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呵呵,本将军军纪严明,成了你们可以撒泼打滚的借口了吗?以前那些惨无人道的诸侯军队,把百姓当做猪牛羊任意残杀掠夺,你们也只会哀求罢了!
于是刀斧手出动,在当地人闹事的地方,砍下了十几颗带头者的头颅!滚滚人头,满地鲜血,让小镇的人心生胆寒,想起了军队的可怕,再也不敢多说什么!
第二天,小镇所有人乖乖带上所有物资,跟随姜维军前进了。
而姜维军,在走了三里地之后,遇到了沿途两个村庄,立刻下达了同样的命令:“去,让所以的百姓,跟着我们!”
(本章完)
第169章 魏晋大战!()
几天时间内,姜维大军到处抢劫。共抢了三座县城、五个小镇和十七个村庄,堪称疯狂!
晋国的驿卒飞快地把这个消息传到正在攻打魏国的司马炎处。一并传去的,还有东吴也可能出兵的消息。
晋国已经知道吴国也答应和魏国结盟了,所以才有这个猜测。而夏侯霸也确实快到邺城了。
这个时候,司马炎已经和魏国大将军钟会进行过一场大战了。因为钟会的军略不是盖的,所以司马炎虽然占在上风,却还并未取胜。
当日,钟会刚刚剿灭氐族,才休息了五天,夏侯奂就来了一张圣旨,让他去抵御司马炎,而且还把全国的兵马都交给他调遣,虽然这个全国不包括西域兵,只包括河西走廊这么一块地方……
钟会不怕累,相反他对能够得到夏侯奂的信任很是高兴。于是他就带着大军去了。
河西走廊最东边,是永昌县、甘州县、临泽县、高台县等几个县,中西部有一道出名的关卡,就是玉门关。
玉门关也是大魏都城敦煌城的最后一道屏障,打破玉门关,就能直接打到敦煌城了。
钟会来的永昌等县之后,司马炎大军还差几天的路程才能赶到。钟会有意给司马炎大军制造困难,先是派人把一路上的水源给遮掩起来,然后实行坚壁清野的政策。把人都给集中到城池里去,让司马炎一个水源都难以找到!
要知道,在河西走廊,已经有一些沙地了,还比较干旱,水源虽然也有不少,但要想供给大军饮用,没有向导的话,很难找到足够的水源。
所以司马炎来到魏晋交界的地方后,就遇到了第一个困难,水源不足和没有向导。
人是不能不喝水的。所以司马炎只好放缓行军速度,派出更多的人去找水,这就让钟会更加有时间去加固城池和布置防务。
虽然缓了几天,但司马炎大军还是来到了永昌县城外。他的一万先锋军已经在这里跟钟会打过两次了,把钟会军的情况报告了回去。
永昌县城里面已经没有普通百姓了,所有百姓都被转移到后方的城池了,现在里面就是一个军营。钟会军拼命守城,看起来,是想依托城墙,尽可能地杀伤晋军。等城池破败不堪的时候,就放弃这座城池,退到后面的城池守卫。
通过一个个城池的攻坚战,消耗晋军的人马、士气、粮草,并等待吴、汉两国的救援!
司马炎很恼怒,发出命令,让把大军全部压上去,一天之内要把永昌城拿下来!
司马炎六万大军全部压了上去!因为永昌城小,哪怕是四面全部攻打。也只能同时供两万人攻打。所以六万人分成三队,轮流攻打!
钟会的意志是很强的。他带领士兵坚决抵抗!第一天上午,司马炎攻城士兵死了五千,钟会守城大军死了两千!
第一天下午,攻城士兵死了五千,守城大军死了两千多!
因为司马炎的军队是轮流上去的,没有疲兵。钟会的大军却在一直守城,只有少量被预备队替换下来休息。所以,下午的战斗力明显就差一些。
但是司马炎没在一天之内拿下永昌城!
钟会捏拿住时机,站在城头上嘲讽司马炎:“哎呦,司马家的小崽子,当初你爹那个废物可是把十八万大军交给我的。现在你来打我大魏,怎么才带了六万大军呢?哎呀,你没军队了吧?看看你们司马家,可真能败家呀!国家都不够你们败的!”
正在不远处督战的司马炎听了,气的胸膛起伏。大骂道:“钟会老贼!你这个叛徒!”
刚走几里地,姜维军就遇到了一个镇子。姜维露出笑容,吩咐道:“包围这个镇子,派出小队,让所有百姓收拾好东西,全部跟我们走!”
他身后的各级将领立刻答道:“遵命!”然后就带领自己所部前去执行命令了。
镇上的百姓开始看到大军过来,并不怎么惊慌。因为姜维多次北伐,他们都已经见惯汉军了。而姜维大军军纪严明,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扰民的。就算是没军粮了,也只是去百姓家取一部分,不会把他们的粮食全都拿走。
姜维以前也有把百姓带到蜀地的情况,但那都是粮尽退兵的时候,无奈之下才顺便带一部分回去。算是充实蜀汉国力了。眼下汉军明显是进攻的时刻,又怎么会干扰百姓呢?
