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门阀-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然,张越回京之时,恐怕会发现他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官僚系统,已经被人挖的干干净净,安排的明明白白。

    没办法,政绩这东西,当官的人人爱。

    更不提,若是别人都在挖人,某某没挖,传出去面子也不好受。

    故而,短短一个月,新丰官吏就被人都挖了一遍。

    就连太学生,都被挖走了十几个……

    这让张越听的,真是既紧张,又有些开心、自豪。

    事实上,其实被挖角对他来说,最是开心。

    因为那意味着,他的势力与影响力,将会渗透到天下郡国。

    除此之外,刘进还和张越交代了,回朝后天子对他的安排。

    鹰杨将军加英候的侯国是已经锤了的。

    少府都已经将鹰杨将军官邸建好了,就等着张越入主。

    现在唯一的疑问,便是英候侯国食邑数量,以及鹰杨将军府的比照对象。

    前者,关系逼格,后者关乎张越对军方事务的干涉能力。

    直白的说,若是食邑数量低于七千户且其比照对象是贰师将军莫府,就等于说明天子和朝臣认为,张越还需要锻炼锻炼,那么他便无法或者很难干涉到贰师将军李广利在河西的势力以及政策。

    反之,若食邑数量超过七千户甚至达到一万户,鹰杨将军的比照对象是骠骑将军、卫将军、车骑将军这种级别的大将。

    那么,便说明张越的级别和权力,是高于贰师将军李广利的。

    这就会在事实上造成,只要张越愿意,他便可以对河西事务,甚至李广利的指挥决策进行质疑、非议乃至于修改。

    不过,刘进告诉张越,最可能的情况,可能会是张越的英候食邑数量超过李广利的海西候侯国,甚至产生断层。

    但鹰杨将军府会‘比贰师将军故事’。

    这是很明显的平衡。

    毕竟,李广利的姻亲是当朝丞相澎候刘屈氂。

    为了稳固李广利的地位,刘屈氂必然会全力争取有利于李广利的结果。

    而防止张越在军事地位上,超过李广利,大约会是刘屈氂不惜一切代价都要做到的目标!

    不然,李广利的影响力和权力,就会迅速为张越这个新星所篡夺。

    不过,张越对这些事情,其实并无什么太大的反应。

    因为,他深知,一切都是虚的。

    食邑也好,所谓的比照对象也罢。

    都不过是纸上的东西。

    真正可以决定地位高低,权力大小的,其实是天子的心意。

第一千零一十一节 争权夺利(2)() 
到得戍时一刻(约晚上七点十五分),宣室殿的编钟连响九声。 小 说    .

    在肃穆庄严的《皇矣》乐声中,大汉天子在十余名近侍、大臣的簇拥下,乘着撵车,从宣室殿的南侧偏殿回廊,进入宣室殿内。

    矗立于殿中陛柱下,全副武装的郎官们立刻就抬头挺胸,高声宣道:“天子临朝,群臣恭迎!”

    于是,所有大臣、贵族、宗室、外戚纷纷起身,在丞相刘屈以及太孙刘进的引领下,面朝天子,持芴而拜:“臣等恭迎陛下临朝,吾皇万寿无疆!”

    在这山呼海啸的膜拜声中,天子登临御座,双手长袖一挥,端坐上去,然后透过琉珠的缝隙,看着这偌大的宣室殿中,匍匐满殿的文武大臣,他微微出声:“卿等皆平身!”

    “谢陛下!”群臣再拜,才各自退回席位,然后坐在位子上,临襟正坐,人人低头,看着面前的案几,一动不动的聚精会神,做出一副随时准备聆听御座上的天子训诫的模样。

    天子的眼睛,扫视着全场。

    这是他的习惯,也是特点。

    高高的御座,居高临下,几乎可以无死角的观察所有大臣的神态、坐姿,让他可以掌握到许多关键细节,从而牢牢掌控朝堂的节奏。

    将视线收回,天子坐在御座上,面向群臣,道:“朕今年已经六十有四了……”

    群臣闻言,纷纷抬头,特别是九卿列侯们,眼中都带着不可思议的神色。

    因为人人皆知,当今天子最近十余年,最讨厌别人提他的年纪。

    甚至哪怕仅仅是让他觉得,某人提及了他的年纪,也是吃不了兜着走的下场!

    但现在,他却主动的在宣室殿上,提及了自己的年龄问题。

    这如何不令人诧异?

    便听着御座上的天子道:“孔子说,吾十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则知天命,六十耳顺……”

    “朕甚惭愧,至今日方知朕之天命所在……”

    “方知汉之天命为何也!”

    说到这里,天子便站起身来,提着那柄高帝斩白蛇剑,走到御阶之前,俯视群臣:“书云:先王有服,恪谨天命,诗又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今朕亦知汉之天命所在,乃与诸卿说之……”

    群臣立刻全体出列,匍匐在两侧,持芴恭身再拜:“臣等恭请陛下示下……”

    太孙刘进,更是顿首磕头:“孙臣恭听皇祖父大人教训!”

