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攻约梁山-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他更震惊和恼怒的内容还在后边。

    赵公廉在奏折中愤恨地说:“我就不明白了,我家在夏收灾难中彻底毁了,工坊设备全被抢走了,既没财力也没技术人力了,从此再想务商翻身也不可能了,又重归于凡凡农庄,而且连忠义可靠的人手也几乎荡然无存了,负债累累,生计都是问题,又面临辽寇随时杀来轻易破庄的严重威胁,可谓跌落深渊难见天日,赵庄已没什么可令外人眼红图谋的,我也深感自己不适合官场,做多错多罪多仇敌多,萌生退意,并且已经不理政务随时就会永远脱离官场,不会再碍着谁的仕途前程了,我平凡的弟弟更碍不着谁,困在梁山野地吃穅咽菜苟且活着而已,可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居然仍然是从朝廷到地方有那么多官员处心积虑要致我弟弟于死地,且不论梁山周围官府的恶行,比如,在泰安搞什么相扑擂台故意污辱我弟弟,挑衅刺激他去打擂,想借那个巨人相扑高手用比赛合理合法的摔残他甚至趁机杀死他。这到底是为什么?”

    “我家对大宋义务贡献牺牲得还不够多?“

    ”得以吃饱饭的满天下的人,尤其是那些权贵依仗权势从我家的商务上轻易截取到的巨大利益还远不能满足胃口?“

    ”我家牺牲了自己的利益,照顾了大家的利益,尤其是不得不优先关照权贵们的利益,怎么就没换来一点情义,反而回报的全是满满仇恨呢?升米恩,斗米仇,也不能这么个仇法吧?这还有半点君子德行,还有士大夫自诩的高尚节操?”

    “当初,我弟弟还在襁褓中,家祖母有一次对我说,公廉,你爹娘太忙,忙着照顾咱们庄上上万口子人活命。咱家地太少,要养的庄户们却太多。官府护边不利,百姓生活指望不上。你爹娘身为庄主,有责任让庄上的人有吃有喝并挡住辽贼带领大家活下去,不发愁不忙不行啊。他们没时间没精力好好照顾你弟弟。而我们这些老人呢,老了,再有心也没用了,越活越只能是家里的拖累,也不能照顾保护好你弟弟平安长大顺利一生,你是哥哥,比你弟弟大了能差一辈。你要担起当哥哥的责任来,要长兄如父保护和照顾好你弟弟。祖母爱我如命。她老人家既发话了,我自当以命遵从回报这份爱。有此嘱托,我当时跪在祖母面前对天盟誓,定不辜负她老人家及长辈们的希望,此生必竭尽所能让幼弟再平凡卑贱也能快乐平安一生。我沧赵家族向来以信义为先,说到就要做到,否则枉为男儿。那些官员耍那些自为以聪明却见不得人的无耻手段蓄意坑害我弟弟,我这长兄如父的哥哥岂能容忍?堂堂高官士大夫,有权有势,如此不顾身份体面对付一个平民少年算什么本事?我只有这么一个弟弟。他若无罪,无论谁想害他,我都决不答应。有本事,冲我来。”

    赵佶并不知道泰山相扑擂台的事,看到奏折所说,先是愣了一下,但随即就涨得脸红脖子粗的勃然大怒。

    他当然不是为泰安官府所为生气,而是因为他就是蓄意针对梁山及赵老二的人,赵公廉如此放言也是在向他挑战。

    “好大的胆子。狂悖之极。”

    赵佶拍着华贵御案失态怒吼。

    娇嫩的手没轻没重拍在坚硬的檀木桌子上拍得巨痛,他咝咝着才转移了些怒火,恢复了些冷静,忍着怒火又往下看。

    “有人说我沧赵家族肯如此为国家奉献牺牲,肯如此容忍利益侵害,能如此不重钱财之利,那么就必定重其它的,比如权力,说有史为鉴,我必是有更大的野心和追求。说来说去,无非是暗示朝廷我有不臣之心,早晚会造反祸害大宋。”

    “对这说法和鬼蜮心思,我就靠了。”

    “有能,有忠义,有大无私胸怀壮志,这也是错!对内傲慢凶残争权夺利,斤斤计较,对外温廉公俭让,讲君子气度,大国风范,慷慨大方,温顺有礼,甚至奴颜卑膝通敌卖国,反而是应该的,有功。我家这样却是该死的重罪?”

    “这是什么狗屁思维?”

    “轻财,轻权,轻名,有大志和牺牲精神愿意为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挣得颜面争取应当匹配的权益,专心富国强军狠斗异族,这种美德不值得歌颂和维护,反而自私自利,嘴上说着孔仁孟义忠君为民,国为重为先,家为后为轻,实质上只顾小家和自己名利享乐,无视国家民族权益和危机,倒是符合潮流人心了?是应该如此,否则就是有异志该死?”

    “这是在颂扬和推行维护的什么狗屁思想精神?”

