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攻约梁山-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觉得赵公廉走的是年少当谄媚宠臣,年长资历根基有了迅速转入当干臣的长久路子。本质说白了就是一心逢迎皇帝所好,只紧抱皇帝大腿,由此深得皇帝喜爱与依重。

    “人言文成侯文能安邦武能定国文武双全。我王孝迪也是文武双全,不比他差。”

    赵公廉干的是强北军制衡西军满足皇帝心愿的路子,上得君心,下得实惠。王孝迪觉得自己是近臣,在皇帝眼里印象不错,有张邦昌等大人物在朝中照应,也有了根基,也能这么干。

    于是他毅然决然上本辞卫尉少卿(管皇帝依仗的二把手)职务,慷慨激昂向皇帝表示他愿意放弃京城的舒适生活不辞劳苦去边境整军敌外侮以报君恩。

    对此,张邦昌等奸臣也是大为支持赞颂的。

    不能让赵公廉专美于前。眼看赵公廉越发势大难制约,必须想法削弱其对国家的作用,降低皇帝对其的依重,从而抑制赵公廉在仕途上的上升速度,如此才能有机会打掉沧赵。这是其一。

    其二,皇帝被蒙在鼓里,觉得天下总体大局仍然是繁荣昌盛太平,他做的是安乐皇帝。大奸们截留隐瞒了下面的贼情奏报,心里门清,大宋盗贼四起,社会动荡不安,江山有不稳迹象。当然,他们不认为大宋要完蛋了,但感觉这种时候还是抓到能直接调用的军权更好,顺便加强地方势力。

    王孝迪的选择正符合他们这个帮派的整体利益。

    赵佶看了奏折,第一时间是觉得王孝迪脑子锈逗了。

    这人放着天子近臣的位子不坐、京城的好日子不过,想去北方吃沙子,是想攀比赵卿吧?

    无论别人怎样评价赵公廉,无论在心里怎么警惕沧赵家族,在赵佶心里,赵公廉确实能干,是史上适合为政的绝对出类拔萃者,其能力潜力,满朝文武无人可比肩。

    大宋开国至今,哪个官员能象赵卿那样十几岁就有全局观当得皇帝得力秘书?哪个官员能二十不到就能把一县治理得政通人和繁荣兴旺?谁能在二十几岁就把一州要地治理得军政皆强?谁能在不到三十岁就能把守边境,让骄横野蛮凶悍的辽军铁骑都不敢犯边?

    赵卿文能安邦武能当朕的保镖,这个王孝迪仪仗为朕管得不错,也是个聪明能干的,可你能和赵公廉比吗?那是不世出的政治大才。只有我这个神仙转世的皇帝才有福气拥有。

    心里嘲笑了一下王孝迪,赵佶再一想,又不免有些感动了。

    当官的,哪个不想做京官?有几个愿意放弃安逸主动申请为朕吃苦守边?

    单是王卿这片忠心就要表扬肯定。不能寒了他的忠心。

    于是放为环境相对险恶的次边境真定府为知府。

    希望王孝迪在那里真能整治出一支强军,政绩上也有所作为。

    赵佶希望有年轻力壮的官员能压一压赵公廉的风头,间接敲打一下赵公廉别得意忘形。

    郑居中1059…1123是宰相王珪之婿,举进士后以贵妃之从兄弟相标榜,由是深得宠信。在历史上政和三年1113至七年拜知枢密院事,太宰,连封崇国公、宿国公、燕国公。

    在有了赵岳奋力煽动翅膀的世界,大宋环境改变了,许多事也发生偏移,连高俅的仕途都没象历史上那样迅猛一步到位,郑居中阴差阳错也没混得历史上那么好,但老家伙级别已经很高了,当沧州知府,即使兼领高阳关路防御使也是绝对的低就。何况没兼领。

    赵佶把玩伴宠臣郑居中放在沧州,一方面是郑居中内心太想发财强烈要求的,另一方面,表面说是加强沧州治理增加赋税加强边境实力,暗里更有加强监视控制沧赵家族的深意。

    赵佶比较信任赵公廉,现在更多的是依重,但绝对信任郑居中。

    由绝对心腹控制太能干影响力越来越大的少壮派臣子领头羊的家族,赵佶才能安心享乐。

    郑居中敢肆无忌惮地调用军队卡沧赵商务的脖子意图敲诈勒索谋取巨大的私利,说到根本也是因为有皇帝在他背后撑腰。

    作为皇帝的知心虫,郑居中能清晰地猜测到皇帝内心也有打压抑制沧赵商业的意图。

    一个家族富有不是问题。大宋商业空前发达,年税收上亿贯,别说有各种特权与便利的达官贵人家,就是民间有钱的也比比皆是。沧赵商务只是做得特别突出而已。

    可赵公廉成了掌握军中重权的要员,并且势力越来越大,家族再太富有,这就不行了。

    强大的家族势力在边境,能和赵公廉遥相互应,京城又无人质,这简直有造反的势力和机会。赵佶控制不了历史造成的西军将门,却绝对不允许再出现这种不可控的军事势力出现。

第437章 王孝迪的练兵怪招() 
在当初放赵公廉就任沧州军政一把抓时,赵佶知道赵公廉有才能当个好地方官,却也没想到赵公廉居然如此能干,人家别看年轻但真就能搞出出色政绩并练出强军。

