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春秋我为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几乎征服了整个中亚地区后,赵渠梁去世了,他被尊为秦孝公,而卫鞅也年过六旬,处于弥留之际……

    看着满屋子穿着中原衣冠的妻妾儿女,其中不乏因为混血而有金发碧眼高鼻梁的小子。

    但卫鞅却欣慰地说道:“纵然百年之后,秦人已尽为胡容,相貌不似中国。然中原衣冠,章服之美,依旧能传承下去,老朽和君上想在这葱岭以西建立一个西方华夏的想法,也会由后人延续下去……鞅死而无憾矣!”……

    昊元139年(公元前337年),秦孝公和卫鞅死后第二年,也就是秦国的新君赵驷元年。

    这一年,阿塔薛西斯三世之子阿勒西斯全家也被谋杀,庸碌无为的亚美尼亚总督被众人拥立为王,史称大流士三世。大流士三世在位期间,各个地方总督拥兵自重,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也深刻的激化,波斯帝国东有秦国,西有马其顿希腊,内忧外患不断,这个老大帝国已经走到了尽头……

    又过了三年,昊元142年(公元前334年)春,23岁的秦君赵驷帅十万之师,带着大炮、长矛、骑兵组成的新式军队,开始向波斯高原进发。

番外 5《亚历山大,去征服另一半世界吧》() 
《见字如面》第二期,昊元2017年3月27日。

    主持人:“用书信打开历史,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见字如面》,我是北燕卫视的主持人小翟,首先给大家介绍两位我们今天的拆信嘉宾,一位是来自秦京大学中文系的许教授,另一位是邺城大学文学院的杨教授,欢迎您们。”

    “上一期的《见字如面》栏目播出之后,大家的反响非常的棒。其实不管是私人信件也好,公开信件也好,真的是把我们带回到了一段无比真实又生动的历史中,两位印象最深的信件是哪一个呢?”

    许教授:“我印象最深的,是赵无恤的那封信,昊高帝赵无恤在弥留之际,给他第一位皇后乐灵子写了一封信。不光是因为写信的人是中国第一位皇帝,创建了第一个大一统皇朝,而且还是一个千年皇朝,对世界影响很大。同时,这也是一封寄往黄泉的信,已经是一个老人的赵无恤,在信里细数了他的懊悔和遗憾。我听完之后才发现,原来这位皇帝身上,也有最普通的人情。”

    杨教授:“我也是,或许是因为是女性的缘故,听完以后不免心有戚戚,对赵无恤和乐皇后的关系,只想到的一个词,那就是‘人生若只如初见’。”

    主持人:“帝王也有人情,的确是这样,其实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第一封信,也是一位帝王写的,就是征服了波斯,将巴比伦城改名秦京的秦惠文王。而收信人则是另一位帝王,那就是奠定了欧洲历史的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对这两位人物,两位教授有没有什么看法。”

    许教授:“如果大秦还在,我也算一个秦人。秦惠文王赵驷,首先他是一个出类拔萃的帝王,当时的情况是,秦国经过秦献公的游牧化西迁,秦孝公对中亚的征服和重新定居,恢复华夏衣冠,已经是葱岭以西数一数二的强国。而这时候,与秦相邻的波斯帝国,却在日益衰落。于是秦惠文王就想征服波斯,昊元142年(公元前334年)春,他带着十万军队出发了。因为拥有卫鞅从昊朝带去的火药和大炮技术,秦人很容易就打进了波斯高原,不过就在这时候,他发现,觊觎波斯的,不止他一个人。”

    杨教授:“秦惠文王的这个竞争对手,就是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马其顿是希腊的一个北方城邦,在斯巴达,雅典,底比斯陆续衰落后,马其顿却强大了起来。在亚历山大的父亲腓力二世时,马其顿已经是全希腊的霸主,不过腓力二世却突然遭到刺杀,20岁的亚历山大继位,成了马其顿国王,他立刻开始镇压希腊各城邦的反抗,彻底统一了整个希腊。”

    “同样是昊元142年(公元前334年)春,以波斯人刺杀了父亲,并且要解放小亚细亚希腊城邦为名,亚历山大带着不到5万人的军队,渡过达达尼尔海峡,进攻波斯帝国。”

    许教授:“有趣的是,赵驷和亚历山大,这两位一东一西的国王,他们不但同一年开始出征波斯,细细算起来,他们也是同一年出生,还曾经拜过同一位老师,也就是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先受菲力二世之托,教导过亚历山大,等到他带着一些弟子去东方游历时,就到了秦国的都城蓝氏城,教过当时还是秦国太子的赵驷波斯语、数学、自然科学。可以说,这是一对素未谋面的同门师兄弟。”

    “最开始时,这对师兄弟面对的是同一个敌人,拥有号称百万大军的波斯帝国,他们同一年出兵,很可能是事先约好的。”

    “亚历山大因为出发的更早些,最先遇到了波斯的军队,在格拉尼库斯战役里,他获得了首胜,占领了小亚细亚,随后向叙利亚北部挺进。途中,波斯皇帝大流士御驾亲征,从腹地征调大军去迎敌秦国也对波斯有很大威胁,但是大流士二世决定先解决看上去更弱的亚历山大。然而伊苏斯战役里,亚历山大以少胜多,打败了大流士二世。”