    “还卖弄小人之心读懂的历史见识振振有词大言炎炎说什么纵观历史,凡有大志肯无私奉献的臣子都是大奸似忠实为窃取江山的野心家。原来国朝宣扬推行的儒家信义节操都只是表面文章,当重私利的无耻小人奸臣才是正确的合乎世情常理的。怪不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伟大胸怀被官僚们口不应心虚伪的糊弄赞美几句,然后就是嘲笑鄙视弃之。原来当官当贵人的准则是先天下之乐而乐,后天下之忧而忧才对。先忧后乐只是专门要求小民无私奉献牺牲。”

    “昔年,我那时还是个幼稚少年,还蒙头蒙脑在沧州城求学。有一次休假从城返家休息和探望亲人,途中,我遇到几个农夫和一个大和尚走在一起,无意中听到他们对我朝的议论。”

    农夫们气愤不解请教大和尚:“国朝如此富裕,养的兵将官员多得象河沙,武器装备充足强大,可为什么不但不能保护交税纳粮把心血和忠心全献给了国家的百姓,反而一味退让,让辽贼年年收着大宋贡俸还肆意进来烧杀抢掠我们?”

    “大和尚说,这不奇怪。“

    ”大宋从立国就鼠目寸光小家子气,开国太祖当初领兵征服蜀中后就立河边划玉斧很满足地说,大宋江山至此就止。结果留下个大理国存在了下去,闹得弹丸小国在大宋南疆也是个隐患与威胁,更别说更贪婪无耻的安南了。北边呢,又止步于燕云南境,说是一定要收复燕云十六州,可立国上百年了也无寸进之功,反而被辽人压制打得低头纳贡为小;更有西部区区荒蛮贫穷之地的党项小族划土称王建立夏国而宋不但无法剿灭,反而越打人家越强,又是低头纳贡。”

    “举目看看,大宋周边是个国家就能拿大宋一把得到想要的种种好处。为何会如此?”

    “宋王室从立根就是无胆无骨无远大胸襟气魄目标的。后面更是一代不如一代,皆是苟且富贵缩头京城安逸享乐的胆小软骨头。贪生怕死,胸无大志,视四面皆敌凶险危机皆不见,这是小富即安的小地主小商人作派,就不是皇室该有的素质。好不容易有个勤俭有志的仁宗皇帝,却限于能力和朝廷激烈内讧,只能死守疆土对外也毫无作为。宋就不是一个正经国家。它只是个历史过度的朝代,仍是儿王朝,实质是暂时代异族统治汉人为异族效劳的,必是个短命国,国祚不会长久。等异族被喂饱了,休养生息恢复了实力,汉人也缓过来了富裕了,值得大抢了,异族就会再打来统治汉人。宋的使命也就完结了。这个汉人王朝必会被异族轻易所灭。不信,诸位就好好活下去等着看看贫僧所言会不会应验。”

    在赵佶震怒得脸都扭曲变形了中,赵公廉在奏折中又说:“我那时太年少不懂什么,但听了议论还是极度气愤不服。”

    ”我朝怎么就不能象汉唐那样纵横九万里了?“

    ”宋室仁宽治国,重士重商恤兵,金银散,人心聚,怎么就不能让大爱广布天下苍生让四方臣服万方奏乐了?“

    ”谁说我王就没有为江山盘点冷暖的大爱情义,没有驱敌万里的雄心和梦想?“

    ”我朝怎么就不能扫荡异族,了断风雨恩怨,让日月歌天地鼓,让丰功伟绩古今流传。赢得乾坤和百姓乐,最终迎来太平人间?“

    “我不信我王就不能带领亿兆臣民开疆拓土涤荡异族于尸山血海中,不信不能驱赶蛮子仓皇远窜边荒大漠之外。”

    ”我不信。“

    “为此我发奋读书习武,定要中举做官,帮助圣上富国强军化谣言误解一雪前耻。祖母也夸我有志气,是个好孩子,想做那就全力以赴去试试。我全家全庄也都受此激发了怒火斗志,拼命发展农商,既为改善自己的生活增强抵御危险的能力努力,也为国家积攒些扬威天下的实力。大家都在全力支持我。”

    “那时,我常想我朝有如此多的人口,如此发达的财力和文明,对外却如此憋屈,到底差的是什么?”

    “慢慢的,我想明白了两点。”

    ”我朝不能支持长时间作战,不就是农业国效益低下,作战损耗比游牧民族太大,粮食产量太低总不够吃供不起?“

    ”那就想法改善耕种手段,提高产量,发明机械提高劳作速度,降低农耕劳苦困难程度,有能力种更多田地并精耕细作。同时,更重要的是,既然我们拥有的作物产量怎么努力也有限,那就千方百计引进异域拥有的那些高产宜种作物,改善农产品结构,既有产量又能丰富我国食物品种,最终全面提高农业效益,也提升了我朝臣民的身体素质。“

    ”所以,我家把创新验证了的耕作方法、发明的机械以及九死一生才冒险从海外弄来的优良作物廉价奉献天下。我请示陛下放我在京畿属县为官,冒着满朝众多诽议甚至刁难和凶险,搞农业革新示范,努力做的就是为了这个农业目标。“

    ”我朝军队总打不出去,只能被动固守,不就是缺合格的战马吗?“

    ”我家把抗辽获得的好马廉价卖给西军,配合陛下推动标准战马的繁殖饲养。等到我镇守沧北就冒险推行新马政。为的就是解决大宋缺马的要害软肋问题。“

    ”我和家人欣喜看到了大宋粮食再也不是问题了,看到缺马的窘迫也在迅速消失。我以为当初我的梦想可以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