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春秋我为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波斯的贵人很喜欢东方的丝绸,却又无法与中原建立联络,只能通过沿途各邦国中转贸易,一匹在中原寻常的丝帛,在波斯可以卖到天价!”

    “故而臣觉得,两国或许可以建立贸易,于是就想去拜访其王。臣便在大夏盘桓数月,学会了波斯话,又依靠从大宛出逃时偷来的一匹汗血马,换取了一身好衣物,置办了礼品,自称是来自东方丝国的使者,请求行省的总督带我去波斯的都城,行省的总督是波斯王的亲族,对臣的话将信将疑,只是诧异于臣与胡人颇为不同的外貌,这才愿意为之引见,毕竟,他也曾经听说过东方丝国的传闻。”

    “直到在行省总督派人护送下继续西行,臣才知道波斯之大,远远超出我的想象。其国分为数十个行省,臣估量了一下,倘若把所有行省算到一起,只怕比整个中原的赵、秦、楚、燕、越各国加起来,还要大……”

    “每个行省管辖的大小城镇有数百座,城中有集市,波斯人喜好商贾,用车船经商,通过通衢六道,可以跨越数千里运到另一个行省去。他们用银作钱币,钱币铸成波斯王容貌的样子,国王死去,就改换钱币。波斯还有文字,有诗书。”

    抵达这里后,柳下越才第一次遇到了一个文明程度堪比中原,甚至在许多地方还要超过中原的庞大帝国,在波斯看到了的一切,都让他惊叹不已,同时也惊觉,原来山外还有山,中原,或许并不是这天地间唯一的中心。

    “波斯有好几座都城,臣被带到的名为波斯波利斯,此城位于一座大山之下,气势雄伟,几乎全部为石制,城中道路宽敞,四处皆为雕像。其俗信奉拜火教,相信天上有一黑一白两位大神,朝拜时定要两腿交叉。民俗赤脚,男子剪发,衣服不剖衣襟,套青白色巾帔,边上用锦缎装饰。妇女编辫子垂在脑后。贵人出行时乘象,象后跟着上百奴隶侍从……”

    柳下越对那座大城的格局叹为观止,也对波斯宫殿的金碧辉煌记忆犹新,也就是在那里,他见到了波斯的“万王之王”。

    ……

    “波斯王名为薛西斯,其身材甚高,高达一丈,满脸浓须,头戴金冠,得知臣乃是丝国使者后,态度倨傲,他自称万王之王,要臣在殿内向他下跪朝拜,还质问了臣一个问题……”

    听到这里,时间已经入夜,但赵无恤却依然津津有味,连忙追问道:“那薛西斯问你什么?”

    “薛西斯问,丝国与波斯,孰大?”

    这个问题有点尴尬,赵无恤很清楚,中原文明虽然辉煌,但是在年代上,比起古老的两河文明而言,依然是后起之秀。而波斯帝国,更是继承了两河和埃及的文明,是这两个文明的集大成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横跨三大洲的大帝国,还未统一的中国,的确不能跟他们比大小啊……

    “那你是怎么回答的?”赵无恤问。

    柳下越笑道:“臣见波斯王态度倨傲,觉得在气势上不能落于下风,省得他看轻中原,生出不轨意图。反正波斯也无人来过中原,于是臣便说,‘波斯乃日落处之天子,国土万里,丝国乃日出处之天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国土亦万里,两国大小相差无几’。”

    “那薛西斯不服,又道,波斯有水陆大军百万,丝国可有?”

    “臣对答,丝国有骑十万,车万乘,都城名为邺城,有户七万,人人皆习武,一旦有事,每户出三男子,亦有二十一万之众!举国之兵,亦不下百万!”

    赵无恤指着柳下越大笑:“子骞这牛皮吹得可真够大,听你这么一说,那薛西斯自命不凡,目空一切,定然觉得波斯乃天下之中,他也是万王之王,平生最喜的就是征服他国,让别国君主臣服。你如此不卑不亢,他必然不会善罢甘休。”

    “然也。”柳下越喝了一口水,继续说道:

    “于是薛西斯大怒,为了让臣知道波斯之强大,便硬是要带着臣,统帅水陆大军数十万,去征伐一个长久不能臣服于波斯的小国。此小国位于波斯以西的西海之滨,名曰希腊……”

    “波希战争……”赵无恤哑然失笑,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柳下越居然碰上了这么一出大事件。

    柳下越却不知道主君心里想什么,依然在细细描述那次远征发生的事。

    “希腊中又分数十小邦,其中以雅典最富、斯巴达最强。雅典曾以少胜多,大败薛西斯之父,薛西斯以此为耻,决意踏平雅典,将希腊诸小邦化为行省。于是便命大军跨海远征,臣也有幸随军同行,当时,波斯大军二十余万,分海、陆两路,薛西斯命人在西海上架索桥,桥刚修好,忽而狂风大作,将桥吹断。薛西斯本来有意向臣炫耀波斯工匠之技艺,见状大怒,觉得失了面子,便先杀了造桥的工匠,还把铁索扔进海里,说是要将大海锁住,还命人用鞭痛击海水300下,其狂妄可见一斑……”

