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春秋我为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旁的东阿大夫奉承道:“而晋人则放松了警惕,中行氏不愿意救鲁,军队大多在柏人防备鲜虞人,哪里料得到君上会有此举。拔营至此后,未见丝毫抵抗,晋国援军,至少要一月后方能抵达,有君上在军中,士气大振,足够吾等拔除此邑了!”

    陈氏的嫡子陈恒也到了领兵的年纪,他此次带着族兵随行于齐侯身旁,也谦逊地说道:“君上,我父说了,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这本就是陈氏同族孙武子的作战之法,可不光吴国人能用。”

    听到这里,齐侯不由有些遗憾,当年国、高二卿对掌握了军权的司马穰苴忌惮之极,将他活活逼死。那会正是陈无宇初死,陈武子只是个武夫,陈氏风雨飘摇的年头,所以司马穰苴的同族弟子孙武无人庇护,便南逃吴地。

    当时齐侯虽然为司马穰苴感到遗憾,却也没在意孙武这个小角色,谁料十多年后,他竟能帮吴王做下五战入郢的壮举。当初若是留下此人,那司马穰苴便后继有人,今日他自己是否已经能涉流沙,登太行俯瞰铜鞮宫,称霸天下了呢?

    要知道,这次齐人之所以敢在秋收时分征召乡鄙民众,并在八月底就提前完成治兵,正是采用了司马穰苴的旧法的缘故:只征召一半的劳动力,临出发前数百把粟米收割了,受召者税赋减半,还能吃着新饭上路,以免他们惦记家里挨饿。征召后靠近边境的军队先集结作为先锋,国都和东方的军队次序抵达,作为主力和后备队,此番一用,果然妙不可言。

    最后,齐侯摇了摇头,多想无益,此行打的就是时间差,要速战速决,在晋国援军抵达前攻陷夷仪——这座晋国在黄河以东的桥头堡,也是齐国百年耻辱的肇始之地!(。)

    ps:感谢书友谜12345 ,九天炎羽 ,czdxh042408 ,飘缈风雨 , 神幻界打赏!感谢各位的月票!

    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求月票!

第389章 回归的希望() 
夷仪位于黄河以东,和齐国高唐临近。这地名,可能和土著的东夷人有关,但到了春秋中期时,此处却成了邢国的都城。

    周惠王十八年(公元前659年),赤狄攻邢(晋国邢邑),邢国崩溃,被齐桓公所救后迁都于夷仪,齐、宋、曹等国为之筑城。

    周襄王十八年(公元前635年),卫国灭邢,夷仪入卫,在晋楚争霸的过程中,作为对卫国从楚的惩罚,这里又成了晋国的城邑,中行氏的封地。此处也是晋军东进攻齐的桥头堡,鞌之战,平阴之战,齐人的每一次耻辱都由此而始。

    但这一次,齐侯打算让耻辱从此告终,那堆不时入梦的鸡骨头亦然!

    腰间长剑脱鞘而出,齐侯左手斧钺,右手轻吕,虎贲东郭书、犁弥、敝无敞等人在他身后张开戈矛旌旗扈从之,一如当年在牧野之战以雁行阵致殷师的太公望!

    四万双眼睛注视着他,这一刻,杵臼仿佛感到齐太公、僖公、桓公历代祖先灵魂附身。

    皮制的甲胄仿佛让齐侯恢复了年轻干练,他在风中须发飘扬,斧钺轻吕高举:“嗟!我友邦冢君,御事:五乡元帅、乡良人、连长、里有司、轨长,及私属夷人、莱人。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孤其誓!”

    “晋,吾三世之大敌也,鞌之战,顷公易装,国母险些为质,田亩几乎东向;平阴之战,灵公之车绕华不注三圈,临淄四门被烧……二三子亦见先君之事矣,皆齐之耻也。今小子杵臼不才,欲雪耻于此,为上天讨伐桀晋!”

    他接下来例数了晋国为霸不仁,肆意吞并同姓国如虞、虢的罪行,勾结伊洛之戎凌暴天子,以及六卿勒索诸夏,让列国苦不堪言的残暴行为。他立誓要将这一黑暗势力打倒在地。重新将齐桓公时代清明公平的霸业还给诸夏。

    话音刚落,齐人同声呼喊沸腾,如虎如貔,如熊如罴。大地仿佛都在颤抖。

    齐侯相信,这份誓言,将是和《甘誓》,《牧誓》一样流传千古,阳虎虽然诱他攻鲁心存不良。但有句话却是说对了,此乃取威定霸的第一战!

    唯有一同高呼的陈恒冷笑不止,此次攻夷仪,他陈氏以齐侯的名义征召了大量劳役,族兵则主动请缨去黄河周边攻略小邑,“堵截晋国主力来援”。心急的齐侯等不得东莱等地的乡鄙兵到达,用上了东阿,平阴的军队,由国夏统帅,准备强攻!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攻城为下,这个道理君上不是不懂,但为了能在生前求霸已经不顾一切了……此次国子的部属恐怕要受不小损失,等到城邑打下,此地离高唐很近,只要手段得当,夷仪的邢人必然归之入流水,还不是入了我陈氏的口袋!”