    屏风之后,十几名史官,全体临襟正坐,手中的笔已经拿起来,每一个人都聚精会神,侧耳聆听,想要第一时间记录下这珍贵的帝王自述。

    天子却是忽然将眼睛,看向了跪在自己孙子身后的张越身上。

    脑海中闪现出了无数回忆。

    新丰的麦田,起伏连绵的多穗之禾;新丰的工坊,数以千计的工人,以及这些工人身后,得以温饱、稳定的家庭。

    还有,从漠南甚至漠北传回长安的一封封奏疏,一个个报告。

    更有着当初,三世说的对问,民间、舆论以及天下人对此事的关注和议论、追捧及至现在形成的滚滚大势。

    作为一个君王,这位天子自然是合格,甚至可以说是优秀、杰出的。

    对于时局以及形势的变化,他的敏锐度,在这个时代完全可以用出类拔萃来形容。

    否则,历史上的轮台罪己,便不会出现。

    一个连自身错误,都能勇于承认,并且向天下认错、忏悔的君王。

    在封建时代,是极为稀少的。

    如今的他,自也察觉到了舆论、人心的变化与发展。

    都不需要去看其他地方,只需要随便派些宫里人,去长安城里看看,打探一下就知道。

    从六月至今,这长安城二三十万的居民,讨论最多、议论最多和关注最高的是什么?

    毋庸置疑,只有一个小康。

    而学术界,无分古文、今文,甚至儒法黄老墨,所有人关注和聚焦的都是太平世。

    天下大同成为了本年度舆论和文人提到最多的词语。

    无论是文人的诗赋,还是学者的文章。

    几乎没有人不将这个事情列入自己的清单的。

    特别是当漠北大捷的消息传到长安,当汉军再次封狼居胥山的讯息传到关中。

    整个世界,就像煮沸的开水一样,彻底的沸腾起来。

    人心、民望甚至整个统治阶级,包括这朝堂上的两千石、九卿、列侯,都在期盼着,都在渴望着那从孔子以来,自春秋开始,礼崩乐坏,圣王之迹熄的世界,重新走入有圣王临朝,贤臣治世,刑措不用,画衣服而民不犯的崭新世界。

    那三王之后的新王时代!

    于是,如何选择,自不用说。

    明智的君王,从不会逆大势而行。

    何况,这天下大势与民心人望,都是在为汉家为刘氏统治的合法性与合理***。

    旁的不说,三世说发表后,特别是新丰宿麦亩产大爆后,这天下的学者、文人,以及他们可以影响的地主贵族豪强们,便都已经彻底的倒向了刘氏汉家。

    即使是素来与长安不对头的齐鲁吴楚地区的缓则们,现在也都乖乖的低下头来,成为了刘氏的忠臣孝子。

    太子刘据在会稽围湖时,地方豪强地主,还有些懒惰甚至抵触。

    要靠军队和官府的威权下场弹压、催促,才能推进工程进度。

    但,到了如今,引淮入汴工程一开始,便得到了整个徐州和河南郡、河内郡甚至河东郡的士民官吏的鼎力支持。

    工程进展速度非常快。

    这就是人心的力量!

    亦是大势所趋的可怕所在!

    这让这位陛下在感到欣慰和开怀之余,却不得不考虑,如何有效引导这力量为己所用。

    没有人会喜欢不受控制的力量。

    哪怕这力量能给自己带来好处。

    特别是君王!

    所以,天子向前微微一步,看着群臣,握着手里的斩白蛇剑,朗声道:“朕闻有士人议论说:夏之政忠,忠之弊,小人以野;故殷商承之以敬,敬之弊,小人以鬼;故周救之以文,文之弊,小人以薄,欲救薄,莫若以忠,此天之道循环往复也……”

    群臣听着,都是低下了头。

    五德终始说,是汉代流行最广的理论。

    基本上这个理论甚至已经推广到了连乡下不识字,一辈子都没有出过村亭的农妇也知道,甚至懂得其意思。

    但,这对统治者,特别是君王来说,这简直是胡说八道,一派胡言!

    五德终始,等于是说,汉之德迟早将衰,而汉之政迟早要亡。

    而且,会亡的很快。

    只要有新王顺应天意,振臂一呼,这刘氏社稷,顷刻就要轰然倒塌。

    汉家帝陵将沦为如周天子陵一样,孤零零的矗立在地平线上,任由盗墓贼玷污、亵渎、窃取、破坏的宝库。

    这是刘氏天子的噩梦!

    但偏偏,一直以来没有可靠的理论和学说来抗衡。

    甚至,刘氏天子在舆论界和学术界里,一直是反面角色。

    乡野之间的儒家学者里,不知道隐藏了多少缓则。

    特别是齐鲁吴楚的儒生,简直恨不得新王马上出世,干翻长安,再建社稷。

    面对这些缓则,长安朝堂实际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