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春秋我为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十年前刘氏强大,单氏陪衬不同,在刘氏支持的范、中行和知氏在六卿之战里落败后,赵无恤独揽晋权,于是刘公一系便开始在成周边缘化,主张亲赵的单氏开始掌权。

    虽说单氏亲赵,但终究是属于被迫,赵无恤曾兴兵渡过孟津,将苌弘要走,虽然没有直接对王室用兵,但他那些罔顾礼法的所作所为,与极度守旧的周王室是没法好好相处的。尤其是当他不经过王室许可,就将卫、邾的卿族消灭,换上赵氏子弟后,赵氏大有统合整个中原之势,周王室上到天子,下到卿大夫更是对他忌惮莫名。

    可忌惮又能怎么样,周王室之所以能在中原立足,靠的是兵力么?当然不是,他们连一军之众也养不起了,而且那所谓的“六师”根本没有战斗力。周天子能延续到现在,还不是靠着祖宗流传下来的那点遗泽,还有晋郑是依么?

    可现在郑国支持了王子朝叛乱,跟周王匄这一系关系极差,仅剩的晋侯也自身难保,周室只能改而对晋国上卿赵无恤摇尾巴,希望他能像祖先赵文子那样,顾及王室的脸面,稍微收敛一点。

    为此甚至还不惜派人去给赵无恤捧场,支持他的“合纵”对抗秦齐郑魏的“连横”。

    虽然名义上支持赵氏,但实际上,单平和刘承心里是打过小算盘的,要是连横能压合纵一头,让中原格局再度均势,那周王室便有了站出来喊暂停,充当仲裁者的机会,也就能从被赵氏逼压得喘不过气来的局面下脱身。

    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还不得战争分出个高下胜负,大军却先兵临成周了。

    过去几年里,盟津已经成了赵韩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对于他们借道渡河,王室已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可现如今,更可怕的事情发生了,赵军一部,悍然请求,从王城边上经过!

    一时间,周王室的王族和卿大夫们纷纷大哗,各家以“大兵过后,必有荆棘”为由,希望执政单平和次卿刘承拒绝。

    但单平和刘承哪里敢?若是不答应,赵军直接不顾王室脸面强行过境该如何是好?他们在与天子商量之后,还是同意赵军借道,但不允许在王城郊外逗留。

    不仅如此,单平和刘承二人还让周室所谓的“六师”再度武装起来,拿着寒酸的兵器和甲胄躲在城郭内,以防不测,他二人也不放心,一大早就来城头观望。

    “单卿放心,此乃天子脚下,赵军也不敢放肆,便是他们胡作非为,天子自然有六师保护。”

    单平忧郁地看了一眼刘承,不知道他是假的装糊涂讽刺呢,还是想要说些假话相互打打气。

    在东迁之前,周王室的六师那是多么的强大,横扫殷商,绝灭叛臣,东南西北四面开花,东夷南蛮北狄西戎无不称臣。可渐渐地,当兵的国人失去了土地,沦为皂隶,六师已经变成各级领主组成的混合武装,到了骊山之难后,连这点武装也丧失殆尽,周王室只剩下一个空架子,躲到成周继续挥霍祖宗留下的财富。

    等到王子朝之乱后,最后一点财富也扔干净了,王族分裂,卿大夫也互相残杀,把各自的元气消耗得一点不剩,这也是为什么周室羸弱到连几千人的武装都凑不出来的程度了。

    若过境的赵军真有不轨之心,他们毫无办法。

    两人就这么战战兢兢地在城阙上等了大半个时辰,终于把过境的赵军等来了。

    烟尘遮天蔽日,赵军已至,刘承和单平再度对视一眼,心里都道:“希望赵将能守礼。”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这支赵军的统帅,叫做柳下跖,视王侯如粪土的盗跖!

    (~^~)

第970章 天子脚下(下)() 
“这就是洛阳么?但怎么有两座城?”

    驻马远眺,柳下跖看到在朝阳的彼端,洛水的北岸,有两座耸立于河洛平原上的城池,一东一西,中间有瀍水相隔。

    “自古以来,洛阳便是两座城组成的。”王孙胜每每想到他们如同当年袭郑的秦军一样大摇大摆从周王室眼皮底下过,就感觉有些不自在。郑国人很喜欢用商贾做间谍,现在只怕早有商贾去通知游速,说在周室发现赵军踪迹了吧,只希望一切能如盗跖所希望的。

    盗跖却是对这双城之景十分好奇:“一般而言都邑不是只有一座么,为何洛阳却是两座?”

    论这些晦涩的沿革,身为贵族的王孙胜可比盗跖强多了,他说道:“周公营建洛邑之前,此地因为位于洛水之滨,故称之为洛汭。为营建新都,周成王让周公先到大河以北的黎水占卜,但得到的结果不是吉兆。随后,周公便渡过大河来到洛水沿岸,占卜涧水以东、瀍水以西的地方,得到的是吉兆;又占卜瀍水以东的地方,同样得到的是吉兆。于是就一次性建造了两座城……”

    他指着东边拥有高大外城郭的城池道:“这是成周,乃宗庙所在,也驻扎有军队。”

    又指着西边略显破落的城邑道:“这是王城,乃天子寝宫,周公曾居此摄政。”

    盗跖根据字面意思猜测道:“王城,周王所居也……如此说来,周天子和九鼎应该都在西边喽?”

