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门阀-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除了其世子刘忠嗣位,仅有其嫡系的十三子得以用推恩令封侯。

    其他人,统统要去自谋生路!

    历史上巫蛊之祸后的丞相刘屈氂,就是刘胜的儿子。

    连诸侯王的儿子们,天子的亲侄子们尚且如此。

    其他人当然不能免俗。

    但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小而单一的家庭,很难应付各种徭役。

    而汉室的徭役,又特别多。

    仅仅是中央规定的,每一个始傅男丁每年都需要为国家无偿服务三天,一生要入伍两年。

    一年番上中央,一年在边关戍边。

    地方上其他大大小小的各种徭役和差事,就更多了。

    普通的百姓,哪来这么多精力来应付这么多繁琐的徭役征发?

    特别是北方郡国,地广人稀,产出不多。

    武将们立足于本土本乡,既要训练子侄习武,又要想方设法,照顾乡党,庇护自己的宗族,还得拉拢佃农和自耕农,为自己的子侄的子弟兵。

    这样,他们就不能自己的乡亲太厉害。

    佃租通常约等于无,只是象征性的收一点。

    遇到天灾,甚至还得拿出积蓄,救济乡党,赡养宗族的亲戚。

    不这样做的武将世家,最多只能兴盛一代。

    然后就后继无人。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军功贵族,是怎么维系他们家族的兴盛,满足庇护乡党以及宗族的需求?

    答案就是蓄奴。

    大量的蓄奴,极尽一切可能的蓄奴。

    越强盛的军功贵族家庭,奴婢越多。

    他们驱使这些奴婢,耕作和服务于自己家族。

    同时,很多时候,他们都将这些奴婢,拿去服役。

    在汉室很多时候,当国家要营造某个工程时,征发民夫,然后……

    朝廷派下去监管的官吏,会愕然发现,实际上应征而来的所谓民夫,大部分都是戴着镣铐,被豪族的狗腿子们押着来此的奴婢。

    然后,这个官吏就会拿着花名册,一个个点名。

    这个时候,他就会发现一个更可怕的事情——花名册上应当来此服役的民夫,几乎全部由这些奴婢顶替了——特别是当应征的民夫是来自北方郡国,特别是关中、陇右地区的时候,尤其如此。

    你喊一个名字,就有一个豪族的狗腿子押着一个奴婢到你面前告诉你——那个人不来了,这个奴婢顶替他!

    之所以如此,就是秦汉两代,都允许百姓出钱请人替自己服役。

    而且,这个制度受到法律保护,有国家背书。

    按照国家规定,服役的人,假若不去应役,每一个徭役月需要缴纳两千钱。

    称为践更钱。

    官府拿到这笔钱后,就会去雇佣其他愿意去的人,顶替应役之人前去服役。

    而豪族们赚的还不止是这个钱!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秦汉两代,服役的民夫,并不像后世宋明,是免费的劳动力,还要自带干粮。

    事实上,秦汉两代的一般性政府工程,服役民夫都是有钱拿的。

    汉律之中就明确规定了:有罪以訾赎及有责(债)于公,以其令日问之,其弗能入其偿,令其日居之,日居八钱,公食,日居六钱。

    这条法令的意思就是,假如有人有罪打算拿钱赎罪或者欠了官府的钱,那就要他缴纳,若不能缴纳,就要他去工程的工地做工还债,一天八钱,若吃公家的一天六钱,直到他把欠债还清为止。

    这反过来证明了,徭役民夫有钱拿,还可以吃公家的饭食。

    且这饭食还是有标准的。

    后世出土的无数汉简也证明了这一点。

    这等于说,假如你有奴婢,那么可以赚双份的钱。

    一边可以拿别人的践更钱,一边还可以从官府拿到奴婢的工钱。

    两两相加,利润巨大。

    以至于,几乎很少有人能按捺得住自己蓄奴的冲动。

    于是,汉代的北方,有一句民谚,几乎人尽皆知:以末致富,用本守之,以武一切,用本持之。

    自耕农、商贾、地主、贵族、军功武将,人人竞相蓄奴。

    蓄奴的好处,不仅仅可以使自己可以免除可能被征去服役,更可以在其他时候,用奴婢去赚钱。

    对于精明的汉人来说,蓄奴的好处如此明显,傻子才不蓄奴!

    没看到那些史记上记载的大富豪们,太史公形容他们的财富时,都会说一句:富至僮千人!

    在秦汉时期,几乎所有的徭役,都可以用奴婢代役,但兵役除外。

    特别是那两年的义务兵役,国家不会准许用奴婢代役。

    但是……

    准许其他男子代役。

    这就是汉代史书上常见的‘责庸’。

    责庸的条件非常苛刻,其要求代役人与被代役人签订契书,更要求两人的爵位相等、年纪相等。

    这也是为何北方郡国的军功贵族家庭能如此兴盛的缘故。

    人家是职业军人,可以承接大量的来自南方富庶之地的地主家庭的‘责庸’业务,将这些业务分给自己的乡党、宗族。

    使得这些地方的百姓,尚武之风,日益兴盛。

    所以,在汉季,想限奴,那跟找死没有区别。

    因为你将得罪的,不止是一个阶级,而是全天下!

