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1617-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请客氏出宫!”

    “好,也算是釜底抽薪的一法!声势不需要太大么?”

    “不必。”杨涟一脸傲气:“对付一个妇人,出动御史已经足够,辅不过是敲敲边鼓罢了。”

    “也好。‘”左光斗表示同意,他道:“刘大人恐怕就要去位,最多还有半年左右的光景,由他出面也好。”

    内阁中人是外朝和内廷的连接桥梁,过于站在皇帝一边会使文官指摘辅谄媚没有风骨,过于向着外朝说话又使皇帝感觉不可信和离心离德,这中间的距离很难把握,叶向高当年就是因为立嫡之事被群起而攻,说他向着万历而不得不去位,叫刘一景这个辅去帮外朝说话劝天启,必定埋下不被信任和冷漠的种子,刘一景在杨涟和左光斗眼中就是标准的弃子,从这里就能看的出来了。

    “如果皇帝不悔悟,”杨涟还是一脸狷狂之色的道:“那时候我再上本不迟。”

    “吾自当追随于后。”左光斗大笑起来。

    这时家人觅得一个空,上前来问道:“老爷,午饭已经备好,是不是现在就上?”

    “上吧。”左光斗道:“我和杨老爷喝两杯。”

    “是……”家人答应着,又嗫嚅着道:“还有那两个客人……”

    “哦,他们没走?”左光斗有些不悦的道:“还真是烦人啊。”

    “是何人?”杨涟起了好奇心。

    “刘老前辈介绍来的。”左光斗苦笑道:“送过仪金,倒不好直接赶走。不过,他们请托的事情也太荒谬了。”

    “何事?”杨涟还真是好奇心旺盛的人。

    待左光斗将事由简单说了,杨涟也道:“民间团练若有这般本事,朝廷要官兵何用,将他们撵走就是。”

    “晚生见过杨老大人,左老大人。‘”

    李国宾在一旁听的真切,知道再不出来这事就完了,当下只得硬着头皮从客厅出来,长揖拜地,大声行礼。

    “你既然是诸生。”杨涟板着脸道:“为何替商家请托谋事,真是不务正业。”

    “晚生岂敢。”李国宾知道和这些人打交道该怎么说,当下正色道:“和裕升东主张瀚乃是晚生的表弟,亲友之间,互相帮助是理所应当的事。”

    “原来这样。”杨涟喧宾夺主的道:“亲亲之道确实理所应该,不过,你们也不该如此荒谬,那韩巡抚果然不称职,但弹劾大臣是朝官之责,岂由你们私下活动,再者,韩巡抚所为,也不能任由你们一面之词。还有,你们所说的韩巡抚处置不当,结果反是商人组成的团练打败了北虏,这更荒唐了。”

    这时王祥垫了一句,他道:“回禀大老爷,我家东主还是巡检司巡检,团练亦是他募集的弓手,已经训练多年,因为匪患厉害,所以经年动武,弓手的待遇也好,是我家东主并诸多商人自家赔钱在里头。”

    这话是张瀚再三嘱咐一定要说明白的,一则弓手已经是浮出水面了,地方上也不仅仅是和裕升的盟友或同情者,总会有如管家兄弟那样的人物,万一被人寻访详细情形,然后通过朝中的关系切实密奏上来,自己一个“居心叵测”的罪名是肯定逃不掉的,与其那般被动,不如早点自己主动透露一些出来,这样就算有人拿这个名头来生事,也不会陷于完全的被动。

    二来便是此次要请功,当然要突出张瀚的能力,弓手如果没有一个切实的理由,谁会相信一个商人领着一帮团练能打败过万的北虏?

    “原来如此,还有这么一说。”杨涟转头对左光斗道:“看来晋北因马市多商人,如同士绅结寨自保那样,商人也能出资保家卫国了。”

    左光斗笑道:“彼辈无非也是心疼资财被抢,只有利而无义罢了。”

    “正是此理。”

    眼前这两人虽是肯定了王祥的说法,但语气中仍然充满鄙夷,在他们看来,张瀚无非就是和那些普通的商人一样,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产才会做这些事,和他们这些士大夫心怀天下的情怀和格调是没有办法相比的。

    “东主比你们这两厮强一万倍。”王祥轻轻咬着嘴唇,脸上还是恭谨的笑容,心里却是毫无尊敬之意。

    王祥已经很久没有感受到这样**裸的藐视,是完全把他和张瀚这个东主都包括在内,视为蝼蚁般的藐视,在眼前这两个文官眼里,谈论他们根本无需客气,也不需要避讳或委婉的说法,因为不论是权力,还是所谓的义理,还是社会舆论,他们这样批评一个商人和他的伙计都是完全正确的,不论是权力还是道义,他们都站在完全的最高处!