    ……

    齐国这次战略欺骗做的十分成功。着实出乎鲁人意料,也是鲁国为晋国人挡枪惯了,齐人一动员,就满心以为他们会来揍自己。于是哭喊的哭喊。缩头的缩头,抱团的抱团,结果乌云密布后暴风雨却往别处去了,叫人一时间有些接受不了。

    鲁侯大呼文王、周公之灵护佑,三桓长出一口气,孔子为鲁国免于刀兵。子路不必亲冒矢石而庆幸。

    劫后余生的侥幸后,鲁人的心思也生出了变化,比如西鲁诸位大夫们,之前倚重赵无恤军力,结盟相濡以沫的心思就淡了不少。范邑大夫甚至提出,大家各安其分,相忘于江湖算了……

    无恤也有点蓄力后扑了一空的失落感,但他不能容许西鲁联盟在未战之前便分崩离析,即便齐人不来,北面的几个邑也有为自己挡枪的作用,吃到嘴里的东西怎么能吐出来,必须拉拢住了。

    此时已经是九月初,廪丘之会后过了半个多月时间,已经足够赵无恤在西鲁各邑安插不少人手,比如以指导防务为名进驻各邑的武卒军吏们便开始在刚处熟的同僚间四处宣扬。

    “西鲁联防并非没有好处,正因为小司寇做准备,才让齐军心生忌惮,最终改了目标,这就是所谓的胜之于未战之时!”

    于是这次齐人不来的功劳,就被赵无恤悄悄拿走了。

    无恤也劝各位大夫道:“齐军虽然去了夷仪,但彼辈一向狡猾,谁知是不是计谋,或许国、高二卿带着主力就埋伏在附近,只等西鲁各邑防备松懈,便可以一鼓而下!”

    这点倒不是无恤哄骗他们,据虞喜等探马轻骑送回的消息看,齐人这次攻夷仪是分批集结军队,只带去了四万左右,加上后续的辎重,不超过五万。其余几万隐形战力不知是没有动员呢,还是正在来西鄙的路上呢?

    至少,东阿、平阴一带的确有数千齐国邑兵对西鲁虎视眈眈,无恤在防备着他们,他们也在防备赵无恤进攻齐主力的侧翼,去年乌亚旅惨败被赎回后,可没少向他们夸大武卒的强大……

    于是乎,被无恤吓了一吓的各位大夫又开始提心吊胆起来,散伙的事情暂时没人提了。

    ……

    “声言击东,其实击西,齐国人玩的好手段……”阚止摸着蓄须的下巴啧啧称奇。

    距离齐人攻夷仪的消息传来已经过去了数日,廪丘邑寺,无恤手下的军吏和谋臣们齐聚一堂,围在地图前讨论应对之策。

    虎会跟赵鞅打过不少仗,和善用兵的邮无正共事过,对晋国内部军务十分熟悉。

    “晋军东进攻齐,一般只有两条路,一是越过卫国,从鲁西鄙沿着济水往东北去,二就是经中行氏的东阳,从夷仪进攻,所以夷仪就如同齐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阚止插话道:“如此说来,比起打鲁国西鄙,攻夷仪要重要多了,张子战前就说齐人攻西鲁之举让人疑惑,如今果不其然。”

    无恤道:“看来齐人图谋夷仪,非一日之谋,想想也对,高唐陈氏就在旁边,岂容中行氏长期盘踞?二三子今日便说说看。夷仪能否守住,若是守不住,会对局势造成怎样的影响。”

    虎会道:“夷仪经过邢、卫、中行百年经营,城坚池深。齐人发数万大军攻打,若是无援,虽然陷落只是个时间问题,撑上月余倒是没问题,或许能等到晋军抵达。”

    现在齐人发难的消息应该已经传到晋国了。之前齐欲攻西鄙,只有赵氏因为心系无恤,集结了军队随时准备驰援。现在已有一师之众开到到了温地,加上温大夫赵罗的军队,可出兵五千。

    坐于赵无恤下首的张孟谈在心中算了一下,捋起宽袖,苍白修长的手指指向晋国方向:“但范、中行却无甚准备,此番仓促应战,东阳之地、鼓、肥、柏人,中行能发兵万余。朝歌一带。范氏也能提供万余的兵卒,与齐人相比依然处于劣势。”

    无恤向朝歌以北,柏人以南的位置努了努嘴,冷笑道:“孟谈别忘了,还有与中行氏有姻亲的邯郸氏,他们有大县邯郸,还有几个城邑,可出近万之卒。君子之泽五世而斩,邯郸对赵氏大宗的命令已经听调不听宣,反而成了中行的盟友。”

    张孟谈点了点头。赵无恤和邯郸稷在晋国泮宫的冲突,他就是亲历者。

    “现在晋国有些地方秋收还未结束,从开始集结、治兵到上路,这几处的援军一个月大概能开到夷仪。虽然依旧无法与齐人直面对抗,但让他们有所顾虑,不敢强攻城邑是做得到的。”

    “如此算来,齐人虽然战略欺骗成功,可也不是必胜之局,难道说。他们还有什么后手?”

    无恤和张孟谈的目光齐齐盯向了地图的南端……

    “还有卫国!”片刻后,他们异口同声地说道。

    无恤语气急促:“卫侯自从上次荧泽之盟后,一直对晋国,对我夺其甄邑有怨愤之心,早想脱离晋国控制已久。这次齐国攻晋,正是再度叛晋就齐的好时机。虽然不知道卫侯和齐国达成了怎样的协议,但从现在的局势看,若是在范氏和邯郸氏准备支援夷仪,卫军突然出动,攻入晋国境内,这两家的军队就不得不推延东进的时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