    你动的也不是一个人的蛋糕,而是所有人的蛋糕。

    你不死谁死?

    但张越却还是有些不忍。

    奴婢来源于哪里?

    用屁股想都知道,一定是汉室国内的破产农民,无路可走的贫民,流离失所的灾民。

    望着眼前的这些在田间劳作的奴婢,他就不由得想起了前不久,郁夷县发生的事情。

    那李循的家族,不就是因为想要蓄奴,所以就勾结了郑全等太子家臣,千方百计阻止救灾,只是为了将人民变成他们家的家奴和印钞机!

    不止是他,贡禹、王吉等太学生,见着眼前的情况,也都有些低头。

    “豪族蓄奴之风,应当遏制啊……”贡禹轻声叹道:“再不制止这股歪风,我恐百年后,天下百姓将深受其害!”

    “是啊,董子当年就曾说过:富者阡陌连野,贫者无立锥之地,此社稷之患,国之大害,吾辈士人,当想办法予以更正!”王吉看着这个情况,也有些唏嘘。

    当年,董仲舒上书当今,提出《限名民田策》虽然没有直接说要限奴,但大概意思就是这样。

    但结果……

    当今天子只是部分采纳了董子的建议。

    下诏说: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敢犯令,没其田!

    随后就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告缗运动,将天下商贾杀了个遍。

    但贵族地主和勋贵的兼并和蓄奴情况,却并未加以制止。

    刘进坐在马车上,也听到这些议论,微微低头。

    他想起了自己的老师们曾经针对天下蓄奴和兼并成风的情况,提出来的意见。

    那就是亲亲相隐,搞大宗族,大家族。

    只要宗族成员多,那么不仅仅有利于天下的治理,贤人君子也会层出不穷,更重要的是——假如宗族之内有很多成年男丁,那么,百姓就不需要再蓄奴来应役了。

    简直就是一箭N雕啊。

    以前,他自然是老师们说什么就信什么。

    但现在,却不敢这么想了。

    但,老师们所言,也并非没有道理啊。

    想了想,刘进就掀开车帘,对前方的张越道:“张侍中,请来一下……”

第一百七十二章 考察(2)() 
张越策马,来到刘进的跟前,问道:“殿下,有何吩咐?”

    “张侍中可有法子抑制蓄奴?”刘进轻声问道。

    作为一个从小接受了正统儒家教育的皇孙,刘进内心充满了仁恕之念。

    以前,他深宫之中,见不到百姓疾苦,自然也感受不到什么严重性和迫切性,最多在听说了地方上蓄奴成风的情况时,蹉跎叹息几声,洒点廉价的泪水。

    但现在,情况却直观的出现在他眼前。

    奴婢们戴着镣铐与项圈,如同猪狗一般被人强制奴役和剥削。

    孟子说:君子之于禽兽,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连对畜生都如此,更何况是人?

    眼前的田地里的奴婢的惨状,深深的触痛了大汉皇长孙脆弱而敏感的内心,让他的同情心、怜悯心,一发不可收拾的泛滥起来。

    他甚至有股冲动,要在未来的新丰,解放奴婢!

    哪怕,阻力与困难再多!

    “殿下想要抑制蓄奴?”张越闻言,恭身说道:“殿下仁德,臣为天下贺!只是……未知殿下,想要做哪个程度?”张越微微抬头看着刘进问道。

    “最好,彻底废奴!”刘进望着张越道:“至少,也要限制蓄奴……”

    “譬如,每户人家,最多只能有几个奴婢,由国家立法,做出规定!”

    “殿下……”张越看着刘进,对于这位皇长孙的仁恕有了更多认知,但他还是忍不住泼了冷水,道:“若如此,臣以为天下皆反就在眼前……”

    想要汉人不蓄奴?就好比后世让资本家不剥削一样,简直就是一个笑话!

    不说别人,就是张越家里,自己的嫂嫂,恐怕现在也在寻思着去那里买点奴婢回来养着了。

    汉人蓄奴,不止是传统,是习惯,更是一种本能。

    有钱了,富贵了,就蓄奴。

    蓄奴不止可以增长财富,还能稳固家世。

    几乎无人能抑制自己的蓄奴冲动。

    哪怕当年董仲舒极力发对蓄奴和兼并,但他的弟子们,却都有蓄奴……

    刘进听着,心头一暗,有些发凉,喃喃的道:“那便只能用宗族之法,建大宗族以止之了!”

    这其实,也是宣帝即位后,扶持谷梁学派的本意。

    用宗族来压制百姓的蓄奴意愿。

    但事实证明,这真是一个天真的想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