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门阀-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这个侍中官过去可是献过养生之法的!

    而且,这些养生之法,经过自己实践,确实是有效!

    连养生都懂,区区伤寒疫病,也应该是知道应对的。

    于己衍和梅福,也都是噎住了。

    当今之世,黄老之士与医生是联系在一起的。

    一个优秀的黄老学者,必定是一个优秀的医生。

    同时还是一个出色的算命先生兼星象家。

    这一点,萧何曹参王陵张苍,已经用铁的事实,向天下证明过了。

    张越笑着继续道:“以臣所知,所谓伤寒,分为五类,难经曰: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素问又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臣从难经素问之言,以自有所省,将伤寒分为内外之因所引发的风、寒、湿、燥、热、火六邪之侵引发的疾病”

    “而今长安之疫病,臣虽然暂不能确定为何种伤寒,但以臣之见,恐怕十之八九乃外感风寒之邪,感而发作之疫病”

    “此类疫病,具有种种传染性”

    “因其类型不同,可通过空气、水、衣物、唾液等方式将外邪传播”

    “故臣以为,若要防治,则需将防与治做好”

    “防之事,需洁净疫区水源、地表土壤,禁止随地吐痰,并焚毁病人所穿衣物,捕杀老鼠”

    “至于治,则要对症下药,以病人具体情况,分别施药”

    伤寒疾病,在二十世纪之前的地球,都是无药可救。

    独中国的中医找到了治疗办法。

    无论那些诋毁中医者,如何鼓噪,都无法改变一个事实——在漫长的千年时光中,为诸夏人民的健康筑起长城的是中医。

    是张仲景、孙思邈等中医大家的著作和研究。

    后世中医的没落,在张越看来,其实是整个诸夏文明的衰落带来的。

    若诸夏文明最终引领了世界,那么,很可能中医就能取代西医的地位了。

    要知道,原生中医可比原生西医科学、进步无数倍。

    在西方人治病,纯靠放血加不洗澡的时候,中医就已经开始重视对症下药和研究疾病的起因和发展过程了。

    甚至,在三国时期,华佗先生还做过外科手术。

    证明就是,后世的阉猪技术,干净利落。

    当然,也并不是说中医就比西医先进、进步。

    事实上,中医本身毛病也不少。

    但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发展阶段的嘛。

    中医如是,西医如是。

    换个角度想想,若是诸夏文明先于西方文明崛起,并控制世界,主宰地球。

    那么,能不能发展出一条中医特色的现代医学体系出来呢?

    答案是毋庸置疑的——一定可以!

    毕竟,连靠着放血治病的西方医学都能变成科学。

    中医为何不行?

    现代西医的技术体系,放在中医身上,同样也可以适用。

    无非就是你讲细菌感染,我讲外邪感染。

    差不多,就是这么一个套路。

    而后世中医的没落与衰败,其实只有一个原因。

    路被人走了,而且,本身文明的资源不够!

    堆不起来了!

    但在现在

    张越相信,只要有资源,那中医一定可以将别人的路走光!

    但天子与其他人听着,却都像是听天书。

    没办法,在如今这个时代,知识是少数人的专利。

    而医学知识更是少数人中的少数人的专利。

    民间绝大部分的所谓医生,都是平时算命、跳大神,有事就诊脉。

    至于能不能治好?纯粹听天由命!

    只有少数精英知识分子,世代从医之人,才能准确诊断!

第四百九十一节 布置工作() 
    “卿可有把握?”天子听不明白,索性就懒得去想了,直接问道。

    “臣愿立军令状……”张越俯身拜道:“三日之内,必定控制住疫情!”

    在来之前,他就已经差不多从上官桀嘴里了解到了长安城爆发的疫情规模——大约百人感染,只是因为分布范围较广,才引发恐慌。

    但,京兆伊和执金吾,在他来之前,就已经隔离了主要疫区。

    剩下的,无非是用一些后世的方法来消毒、净化疫区的水源、土壤,并对染病者进行治疗而已。

    更重要的是——史书上并未记载这次疫情。

    换而言之,很可能规模很小,只是引发了暂时性的恐慌。

    当然,也可能是,因为这次疫情被更大的事情掩盖了。

    仔细想想,似乎好像在历史上,就是这个时间点,公孙贺父子下狱,同时天子脑抽,产生了幻觉,以为有人要行刺他,于是下令长安戒严。

    但,说到底,疫情就算后来规模扩大,也大不到什么地方去。

    所以,张越能拍着胸膛,立下军令状。

    天子听着,顿时龙颜大悦,脸色一下子就放松了。

    他冷冷的看着于己衍和梅福,哼哼嗤嗤的道:“京兆尹,长史,可都听到了?”