可他们还是算错了。姜维大军很快把小镇包围,然后一队队军士走上街,大声地宣传喊道:“各家各户,全部把粮食、财物打包好,明天一早跟随大军行进!听好了,所有人都不例外,全部要跟随大军行进。违者杀无赦!”
有不少士兵在街上宣传,很快所以人都知道了。他们既惊讶又愤怒:“汉军怎么能这样?两国打仗怎么能危及到老百姓呢?”
“不是说姜维军纪一直非常严明吗?怎么这次才刚出来就要裹挟百姓呢?”
有些话大家一直在说,所有人或许一直在追求,但却一直都是不折不扣的谎话!比如说人人平等,比如说军队打仗不该危及百姓……
姜维军也确实军纪严明,除了督促,竟然没有对百姓动用武力。这也助长了一些当地人心中的嚣张气焰和愤怒程度。他们相互集合起来,一起嚷嚷着要找到姜维讨一个说法!
姜维听到下属来报告这件事,笑了笑:“所有想要讨一个说法的,全部就地处决!”
呵呵,本将军军纪严明,成了你们可以撒泼打滚的借口了吗?以前那些惨无人道的诸侯军队,把百姓当做猪牛羊任意残杀掠夺,你们也只会哀求罢了!
于是刀斧手出动,在当地人闹事的地方,砍下了十几颗带头者的头颅!滚滚人头,满地鲜血,让小镇的人心生胆寒,想起了军队的可怕,再也不敢多说什么!
第二天,小镇所有人乖乖带上所有物资,跟随姜维军前进了。
而姜维军,在走了三里地之后,遇到了沿途两个村庄,立刻下达了同样的命令:“去,让所以的百姓,跟着我们!”
(本章完)
第170章 司马炎的不顺()
钟会逃到了甘州城。他让逃回来的残兵休息了两天。
自己则和征东都督杨泰一起,继续施行永昌城的战术:把百姓全部都迁移走,迁移到更后方的城池。只留下甘州的守城部队,跟原来的残兵汇合。当然,也留下了很多粮草、柴火、守城物质等。
三天之后,杨泰便带着一小队士兵,和最后一批迁移的百姓往更后方的城池去了。
按照钟会的估计,在大魏如此顽强的抵抗之下,再加上河西走廊初春恶劣的天气、环境。以及大汉、大吴两国的帮助,只需要用舍弃三个县城的代价,就可以挡住司马炎这次的进攻!
中原大地,去年也进行了一番大的消耗呀!他司马炎,也折腾不起太久!
钟会在前线,不知道杨泰的心情。
杨泰是大魏征东都督。但是他这个职位吧,更多的带有一些讨吉利的意味。
为啥呢?因为杨泰手里直属的兵很少,只有两千人左右,而且都是不专业的。根本没有征伐晋国的能力。
他的主要工作就是监视晋国,探查晋国的消息,以免晋国突然打来。当然他也负责消灭晋国的探子,虽然消灭不完。所以他叫“监东都督”才更合适,但是大魏为了讨个吉利,就叫征东都督了。
说了这么多,就是说杨泰的实权很小,所以能做的事儿不多。眼下除了监查敌方,只多了为钟会军押运粮草和组织百姓的责任。
但是杨泰不甘心啊!虽然他实权小,但不是因为夏侯奂不信任他,而是魏国的国力太弱了!
他很想在跟司马炎的战斗中起一些大的作用,为魏国保卫战多出一份力!
杨泰的胆子很大。要不然当初也不敢带着一点自家仆奴,就召集了千余游侠儿、地痞恶霸等人去救援夏侯奂了!
正当他想法儿要对司马炎大军干一票的时候,天下起了大雪!
河西走廊已经在比较北部的地方了,春天也是经常下雪的。前些天一连多个好晴天,把所有的雪全都晒化了。杨泰撤离那天,天刚好阴了下来,下起了雪,而且是鹅毛大雪!
地上很快铺白了一层。
杨泰很喜欢,他要做的事情,下雪了,反而更容易做!于是他把撤离的工作交给了副手,自己带着十几个最亲近的属下,冒着茫茫大雪,离开了队伍!
司马炎呢?他先是为了找水源,耽搁了两天。正当他的大军带着很多的储水往前开拨时,还没有走多久,居然下雪了!
下雪了!那就意味着可以融雪为水,不需要为水担心了!他想起自己两天来命令大军尽可能的存储水,就觉得这是上天在嘲讽自己!辛辛苦苦努力了两天,可是结果有什么用呢?
司马炎脸色很黑,心里很恼怒。这个时候要是有哪个小厮敢过去惹他不高兴,他一定会把那个小厮活活打死!
但是,大军行了两日,不仅在大雪中行进速度非常慢,冻伤了不少士兵。而且,还传来了一个更加令他恼怒的消息!
那就是大汉出兵了!
出兵的是姜维。这个家伙一反常态,出来根本就不攻城略地,而是在专拣村镇和小县城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