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门阀-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在书架的一角僻静处找了个位置,坐下来,闭上眼睛。

    须臾之后,他就出现在空间之中,走到小山脚下。

    此时,七株瑾瑜木已经有两株自然成长到了可以结果的状况。

    从测试来看,这些瑾瑜木的结果cd应该是一个月左右。

    这倒也符合张越先前的推测。

    既然是如此,张越自然知道,cd转好了就得赶紧用。

    不然就是浪费!

    他从已经准备好的竹简之中,选了两卷,拿着它们,走到一株已经成熟的瑾瑜木前,将之放到它的身下。

    半个时辰后,张越重新回到了堪舆室之中。

    此刻,他的脑海之中,所有有关新丰县的简牍内容,都像被储存在硬盘之中的信息一般,只要想知道,心神一动就立刻浮现。

    “这作弊方法还挺爽的……”张越笑着低声说道。

    以瑾瑜木的回溯功能,他完全可以在未来,将所有他想牢记的东西,全部复刻于心。

    真正的变成那种,过目不忘,记忆超群的超人。

    就像方才那般,三百零八分文档、奏疏和报告,现在已经烂熟于心。

    只是,汉室的文档档案和报告,所陈列的数据和事实,有些凌乱。

    张越想了想,便在堪舆室之中,找来一张三尺长的帛布,然后,提起笔在帛布上做了一个表格。

    按照他所回溯的文档和报告里提及的年代、日期的数据,分别进行整理。

    自高帝十年改骊邑为新丰县,直到今天。

    历代新丰县的上计文牍、大臣们的报告、采风御史们的奏疏、历代内史对新丰县的调查和人口土地普查,全部列于表格上。

    这个事情做起来很是琐碎,好在,张越经过空间回溯后的记忆,足以使他能如计算机一样,随时检索和提取相关数据。

    纵然如此,他也一直忙到第二日凌晨时分,方才将这个表格填写完毕。

    望着布帛上的表格,张越放下笔,开怀的笑起来:“这才对嘛!”

    而此时,呈现在他眼前的表格,是一个自高帝至今,新丰县人口、土地、人民訾产登记的详细报告。

    高帝、太宗和先帝和当今太初之前的数据比较少,只有一个详细的概述。

    这也是刘氏制度。

    档案超过一定年限,就会销毁,只留一个汇总文档。

    但这些数据,也告诉了张越,新丰县在太初元年前的基本变迁。

    自太初后,数据就变得详细起来。

    每岁上计吏报告的户口、赋税、百姓訾产情况、牲畜保有量,都非常详细。

    这要感谢张苍,当年正是这位汉家名相,当年创造了上计制度,并以数学形势规定必须上报历年详细数据。

    只是……

    看着表格,张越的心情有些沉重。

    从表格可见,过去百年,新丰县的人口增加了十倍,达到了在册始傅人丁五万余人。

    户口增加了六倍,从高帝时不过两千户,及至今日在册户数一万两千一百余户。

    但,土地面积,却只增加三倍。

    从高帝时的两万多亩,增加到如今的不过七万亩。

    其中,还有很多是山陵梯田和沙滩荒地。

    真正的水浇地面积,不足一半。

    换而言之,新丰县的人口与土地,已经不成正比。

    一夫狭五口而治百田的社会模式正在崩溃。

    自耕农家庭,正在飞速破产,中产阶级的数量,以可见速度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大量营养不良,衣衫褴褛的贫民、佃户和奴婢。

    社会财富在向着一小撮人集中。

    从统计的訾产情况来看,新丰县超过七成的土地和八成的财富、牲畜,被不过三成的人口所垄断。

    虽然还谈不上富者阡陌连野,贫者无立锥之地。

    但,豪富者挥金如土,丧葬过度,而贫穷者衣不裹体,食不饱腹的情况已经普遍出现了。

    若不加以改变,再过二三十年,恐怕整个新丰县,就会只剩下聊聊几十户地主能拥有土地和财富。

    其他人,统统将成为他们的奴婢、佃农。

    “必须要想办法改变,想办法扩大耕地面积,增加水浇地的规模……”张越在心里想着。

    唯一的好消息,恐怕就是他这个县令上任后,手里面还能握有一批数量不菲的可以用来调节社会矛盾的公田。

    这些公田的数量,大约在七千亩左右。

    是元鼎年间,告缗政策的产物。

    握有这些公田,张越就还有能力,对社会财富与不公形象进行一定程度的再分配。

    但还不够!

    因为,从表格上,张越发现了一个可怕的问题——新丰县户口从太初元年到现在,居然没有再增加了!

