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1617-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愚兄就成了吃货了……”

    孙敬亭突然停下筷子,含笑看向门口。

    门口处是风尘仆仆的张续文,正在向他兜头行礼。

    “续文贤弟少见了。”

    “见过孝征兄。”

    张续文真的是一脸黑灰,一个杂役赶紧去打水来给他好洗脸。张续文摆了摆手,示意不急,却向身后几个土人指了指,介绍道:“这几位都是山中大社的社首,这一次跟我一起下山来了。”

    场中的台湾军司的人无不第一时间就站起身来,不少人面露难以言喻的惊奇之色……台湾这边的土人相当的封闭和野蛮,比起东虏和北虏都是要野蛮的多,种种风俗都和文明相差甚远。而且十分固执,台湾这边早在两年前就试图与土人交流,最少可以获得相当多的劳动力,但土人部落无人应和,相当的固执,甚至附近山上的诸多部落曾经联手来攻……当然是以惨败告终,头人族老纷纷被杀,一个不留,被俘的壮丁和其家人被安置在各处服劳役,这还是一年多前的事了,当时张续文和李平之刚到不久,很多人告诉张续文土人无法沟通,不可能降顺,结果却是叫众人大跌眼镜了。

    张续文对孙敬亭道:“我原本说是在屯堡休整一下再回来,一听说孝征兄到了,就赶紧赶过来了,灰头土脸,真是失礼啊。”

    孙敬亭笑道:“续文你在侍从司时从来是一尘不染的翩翩佳公子的模样,我又知道你有秀才功名在身,心中就想这必是不能做实务的酸腐书生,谁知道漠北一行你就叫我大为惊异,今日一见,更是除了敬佩之外不知道说什么是好了。”

    常威也道:“续文你是怎么做到的?”

    一群蛮夷首领正在洗脸,张续文也是抹着脸上的黑灰,闻言笑道:“我这半年全是在钻山,他们打不过我带的人,就只能捏着鼻子和我接触,只要接触了,就可以交谈,交谈了就可以交朋友,交朋友了就知道他们想要什么和有什么顾虑……这其实是相当简单的事情啊……只要用心去做就可以了。”

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华夷() 
“简单……”常威自失的一摇头,对孙敬亭道:“孝征兄,你觉得简单吗?”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孙敬亭道:“续文当值得我们为他浮一大白!”

    “诚然。”常威道:“一会叫人取酒来。”

    招待这些土人首领是不能光吃白饭了,得要酒。常威立刻下令叫人去取酒来。

    张续文等那几个首领洗好了,领到常威与孙敬亭处来,操着高山土人的话向他们介绍桌上人的身份。

    这几个土人首领还是有些紧张……他们都在头上戴着野鸡毛,脸上涂沫着油脂,上身**,下身围着毛皮或是草裙,身上都有刺青,有人耳朵或鼻间穿着银环或铜环……这是一群标准的野人,在一群汉人官吏和将领之中显得犹其刺眼,象是一群小丑。

    可能这些土人的野性和紧张之态也来自于此,当文明碰撞时,势弱的一方总是更加好斗,他们用这个来掩饰自己的紧张和慌乱……

    这些土人是蛮夷,也确实很落后,只有简单的语言和传言神话,并没有形成更高层级的东西,比如文字代表的文化传承,也没有完整的社会形态和层次,只有最简单的部落制,用结社的方式来自保……在高山之上,大大小小的社怕是有几百个,其实从种族来说,这些高山族人多半是与菲律宾,马来,印尼群岛的南岛民族有血脉关系,其文明,语言,也基本上是马来人种的一种。

    这些原住民在岛上最少住了万年以上,由于封闭的关系导致全无进步,比起与华夏一直有接触和碰撞的西南夷和北虏,东虏,其文明程度都差的太远了。

    “见过大人。”

    几个蛮夷首领一听说孙敬亭的身份犹在张续文之上,顿时就是站不住了。

    他们野蛮可不是愚蠢,谁是大人物还是分的清楚的。

    张续文每次入山都要带大量的盐巴,糖,药材,还有一些珍奇罕见之物,一路走一路分发给各部落的人,他的随员最少几十个戴着幞头或头巾的吏员,然后有一百到二百人左右的披甲护卫,这些就充份说明了张续文的身份地位,岂料眼前这桌前座中就有两位身份地位犹在其上的大人物,由不得这些土人首领不拜。

    沿途过来,这些一直生活在高山,对四周异族充满敌意和防范的首领们才开了眼界,才知道自己这一方是多么的弱小。

    他们一直居住在高山之上,良田很少,靠少量的种植和采摘野果野菜和射猎捕鱼为生,如果没有外来者的入侵他们能这样生存下来,虽然很困苦,平均寿命三十左右,部落中基本上是只有壮年男子,就算所谓的长老也就是四五十岁,一般来说超过这个年龄的部落男子都死去了,不是死于恶疾也可能是长期的营养不良,或是死于野兽之口。

