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1617-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京城居大不易,各种物价都比乡间要贵的多,别的不说,各人在家乡都有住宅田亩,最少住 的吃的不要钱,最多是一些精巧物事,比如纸墨笔砚和古董器玩,或是金银首饰,又或是头巾靴子需要花钱购买。其余的生活用品则是能自造就自造,所谓小农经济多半就是封闭的经济圈,一个普通的农妇就能完成从采棉花到纺织出衣服,或是自己纳鞋底制鞋子的全部过程,可以说除了买盐和买药还有纳税需要用现钱,其余的生活是一年到头也不需要用银钱的。

    在京师就不同的,吃的米和菜就得现钱来买,住的房子要么花大价格买,要么就得付租金租下来,当官需要好多身衣袍,要花大价格去买或做,头巾帽子,靴子鞋子,平时出门得坐轿子,不管是自己养的轿夫或是从轿行里雇的轿班,也是一笔不菲的开销。

    几年官当下来,除非是原本家资相当丰裕的,不然的话或多或少都会欠下不少京债。

    所谓京债就是钱庄当铺专门放给官员的债务,利息其实不算太高,取一个稳当而已。当官大约是这世间最一本万利的买卖,真的要图财,自谋外放,几任知县当下来,不贪不捞,几千或上万的银子也到手了。

    这些放京债的,确实也是隔一段时间就索一次债,也没有别的原因,是给这些欠钱的官员适当的施加一些压力,只是这一次对宋师襄有些过于不给面子,叫在场的同年们有兔死狐悲之感。

    “唉,”宋师襄重重叹口气,说道:“看来我只能谋外放了,叫各位年兄见笑了。”

    宋祯汉道:“这如何可以,周玉绳倒是我辈之中头一个放外的,不过人家是少詹事掌南京翰林院事,回朝就能进六部当侍郎,你要外放,最大可能是放个州府正印,从清流入浊流,虽然是亲民官,想回朝为官可就是千难万难了。”

    “那又能如何?”宋师襄心头的火一阵一阵的上来,他倒不嫉妒周延儒,人家虽然比自己年轻,也是同年,但周延儒是不折不扣的状元,连中会元和状元,学问是第一等的强,比自己这些人强的多了。恨就是恨刚刚那张狂得意的李蕃,明明远远不及自己,却是那般肆意张狂,过的比自己得意的多,人比人,真的能气死人。

    “外放真是迫不得已。”宋祯汉沉吟着道:“有一件事,人家辗转托到了我,我想这事有些危险,原本是要拒绝的,不过如果宋年兄真的急需银两,我看这事咱们能联手一起做,只要咱们出手,不管事成或是不成,每人都有这个数。”

    宋祯汉伸手巴掌,来回翻了四下。

    庞尚廉看的两眼放光,问道:“两千金之多?”

    “对喽。”宋祯汉道:“他们要花钱买参,造出颇大的声势,这事情,咱们几个挑头来干,最合适不过。”

    宋师襄有些犹豫,两千两是不少了,他欠的京债一共也就千把两,这笔银子到手,不仅能还清欠债,底下还能很舒服的过几年。不过,如果为了两千银子得罪了不能得罪的人,麻烦大了,也是得不偿失。

    “参谁啊?”庞尚廉也是有一样的看法,皱着眉头发问。

    “管他参谁!”方有度很起劲的道:“我们在上次大风潮都没被卷进去,成功留京,难道为了银子反而愿意出外?反正我是打算留京,转给事中或是到六部去混,不混到五品,外放直接任四品显职,红袍上身,我是不可能出外的。这笔银子,我拿定了,只要不是参魏公公,参皇上我都敢干。”

    “参皇上算什么。”几个御史都笑起来。

    说实在的,只要言辞不是太过份,比如万历年间那著名的酒色财气疏,现在的皇帝挑点小毛病骂一骂,根本没有事情。天启虽然几次摆明了不喜言官,但皇帝也没有亲自出手对付过言官,只是借着党争铲除了一些闹腾的最厉害的,比如杨大洪几个,但对大多数的御史都没有触及,御史们一样胆大包天,真的是除了魏忠贤和其几个最核心的党羽外,这帮人还是谁都敢咬,最不怕的就是咬皇帝。

    就算是性格严厉刚毅,帝王威严相当重的崇祯皇帝,在其手中斩首的督抚总兵不计其数,辅臣中杀过首辅,六部中杀过兵部尚书,但对自己评价为妄言卖直的黄道周和刘宗周等人,崇祯也只能把火气压下来,最多贬官了事。

    言官斗皇帝,可谓是大明的优良传统了。js3v3

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等候() 
“不是魏公公。: 。”宋祯汉也显‘露’出敬畏的神‘色’,他压低声音,说道:“此事不宜在这样的地方谈,不过我可以透‘露’一句,是参李蕃。”

    “他啊?”宋师襄立刻道:“不管怎样,这事我一定参加。”

    “算我一个。”方有度道:“有银子拿,还能给李蕃这事一点难堪,我要是不上,还配当言官御史?”

