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蜀汉复兴-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造反者,大家的态度自然是打压!

    但是一番讨论之后,刘寻发现,罗宪、李密都是东汉末年土生土长的人,已经习惯了士族门阀把持各种财产和权利。再加上他们认为南汉现在弱小,需要世家支持,而且还要找准时机收复失地。所以建议仅仅大军出面,镇压一下,让他们同意支持南汉就行了。等他们同意了,继续让他们在当地做自己的土霸王!

    还给了一些理由,比如如果这些门阀世家支持南汉,将可以拿出来许多财产、兵员等。

    这些建议看似有道理,但刘寻认为,这只是饮鸩止渴、甚至是自掘坟墓的一种做法!

    因为刘寻知道门阀世家在之后几百年的危害有多大!因此,刘寻心中存在着截然不同的想法!那就是趁此机会,基本铲除南中的门阀世家!

    刘寻这么想,不是一时的头脑发热。他当了这么多天的王上,身处高位,也就看得高,看得远。他借助于来自后世的眼光、经验,结合这个时代的政治特点,知道眼下就是自己打翻身仗、实现心中梦想的最好机会!

    雟字,是个多音字。念法有:gui,xi,juan三种。越雟郡,古代郡一级的行政区域名称。

    爨字,念cuan。是古代一种姓氏。

    (本章完)

第92章 郡城沦陷!() 
为何现在是消灭南中门阀世家的最好时机?

    第一,现在是整个蜀地的门阀世家现在的力量最弱,影响最低的时候。

    之前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大军灭蜀汉,一路攻打而来,自然是让许多跟蜀汉朝廷联系紧密的士族吃了大亏,损失了很大的势力。当然大军沿途经过的士族,也有很多受到了影响。

    后来,钟会杀邓艾、跟卫瓘带领的大军自相残杀,京都附近的士族门阀都被牵涉进去,帮助其中一方。一场十几万大军的****,让京都附近的士族几乎耗尽元气,有的都被灭族了!尤其是当时支持卫瓘,想要打败钟会、去司马昭那里投降、邀功的,事后都被钟会夷灭三族!

    第二,现在是刘寻的南汉最弱、地盘最小的时候。

    不要惊讶。地盘越小,实力越弱,那么内部改革、改变自身构成也就越容易!要是刘寻复国成功了,那么任何一个对付士族的动作,都会遭到全蜀汉士族的抵抗。要是刘寻统一了天下,那么一个命令就会牵涉到全天下的士族。到时候牵一发而动全身。哪怕一个小小的动作,由于牵扯到全天下,牵扯的人、事、利益太多,也会极其难以完成!

    现在把造反的士族趁机彻底灭了。然后在南汉这初始的地盘上打造出全新的国家体制,等以后向外扩张了。靠着强大的军事实力和成熟的国家体制,所有被征服的地方都只能改变自己、融入南汉的国家体制!可以对天下士族以地域为区分,一点点鲸吞蚕食掉!

    第三,现在是南汉有最大的外力支持的时候。南汉虽弱,七万南蛮大军在南中现在算是一股极强的力量!足以支撑刘寻灭掉不听话的门阀世家,建立更好的国家体制。等以后,无论是南蛮的支持力度弱了,还是南汉的地盘扩大了,南蛮的外力支持都不会有那么大的作用了!

    第四,现在有着最好的借口。

    皇家虽然尊贵,但也不是想杀谁就杀谁的。尤其是实力强大的门阀世家。现在他们主动造反,这是全天下最大的罪名,没有之一!就算全灭了,也不会引起天下其他地方门阀世家的太过反感。顶多觉得刘寻比较暴虐,不会察觉到刘寻建立全新国家体制的最终意图。等以后,南汉稳定了,门阀世家不敢造反,只敢暗地里搞小动作,再想对付他们可就有千万个麻烦了!当然,要是南汉直接被门阀联军灭了,那也就谈不上以后了。

    再加上,刘寻来自后世,知道门阀世家对国家、对社会、对整个汉族有多大的危害。差点让整个汉族灭族!因此有着必灭门阀的心思!

    所以,刘寻对待这次门阀世家造反事件,绝对不会有一点姑息!绝不会听从罗宪温和手段的建议!而要趁着能借到大军的时机,必须一举铲除南汉的门阀世家!

    因此刘寻明面上明确表达了,自己对于造反者非常痛恨,所以一定要一定要对他们进行严厉的打击!主犯从犯杀尽是正常,夷灭三族也很可能!

    造反毕竟是第一大罪,刘寻暴怒也属正常。所以罗宪等人也没强行劝阻,只是跟刘寻商讨了如何应对的事宜。

    罗宪认为,应该先给犍为郡卻正一份命令,让他带兵从东北方行进。开始的时候要隐秘一点,一旦爨家等人宣布造反,立刻去攻击他们的后方。灭其族人、毁其粮草、断其后路!

    同时,令吴济和霍戈早做准备,暗中把大军开到前线,在这些门阀造反之始,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去攻击他们!

    最后,刘寻带领大军应当立刻回到建宁,以安抚人心。

    刘寻除了最后一点全都同意了。倒不是刘寻不回去,而是一定要暗暗的、隐秘的回去!让敌人无法预判自己回去的时间。这样,躲在暗处,容易找到最好的时机,发送对敌人伤害最大的一击!

