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1617-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应该更强了,但取得的战果相当的有限。

    辽西惨败,东江战果有限,整个局面叫人相当的灰心。

    别人还能置身事外,孙元化现在是朝廷公认的火器专家,皇帝在讨论辽西局势时都想着把他召过来会面,当面嘱托铸炮大事,孙元化知道自己脱不了身了。

    “娘的……”孙元化突然骂了一句,他想起了在草原上的孔敏行,也想到了自己在草原上想说什么说什么,做事时那么多人听自己安排,张瀚根本不过问的事情。

    那时候他不仅拿着几千两银子的顾问费,还知道什么是受人尊敬的专家,而今天皇帝给了他上乾清门奏对的荣耀,可孙元化丝毫也高兴不起来。

    ……

    流水一般的骑兵从三叉河的一边涌到另外一边。

    冰面还是很厚实,有的地方变薄了,毕竟快出正月了,天气一天比一天和暖,尽管每天都还是在零度以下。

    努儿哈赤还是骑马在黄伞盖之下,他的身材相当高大,年轻时他是一个相当高和结实的女真青年,仪表堂堂,从后世的流传于世的画像来看他是方面大耳,高壮身材的汉子,在武人团伙里他的仪表和身材很受重视和肯定,这也是当初努儿哈赤在李成梁府上当厮养的时候很受重视的原因。

    以貌取人并不奇怪,哪怕是另一种层面上的以貌取人。

    现在努儿哈赤老了,老到身形都佝偻了,腰塌下来,头上的暖帽下垂下来短短的一截小辫,早就花白了,头发相当的稀疏……老汗的小辫有完全脱落的危险。

    看着川流不息从冰面过河的骑兵,还有大量的小推车和爬犁,当然也有重装载的牛车,努儿哈赤的眼中也流露出满意之色。

    不管怎样,这一次收获是很大,粮食很多,银子很多,各种铠甲兵器简直堆积如山,加起来的总价值肯定过百万了。

    一队包衣被穿着箭袍的旗丁赶到路边,一一斩首。

    所有的女真贵族看在眼里,都是无所谓的样子。

    这些包衣明显是累脱了力,并不是有意怠慢,但只要他们敢停下来,先是鞭打,然后就是斩首,完全没有商量的余地。

    从宁远一带到三叉河不到三百里,已经死了好几千的包衣。

    还有一些藏起来的老人和妇孺,被发现之后都一律杀死了。

    在怪笑声中一颗颗脑袋被斩了下来,没有人求饶也没有哭叫声,这些包衣见多了女真人杀人,知道求饶没有用,只会激起这些女真人虐杀的心理,也不能反抗,反抗肯定死的更惨。所以有时候并不是人麻木不仁,只是选了最轻松的死法,反正要死,大家省些事更好。

    在这样的困苦和悲惨的人生里,当刀光闪烁,血色喷贱之时,反而是这些汉人包衣最轻松的时刻了。

    皇太极就看到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瘦的脱了形,但看的出来身形高大,手指的骨节看的出来很粗壮,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武人的苗子,可是现在太瘦,那是因为最近饱受折磨,体能耗尽又倍受饥饿的折磨造成的结果。

    在临死前,这个少年抬头看天,天空还是和往常一样的晦暗,没有什么好看的景色,但这个少年看的很贪婪,似乎要把一切都印在脑子里一样,他的嘴巴也张大着,拼命的呼吸着,似乎是知道一会就会停止呼吸。

    一个旗丁拎着顺刀站在这少年身后,皇太极几乎忍不住要开口说话,把这个汉人少年的性命留下来。

    他并非出于怜悯,一战杀死几万人甚至几十万人的事皇太极都干过,没杀过人或初次杀人的人会有心理负担,但杀过几万人几十万人的人,人的性命在眼里就只是数字,或是归于有用或没用。

    眼前这个汉人少年在皇太极眼里算是有用的,培养一下将来可能是好苗子,替女真人攻城掠地,他可能现在会有恨,但时间久了就会自觉的用八旗兵的视角来对待明国和明国人,迟早也会成为嗜血的战士和敢死的疯子,只要留下来就会有用。

    可是皇太极知道不能在这个时候触怒父汗了,攻宁远不克其实是小挫,八旗总算也没死多少人,但父汗所向无敌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名声被毁了,这叫老汗相当的愤怒,另外心里有严重的挫败感。

    这其实就是一个年近古稀的老人的偏执,可是谁也没有办法劝说老汗,更没有人能叫他开心起来,哪怕连多铎也不行。

    还好在事前已经定下来,兵马回到沈阳之后休整一段时间,否则努儿哈很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再度去攻打宁远。

    皇太极看到刀光一闪,一颗脑袋在狂涌的鲜血之中飞舞着,似乎还能看的清楚那汉人少年张大的嘴。

    “可惜,”皇太极暗暗摇头,“一个未来的巴图鲁就这样白白死了。为什么父汗就不能明白,汉人也能为我八旗助力?这样消耗自己一方的人力,我大金的国力已经衰微的很了!”