    “不,现在天子和九鼎都在成周。”

    盗跖挠了挠头,为自己又猜错了有些懊恼:“这又是为何?”

    “最初时,周成王的确曾将九鼎迁至王城,王城那边有一座鼎门,便是因迁九鼎进城时经过而得名。王城内所居多为周人贵族,为洛阳主城,也是诸侯朝见天子的地方。成周城则为副城,乃驻防成周八师、安置殷商遗民和进行集市贸易的地方。”

    “到后来周平王东迁后,也在王城居住。不过二十多年前王子朝之乱,周天子为了避王子朝叛军,便带着九鼎一起迁到了成周。从此王城便陷入战火,百姓外逃,开始破败,后来虽然诸侯集资修缮过,但已恢弘不再,故而天子便在成周扎下根来,直到现在。”

    “原来如此。”盗跖作恍然大悟状,笑道:“看来上卿让王孙做我副手,还是有几分用处的,至少在这些方面头头是道。”

    这句话说得王孙胜怒火直冒,盗跖当自己只是个随军参赞的笔吏么?若不是看盗跖在盗跖是军将,有权号令自己外,他早就扔了马鞭调头离开了。

    不过他还没来得及动怒反讽,盗跖却拍马向前,对身后众人道:“大军在此等候,吾靠近去看看便回。”

    说完便绝尘而去,王孙胜满心怒气没处放,和监军对视一眼,却发现他眼里同样十分无奈。

    众所周知,盗跖的军队,是赵氏鲁国诸军里最难监督的一支,因为其中很多人都是跟着盗跖打家劫舍的老部署,无论是军纪还是作战风格,都和以武卒为模板仿制出来的其他军队不同。

    但盗跖从来没起过叛心,监军和跟他一起监督盗跖的黑衣侍卫们也没有动手的理由,对赵无恤而言,这支军队能打敢拼,而且也在慢慢规范化,这就够了,不过每次出征,都会往里面混杂一些其他部队,以起到相互监视的作用。

    王孙胜只能让师帅们约束部下,他也带着几名亲卫跟着盗跖而去,以免这个大盗看见洛阳的富丽堂皇而心生贪婪,要进去抢掠一番……

    他现在不会是在为行窃踩点吧?王孙胜如此揣测。

    成周是按照匠人营国的标准一板一眼造出来的,共有十二座城门,合十二天干之数,其中他们所在的城东有三座,从北向南依次是上东门、中东门、正东门。

    盗跖已经走到了上东门外,驻马前望,果见前头滔滔护城河岸上,平地而起一座占地甚广的雄伟高门。

    这时代,洛阳居天下之中,是正宗的“宅兹中国”,乃九州腹地,早在三代时,就已是中原地区的交通中心,现今的道路更是四通八达,笔直的周道横跨洛水平原,一直向东延伸,借助地理和交通的便利,洛阳变成了一大商贸中心,经商的风气十分浓郁。

    若是换了往常,傍晚时分正是各国商贾赶着牛车马车入城出城的高峰期,加上外出务农的百姓,人潮往往会把城门挤得水泄不通。而当下,却是三座城门紧闭,城头隐隐可见不断有人朝外探望,看得出对于赵军的借道,城中防备很重。

    虽然没能目睹洛阳的人潮,但光是高耸雄壮的高墙厚门,已令远道而来的赵军士卒惊叹。而尤其让他们啧啧称奇的,却是城内的宫殿和门阙,遥遥望去,也不知是什么宫、什么阙,有几处高台远高出城墙之上,明峻挺立,郁郁与天相连。

    成周别的不说,这宫室倒是还残留着几分天下共主的意思,多亏了王子朝之乱后各诸侯国都出资来帮忙修缮,否则天子可没钱来裱糊。

    这些内幕外人自然不得而知,众人只能感受到,传承六百年的古都在朝阳的映照下,显得如此巍峨庄严。

    适时天早风凉,道边树木飒飒,前头洛阳雄浑,侧眺北邙森森。

    王孙胜站在这天子脚下,策马迎风,胸中情绪潮涌。

    一百多年前,他的祖先楚庄王,曾于此向周王室问鼎之轻重,然后被王孙满回了一句“在德不在鼎”后,楚王也觉得自己的实力还不能完全压过晋国,更不能让齐秦俯首称臣,于是便离开了,默认楚国依然在周王室的体制下,甘心做一个南国霸主。

    不过楚庄王想的,恐怕是要打败晋国后,有生之年再真正问鼎一次吧!

    可以他没等到哪一天,这之后楚国的霸业再也没有超过庄王时期,甚至还被吴国吊打,丢掉了南方的霸权。于是这野望也成了一个梦,他们永远无法企及的梦。

    触景生情,王孙胜不由感慨,自己这朵浮萍的根,终究还是在楚国,假若有机会,自己还能回去么?还能再现祖先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历史么?

    他侧目瞥去,却见盗跖在沉吟良久后,竟然下了马……

    ……

    城下的人在看城头,城头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