    那时赵佶也很信任自己的能干宠臣,并没有要求沧赵留人质在京城,只是用别的手段钳制。现在再提人质就没意思了。

    沧赵家主本就是个粗俗之辈,富有安逸了,没了当初抗辽的勇武强悍,成了好吃懒做游手好闲之辈,还怕老婆,成天带着老婆在外东游西逛,不着家也无法管家,家务一切事由老太太和管事仆役在主持,说明没野心,由他继续浪荡。

    赵公廉唯一的弟弟就是个粗野无文的纨绔子弟。胆大嚣张的恶名,赵佶这个深宫皇帝都有所耳闻。但也就是个依仗兄长权势,被长辈惯得不知天高地厚的未长成的荒唐少年罢了,不足挂齿,由他继续荒唐败坏沧赵名声好了。闹得若太不象话,就可以就势连赵公廉一起敲打一下。

    沧赵实在人丁单薄。剩下的其他人老的老小的小,妇孺之辈能干什么,不足为虑。

    说到底,沧赵强势是赵公廉强势。沧赵家族就这么一个支柱人物。而赵公廉能强势,全赖皇帝恩宠。沧赵以仁孝名动天下。这是赵公廉的根基。钳制住其家族,赵佶有信心控制住极讲孝义的赵公廉。

    唯一让赵佶不放心的就是沧赵商务能力太强大,对大宋商业经济影响力太大,有可能成为威胁,必须削弱赵公廉这只根基与翅膀。

    有了这心思,赵佶才会在知道杨戬等人沉重打击了沧赵商务,导致两淮商业萧条不少、税收锐减,仍宽容了杨戬膨胀的私欲,放了杨戬一马令其继续代他管理两淮税收,并且赵公廉不向他申诉冤屈,他就装聋作哑当是不知杨戬等对沧赵商务所为,不追究其他人的过失。

    而赵公廉有弟弟提醒的赵佶在历史上的评价,对这位皇帝了解到骨头里,早察觉了危险。

    你玩帝王之术要打压我的经济根基?

    很好。正好我要转移商务产业中心,沧州的产业就势显衰败,我早早离开沧州好了。

    在这场无声无息的政治较量中,皇帝利用统治地位无疑占据主动。但沧赵也反争取了主动。

    这算打个平手。

    郑居中怀着皇帝的意图来继续打压沧赵经济,沧赵毫无还手之力,他现在玩得很嗨。

    京城中那些想暗算毁掉赵公廉的人看到郑居中如此大动作地肆意刁难沧赵家族,根本不象过去在京城那样顾忌赵公廉,判断是皇帝对赵公廉有了什么不满甚至不信任,顿时喜出望外。

    制定的那个阴谋的施行时机立即提上议事日程,那些官员私下以各种名义相互串联秘议得越发勤快。一张巨大的网随时准备罩向沧赵,准备一举致辞沧赵满族于死地。

    赵公廉若完了。那好处可是太大了。

    政治上少了个强大又潜力无限的恐怖对手,儿孙后代的富贵荣华生死荣辱也不必再担心被赵公廉捏手中。满门老少脑袋上可能悬几十年的这口利剑就没了。

    经济上,肥得流油的沧赵家产更让人眼红心热。

    扳倒赵公廉这个大宋巨奸,大家都是有功之臣,皇帝升咱们的官是应有之数,那横财也要发,而且沧赵巨财自然而然要由咱们这些功臣优先刮分,即使孝敬皇帝分剩下的,相信哪一个同盟也能一下吃撑着。

    有了这笔巨财,嘿嘿,即使几代人什么也不做,只怕也能享用无忧。何况还有沧赵赖以暴富的摇钱树——那些绝秘生产技术和设备握到了手。

    这也体现了权力的一个黑暗本性特质——合法抢劫、无偿占有。

    在这时代,没有权力保障的富人,只不过是一头头待宰的肥猪。谁先被宰,就看权力贪婪冷酷的独眼先盯上谁一。

    京城的阴谋家满怀信心与期望,盘算着计谋与好处,暗暗很嗨。

    雄心勃勃想攀比碾压赵公廉,显本事功绩力求迅速突围上位的王孝迪如今死了,一度嚣张与得意洋洋的脸再也笑不出来了,但从两年多前上任真定府时开始,也玩得很嗨。

    大宋通判官,大宋官制设置牵制知府知州行驶权力的州府政务二把手,掌管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项,对州府的长官有监察的责任,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等州府公事,须通判连署方能生效,并有监察官吏之权,号称“监州”,权力很大。

    王孝迪能名列历史奸臣榜,确实在政治上有术。

    上任后,他利用来自中央的优势,交好本府监军太监,连哄带吓很快拉拢了本府兵马都监周金锷和仓槽要员,把牵制他的老通判陈并挤对拿捏住了。

    陈并也识趣,争权败了就立即老实认输缩头,常常在家养病不出,政务任知府而为。

    王孝迪很有干劲,掌控了本府军政,一边治理地方经济并捞钱,一边雄心勃勃开始整军。

    他还要治下军官有钱孝敬他呢,自然不会象赵公廉那样惩治军官腐败拿军官开刀立威。

    王孝迪认为宋军器利甲坚却战斗力弱主要是缺乏敢战精神。

    这厮练兵不走寻常路,真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