    于己衍和梅福闻言,连忙爬着上前,叩首拜道:“臣等无能……”

    有什么办法呢?

    天子之前,逼着他们立军令状,他们不敢。

    现在,这张蚩尤一来就拍着胸膛立军令状。

    两相对比,他们两个怕是在天子心中成为了庸官、昏官和无能之辈。

    好在,天子现在心情还不错。

    若换了过去,恐怕他们两个,少不得要去廷尉衙门喝喝茶,谈谈心了。

    说不定,廷尉还会问他们:“公等皆两千石,国家重臣,天子用之,以为左膀右臂,何故不思尽忠为国?”

    那样的话,恐怕,就真的没脸见人,只能自杀谢罪了。

    “尔等既知无能,那就好好辅佐侍中张子重,听其号令,控制长安疫情吧!”天子冷冷的道:“如敢违逆侍中张子重之令,既以‘狡猾无道’治罪!”

    “诺!”于己衍与梅福苦着脸,缓缓的低头:“臣等谨奉诏!”

    一个京兆尹,一个丞相长史,地位都在对方之上,但现在,却只能在对方面前,听从号令。

    这滋味,于己衍和梅福心里面都是苦的很。

    但没有办法,只能受命。

    天子看向张越,道:“朕就以卿为长安除疫大使,赐节,许便宜行事,两千石以下官吏及关内侯以下贵族,若有胆敢违背卿命者,卿可先斩后奏!”

    “两千石以上,关内侯及列侯,敢有违命,卿可押送廷尉,朕将令廷尉严惩之!”

    “上官桀为卿副使,相机决断!”

    张越闻言,连忙顿首拜道:“诺!臣谨奉诏!”

    上官桀也拜道:“诺!臣谨奉诏!”

    到这个时候,上官桀也算是看明白了。

    其实张越拉他来,是保护他。

    他若不来,那就……惨了!

    天子肯定会问:“上官桀在哪?”

    得!

    到那个时候,自己恐怕就得卷铺盖回老家种田了。

    所以,他看着张越,有些感激。

    只是,那伤寒疫病,依然让他恐惧。

    以至于,刚刚出了玉堂大门,他就立刻拉着张越的手,压低了声音,问道:“张侍中,您真的有把握?”

    张越看着他,呵呵的笑了笑。

    对于如今的人们来说,伤寒是绝症,这是事实!

    一旦感染伤寒疾病,哪怕是最微不足道的风寒感冒,也是有着巨大危险。

    稍不注意或者体质稍微差一点,就可能发展成高烧、肺炎,进而导致呼吸系统衰竭。

    一般来说,得了伤寒,只能听天由命。

    挨过去就痊愈了,挨不过去就死。

    大部分医生,对于伤寒病,也只能是开点安慰性质的药物。

    或者用点姜汤,聊尽人事。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因为,到现在为止,医方卜噬,依然没有分家。

    中医,在很多时候依然带着远古时代的印记。

    这一点,哪怕是黄老学派的名宿,也不能例外。

    甚至是号称最后的扁鹊的淳于意在世之时,在遇到一些无法用药的病例的时候,也只能跳大神,向神明祷告祈求。

    但在三国时代,一位中医大家,改变了这一切。

    张仲景和他的《伤寒杂病论》,将中医从巫、卜、医、噬之中分离了出来。

    从此,中医走上了一条阴阳辩证,对症用药的道路。

    而张仲景最重要的贡献,则是为中医开辟了治疗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伤寒疾病的道路。

    更值得人们纪念的是这位中医大家,所用的种种方子,全是廉价的可以就地取材的药物。

    从桂枝汤到葛根汤,莫不如是。

    从那以后,哪怕是一个身无分文的农民生病,也能用得起药了。

    而恰好,张越有一个叔叔是数十年的老中医。

    上高中前,他经常在叔叔的诊所里玩耍,没事就翻那些放在桌子上的中医著作。

    从《伤寒杂病论》到《千金要方》,他都看过。

    只是后来,随着学习、工作,这些记忆都已经模糊,甚至遗忘。

    直到他穿越到此世,有着黄石在手,终于有了找回这段曾经的记忆的能力。

    当然,在这之前,他得先去找点‘肥料’来。

    他对上官桀,笑着道:“上官兄放心好了……”

    “区区伤寒之疾,并非什么大不了的病症……”

    若是鼠疫,他自然没有对策。

    但区区流感或者伤寒杆菌,他还是有办法对付的。

    全部治愈所有病人,他不敢保证,但控制和限制住疫情,并且治愈大部分病人,他还是有把握的。

    上官桀听着,只能是相信张越。

    “先去一趟京兆尹衙门吧……”张越回过身来,看向微微颤颤的从殿中走出来的于己衍与梅福两人。

    梅福的话,张越不了解。

    但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