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个中年管家想去阻拦,被武安家一把推到旁边。在武安家心里,卻正再怎么忠心有谋略,那也是臣子。胆敢对六皇子避而不见,真是好大的胆子!
刘寻却不想跟卻正把关系闹的更僵,连忙道:“找到了告诉本王一声就行,本王亲自去拜会他。”
吴济站在刘寻身后,闻言,眼中露出赞许的神色。心道六皇子果然长进了,都知道礼贤下士了!
很快,就有侍卫喊道:“王爷,卻正在书房里!”
刘寻连忙带着吴济、武安家过去。只见卻正坐在书房里,门口有两个王府侍卫看守,貌似把他软禁了。此刻卻正刚好一脸愤怒地看向外面,看到了刘寻。
“拜见六皇子!”卻正压抑着怒气行了个礼,然后就喷开了:“殿下不在王府里享福,不在风月楼纳美,强闯小臣的简陋房舍干嘛?”
吴济面无表情地看着。他想看看六皇子殿下到底长进了多少,能不能单独解决眼前的麻烦。
刘寻开始心里是有些不知所措的,毕竟穿越前也没干过政客。不过看卻正那怒气冲冲的样子,还是先做足礼仪、表现出礼贤下士的样子吧。
“小王见过卻大人。今日小王诚心登门拜访,卻大人却装病不出,实在是令小王心寒啊!”
卻正一愣,这六皇子是转性了?按照以往的脾气,不是应该甩手给自己一巴掌,再骂一句贱臣该死,然后扭头就走的吗?
“殿下有什么话就直说吧。小臣还要为陛下写投降书,没时间闲聊。”卻正搞不准刘寻今天是怎么了,只好小心应对。
(本章完)
第5章 三问三答收谋臣()
看着态度冷淡、谨小慎微的卻正,刘寻突然想到,以往谋士游说别人的时候,不都是先说你有什么什么大祸要临头了,然后再抛出能够让你躲过灾祸、并且活得更好的方法吗?!
然后被游说的人就乖乖地听从,并且露出一脸的感激了!眼下的情况刚好适合这种办法,不妨一用!
于是刘寻一脸严肃地说道:“卻正,我为你悲痛和不平啊!我知道你是忠心为国的人,现在却要承受卖国贼的骂名!有了这样的骂名以后仕途还有前途吗?后世天下人不知道要把你骂成什么样!”
卻正勃然变色:“殿下是专门过来嘲笑我的吗?!我落得如此下场是何人所害?!”
言下之意,我这么惨,都是因为你老子刘禅是个昏君,把国给亡了还过来害我!
刘寻正色道:“卻令先,现在国家将亡,我哪有心思专门过来嘲笑你?我这里有一项计谋,可以让你摆脱这耻辱的骂名,更能施展胸中抱负,成就一番大事,留下万古美名!”
卻正冷笑道:“现在是国之将亡。而六皇子平常只喜欢风花雪月,不知道哪里来的计谋,胆敢说这样的大话?”
卻正自然是不相信刘寻能想出什么好计谋的。但刘寻今天如此反常,卻正心里却也升起了那一丝几乎不可能的幻想:万一呢?就像是溺水的人,虽然知道一根稻草并不能让他浮上水面,却依然紧紧地抓住。
刘寻答:“现在魏国大军从剑阁、绵竹攻取我大汉,影响的不过是北面。当日你曾经劝我父皇前去南中七郡,凭借那里的复杂的地形、当地军民和南蛮诸部的力量和曹魏对抗,乃至收复失地!可惜有奸臣阻挠,投降派坏事,以至于父皇决定投降曹魏。
“现在父皇虽然决定投降了,但是若有一名皇子前去率领众人抗争,也能起到同样的作用!令先,你有精忠报国的心和治理天下谋略本领,岂能当一个郁郁寡欢的卖国贼?!当随新王共抗曹贼,收复疆土,成就不世伟业啊!”
卻正内心不禁闪过几缕激动。当初就是他想出的这个计谋,现在有人赞成,还是地位很高的皇子,更重要的是,这个皇子能凝聚人心、扛起大旗,起到跟皇帝相似的作用!
卻正当然知道刘寻说的要前去南中七郡的皇子就是他自己。要是刘寻平日里的形象光明伟岸一些,卻正只怕就表明忠心了!可是他对刘寻的印象实在不好,骄奢淫逸、不学无术,别到了南中七郡就受不了苦,然后投降了吧?最终,卻正还是想看看这个六皇子有多大的决心再说!
“殿下说的那个皇子只怕就是自己吧?小臣对殿下的想法和勇气很是钦佩。可是再创基业,艰难险阻无数,可不是儿戏!要是殿下能解决我提的几个难题,守土复国有望,就是用我全部的身家性命跟着殿下、为国尽忠又有何妨?!”卻正目光炯炯地盯着刘寻,显然是担忧与期望并存。
“好!有何难题你尽管说!”刘寻乐了。
要是论实际操作,他可能远远不如本土的文臣谋士。但要是讨论天下大势、说起了政策谋略,那自己可是拥有后世近两千年的经验智慧!就不信现代网络上那些专家抽丝剥茧的分析还不如你个古人了!
