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干啥,我就想着法儿去干啥!再说,我也对这些蛀虫般的门阀十分讨厌。当初爹爹的死,还跟他们有一些关系呢!”
刘寻非常满意他的态度。
吴济也坚定地回答:“虽然我不知道王上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但是从眼下来看,王上是想建立一个没有特士族特权和欺压,让天下百姓贫富差距不大、都能安居乐业的太平盛世!济原本不过是一个落魄的教书匠,现在能随王上建立此不世之功,虽死无憾也!”
刘寻大喜,让他们平身,一人递给他们一杯酒,说:“本王最初的文武班底,就是你们二位,如同先帝最初的两位结义兄弟一般!二位相助本王,本王亦绝不负二位!”
于是三人饮酒,顿时豪情满怀。
随后,吴济和武安家准备一番,便去了南中七郡边境。对外的借口是,要去京都城帮助姜维管理蜀中。
众人都以为刘寻不放心姜维,觉得他权力太大了,要派人去制衡他,于是也不在意。
其实,刘寻是很放心姜维的。还在信里命令,让他这段时间都督蜀中军政各事。等自己有空过去了,才允许他请罪辞职。不过刘寻在信里也跟他明说了,只是让他休息几个月,随后便会复起,仍然是大将军!
国土已复,刘寻却暂时回不了京都,也只能如此了。
接下来的几天,士族们动作不断。来请愿、堵宫门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都是士族家的佃户,或者受士族的胁迫不得不来。他们对于刘寻要杀士族家主什么的,丝毫都不关心,只关心自己家的粮食够不够吃,有没有余钱买匹布,给老婆孩子做衣服。
可他们的口粮、衣服钱都在士族手里攥着呢!因此只好像做工作一样,每天到宫门口嚷嚷。
过了几天,士族们又增加了一种手段:让私军扮作强盗,攻击各处朝廷的机构,比如驿馆、乡亭办事处等。
而各地因为此事辞职不干的县令,已经达到了三个!要是再这么下去,没准会有太守辞职!太守可是国之重器啊!
形势越来越严峻,全南中的人都在等着看刘寻服软,屈服在士族门阀的淫威之下!
(本章完)
第129章 为了世界的和平:你去死吧!()
在外界极大的压力下,刘寻这些天过的很是困窘。
连宫门都出不了,因为堵门的人太多了。
不断有人要求进宫,对刘寻要求这要求那的。
各地传来县令等各级官员辞官的消息。甚至还有人说云南郡发生了一场泥石流,是老天看刘寻倒行逆施而发出的警告!要是刘寻再不知悔改,必遭天谴!
刘寻默默听着、看着群魔乱舞似的各种乱象。
这种沉默,被士族门阀当作了退缩的前兆,于是乱的更加凶猛了!但其实,刘寻的沉默,只是在默默计算着时间。
算到南蛮大军即将到达南中的时候,刘寻终于展开了自己的獠牙!
景耀六年九月三日,刘寻当众任命孝廉考核第一名颜渊为王宫留守长史,跟吴济的随军长史相对应,共同掌管王宫各项日常事宜。
任命王富为副卫尉,成为御林军的一员。
任命向充、王训为郎骑将,御前听调。
消息传出,吕家、朱家等士族门阀怒火万丈,立刻组织民众前去王宫前请愿。这一次他们决定,要做得更激烈一点,打破王宫的大门!
可这一次,刘寻没有沉默!南蛮大将龙青石,带领八千南蛮大军,兵分多路,在火蛟营细作的带领下,将组织、煽动民众闹事的各世家子弟一股脑儿的给抓了回来!
真当刘寻这段时间除了沉默什么都没干吗?最起码去明察暗访、摸清敌人的情况了。
没等士族们反应过来。刘寻下了一道血腥的命令:吕家、朱家等的家族的子弟,聚众滋事、围堵王宫,犯上作乱,意图不轨!经核查属实,今斩首示众,即刻执行!希望他人能引以为戒。
各世家子弟七十余人,被拉到王宫门口的广场上,全部捆绑起来跪成一排。七十多名南蛮健儿,手持大刀,无视这些人的叫骂,哭喊,哀求,威胁,脸色冷得像死神一样,手起刀落,便砍下了七十多个刚刚还在叫喊说话的头颅!
七十多道血柱井喷而起,犹如排成一排的绚丽喷泉!这残酷的美景,让尚未离去的、围堵王宫的人马吓得张大嘴巴,不敢发出一丝声音。有的人两腿发颤,一心想着逃跑却不敢。还有的人双腿之间传来一股尿骚味儿,竟然是被吓尿了!
很快,除了血腥味儿,什么味儿都闻不到了。七十多滩血迹,散发出的血腥味飘遍了全城,诉说着刘寻面对士族门阀的态度!
但刘寻的反击并未到此结束。
那个之前在王宫大殿上跟刘寻顶牛的老者,吕老太公,扬言要撞死。但是刘寻给他提供了最适合的条件,却也一直没见他撞死。相反,一直在牛气哄哄的等刘寻亲自请他出来。还放豪言道:新兴王不亲自请,绝对不出来!
