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攻约梁山-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公廉离开清州前原本已经不管事,却一切政务军务都照样运转正常,根本没任何大问题,可他一离开,没任何官僚体系改变的清州却立马就乱了。军队军心动荡,将士们不大听招呼,这个先不提。只说文武官员们本身就出问题了。

    武将露出骄横跋扈野蛮本质,文官瞧不起他们,他们更瞧不起文官,拉帮结伙,不守法度,常常寻衅闹事。

    自负素质高的文官们也同样不老实。

    迅速串联分为一个个帮派,派系与派系之间,派系内部之间,你不服我,我还不服你呢。

    开始又热衷说慷慨激昂的大话空话,吟风颂月,呷酒欢宴,放浪形骸,只因清州居民和家中丫鬟美婢趁机跑光了,没新鲜美色可贪,没娱乐场可放纵才少了样腐烂,结党营私,争权夺利,打横炮,下绊子,拖后腿,玩内讧,一时间好不热闹,对主持政务的通判由以前尊敬老实服从迅速转为阳奉阴违,嬉皮笑脸,胡搅蛮缠,无理搅三分,在要下力吃苦的公务上敷衍塞责甚至故意刁难使坏,以往不敢贪脏枉法,不敢半点迟误公事的顺畅廉政高效运转体系转眼就堵塞甚至崩溃了。

    可赵公廉又回来了,什么也没干,连欢迎酒宴都不参加,也不大愿意接见拜访,不问任何事,也没处罚任何人,场面话都没几句,就是闲汉一样住在了衙门后宅里,可是,陷入混乱的清州,无论是政务还是军务就这么很自然地转瞬又顺畅了。贪污的手不但缩回去了,而且把已经落腰包的好处又悄悄还回去了。派系没了。武将也温顺了。通判和兵马统制高继光的政令军令又好使了,无人敢违抗,甚至无人敢稍怠慢拖延,没刺头了,也没无赖了,更没使坏的,都成了乘宝宝。

    官员如此,各衙门的胥吏们就更老实了,再也不敢耍这时代的小吏必有的刁滑刁钻传统恶习,一个个溜溜的勤快。

    赵公廉不作为,没做一个指示,没下一个正经命令,可边关的将士们又照样自觉勤奋训练骑战步战搞各种拉练。

    混乱,死气阴沉,危机四伏加内斗而气氛紧张危险的清州又充满了轻松笑声和活力和谐,又象从前一样阳光灿烂的。

    似乎没人在乎面临的边关威胁,没人害怕单薄的军力在不久的秋后无法抵挡强大的辽寇侵犯。

    赵公廉没有任何添加兵力的措施,连点紧急应对的意图都没有,但将士们却没人担心这个而焦虑不安议论询问。

    不但是清州,沧北其它有主官坐镇的三军州的前后情况变化也大致和清州类似。

    三军州的主官也无人忙着赶紧派部下或写信来焦急询问赵公廉如何补充兵力,秋后如何应对辽寇,也没人来祝贺赵公廉回归又重掌重权,但,似乎只要赵公廉坐在清州这,一切就都不是问题,侯爷不说什么,他们就不需要焦虑什么。

    不知所谓的王开道被整治了后,官僚们看到这家伙居然并没有死在押送军粮的路上,虽然晒得黑炭一样,经受风吹雨淋和疲劳,很憔悴不堪很憋屈的样子,但仍然活得好好的忙碌着不断向各边塞运送粮食,众文武都静下心转入忙正经事。

    赵公廉继续悠哉悠哉。

    弟弟赵岳曾说过:当政治老大得会偷懒,建立一个尽可能扁平化,尽可能顺畅高效全在掌握的管理体系是必须的,否则不说耽误事,只操心上火劳累也熬死了,哪有时间享受生活?哪能抽出身子陪老婆孩子亲人乐呵,比如一起去饱览世间各地的美好?想长寿,哪可能吗?

    那样活着,即使至高无上,一言九鼎,可整天累死累活的困在高墙中如坐牢,生命与生活又有什么意义?

    生命的意义范围广了,可不止是权力和丰功伟业。

    在短暂人生中享受人世百般滋味和乐趣,享受自由,能享受到常人的轻松,那才没白活。

    赵老二说:“我可只有一个哥哥能同游天下。”

    赵老二很希望大哥退休后还有体力和精神头能和自己一起去逍遥捉虎打猎,可不愿到时看到个半死不活的糟老头子。

    赵公廉每每想起弟弟当时说那话时露出的嫌弃神情就想笑,但更多的是触动了心弦,记在了心头。

    他执政沧州起就很注意方便偷懒的管理体系建设,在宋体制内尽可能捣腾出个临时的以他为核心、以文武副手为实干主官,以人为本的管理运作体制,首长当得果然轻松,有无线电通讯之便同时兼顾海外帝国的众多主要事务仍从容有闲。

    在这个过程中,赵公廉从中日益深刻认识到弟弟一手强力创立的帝国政治框架是多么先进高效高明,多么有能与时倶进自然自我调节合理演化的远大前途,在这样的隐含民主的政治体制框架下,不会出现时代进步产生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矛盾方面的大问题,帝国体制不会渐渐沦为阻碍生产力发展必须推翻的腐朽落伍。几百几千年后,沧赵家族会被废除王位,不再拥有尊荣,但至少不会成为人们恨而群起打倒的对象,长久的功高恩泽天下,必能保障血脉延续,子孙无忧。

