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攻约梁山-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后,梁山只贩卖沧州老根调转过来的少量商品,维持梁山中转站的正当名义,利用广阔水泊的隔断,暗中全力壮大武装力量。沧州这边则一件商品也不从陆地经过,只生产原材料自己能供应的,不需要外部供应商,让沧州商业完全退化到以前的老封建时代,让郑居中为皇帝期望的高额税收任务愁死。

第707章 斗法10() 
沧赵已经着手大宋走向完结时期的战争准备,准备迎接金国带来的天倾血洗。大宋统治者却还沉浸在习惯性的内斗娱乐中,浑不知悬在头顶上的利剑的吊链正加速断裂。

    赵岳带戴修明到青州,当然不是给花荣一家配备个医生保障,而是要送入二龙山,从医疗上保障晁盖等的生命,也是为了保护宋江别病死了。

    戴修明这段时间在赵庄一直跟神医安道全等学习医术,提升医学见识与手段,同时跟李助学习剑法,提高武艺,加强自保能力。他的两道童兼徒弟也在如此进行提升,但不是为去二龙山,而是为长大后谋生准备。

    宋江在水浒中曾经差点儿死在背疾。

    那病,赵岳估计九成九是上火焦心,火攻造成的。

    都说没足够心胸气量,政治上成就不了大事。

    政治确实不是好玩的。领着一群绿林好汉亡命之徒搞政治,那更是考验人的活。宋江在山寨政治中,不能象正规朝廷官府中那样以现成的强大体制为根基与保障,可轻松自在得多的当长官老爷。想当高高在上,颐指气使,只动嘴不动腿的老大,脏活累活险事全吩咐部下头领干,那只有死得快一个下场。宋江为笼络住各种出身经历的好汉,必须保持谦和宽容平易近人风范,只有在执行军令军法时才可板起脸玩老大权威。

    你想一想,一伙由强盗、凶徒、地痞无赖、官僚军官等多种人物构成的草莽集团,里面什么样的人都有,个个都不是善茬子,个个凶狠而胆大妄为,哪能是好摆弄的?

    宋江不能对这些手下发老大的威风脾气,反而得体谅担待着,千方百计处理好各种矛盾,安抚好众人,当好受气桶、装气桶。手下任何人都可以借故发发疯闹闹小性子,就是他不能,不但不能,还得承受李逵闹事之类的顶撞,干窝火。长久的委屈憋气焦虑不安,又不得发泄,积累起来,宋江只是凡人,没有佛陀那对万事都能轻描淡写拈花一笑的的博大包容,也没有金刚不坏身,岂能不病?

    只是安道全在沧赵家了。世上再没有另外的可以治疗反贼首领宋江重病的神医。

    赵岳只能当回宋江的保姆,私下为宋江打算好医疗这方面的事,省得宋江医治无门,折腾间就挂了。

    戴修明的医术还是很有两下子的,见识了现代医疗手段,再加上专业培训,应该能担当起二龙山医疗队长的重任。就算到时真治不了宋江的病,这不后面还可请教安道全,更有强大的具备后世医疗技术手段的沧赵医疗支援团队么。

    戴道长上了二龙山,不但要担负领导二龙山的医疗卫生事业,保障关键人物的健康安全,在宋江受招安后,还会继续跟着宋江,为受招安队伍征战三大寇提供医疗保障,一直到结束。

    这是个艰巨、辛苦、危险的任务。但戴修明有道家的正义与慈悲,更有坚强和担当。赵岳稍一试探,透露了那么点意思,老戴就明悟了,当即慨然接了这活。

    老道无儿无女无亲,四大皆空,唯一牵挂的是两收养的懂事道童,有赵岳提早安排照顾好了,他再没任何要求。

    花荣这已经从电报中提前知道赵岳的用意,派人去二龙山秘密联络了公孙胜。

    公孙胜前几天就以下山寻访一精通医术的道友上山入伙,增强二龙山的医疗保障机制为由向晁盖和吴用提出要下山一段时间。晁盖自然欣然同意。

    公孙胜已独自秘密潜入到花荣这,结识了大名鼎鼎的小李广,一边交流一边等待赵岳到来。

    实际上,二龙山真不缺大夫。

    沧赵崛起,赵公廉从政,在东京当人称的小相那几年里,除了给皇帝当好秘书和玩伴,主要干的就是利用赵佶好大喜功急于树立合格皇帝形象的特性,鼓动皇帝推广教育卫生事业。

    教育方面主要是推广拼音字典识字、简化字、硬笔使用和基础数学普及教育。

    为有效快速提升字典识字的方便与利用率,赵公廉秘示从事教育事业的好友老大哥权邦彦利用儿歌传唱拼音字母的新颖有趣形式吸引小孩子注意力与参与,无形中加快传播,先在东京快速让人们接受和掌握拼音字母,配合低价出售的字典,让大人小孩有心识字的都能自己用字典认字,然后很自然地漫延到外地。

