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学教师在大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座几人除张籍外都是苦读多年才乡试得中的举子,对张籍如此年轻就能中举还是解元,当然羡慕不已,其中也未必没有嫉妒之意,故而有了刚才的那一番调笑之言。

    众人都知道,连中三元已是不易,纵观有科举制之后,连中六元的只有国朝洪武年间的黄观一人做到,人称六首状元;国朝三元及第还有一人,那便是历英宗、代宗、宪宗三朝的商辂。

    连中三元何其难也,连中六元世之罕有。

    假使张籍真能如几人所言连中六元,那恐怕真会震烁朝野了。

    当然张籍不会给自己那么大的压力,他自家人知自家事,虽然他能过目不忘,视野超前,但是真论聪敏机智,和大明顶尖的聪明人相比还是有所不足的。

    张籍给自己定下的首要目标是进士及第,在这个基础上名次越高越好,能够馆选庶吉士自然是最好的。

    至于什么连中六元的事情完全是看运气,无数学霸都未曾做到的事情哪里会那么幸运落在他的头上。

    接下来众人都是闭门温书,天份不够,勤奋来凑,为的自然是考前能多记一点,找到考试的手感。

    就这样张籍与会馆中读书作文,全身心投入,心很平静,状态极好,经常不知不觉中沉浸其中,或与读书之时明心见性物我两忘;或与作文之时笔走龙蛇,汇成锦绣文章。

    十天多天时间转瞬即逝,渐渐地来到了三月二十日,也就是会试前一天。

    许是临近考试有些紧张,思及前路,念及亲人,张籍辗转反侧久久难以入眠,这晚张籍竟是罕有的失眠了。

    披衣坐起,张籍来到窗前,推开窗户,抬头望着璀璨夜空中的一轮明月和点点繁星,不由得心生感慨。

    同样一轮明月,他却是从两个不同的时空见到过,且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同,自己应该何去何从呢?

    张籍思绪飞散,伫立望月,久久不能自己

    ……

    早上四更时,天还未亮。

    “咚咚咚。”

    “各位老爷,起床了。”

    会馆中响起了伙计的敲门声。

    张籍半夜才回床睡觉,因一直惦记着今天考试,睡得很浅,故而听得外面悉悉索索的声音,一下子醒来,知道这是是会馆里的李主事和伙计们在挨屋敲门叫考生起床呢。

    这时候,张成听到动静也醒了过来,连忙起身为张籍去打热水了。

    又趁着张成打水的空档,张籍靠在床边小眯了一会儿。朦胧中听到张成的开门声,他便起床穿衣从脸盆中捧起温水洗了把脸。

    水温适宜,将张籍的睡意驱赶的无影无踪,因昨晚没睡好而带来的疲倦也顿时消去了不少。

    随后,张籍穿戴整齐,便到了堂下。

    这会而会馆堂中已有了不少人,都在用早餐,张籍等几个应试举子都聚在一起。考试前的这餐饭,会馆准备的颇为丰盛,桌端上一大筐蒸饼作为主食,清炖的羊肉,几样老家的咸菜,还有咸鸡蛋、煎蛋、蛋花汤。

    一大早就有肉食,张籍吃的津津有味,一连消灭了三个蒸饼。

    许是会考即将到来,众人都在静静的吃饭,气氛颇为沉闷。待众人都是吃得差不多了,外面一阵马车车轱辘碾着青石板的声音传来,还没吃饱的举子不觉间抓紧了行动。

    张籍见堂中气氛沉重,为了活跃气氛也为了给众人大气,放下手中碗筷,起身拱手道:

    “诸位兄长,听小弟一言。今时乃春闱之日,数十年苦读都要在此刻做个分晓,吾辈自当效卫霍出征,有搏击千里大胜而还之志,何故如此沉闷,如丧考妣。须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今朝此去我愿与诸君一并科场连捷,榜上有名,金殿传胪!”

    付嘉闻言当先言道:“我也不是第一次春闱赴考,竟还不如维桢想得开,再次下场,吾当放手一搏,发挥自己最佳水平即可,不奢求登第,但求无愧于心。”

    丰平却道:“付兄此言差矣,我等应如张兄所说,有金殿传胪之志!”

    随后郑泰几人也附和道:“是啊,愿今朝此去金榜题名!”

