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1617-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这个距离看城头,三丈高其实也并不感觉太高,但有这道厚实的城墙,北虏的胆子好象也大的多了,秦伯升参加过几次小规模的战斗,北虏都是一触即溃,完全没有抵抗之力。

    “退后,第二列上!”

    秦伯升等人再次退后,第二列早就装填完毕,他们上来补空射击。秦伯升等人赶紧清膛,重新装填子药。

    在他们装填时,第二列打完,第一列再次上前打放。

    待秦伯升等人装填完毕等候时,第一列退后,这时秦伯升等人是第三列,他们再次上前瞄准打放。

    在轮换时,秦伯升感觉到弓箭稀疏了很多,等他把这一枪放完,下意识的抬头看了看。

    城头上已经是一片稀疏,只有刚刚子药打崩的砖石还在掉落着碎石,城堞上到处趴着北虏的尸体,鲜血顺着城墙的城墙流淌下来,散发出一股刺鼻的血腥味道。

    这时军士们已经下令后退,秦伯升赶紧放低枪口,整队人一起后退。

    等他再一轮过来时,很久没有听到打放的命令,所有人都抬头看着,结果发现城头上的北虏已经不怎么敢冒头,只有稀稀拉拉的目标,北虏已经退往城后很远,只留下少数的人在继续抛射,弓箭射出的箭矢只有此前的百分之一,已经完全没有任何威胁。

    到火把城头的弓箭彻底压制下去后,中军和全军上下都松了口气。

    梁兴不断的派出大队往城下,整个南城都被压制住了,只有少数的人继续射箭,很少有北虏敢探出头来,条件所限,能射箭的人就少的多了。

    先被火炮压制,接着又被火铳打的抬不起头,所有人的表情都是高兴中夹杂着自豪的神采。

    和后世人认知的不同,很多后世的人都以为明军就是纯粹的冷兵器部队,或者说使用火器的话都是和欧洲的技术传入有关。

    事实上明军的火器使用率极高,从军中到民间都不乏对火器使用的体验,在戚继光的时代,由于打造认真,标准严格,明军的火器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到铸造佛郎机炮之后,几个边镇到处都配给了大小佛郎机,明军不仅使用火器,还是大量使用并且十分重视火器的军队。

    (本章完)

第七百五十七章 麻包() 
从朝廷到文官,都是对火器铸造特别重视,只是后来走了歪路,在海上打捞出了舰炮之后,明军的火炮越铸越重,规模体量越来越大,用来守城当然是无上利器,打的女真人毫无办法,一直到三顺王归顺皇太极,女真人才有了大明的铸炮技术,并且奋起直赶,但就算那样女真人也很难正面攻破有火炮驻守的城池,孙承宗的车营更是有大量火器……在大明人心里,火器代表的东西很多,但有一可以确定,就是火器高于弓箭,这是明军完全和鞑虏不同的地方。

    更深层次来,其实就是火器代表文明的进步,而北虏和东虏还处于蛮夷形态之中。大明的人可能没有想到这一,但并不妨碍他们的骄傲和自豪。

    由于明朝官场的**,制成的火铳质量越来越差,将领们对火铳手当然也谈不上什么训练,今天的这一场纯粹火器的胜利,叫很多人都有扬眉吐气的感觉。

    火器,文明,铁和火,这才是文明对蛮夷的胜利,酣畅淋漓的胜利!

    天黑了,梁兴派出大量辎兵和民夫打起火把,在道路两边替继续堆土的人们鼓劲,军中敲起了大鼓,在缓慢而激昂的鼓声中,辎兵和民夫们的士气并没有因为持续工作而变得低迷。

    军医们把此前受伤的人带回野战医院的帐篷医治,人们看到伤者被医生照顾着,得到了妥善的救治处理后,士气变得更加高昂起来。

    相比之下,城头的血腥味很浓,不少尸体被打的支离破碎也没有人来收尸,还有不少伤者趴在城上不断的惨呼呻吟,但也没有人来救治。

    可能这些重伤者只是在临死前想要喝一壶水而已,然而并没有人理会这样的事。北虏战事不利,上下都丧失了信心,简单来他们被打惨了,这个时代原本对伤兵的照顾就是几乎放任不管,除非有极要好的同袍或是亲戚在一起,不然的话根本不会有人理会。

    在几千支火把的照亮下,堆土工作继续进行着,整个封丘的底基已经向城墙角下堆积了,现在的工作是继续把台基抬高。

    再堆高到一米左右,就和此前的台基连在了一起,整个纵深二百多步,宽一百多步,北边已经高过一米,城墙下的高度在缓慢提升。

    整个营区都没有人休息,连同张瀚在内的所有人都在观看着这个壮观的场景。

    在绝对的压制之后,攻城用封丘这种方式就是**裸的欺负和碾压,谁叫北虏实力不如人,无法限制土丘的堆放,谁叫他们不敢出城,无力杀散那些辎兵和民夫。他们的火器用的烂,弓箭软弱无力,骑兵无力冲锋,在今天这样的时刻,看着几万北虏在城中战栗,在城头上被轰成稀烂,看到他们血肉翻滚,听到他们不停的哀嚎,对很多人来,这并不可怕,将士们没有丝毫怜悯,对他们来,这复仇的滋味无比美妙。

