并派人去勒令田贲休要再冒进了。

    按照无恤的想法,等明年汾水冰消雪融,可以行船后,就用船只运送军队南下,稳扎稳打地拔除新绛,夺下这处河东之眼。

    谁料田贲有胆有识,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务,虽然冒雪行军,一路上折损了近百人,连续拔除故绛、新绛,又折损数百,此次战损接近三分之一,这已经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了,赵无恤又多了一大批孤儿寡母要抚恤。

    不过若狠下心来想,提前控制新绛,避免河东糜烂,付出一些代价绝对是值得的。

    新绛曾是河东的中心,晋国的心脏,夺下来后,除了战略上可以撕开安邑、曲沃的口子,防止秦军在河东站住脚外,也能占据大义上的名分。

    不过面对魏氏之叛,在伐交上,他也得有应对之策才行。

    赵无恤安排好对雪夜夺城一战将士的赏赐后,又唤来他的新行人,楚隆。

    作为子贡的继任者,楚隆虽然年轻,但言辞巧辩也很出色,他之前为赵无恤负责与越国的沟通,传回来了不少很有用的情报。

    这次赵无恤决定派他去韩氏。

    “再度转告韩氏家主,魏氏叛晋,赵韩当携手伐之,等挫败魏氏后,盐池安邑,伊洛之地,可以归韩氏所有。”

    这是赵无恤给韩虎画出的饼,他已经得到消息,此番秦、齐、郑、魏,竟然组织了又一次反赵同盟,想要借着今年冀州大旱和蝗灾围堵赵氏。

    有趣的是,因为四方地理上呈现东西横状,故名之为“连横”。

    他们可以联合勾结,赵无恤又岂能没有盟友呢?在国内,第一个要拉住韩氏,否则韩魏一起叛了,赵无恤也得为之苦恼一阵。

    国内让楚隆跑腿,至于国外的事,他打算让远在曹国的子贡来完成,到时候,还不知道是谁包围谁呢!

    至于新同盟的名字……

    赵无恤露出了一丝有趣的笑:“与连横相对,就叫做‘合纵’吧!”

    ps:最近要弄论文,今晚只有这章了

    (~^~)

第956章 合纵(上)() 
ps:有论文要写,这几天没法正常更新,只能尽量不断更,抱歉

    大河上的冰渣接连不断,撞击着从蒲坂渡口往来的船只。冬十二月的天气是极度寒冷的,连日降雪,让大河也有封冻的迹象,再过几天,只怕连行船都困难,无论是运粮还是调兵,都得乘着几日完成,否则,就得等到开春雪化,可到时候一切都晚了。

    魏戌站在岸边,身上披着一袭厚实的灰色大氅,仿佛一个孤独的守望者,他站了快半个时辰,目视对岸良久,终于盼到了家主侄孙的船。

    然而等船只从河上的冬雾里现身后,魏戌却发现来的不是魏驹,而是吕行。

    看到他现身后,魏戌皱起了眉。

    “家主为何不亲来?”

    “莫非是觉得此事还不够关系到魏氏的存亡?”

    吕行面露难色,登岸后先朝魏戌下拜,三度稽首,泪流满面。

    “小子惭愧。”

    见他这般模样,魏戌已经猜得八九不离十,等到吕行将发生在河西的变故说了一通后,魏戌长叹一声:“驹从小稳重,不会轻易做此决定,果然是被挟持了。”

    吕行又道:“如今秦国两军,夹魏氏一军正在西岸,一起来的还有百条秦国粮船,家主让我在蒲坂接应。”

    魏戌看了看与他同船的那几名秦吏,一把拉住吕行,走到一边轻声道:“一旦秦军东来,裹挟魏氏与赵氏开战,那此事就没有回头的余地了,会有怎样的后果,你可知道?”

    “不叛晋,则魏氏被赵氏蚕食,连卿位都保不住,叛晋入秦,魏氏至少还能在秦国享受世卿的待遇,与国同休,要我说,赵氏也遭了灾荒,拼死一搏,或有机会……”吕行是魏氏内的鹰派,对赵氏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