    “亚历山大没有穷追,而是回身继续向南征服地中海沿岸港口,从推罗城进入埃及。接着亚历山大在埃及停留一段时间,让军队稍有喘息之机,并建立今天埃及着名的港口城市亚历山大。在那里,亚历山大被誉为法老,称之为太阳神阿蒙之子。经过在埃及的修整后,他才率军返回亚洲,向波斯腹地进发,和大流士作最后清算。”

    “不过这时候,亚历山大发现,波斯已经灭亡了,拦在他面前的敌人,是扛着玄鸟黑旗的秦军。”

    主持人:“当时亚历山大一定很惊讶吧。”

    杨教授:“是的,他没想到秦国的军队战斗力这么强,这么快就击溃了波斯主力。在昊元145年(公元前331年)的波斯波利斯战役中,号称百万的波斯军队与十万秦军对峙,虽然波斯人在战前做好了充足准备,却在秦人大炮的轰击下溃败,大流士三世也在战役里被杀死,秦惠文王进入巴比伦城,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灭亡。”

    主持人:“所以这时候,原本是军事同盟的亚历山大和秦惠文王反而成敌人了。”

    许教授:“没错,亚历山大派使者去巴比伦,想按照之前所说的,和秦国瓜分波斯,其中两河地区的归属引发了争议。”

    “认为自己兵力强大的亚历山大进军巴比伦,没想到却在巴比伦以北的高加米拉惨败。虽然马其顿希腊人拥有西方世界无敌的重步兵方阵,还有战力不俗的伙伴骑兵,然而面对秦人的青铜炮,还有夹用火枪的长矛大方阵,还有装备了马镫和马鞍的突骑兵,马其顿人没有胜算,甚至连这支偏师的统帅,亚历山大的爱将托勒密也被俘虏,马其顿人只好撤出两河地区。”

    杨教授:“秦惠文王虽然在战场上赢了,可这时候的秦人人口只有不到三十万,却要统治中亚和西亚的两千万波斯人、塞人、阿兰人、埃兰人,各地都有反抗出现。面临这种情况,秦惠文王很清楚自己首先要巩固统治,他也不想追击亚历山大,他虽然只有25岁,但比亚历山大要成熟很多,所以他就给亚历山大写了一封信。”

    许教授:“这封信,可以说是古典时代没落之际,轴心时代到来之时,两个帝王的对话,同时也是今天世界格局演变的一个伊始。”

    主持人:“所以许教授才强烈推荐这封信给栏目组,政治烟云过去了,文章却留了下来。”

    杨教授:“不过可惜的是,因为当时秦国的史官制度还不完善,这封信的中文文本没能保存下来,已经散失。现在这封信,是根据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宫廷档案的希腊文版本翻译过来的,所以跟现代的白话文很接近。”

    主持人:“说了这么多,我们也很好奇秦惠文王作为一个骄傲的胜利者,会给自己的师兄和竞争对手亚历山大说些什么话呢?接下来,有请这封信的演绎者,张涵予!”

    ……观众掌声……

    张涵予:“这封信的题目是《亚历山大,去征服另一半世界吧》,秦惠文王赵驷,写给亚历山大的信,昊元146年(公元前330年)。”

    “亚历山大,你好,虽然素未谋面,但你的名字,我已经听说很多次了。”

    “我们有一个共同的老师,亚里士多德,他在蓝氏城的时候,教导我希腊的哲学、逻辑学、数学,这让我意识到,原来除了华夏之外,世界上也不全然是野蛮人,至少在我看来,你们希腊人,要比波斯人文明许多。”

    “亚里士多德最早跟我说过关于你的事迹。他说,你和我同一年出生,天资聪明,从幼年起就酷爱诗歌,尤其是《荷马史诗》,钟情于阿喀琉斯和海格力斯的传说。没错,亚里士多德翻译出了这史诗的篆字译文,我也读过他们的事迹。不过这些所谓的希腊英雄比起我华夏的先辈,远远不如,也许有机会的话,你可以来我的王庭做客,听一听夸父逐日、刑天舞干戚的故事。”

    “这之后,从你的爱将托勒密那里,我又听说了另一些关于你的事。”

    “托勒密说,你非常聪明,非常勇敢,对于荣誉和危险非常热心,对于宗教非常谨慎。你最善于选择正确的行动路线,不管情况是如何的模糊,你的猜想总常常是正确的,对于如何集中一只军队和如何装备它,都十分在行。而尤其善于提高部队的精神,使他们产生新希望。凭着你的大无畏精神,铲除他们脑海中一切害怕危险的观念。对于一切在不确定环境中所应做的事情,你都是以最大的果敢精神行之,你最善于作出预测和把握敌情,不让任何人有时间患得患失。正是因为这些特质,在这几年的奋战中,你从未打过一次败仗。”

    “可是,亚历山大,在高拉米加,你却输了。不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