    “这样的杀法很好。”努儿哈赤在一边用马鞭指着,对阿济格和多铎等小阿哥道:“明国人不可信,除了少数留用的外多半可以都杀了。你们不知道,当年我玛法和阿码死的时候,明军是多么凶恶残酷,他们到我们建州部地界,一样的烧杀抢掠,见人就杀,见屋子就烧,明军所过之处寸草不生,我建州部的老弱妇孺又何曾被他们怜悯过?今日我们大杀汉人,也是为了先辈复仇。”

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四顾() 
这套话努儿哈赤在打下抚顺关之前一次没说过,在天启四年之前也不怎么说,只对最亲近的人吐露过,现在他志得意满,心中又充满愤怒,所以当众说了出来。

    四周的很多小贝勒和阿哥们发出仇恨的叫喊,所有的包衣都在瑟瑟发抖,惟恐这些主子们杀性上来,不分三七二十一把他们也全部杀了泄愤。

    好在女真人还需要人推小车,在鞭打和喝骂之下,更多的包衣推着小车继续向前走了,身后留下一堆无头尸首和很快就冷却凝固了的血液。

    看到这样的情形,皇太极也只能微微苦笑,他知道再这样下去他父汗建立的大金国就会崩溃,抢掠来的财富很快就会被消耗,明军有了大炮,各城堡的防御会越来越严密,而一次抢不到东西,八旗就会人心不稳,两三次抢不到,就会面临崩溃。

    但这话皇太极不敢说,连最亲近的人也不敢说。

    刚刚获得辽西大胜,正面战场上明军死伤过万,抓到过万包衣,无数物资被推运回辽中,除了宁远不克,这一次征明又是大获全胜。

    这样强悍的武力之下,谁敢说大金会崩溃?

    何况……皇太极用眼角余光看着衰迈的父亲,虽然努儿哈赤已经极其衰朽,皇太极认为父汗连神智都不是很清楚了,可是只要这个老头在一天,所有人就都得忍耐。

    没有人能挑战努儿哈赤的权威,哪怕是代善和莽古尔泰加阿敏和皇太极,四大贝勒也挑战不了老汗的权威。

    在几十年的积威之下,不管是谁都只能匍匐在努儿哈赤的阴影之下,老汗在一天,他的话就人敢质疑一个字。

    就算是部落联合的遗留很深,比如老汗也不能随意剥夺旗下贵族的私属牛录,但威望这东西也是很实在的东西,可以变现为权力。

    皇太极在继位为汗之初,因为是各大势力的协商和妥协,他只能选择与代善等人合坐大汗之位,四大贝勒共坐,大家还有各自的势力范围,如果皇太极不是权术手腕相当出色,慢慢侵夺了各大贝勒的权力,又找借口把代善和莽古尔泰灭掉,代善自己自愿退下,后金的政治生态就会相当恶劣了,甚至很容易引发内战。

    在努儿哈赤在时就不会有这种隐忧,掌握权力的大贝勒都是老汗的子侄,同辈的不管是亲人还是部下都已经逝去,到了天命七年时老汗已经是没有任何人能够影响或掣肘的最强势的核心上位了。

    “扑通……”

    远处传来一声巨响,一辆爬犁之下冰块碎裂,整个爬犁掉到了水中。

    几个小贝勒传来心疼的啧啧声,他们当然不是心疼赶爬犁的旗丁或包衣,而是心疼那一爬犁的粮食或财货。

    努儿哈赤瞟了一眼,说道:“诸申要赶紧过河,这个天渐渐转暖,冰面会越来越薄,走几个人还不怕,大军铁骑经过和大量的车辆爬犁,甚是危险。”

    有负责的人赶紧躬身应诺着,皇太极这时也道:“汗阿玛出征过一个月了,也很疲乏劳顿,也赶紧回辽阳汗宫休息吧。”

    “嗯……”努儿哈赤沉吟着,一时也不好下决断。

    按他自己的想法,最多再过两三个月,等战马养肥一些,夏初的时候再次征明,抢东西是次要的,这一次出动大军围困宁远,一定要将那城拿下,城头火炮虽多,架不住大军从四面攻打。

    只是要多死人,这一点老汗并不在乎。

    掌兵之人是不能顾忌死人的,否则就没有办法领兵打仗了。

    打下宁远在战略上来说毫无用处,只要山海关在宁远就算拔除了也不能守,肯定就是毁城离开,但对努儿哈赤本人来说,他要报受挫宁远城下的仇。就算为了他的私仇死上几千人乃至过万人,也是在所不惜。

    不过同时努儿哈赤残留的理智告诉他,现在可能到了再收拾蒙古的时候了。

    察哈尔人去年就想跑,似乎是被西边的给挡住了。

    有人说是和记挡住了,努儿哈赤当然不信,张瀚他见过,一个很普通的汉人小子,可能在草原上有些势力,说张瀚能挡住察哈尔人和林丹汗,努儿哈赤哪肯信?

    如果打宁远,主力可以回到辽阳一带和沿河地方驻守,方便再次动员。

    如果要打察哈尔,就要把各旗的战兵先放在沈阳,将来从沈阳越过旧辽东边墙,从广宁那边往击蒙古。

    这一次对辽西动兵,先走的广宁就是因为考虑到要打蒙古人,所以先在广宁一带打围,锻炼一下八旗将士,为几个月后的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