卻正看到刘寻不大在乎地大包大揽,心中不禁闪过一丝失望。这轻浮的态度,唉!
不过话已出口,他还是说道:“一则,殿下虽是六皇子、新兴王,可是比起陛下亲自前往南中七郡来,还是要差的多。不知殿下要如何收南中七郡官军、民众的心?二则,南中七郡地形复杂、气候湿热、多为贫瘠之地。殿下在京都享受惯了荣华富贵,只怕受不了那里的困苦吧?三则,我常见殿下风花雪月,却不曾见殿下学文韬武略。殿下凭什么能守住南中七郡甚至复国呢?”
这三个问题问的可谓十分尖锐,甚至没给刘寻留多少面子!吴济不禁为刘寻捏了一把汗,殿下你可一定要顶住啊!不然咱们可就出师未捷身先败了!
刘寻略一思索,把当年在网上、杂志上看到的评论和当前的形势结合起来,便答道:“第一,虽然皇上比皇子要正统的多,但是投降敌国的皇帝就不再是皇帝了,而是敌国的臣子!本王在投降之前逃出去,就是唯一没有投降的王爷、皇子,自然有唯一的继承权!昔日本王祖父昭烈皇帝,不过是中山靖王玄孙,靠织履贩席为生,尚且能继承大汉正统,何况本王乃直系的皇子、王爷呢?!为何不能发奋学习祖父,成就一番大事?”
“第二,本王之前虽然生活骄奢淫逸,但是亡国之痛深切无比,本王已经翻然醒悟!先前曾经割发代首,表明心迹。如果我不能吃苦受难坚持复国大业,就像那一缕头发一样!虽死无悔!”
“第三,本王的确没多少文韬武略,但是为君者不需要事事亲为,只需要知人善用,让文臣武将发挥出本事就行了!昔日汉高祖刘邦,也不过是个市井之徒,却因能善用萧何、张良、韩信,最终获得天下。如今本王来找你卻正卻令先,不正是知人善用吗?本王希望令先能成为孤的萧何啊!”
三个难题,刘寻一一回答。却让吴济和卻正都有一种刮目相看的感觉!
这还是那个不学无术的六皇子吗?如此的侃侃而谈,而且回答的是那么的一针见血,几乎完美地解决了卻正的提问!若是六皇子殿下能一直如此英明,守住南中七郡、甚至复国都是有希望的啊!
这时候吴济也不在旁干站着了,拿出刘寻那一缕头发道:“卻令先,这便是殿下割发代首的头发!殿下有如此的决心,你还有什么好担忧的?!”
卻正神情激动,上前一步拜倒在刘寻面前疾呼:“臣愿誓死追随殿下,为殿下完成宏图大业效力,为光复大汉正统尽忠!”
刘寻露出一脸笑容,心道费了一堆嘴皮子终于又收服一个谋臣!连忙上前扶起卻正道:“本王得令先,犹如高祖得萧何也!”
卻正谦虚道:“小臣岂敢与先贤相提并论也?”
刘寻呵呵笑着,向吴济示意。吴济就把他们来之前商量好的计划跟卻正说了,然后问他怎么看,有没有什么补充建议。
新书发布不久,正是艰难时期。求推荐、收藏、评论、推广!希望有书友支持,伴本书一起成长。作者表示哪怕在免费期间,也会一天两更!如无特殊情况,免费期间也一定做到两更!求支持!
(本章完)
第6章 殿中都督张通()
卻正闻言,思索了一下,道:“殿下你想收罗朝廷里的忠义之士,想法自然好。”
“只是明天就是陛下向邓艾投降的日子了,朝廷或者在野的忠义之士、名臣后代尚且不少,哪里来得及一一去招揽劝服呢?不如先找几个能快速得到的,聚拢了最初的班底,先逃出了京城再说。等到殿下在南中七郡竖旗起兵,还怕他们不来投奔吗?”
刘寻深以为然,问:“令先,你觉得现在该找谁最好?”
卻正答:“我有一个至交好友,乃是殿中都督张通,字允武。他熟读兵法、精通练兵,通晓战阵,少年时期还观看、参加过诸葛丞相用八卦战阵练兵。常常怀有报国杀敌的心思,只是因为黄皓等太监、奸臣把持朝政,才不得不屈居于京城,只能偶尔练练兵解闷。”
“如今,我只要把殿下的计划和决心说给他听,他立刻就会效忠于殿下,费不了多少时间的!”
“之后,我们就可以进宫面见陛下了。请陛下给殿下密诏以及给予其他帮助,这些就要看殿下能不能打动陛下了!”
刘寻肃然道:“放心,我一定会尽最大努力的!”
其实此刘寻非彼刘恂,能不能打动刘禅他也没有把握。不过说尽最大努力,那是肯定的!
吴济道:“事不宜迟,我们现在就去找殿中都督张通吧。”
卻正拿起书桌上写了一大半的投降书,洒脱地一笑:“投降书而已,文采飞扬和平庸粗俗又有什么区别?管家!”
中年管家立刻进来。
卻正吩咐道:“这投降书你替我写完吧!写完了皇宫门口等我。莫要管他文采好不好,句式精不精,能看得懂就行。”
中年管家道:“老爷,这是陛下吩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