    刘寻与诸臣子又商量了一会儿,臣子们便退去。刘寻只留了大虎和大熊两人。

    两人摸不着头脑,问:“王爷,你留我们兄弟俩干嘛?”

    刘寻答:“旁人虽然知道本王从南蛮获得了帮助,但是普遍认为本带出来两万大军就已经是极限了。本王现在要把在南蛮能借的兵再借出来一些。由南蛮出发,跟本王、霍戈等人不仅前后、而且几路夹击造反的门阀!”

    大虎想了想道:“这样的确更能保证南汉不完蛋、造反的门阀完蛋。不过,王爷之前怎么不说出来呢?”

    刘寻知道南蛮人对政治的觉悟不高。遂耐心解释道:“罗宪、李密等人皆是世家子弟出身,对世家大族的态度太过容忍和放纵。本王是要将造反者灭尽了的!大虎,你拿着本王佩剑和密信,带着火蛇一号,还有武安家,从南蛮王处再调兵两万!一路自南打到北,和本王汇合!一路上如果遇到或靠近反叛者,尽皆斩杀!至于在这里的大军,就暂时交给大熊带吧。”

    大虎摸着脑袋,表示刘寻怎么说他就怎么做吧。听不听得懂并不重要。

    大熊也是这个意思。

    刘寻解下佩剑,同时挥毫写了一份很简单的密信,盖上自己的新兴王大印。然后把两件东西都给他,让他连夜出发!

    大虎领命而去!虽然这个时候天已经快亮了。

    刘寻也没有再去睡觉,而是开始洗漱。准备今天上午就接见了东吴、曹奂的使者,跟他们商量好各种事情。下午就秘密离开!

    当天上午,都督府,刘寻带着困意,召集巴东郡各大小官员,以及东吴、曹奂的使者开始安排事情。

    (本章完)

第93章 南中乱斗() 
上午集合巴东郡众官员开会,刘寻没有一点啰嗦。第一件事就是直接任命李密做巴东郡太守。

    这件事情由于铺垫已久,大家都知道,没什么好意外的。而且刘寻给巴东郡多划了五座县城,让永安大军的后勤多了一份自保之力。永安系武将也不反感。

    李密十分欣喜地拜谢:终于等到这一天了。主政一方可是人生中一个不小的高峰。李密还不到三十岁,算得上年轻有为。

    当然跟刘寻没法比的,生下来就是皇子,懂事儿了就是新兴王。

    随后,刘寻又安排张瑛带领两千无当飞军作为罗宪的副手,防备东吴和钟会的大军。

    张瑛也是高兴地拜谢。因为之前都是他哥张护雄担任一方大将,他自己只是跟随而已。总是觉得自己是跟在大哥后面混日子的。眼下单独率领一军,自然是万分高兴!

    随后,刘寻宣鲁淑和曹奂使者上来。

    鲁淑先出列:“外臣淑,拜见新兴王!”

    刘寻点头:“子恭不必多礼。本王闻你父鲁肃,为了吴蜀和睦,多次奔走。本王也是敬佩。”

    鲁淑的字是子恭。不过他的礼节倒是挺多,再拜道:“今淑能再次代表吴国出使大汉成就先父之业,乃淑之幸也!”

    刘寻通过李密知道,如今吴国朝堂官员相互之间排斥严重。鲁肃死的时候鲁淑还是遗腹子,等他长大,父亲的余荫就变得很弱了。所以他在东吴的地位不高,也很难立大功。

    刘寻时间紧迫,直入主题道:“子恭,今番我南汉和东吴再次结盟,乃是本王与吴主孙休所共同希望的。各处细节,李密已代本王与东吴商量妥当。若无问题,现在便各立文书吧。”

    鲁淑没想刘寻会这么直接。当然各项细节的确不用君主亲自操心。君主只要说出大的方针、底线,臣子们就会一一商讨好。最后拿给君主看,君主做决策就可以了。

    鲁淑毕竟是外臣,也只好随着刘寻,道:“殿下,大汉与吴国结盟由来已久。今番可以说只是续盟而已。各项细节皆照旧。而殿下新提出来的,在双方国家常驻一名使者,以便最快地在各种事务上达成同盟。虽然以前没有,但想来也有好处,而且不算大事。我主孙休已同意。今方便可以各立文书,诏告天下。”

    刘寻自然同意,当场在双方的盟约上盖上自己的新兴王大印!

    随后的具体事宜,可以交给李密去做。

    之后是曹奂使者出列。这家伙居然还是一个小太监。想来曹奂能够信任的人不多,身边的太监也是忠臣了。

    怀着兔死狐悲的心情,刘寻对曹奂使者态度还是不错的,在小太监“千岁千岁千千岁”的叩拜后,刘寻温和地问道:“小羊子,你主曹奂的要求和承诺本王之前已经看了,并和群臣讨论过了。目前来说,你我两家相隔相当遥远,吴汉、吴魏联盟实际意义大些。你我两家,互壮声威和遥相呼应意义倒不少。不过,本王的细作会帮助魏主曹奂寻访忠臣,本王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