    自从荷兰人入侵之后,被当野兽捕获的土人更多,荷兰人可不是大明这边讲究个脸面,也不象和记这样可以从别处大规模移民,人力压力不大,由于太缺乏人力,在修堡的时候荷兰人就多次派遣军队深入大山抓捕山民充当力役,其后又要屯田,荷人也要种甘蔗,要捕鹿杀鹿……人口压力很大,导致荷人手段越狠,现在高山土人已经深恨荷人,当然也是十分畏惧荷人。

    对大明人,他们知之甚悉,百年之前就有福建渔民到台湾这边来捕鱼,利用岛上来躲避台风和晒鱼修网,补充食水。所以当外来的荷兰人令得他们愤怒异常又无可奈何的时候,张续文的再三出现和释放善意,终于使得这些土人愿意合作了。

    这是一篇大文章,高山土人在岛上全族估计有十几万人,最多的是后来的阿美族和泰雅族,其余的小族比例不大,语言来说虽然分成多少种,其实掌握主流的一种基本上就能够沟通了。张续文屡次进山,带去大量的应用物品,多次与这些土人所结的各社首脑打交道,原因无非是要用这些土人的人力。

    要做的事情太多了,移民的事又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就算福建和辽东都放开移民,这边也要准备很多东西,一下子过来几万十几万也是消化不了,而山上现成的就有十来万人,不能尽为和记所用,最少也能用上几万人……可以帮着打猎捕鹿,可以种甘蔗种地,可以在高山上开辟茶田……不管何时,人力都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善用之,得天下。

    最不济,也是要和这些土人沟通好,不要视和记为敌,三天两头的过来攻击。

    历史上郑成功移台之后,做的最成功的是三件事:第一,赶走了荷兰人的势力,把其父当年开辟的商道抢了回来。

    第二,刘国轩主持种甘蔗,虽然因为粮食压力有过反复,但甘蔗成为台湾相当稳定的收入点,一直维持到郑克爽时期被清军所灭为止。

    第三,便是搞好了与土人的关系,这个和陈永华有关。

    从不到万人的武装移团和小规模的移民,到康熙年间已经有了府县规模的几十万人,郑家不管怎样对中国确立台湾的主权是有大功劳的。

    而在此时此刻,历史发生了偏差,台湾岛上和记的力量已经有了郑氏年间开拓台湾时的实力,也是到时候介入山中土人之事了,否则拖下去,敌意越深就只能越依赖武力来解决,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或者把土人杀服了杀怕了也就好了,但必定旷日持久,而且会失去很多原本可利用的人力。

    待众多土人嗑头行礼时,常威向张续文做了一个相当赞赏的手式,配合生动的表情,张续文顿时就是笑将起来。

    虽然张续文平时的性格和温和内敛型的,但也不是不苟言笑,今日能做成这样的事,青年人心中原本就很骄傲,此时由衷而笑,孙敬亭等人看着也是都笑起来。

    “续文,真是不凡。”孙敬亭小声道:“不过以后安置和使用这些土人也是要续文费心了,还有件事,我要提醒续文,对此辈就象对小人,恩结是要的,但一定要以威严和刑罚使彼辈知道律法尊严,然后使其移风易俗,融入我汉家之中。我汉家不以血脉而以文化区分,入华夏者则为华夏,以华夏入夷狄者则为夷狄,就象辽东那些投附女真的汉人,如李永芳之辈,难道还可视其为汉人吗?至于这些土人,使其归来是第一步,如何用他们,使他们日后为华夏之一份子,这才是最重要的……不可过于恩宠,否则小人之辈会恃宠而骄,无视律法,自行其事,汉夷杂处,一定要一视同仁,否则你回护夷人会使汉人不满,压迫夷人又会使夷人离心,其中分寸,你一定要把握好了。”

    如果是常威,孙敬亭一定会劝其多用柔和手段,律法之下人人平等,这一点已经深入和记的人心,孙敬亭并没有此担心,唯有律法之外,行事就看各人的秉性和习惯了,常威威重,而张续文性柔,孙敬亭也是根据各人不同的秉性性格来做劝导,在场的人听了,无不敬服。

    这时土人行礼毕,数人征征而立,有些不知所措。

    常威此时将手一肃,说道:“请这几个社首在我和孙大人身边坐,一起饮酒吧。”

    有翻译将常威的话说了,几个社首无不是一脸感激涕零的样子,又下跪叩首……看来他们虽然野蛮和强硬,也是没有蠢到夜郎自大的地步,知道自己一方的实力比眼前这些大人物掌握的实力差太远了,常威的举措,令他们十分感动。

    ……

    午末时,酒宴结束,几个土人首脑都是大酒量,常威和孙敬亭和他们喝了两轮之后见势不妙,火速从第四团调了几个大酒量的过来,卢大是打头的魁首,这些庄稼汉子以前虽然酒量够大,却难有豪奢饮酒的时候,甘蔗酒甜而清洌,入喉回甘,没有烧酒的冲劲,也不象黄酒那样过柔,真是令卢大等人开怀畅饮了一番,未及午末,这些土人首脑就被一一放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