于是刘寻派人送给他一副字,问他:是不是我们监狱里的墙比人头还软?撞不死?
老头原本已经得到刘寻大开杀戒的消息,又愤怒又惊恐。看了刘寻的字之后,羞愤万分,再也装不下去,一头撞在墙上,头破血流,魂归西天!
刘寻命人把这个消息传给那些世家家主、长老,并问:“当时大殿中,还有谁说过要以死相要挟?”
众人虽愤怒万分,却也同样惊恐,无人敢答话!
但刘寻此举,却仿佛点燃了火药罐一般,四郡士族,纷纷明着调动私军,并且喊出了“除奸臣,清君侧”的口号!打着要消灭奸臣颜渊的旗号,反抗刘寻的统治!
刘寻便招来杜烈、杜良等人,让他们把大将军姜维收复了除汉中郡之外的蜀汉全境的消息传出去,让那些墙头草们看一看,我大汉复国的本事!
不错,之前,刘寻并没有把姜维和钟会交易成功的消息传出去,甚至于故意封锁了。毕竟好钢要用在刀刃上不是?所以南中七郡的人只知道,大将军受命总督三军,并且攻下了京都城!而之后的情况,却因为路途遥远,姜维又不会事先通信告诉他们,还不知道。而正常的消息传到,还得再过两天。
消息一出,南中一片哗然!很多人都不相信。因为自刘寻起兵,虽然中间也经历了不少磨难。但自北伐开始,收复失地的好消息就一个接着一个!
北伐军以近乎开挂的姿态,打下了汉嘉郡、江阳郡、巴郡、巴西郡、京都城。现如今,居然突然之间就蜀汉近乎全境克复了?!就算是蜀汉刚亡不久,人心思汉,你打仗比较容易,可这次也太容易了吧?你丫逗我呢?
事实上他们有这样的想法,不是因为蠢,只是因为信息不对称。他们不知道姜维早就归汉并且骗了蜀中好几座重要关卡,只是等刘寻北伐了,才通告天下而已。他们不知道司马昭打钟会有多卖力,更不知道曹魏傀儡皇帝曹奂的事……
但即使很难相信,这个消息也成功的让一些墙头草般的人不再公开支持士族门阀,而是选择了暂时观望。
两天后,在士族门阀刚集结好私军,杀向滇城的时候,大规模的消息传来:蜀汉除汉中郡外,全境克复!大将军姜维、永安都督罗宪、镇南将军霍戈等人联名上书,请新兴王择日登基称帝,以续大汉正统!
大面积普天同庆的消息传来,让那些选择观望的墙头草们庆幸不已:幸亏没有摆明车马反对刘寻,人家已经把蜀汉给复了,现在实力杠杠的!你个偏僻的南中四郡士族,还想造反?有胜利的可能吗?
四郡士族自己也慌了神。私军在进攻的速度明显的变慢了。一路上犹豫着、徘徊着。并且赶紧派人来到滇城向刘寻请罪!
四郡士族一家又来了一到两个长老。但这次,不再是气势咄咄逼人的逼宫,而是主动请罪:
“王上啊,小辈们不懂事,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王上你要怎么处置都可以,我们做臣子的只有赞同!只有忠心!请王上明鉴啊!”
“是啊,王上,我们起兵,那也,那也只是为了清除颜渊那个小人啊!当然,他虽然是小人,但是能得王上看中,说明还是有些本事的。留在官场,也还,也还可以的吗。”
“对啊,王上。我们那些私军,都是拿着农具的佃户而已。只要王上大人大量不再追究我们的罪行,私军便会散去,继续回去耕田!”
“……”
刘寻高高的坐在主位上,左右有宫女轻摇罗扇。喝一口蜜茶,心中冷笑:现在知道错了?晚了!佃户回去耕田?呵呵,我的大汉帝国缺民户,缺的很啊!百姓都成你们的佃户了,我大汉帝国要喝西北风吗?
所以,为了世界的和平,为了汉族的繁荣,为了万千百姓的希望——你们这群社会的吸血鬼,还是去死吧!
(本章完)
第130章 曹奂在干嘛()
刘寻虽然不打算饶了这帮子门阀世家,可是也没有立刻表明态度。毕竟吴济和武安家还没有把他们的根基给毁了。
于是刘寻就表现出一种漫天要价坐地还钱的态度:本王要你们大出血,还要立刻解散军队,还要公开道歉,还有支持颜渊……不满意?没事咱慢慢谈,有谈妥的时候不是?
在大汉南、北部都忙得脚不沾地,斗争得如火如荼的时候,曹魏傀儡大帝曹奂也在积极的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
经过司马孚、张节家族、各太监、火蛟营等零散势力的帮助,曹奂找到了不少忠心魏室的人。
毕竟曹魏建国才几十年,很多老将军们的儿子还活着呢。蜀汉的第一代将领廖化都活着呢!
可惜的是,这些老将后人,皇族后人大多数都已沦为低级官员,甚至于是平头百姓了。
为何?罪魁祸首还在于曹操。他本就是个多疑的人,本身又亲眼看着东汉的各将军、宗室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