    没有人愿意去休息,战兵们被强迫着轮流休息,他们不能脱甲,防止意外情况,在夏天时穿着几十斤重的铁甲站立原本就是很耗体力,在中军的调配上,不停的有整个大队的士兵坐下休息,他们舒服的半躺着,或是盘腿坐着,喝着清水,恢复着体力,虽然还是不能脱下甲胄,但最少可以恢复大半的体力。

    获得休整机会最多的是战兵,他们也被轮番调上阵前戒备,其次是长枪兵,他们也披着相对沉重的铁甲或扎甲,火铳手的休整机会要少一些,他们穿的锁甲最轻,十斤左右的重量而已,相对战兵三十斤以上的铁甲,火铳手们的负担要轻很多。

    骑兵们只有一部份骑在马上戒备,随时可以出击,更多的是牵马站着,或是轮流也坐下休息,战马每隔一段时间就饮水,喂料,随时保持体能。

    全军到处都是秩序井然,堆土的地方最混乱,也是保持着相对稳定的秩序。

    梁兴这一次的调配指挥也是得到了考验,可能他不如周耀凶名在外,也不象孙耀那么严谨,不象夏希平这些后起之秀对几何学和地图学有深刻的理解和研究,也不象任敬等夜不收出身的军官勇猛善战,象李从业那样可以冲在最前,调动部下的情绪。

    但梁兴也是以他丰富的经验和足够的威信,在这一次的两军相加超过十万人的大规模的战事中,充分表现自己足够的统筹和指挥全局的能力。

    ……

    所有人都看着土堆不停的堆高,感觉到是一个奇迹,但身处其中的人就知道这东西是怎么堆出来的了。

    赵文喘着粗气,感觉自己的胸口一起一伏的象个风箱,他感觉喉咙喘气都快不够用了,他的衣袍已经被汗水湿透了,湿漉漉的粘在身上,他的腿在颤抖,手也在颤抖,全身的肌肉都在颤抖。

    把麻包放在地上之后,赵文感觉整个人都要和麻包一起倒下去了。

    “走,赶紧走!”

    一个辎兵军官挥着手叫民夫们赶紧离开,辎兵们冒着稀疏的箭雨在整理和堆积土包,工兵们则在一边指导,一切都很有秩序。

    赵文看了一眼这些场面,感觉自己心中对这些人有些敬佩,他走一趟就害怕的要死,这些人却一直在箭雨和炮弹下头工作着。

    现在箭雨越来越稀疏,北虏被那些铳手打的不敢冒头,在刚刚铳手们开火时,赵文和别的民夫一起高声叫好,大声喝彩,他的嗓门都有些哑了。

    来好笑,几个月前他还属于城头上的那一方,几个月后他就衷心的替城下的军人们喝采了,并且由衷的希望这一边赶紧赢得胜利。

    这种转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的,赵文只知道自己已经完全站在和裕升的一边,用和裕升军政官们的话,是站在祖宗和民族这一边,也是站在文明和正义这一边。

    赵文是个读书人,他不象别的民夫听到军政官宣讲时只会傻笑,或是莫名的因为北虏过去的暴行而愤怒,他一直在琢磨所谓文明和正义到底是个啥,今天看到火铳对弓箭时,看到两边军队打放火炮的表现时,赵文隐隐约约明白了一些,当然这肯定不够,不过以赵文现在的处境,他也没有办法思索更多的东西。

    喘了一阵之后,在李善心和另一个民夫的搀扶下,赵文浑身颤抖着爬起来,一起往后方跑着。

    到了军阵后方,一个军政官核对了众人身上的签子,笑道:“好了,这一天五趟,你们的任务彻底完成了。”

    众人都松了口气,赵文则是恨不得瘫在地上。

    每人五趟,必须要完成这样的送土包的任务,从几百步后扛着一百多斤的麻包,冒着生命危险跑个来回,这种事赵文感觉自己做一次就够了,可是每个人都得做五次,否则就是违反军法,在平时民夫不听话最多打皮鞭或是关上一阵子短期禁闭,最大的威胁是转送到铜矿上去,在今天如果不听指令就是战场违令,最轻的处罚也是六十军棍,如果性质恶劣一些,比如煽动更多的人不服从命令,唯一的下场肯定就是斩刑,这是毫无商量的,赵文可不想自己的首级被悬挂在营门上房,以警告来者。

    和裕升再宽松,对军法的执行是十分到位的,赵文亲眼看到有几个猎骑兵过于放纵自己,结果首级被砍下来,并且插在木制的尖桩上方,这对桀骜不驯的猎骑兵们也是严重的警告,赵文看到经过的猎骑兵们都是神色沮丧和紧张,也很害怕,他绝对不想自己也落到那样的下场,绝不。

    越过跳荡战兵和长枪兵的阵列,从火铳手们留下的空隙穿过,前方就是营地区域,大片的帐篷搭建在前方,一道长长的木栅栏把营区和普通的草地区域隔离了开来。

    各人都下意识的甩了甩靴子,身后是挖掘区,工兵和辎兵们已经挖出了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