    期间,他也锻炼出了遥控监察管理全国的能力和经验。

    他深信,在弟弟构建的军政分开、权力鼎立、民众监督政治框架下,混合治下的多民族种族人群最终化为只有一个信仰一个主体语言的一个民族——中华民族,消除了多民族和必有的多民族矛盾,又有了无线电及时通讯,再有了公路铁路贯通全国,以这两件勾通和掌控全国的法宝,加上强大忠心的军队,未来的帝国疆域广大得惊人,地理复杂得惊人,却不会容易脱节失控出现这也造反想分裂独立,那又山高皇帝远敢欺上胡为不听中央制约和招呼。科技立国带给全天下的人们生活水平迅猛提高,新财富新享受层出不穷,眼界大开,思想开明进步,希望满满,前景美好,人人以身为帝国公民而光荣自豪,自会自发地热爱和维护保障自己美好生活的帝国大家庭,自然更能从根本利益上保障帝国长久的和谐团结稳定。

    赵公廉对清州官员放言“我在就是作用。”心里还有一句:我身后藏着只猛虎。弟弟在就是作用。你们都没这福气。

    他信心满满,一切在握,自然淡定从容。

第1125章 另一困扰() 
赵公廉轻松潇洒得不行。

    河间府的宿太尉却是日夜惊心发愁。

    宿元景本以为赵公廉有了插手整个高阳关路军务的权力就会忙完沧北很快转到这边展示一下权威才干,却没有。

    他本是既希望赵公廉来帮忙整训震慑一下河间府边军,又忌惮来了抢了他的权力威风整军功劳,这下什么心也不用了。

    赵公廉居然在当着官混日子,别说他这,就连清州本地的兵务都半点儿不管。

    同样要受赵公廉监管整训的河北西路军队,这只临时拼凑的匪徒一样的大军,也在害怕这位凶悍强大的侯爷来他们这展示铁腕治军手段,没想到侯爷根本不理公务,舒舒服服什么也不干,又岂会大老远跑来辛苦管西路军多操闲心惹人嫌。

    宿元景以自己老辣丰富的官场经验也看不明白赵公廉这是干什么,又知道自己如今在高阳关路的政治形势和作用极微妙,可称是半个最高傀儡军事长官,朝廷本心是极想利用赵公廉统领整个高阳关路的军队,守住东北,同时兼顾危险的河北西路安全,但又极为忌惮和痛恨赵公廉,戒备着,不敢,也不愿意放权并让赵公廉越发得了意而小视朝廷越发生了骄横心,只能多压责任权不给实际掌控权,想由他压着赵公廉军权以变相利用赵公廉的能力和影响力达到目的,可也没想到年轻热血好展示本事与权威的赵公廉却一反往日的风格,沉默低调到事都不干,不用实掌的权力,仿佛不存在一样。可清州和沧北又确实恢复了正常,一切又稳定有序,人家确实完成好了本职工作任务,朝廷明知赵公廉不作为有故意怠慢朝廷期望之嫌,却不能说什么,只能忍怒静静心等等看后面。那么他宿太尉身为赵公廉的顶头直接军事长官,又能说什么?

    说你不能这么当官,你得干事,管好自己手下事,也得过来积极视察整训河间府这边的边军,不能有负朝廷厚望?

    那只会除了招人嫌,还招人嘲笑,显得他宿太尉愚蠢又无能,既看不透事,也治不好军,坐实了不配当首长。

    这个时候说好说歹都不对,没法对赵公廉开口啊。

    无论是朝廷还是他宿太尉降罪指责或督促建议人家勤奋多干事,人家都只说句正观察本职权内的情况忙着考虑如何处理直管的事,没空,也没心思旁顾,着实顾不过来干涉非直管内的事,就能轻松堵住所有人不愤的嘴。

    毕竟人家只是军事名义上的副手和辅助,事自有宿太尉这个正职或河北西路的主官官员负责,副手辅助者只管好自己直管的一摊子事就行了,伸手多管正职或别处主官权力内的事,那是官场忌讳,好心出力却最招人恨。

    人家又不傻,对朝廷又看不惯,不再想为朝廷的事多瞎操心费力,免得边疆安定,朝中诸贼如了意,少了惊恐焦虑,轻松享福中还能得意洋洋暗笑忠心效力吃苦流泪的人家果然是个大傻b,太好糊弄,稍出点诱饵,稍耍点手腕就引得二b青年又热血沸腾跳着高的玩命干,更可能轻松下来又起了闲心思又琢磨怎么害人家,那,人家干嘛要那么多事傻干?

    朝廷耍的压担子加责任却不加权力的自觉巧妙的政治小手段自然流为笑话。

    皇帝和权臣们使计时忽视了最基础的前提:有上进心,渴望展示和证明自己的官员才会有点名目就抓紧了拼命干。

    而赵公廉还需要证明什么?

    人家又看透了朝廷的阴险无情,之前心灰意冷了,现在即使又被皇帝鼓动起点热情也没多少进取心,根本不指望趁机再抓更多的权力建大功创伟业能挣得更高的官位荣耀和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