    李国宾心中也是腾腾起火,这种对商人的鄙夷和边缘化在大明已经改善了很多,但在眼前这两位所谓的清流领袖身上仍然是十分明显。

    这时候李国宾反而怀念起那些贪婪的官员来,最少在表面上,不论他们心里是怎么想的,表面上还是给予了李国宾人格上的尊重,而在这两人眼前,自己恐怕也是文官心中标准的“小人”,算不上士林中人,也不需要给予先达者对晚辈应有的关怀和亲切了。

    李国宾深吸口气,继续道:“咱们也有好消息要上禀两位大人,北虏确实是在新平堡一带被击败了,先败于商团团练,后败于大同麻总兵官的正兵营,相信捷报一两天内就到。”

    王祥道:“我家东主被韩巡抚逼迫很久,韩巡抚不理政务,专门为难商人,此次边患亦是因他而起,我家东主说,韩巡抚是一方诸侯,他只是九品佐杂官,朝中无人难说话,但不相信整个大明朝堂就没有一个不畏强权的清天大老爷。”

    左光斗皱眉道:“此事我们还要查清楚再说,韩抚军上任不久,此事……”

    “此事若是真的,我当然要动本!”杨涟目光冷冷的看向李国宾和王祥,接着眼光就飘向远方,他冷然道:“若是叫一个商人看不起,我杨大洪还真没有这般脸皮。再者说,孙恺阳也曾与我提过,他对韩畦这人很不看好,大同自他上任就是事多,这人不能留在巡抚任上了!”

    左光斗终也点头,他心里想这事还有刘国缙和姚宗文的瓜葛,这两人肯定是被钱收买的,听说现在乘坐的马车也是和裕升送的,左光斗也很喜欢这车,不过他知道现在不能收,若是叫杨涟知道了,免不了又来一通教训,还是待这事凉一凉再说。

    这个时候,左光斗倒也是对张瀚极为好奇,他感觉张瀚不是凡品,现在做的这些事,步步经营,连自己和杨涟其实也为这人所用,就算执掌国柄的东林党大佬也未必能把这事做成,看来还真不能小视了此人。

    李国宾至此无话,与王祥两人一起拜辞出来,待出门之后,李国宾长长出了口气,苦笑道:“和这帮清流打交道可真是累,所以我家祖上一直和勋贵打交道,除了太监和锦衣旗校外,就属这帮清流难伺候了。”

    王祥由衷道:“可真是不容易。”

    “他们也有爱钱的,也有真清流,不过不论是真是假,嘴脸都是这般模样。最可恶的就是要钱又要摆架子的,真真能把人气死。”

    李国宾狠狠损了杨涟等人一通,这才从踏脚上车,转头又是一笑,笑容也是十分畅快,他向王祥道:“不管怎样,功劳到手,韩畦走人,咱们和裕升的各色铁器已经行销整个北方,京师,保定,永平,宁远,往南已经到德州和临清,这些地方都要开分店了,预计天启元年这一年,光是铁器这一项就能净入数十万以上,了不起啊,咱们东主一年赚的是人家一大家族一百年积攒的财富,有这笔钱,做什么不行?祥,跟着咱们东主好好干吧。”

第三百三十六章 内宅() 
李国宾也是刚刚被刺激到了,说了平时只敢想不敢说的话出来,铁器确实是重大利好了,去年底张瀚把最后的家底全用在购买和制造机器上了,水力机械加上大量的熟练人工,加上精密的管理和工人素质的提高,李庄的几个工场源源不断的提供着优质的铁器,价格相对其余铁器铺子的精铁器物又要低出不少,所以一出现在京师市场就打跨了其余的商行,几个月下来,又影响到了其余的州府,更进一步到了临清这样的南北商业中心。‘

    在这些地方是可以建立商行的,毕竟是大地方,有着相对成熟的市场和规矩,该交的费用照常缴纳,和裕升的铁器就可以直接运来贩卖,到了临清,抢占的就是安徽,河南,江苏北部等市场,甚至可以再到淮安,扬州,苏州,抢占同样有产铁地的江南市场。

    从张瀚到李国宾都很有信心,因为和裕升的工场可以继续扩大,从现在的几千工人扩到十万人又如何?闽铁还有十几万矿工呢!

    北方的遵化也有铁场,灵丘的铁场还可以扩大,一年千万斤以上的铁器生产根本不是问题,有了工业附加值的铁器生产,利益原大于过原材料,光是天启元年这一年的利润估算就有五十到七十万,三年之内,行销整个北方的铁器可以带来百万以上的利润!

    这个数字,后人听起来好象没有什么感觉,但只要想想明朝有过亿人口,中枢除了二千多万石的粮食和一些杂物收入外,一年的白银收入只有二百到三百万,加征辽饷和杂项还有税关收入之后,到崇祯年间一年收入也只有七百到八百余万左右,后来再开加征,一年也只有千万左右,张瀚的和裕升不论别的收入,光是铁器收入这一项就有过百万,将来可能还会更多,这怎么能不叫人震惊之余,又有无限的自豪之感。

    李国宾以前只能算是掮客,年前替和裕升做事多了,别家的生意几乎不接,但还是有些然的地位,现在却是已经以和裕升的人自诩,这变化当然也来自于张瀚实力的增加。‘

    身为一个商人,还是要去各家奉迎的掮客商人,李国宾心里的怨气想来也是不小了。

    听着李国宾的话,王祥也只是深沉点头,并没有多说什么,他还身有其余的要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