    受众人气氛感染,付嘉也是精神一振,颓然之色稍退。

    这时候会馆李主事打着灯笼进来道:“马车已是到了,诸位老爷可以动身了。诸各位老爷高中,金榜提名啊!”李主事是个灵通人,这一番吉利话说的众人心里甚是舒服妥帖。

    当下众人向李主事道谢后,提着考篮出了会馆上了马车,不多时就来到位于东南角的京城贡院。

    京城贡院身为全国最高级的考试场所,无论是整体规制还是屋舍考棚等建筑,都不是各省贡院所能比的。后世的北京几经大拆大建,早就没有了贡院这处所在。

    张籍等人在贡院街口下得马车,因为此刻这里早已是拥挤不堪,马车难以进入。

第二百五十二章 会试(二)() 
    在还不到贡院街口处,马车就走不动了,车夫帮着张籍等人等人将行李搬下马车。笔趣里biquli下了马车一看大多数考生都是选在此处下车,张籍一行人走在建内大街上,顿时天南地北各地方言汇聚在一起,传入耳中。

    “维桢,你也到了。”

    却说张籍和众人走在人流中,忽听身后传来陈教习的喊声,停步片刻后,陈教习就到了跟前。

    “维桢见过先生。”张籍说着就要行礼。

    “诶,你我一同赴考,皆为应试举子,就不要提什么先生老师了。”陈教习说着就和张籍等人一同向贡院走去。

    到了贡院跟前,大门还未开,几道牌坊处挤满了等待考试的士子。几千举人云集在这里,在贡院的龙门前,排起了浩浩荡荡的长队。

    会试和乡试流程大致一样,都是考三场,每场三天。现在张籍眼前这众生赴考的一幕有几分似曾相识,希望结果也能一样吧。

    既然大门没开,张籍等人先去供给所,和乡试时一样,供给所中有见炭火、炭盆、蜡烛、米等可以支领。

    凭着考牌领取了会试物资后,张籍等人又回到了贡院处,前方人群熙熙攘攘,此刻离龙门开启还早。

    “付兄,这京师贡院和咱济南贡院有何不同?你曾经来过,不妨介绍介绍。”张籍是第一次来到京师贡院,这会儿闲着也是闲着,找了个话头便向付嘉问道。

    “这京师贡院……”付嘉还未答话,便听和陈教习一同前来应考的国子监监生中一人哈哈一笑道:

    “这京城地界我熟,这位付兄,不如让我来介绍一下如何?”

    付嘉点头后道:“如此甚好,前几次入京皆是名落孙山,匆匆而来,匆匆而走,未曾仔细打量过此处。”

    那监生随后笑着为众人介绍到:“听我叔公说,这京师贡院建于国朝永乐年间,原本是逆元礼部衙门的旧址……规制和大部分贡院相似,都是坐北朝南,大门五楹。通过大门在往里走,有二门五楹、龙门、明远楼、致公堂、内龙门、聚奎堂、会经堂、十八房等处。从咱们站着的建内大街,东起贡院东街,西至贡院西街,北至东总布胡同,包括贡院头条、贡院二条、贡院三条几道街在内,全是贡院范围,若说和地方上的贡院有什么不同,那便是一个字——大。唯一能和京师贡院相提并论的可能就是江南贡院了,只不过我不曾去过……”

    说完贡院的来历,那监生又故作神秘的笑道:“诸位或许还不知,每次会试并不只是有我等大明举子参加,还有高丽国、安南、占城等国的考生。”

    “哦?他们也是先参加的乡试吗?那些番邦小国也有乡试?”郑泰好奇的问道。

    “不错,他们也是有乡试的,我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诸如此等外邦皆是以习中华之礼为荣,国朝为显恩荣,允许外邦各国有经明行修之士,先参加本国乡试,再贡赴京师会试。你们看,那边几个就是安南、占城两国的几名考生,他们也在国子监求学。”

    张籍等人顺着这监生的指向看去,果然在那牌坊下面有几个身材矮小,虽然穿着大明文士衫但仍能看出不同考生。

    众人一听纷纷赞他见多识广,那监生听得众人恭维声,不禁有些得意的有为众人说起往年会试的情况来。

    “说起会试,俗称春闱,又称礼部试,又称南宫。除却恩科外,咱京城每隔三年举办一次,每次都有差不多两千余举人,近一千监生聚集在此……”

    那监生兴致勃勃的说起了京城会试的盛世。

    张籍在后世的资料上也曾了解一些,据后世记载,有明开国以来,至崇祯年算起不到三百年一共进行八十八次会试,取了两万四千八百余人。这么多领乡荐,试春闱的举人里,除了部分,大多都是第二次,甚至第十几来赴春闱的。平均一名举人一生要参加三四次会试,这三四次,不是参加三四次,就一定能考上的,其中还有不少半途去世了,或履试不中选择去任官的。

    一般而言,录取进士里面,第一次赴会试的举人最多,大约在三成五这样,而第二次降至二成,第三次降至一成五,其余第四次至第十几次了占了两成五。

    乍看第一次赴会试成为举人的人最多,但事实上,失败的人更多,在一次赴会试举人里,真正能金榜提名的差不多有一成五这样。当然也有部分的举人,因顾及路途遥远,终生没有参加会试,即便是没有参加会试,他们在当地的生活也过得甚为滋润。

    两千举人、一千多监生,每次都有差不多三千人应试,三千人中选取三百多,从表面上看,考进士的成功率,要比乡试要高,但是考试的竞争对手,从秀才换成了举人,哪一个不是饱读诗书之辈,经历了前面数道考试,大浪淘沙来到这里的绝无酒囊饭袋之辈,都是有真才实学的,难度也是不小。

    众人正在说话间,贡院大门缓缓打开,几班兵丁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