    反而有些年月,户口出现了负增长。

    这当然不是人口停止了增长。

    而是大量的百姓,逃亡了。

    他们消失在官府的视界,远离了国家的控制。

    张越知道,自己上任后,第一件要做的事情,恐怕就是要想办法,让这些‘消失’的户口‘不存在’的人民,重新出现在户籍之上。

    “看来,得准备去新丰县考察了……”张越将表格收起来,暗暗想着。

第一百三十九章 郁夷() 
郁夷县,位于岐山原之中。

    诗云:四牡騑騑,周道倭迟。

    在数百年前,宗周定都于镐京之时,郁夷县就位于天下诸侯王朝觐镐京的周道之上。

    那时的郁夷县,是诸夏的中心。

    百姓生活富足,人民安居乐业。

    然而,如今的郁夷县,却是汉家最有名的贫困地区。

    整个旧宗周的王室领土岐山原,亦沦落为天下的边角地。

    只有亘古就从郁夷县境内流过的汧水依旧不变的奔流向东。

    此时,正是正午,阳光无情的炙烤着郁夷县的大地,已经有两个月没有下雨了。

    汧水的水位,下降了一大半。

    郁夷县县令王沂的心情,就如这汧水的水位一般,跌落到谷底。

    “县尊,为今之计,独广令人民以凿水井,于汧水大架桔槔,方可有救!”一个四十来岁,身穿粗布麻衣的官吏,焦急的说道:“若再不行动,卑职担心,今年郁夷恐怕要颗粒无收!”

    “赵兄,我如何不知道应该如此啊!”王沂叹息着道:“只是,驱使百姓广凿水井,又架桔槔,这是犯忌讳的事情啊……”

    “若为长安所知,恐怕这郁夷百姓是得救了,但你我却得人头落地!”

    “难道就要眼睁睁的看着全县一万余百姓,陷于水深火热之中,来年沦为他人奴婢?”那官吏急了起来:“请县尊赶快下令,组织百姓凿井搭设桔槔自救吧!”

    “唉……”王沂摇头叹息:“此事,非吾之令可行也!”

    “赵兄又不是不知道,郁夷县乃家上食邑之所,若无家令之命,我哪来的权力行此大事?”王沂沉痛的道:“而若你我二人,私自行事,若被博望苑的李公知晓,一个机变械饰的罪名砸下来,你我二人,少不得要去东市走一遭!”

    自太初以来,郁夷县就划入了太子的食邑之中。

    太子既授命与太子家令、太子太傅和太子诸舍人,共同管理和协调食邑诸县。

    而这些人,这些太子身边的近臣,不是谷梁一系的谦谦君子,便是思孟、左传、鲁儒等系的鸿儒名士。

    尤其是出身于郁夷本地的学者李循,更是一柄悬在王沂头顶的利剑。

    王沂敢打赌,只要他敢听了眼前这个官吏的建议。

    组织百姓凿井取水,架设桔槔,进行自救。

    那么,第二天博望苑里来的使者就会将他与所有参与此事的官吏全部收押。

    理由很简单——你们这些胥吏小人,居然胆敢用奇技淫巧之事,做机变械饰,妄图用巧诈之法,祸乱民心?当真是该死!

    所有凿的井都会被填平,所有架设的桔槔也全部会被烧毁。

    而他这个县令与所有参与此事的官吏,轻则仕途无望,重则家破人亡。

    这是有先例的。

    四年前,郁夷对面的雍县县令,在干旱季节,组织百姓自救,连桔槔都没有架,只是凿井而已。

    就被逮捕下狱,所凿的水井,统统填平。

    太子被君子们包围,只能听到君子们的赞誉和吹捧,根本就看不到雍县百姓的哭号与痛苦。

    而君子们,则要的是百姓的破产。

    然后,就是一场盛宴。

    王沂就很清楚,这两个月的大旱,让郁夷县内的豪强,都是蠢蠢欲动,特别是那李氏,已经囤积了大量粮食,就等着今年大旱,颗粒无收,然后吞并小民的土地,将他们变成奴婢。

    而李氏有一个兄弟李循,就是儒家博望苑中太子宾客,师从名士瑕丘江公,深得太子信任,以为左右臂膀。

    他王沂,区区一个八百石的县令,那里有能力和胆子,敢去坏李家的好事?

    “那怎么办?”布衣官吏深深的绝望起来。

    郁夷本就多山地,民众普遍没有多少积蓄。

    一旦今岁绝收,明年,起码有大半百姓要陷入饥荒,开始逃难。

    不知道多少要饿死,多少妇孺将成为他人的奴婢。

    更可怕的是,一旦如此,郁夷县明年的户口,就将减少一大半。

    没有编户齐民的百姓,官府的威权就要清零。

    从此郁夷,只知有豪强李氏,而不知有官府。

    “本官也没有办法啊……”王沂叹道:“非是我惜身,若以此贱躯,能换百姓一岁安宁,本官性命何足道哉?奈何豪族势大,而郁夷又不归三辅治理,纵然上告,右扶风也不敢处置,只能转交东宫,而东宫向来为谷梁名士操控,最终回复的只能是斥责!”

    王沂早在一个月前就紧急报告了右扶风和东宫,哭诉了郁夷县的灾情。

    然而,过了半个月,东宫才批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