    “最后,波斯人还是造了浮桥,大船三百余艘排列相连,船上以木板铺路,波斯大军用了整整7天7夜才全部渡过海峡,站得岸上到处都是。见状,薛西斯狂妄无比,说什么以此攻城,何城不克,以此灭国,何国不亡?只要一战灭斯巴达,一战灭雅典,则希腊便可纳入掌中。他还扬言,等灭了希腊之后,便要带着大军东征,来看看丝国究竟是不是如臣说的那般大,兵卒有没有波斯多……”

    “臣原本也担心不已,生怕为中原引来祸患,希腊诸邦仅有数万之众,且人心不齐,如何抵挡波斯?到时候薛西斯得志,若真的挥师东进,虽然相隔万里,君侯大可以逸待劳,但他若是能扩土到西域,在此建立行省,步步为营,倒是一件麻烦事。“

    ”谁知登岸后,波斯人首先在一处名为温泉关的险隘受阻了……”

    ps:今天只有这章

第1205章 万里关河() 
ps:大流士一世《贝希斯敦铭文》:“下列诸省:波斯、埃兰、巴比伦、亚述、阿拉伯、埃及、沿海、吕底业、爱奥尼亚、米底、……花剌子模、巴克特里亚……共二十三省归属于我,按阿胡拉·马兹达的旨意,我成为他们的国王。”(林志纯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上古部分),第187~188页)

    ……

    “温泉关一战,薛王为数千希腊人所阻,死伤两万余才堪堪拿下关隘,此役斯巴达之王虽战死,但薛王也为之心惊,不敢再攻伐斯巴达,遂移师雅典。然雅典空其城邑,其国王臣民遁入海岛,薛王大怒,烧其都城,又令水师战船八百,追击雅典舟师。”

    “当时,薛王高踞山顶,坐于镀金宝座之上,令臣在左,令波斯史官在右,同观这一波斯灭希腊之役。然雅典海军船只虽少,却擅长水战,舟船犀利,以两百敌八百,竟越战越勇,从清晨战至夕阳,波斯水师大溃,半数被擒,海上尽是残船木板,死者上万……薛王见状,心如刀绞,不由得顿足捶胸,失声恸哭……”

    他描述得绘声绘色,将薛西斯的懊恼完全呈现出来,赵无恤不由哈哈大笑。

    不过他现在最关心的是,柳下越有没有机会与希腊人碰个面。要知道,后世一直有种说法,在埃及和两河这两个最古老的文明之后,公元前一千年到公元前后,又兴起了三个古典文明:中国、希腊、印度,他们后来居上,在哲学科学等方向远远超越了埃及和两河。这段时期被称为轴心时代,最大的贡献是几个宗教的印度且不说,希腊和中原,堪称东西翘楚,留下的精神和物质文明奠定了后来两千年的世界格局。

    若是赵无恤没记错的话,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大能还没出生,但是毕达哥拉斯学派已经有了,这个学派在几何学、自然科学和哲学上都有很深的造诣,若是能与东方进行交流,对临漳学宫里方兴未艾的数学、格物学和名辩学都有很大补益。

    然而可惜的是,柳下越名为宾客,实为囚徒,被波斯人死死看着,根本没机会去希腊好好走走转转,便跟随薛西斯返回了波斯。

    “在水陆皆遇挫后,薛王已无战心,遂留少许兵力守海峡,大军撤回。”

    “遭此大败,薛王色厉内荏,不敢再言东征中原之事,更惧怕丝国与希腊东西夹击。遂放臣东归,声称西方之万王之王,愿与东方赵天子为友,派遣使者,互通有无,还赠了臣波斯女子十人,骆驼十匹,骏马十驷,黄金十斤……”

    见赵无恤对希腊那个小邦念念不忘,他又道:“臣于次年(公元前479年)东返,返回前听闻,希腊诸邦的联军再次击败波斯,几近将波斯人赶回西海东岸。如今,希腊已成波斯大敌,心腹之患,见波斯连希腊都无法征服,波斯的一些郡和属国也发生叛乱,薛王四处平叛,疲于奔命,现如今看来,这波斯虽大,但各郡仍不稳固,各郡文字异形,语言异音,连信奉的鬼神也完全不同。照臣看来,若不更制,这波斯迟早要分崩离析。”

    赵无恤也有所感触:“中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兼并诸侯易,唯坚凝难。”

    波斯还好,至少维持了两百多年统治,不过从始至终,波斯都只是一个不同郡国构成的联邦,距离真正的帝国差得远。后来的亚历山大帝国,更是骤然兴起,又骤然分裂,秦朝也是同样的道理,唯一的区别是中原分而再合,但西亚和北非则很难完全捏合,到现在还是支离破碎。

    其中缘故,赵无恤再清楚不过:“以兵道征服天下,不过十年便可,但想要以王道坚凝天下,使其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非百年不能有成效!”

    天下一统是大势所趋,但要如何避免亡秦之患,才是最考量统治者的难题。

    他无奈地笑了笑,又问道:“如此说来,子骞去时花了四年,回时只用了两年?”

    “从波斯都城再到大夏(巴克特里亚),路途安全,臣只花了数月。之后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