    庞尚廉几个原本还有些犹豫,李蕃毕竟是阉党的核心人物,不过转念一想,银子和面子都有,李蕃又不是魏公公本人,上几个弹本还不至于被逮捕拿问,自己等人也算是归附了阉党,最多摆出一副大公无‘私’的嘴脸出来也就是了。

    “干了。”庞尚廉摩拳擦掌的道:“言官不敢参人还有何用。”

    宋祯汉哈哈大笑起来,与众人约好了下午一起密谈写稿,这等事情他们是做熟了的,一起商量写稿,划分侧重点,然后分别上奏,短时间内众多御史一起弹劾某人,会造成暴风骤雨般的轰动效应。

    眼看众人纷纷离开,宋祯汉和方有度也是相视一笑,方有度道:“刘老前辈的银子,总算可以落袋了。”

    宋祯汉叹道:“我辈御史号称清流,不过要熬多年才能出头,俸禄菲薄不足养家糊口,今日此举,也是迫不得已啊。”

    “哪里迫不得已。”方有度道:“不管怎样,攻李蕃我还是很高兴的,这厮确实不顾同年之谊,我早就看他不顺眼了。”

    “咱们今日此举,必遭厂公忌恨。”宋祯汉思忖着道:“不过咱们摆明了就是拿银子办事,厂公反而不会怎么较真,最多训斥一通,真正要提防厂公怒火的是刘老前辈,那就不和我们相关了。我们嘛,最多说是品行卑污,从御史转任……这样也好,这御史也早就腻味了。”

    “只要别贬斥远荒就好。”

    “那应该不会。”

    两人也是再三计较过所得与所失,还有最坏的结果。

    以现在的这个局面,魏忠贤定然对御史不受控制的发难而暴怒,不过朝中政局不受掌控的地方还多,比如阉党现在火力集中在对兵部尚书一职的争夺上,这才是第一要紧大事,另外阉党要争夺的地盘还很多,对几个小御史造起来的风‘浪’,最多也就是训诫或是调职,不会‘弄’出太大的动静,影响更多深远的布局。而且这几人也没有替刘国缙保密的打算,自从被刘国缙委托此事之后,方有度和宋祯汉又眼馋银子,又担心后果,最终还是设计了今天上午的这一幕,以气相‘激’,以利相‘诱’,拉了不少同年的御史一起干,虽然银子分薄了许多,不过要承担的厂公怒火也分薄了不少。

    “嘿嘿。”宋祯汉突然想起什么好笑的事情一样,对着方有度说道:“方年兄,你我这般行事,也算积攒下不菲的身家,又是清流出身,将来官职也不会太低。上头骂我们是乌鸦,仔细想想也是,呱呱的叫着,于天空盘旋寻找机会,一旦找到机会就飞下来吃‘肉’,一只只都吃的膘‘肥’体壮的……可见当乌鸦也不错!”

    京城之中乌鸦群甚多,因为宫室太庙等建筑十分高大,平常也无人能上去,更没有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鸟群生存,所以各处都有大量的乌鸦群,连皇宫里也有,皇帝拿乌鸦来形容言官也有好几十年了,最早似乎是从神宗开始,神宗被言官欺负的不轻,这么形容来报复也是情理之中,不过宋祯汉坦承自己就是乌鸦,在言官中也算不要脸皮了。

    方有度没有说话,只是哈哈大笑起来。

    ……

    柳河之败果然是在朝中掀起了轩然大‘波’,上层的运作到御史层面的运作有一个时间差,不过所有人都在等着李蕃或是徐大化等人的弹劾奏折,连远在山海关的孙承宗都在等着,这几人的奏折一上,孙承宗就会继续上疏认罪请辞,绝不恋栈不去,也不能给政敌可乘之机。

    孙承宗已经是打定主意回高阳养老了,回朝不可能,好在自己身体尚算康健,不愁没有机会等待时机,不过孙承宗自己也知道机会渺茫,别人还可以等十几二十年天启皇帝身体出现变化之时,而对孙承宗来说,首先他等不了那么久的时间,另外一点就是如果天启皇帝真的崩逝了而导致阉党失势,新帝也不会任用曾经天启帝师的他,可以说,从辽东经略位置上退下去的那一刻起,所谓等待时机起复也就是一句空话和安慰自己的虚言罢了。

    孙承宗本人还算豁达,毕竟做到了内阁大学士和辽东经略这样的显职,而且将破败的辽西重新经略起来,有重建辽镇和复土数百里之功,有震慑东虏数年间不敢西向之功,此生功业完全可以留待后人评说了。

    这段时间孙承宗做的最多的就是督促前方将士严防死守,调动各铁骑营和车营往锦州大凌河小凌河右屯各处,营兵入堡进城,各将率家丁‘精’骑沿河巡哨防备,严防‘女’真人趁虚而入,柳河之败可能会给东虏信心大举入侵,孙承宗最担心的就是这一点!

    自己辛苦数年,如果在临走之前遭遇一场惨败,那真是一生令名功业尽毁,后世史书之上,自己的评价一定不比袁应泰和王化贞之辈强什么。

    在孙承宗的严令之下,辽西各将‘门’也知道事态严重,纷纷行动起来,包括诸多总兵,副将,参将,游击在内,各将多带家丁与各要隘河口守备巡哨,经过一段时间的扰攘之后,并未发觉建虏有大举动员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