    这事,艺术家皇帝赵佶很重视,进展很顺利。

    以1、2、3取代汉字记数为基础的数学以及算盘和操作口诀的推广,相对也比较顺利,但主要是因为实用便利在民间得到广泛接受和迅猛民展。

    官府记账等,广泛应用算盘,抛弃了复杂费事的算筹,计算时实际改用的是便利直观的123,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但账本仍然是汉字记数,不用123,并且是老式极复杂很难看懂又容易出错的流水账,书面一切仍然是老一套。官员美其名曰这不容易错账和篡改。实际上不过是方便官僚们从账中搞鬼。但这涉及到官僚集团整体的利益。大家心照不宣,自个家里倒是用新法。

    简化字、硬笔使用的推广就坎坷了。

    简化字好记好写。硬笔方便好用,写的字可很小。

    尽管这两样能大大节约来之不易的纸张笔墨砚台,大大减轻求学者的经济负担、识字负担、国家办公财政支出负担,也节省了太多时间和精力。但却不得知识垄断文化人氏官僚们所喜。

    翻开历史,你会发现不少利国利民的新事物,却首先被本应该最积极维护与推广的统治者否定阻挠,即使这新事物没有损害其利益,仅仅是不合统治阶层的习惯或心意就无法发展起来。

    拼音字典的出现极大损害了知识垄断集团的利益,但皇帝热衷于此事,极力推广。这事不好变着法的强硬阻挠,不然触怒正热心的皇帝,还被天下万民敌视仇恨,阻止不了反损了名誉,背上骂名,记入历史遗臭万年。

    但简化字和硬笔就是另一回事了。

    怎么着?

    老子读书时学的是复杂汉字,用的是毛笔,为识写和书法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吃了太多苦头,如今老子好不容易学出来了,当官了,居然推行简化字、硬笔,要正要悠然享受苦读寒窗辛劳成果的老子再去费心费时间学以前写了会被批为少笔漏笔错字的简化字、练写硬笔字?

    利国利民,方便文化普及扯蛋去吧。

    老子的毛笔书法白练了?

    老子当年吃过的读书苦,后辈也得接着吃,休想偷工减料轻松舒服,继续学那复杂难记字吧。

    尽管赵公廉有弟弟的事先提醒,把简化字巧妙地以皇帝的设想和领导创立,他主持具体事,(实际就是照搬弟弟赵岳写的汉字),让皇帝享受造字的文化圣典丰功伟绩与荣誉,借助皇帝的权威来避免麻烦,加强推广力度,但仍然遭到激烈反对。

    有官员直接拿这是否定孔孟先贤来说事,猛烈否定与抨击。

    再加上越简单的字,书法上越难写好,简化字在书法上写了不如复杂字美观,艺术家皇帝担着简化字鼻祖的盛名,他自己却在内心也不喜欢应用,书法和圣旨上仍然习惯老字,到下面,简化字和硬笔的推广就可想而知了。

    到了民间,读书首先是为了考进士当官。学子们不是不愿意接受方便识记和书写的简化字,但主流仍然照旧老字。因为老师厌恶简化字,当地主管的教喻不喜欢简化字学生,主考官不能因为考生写的是简化字而否定人才,却可以从别的方面找理由把这考生排除掉,变相否定简化字。如此一来,读书人知道应用简化字至少在通往官场上不吃香,谁还愿意坚持学新字?

    简化字和硬笔在根本没条件,没想过考进士当官的草根群体才有市场。这个群体只求不当睁眼瞎,只求实际应用的节约与便利。就不是文化垄断阶层能控制阻挠得了的。

    当然,统治阶级对这些只能当牛马的群体也不在乎,随他喜欢什么。

    而权邦彦根据沧赵哥俩的战略目的,十几年只坚守教育阵线,推广教育主要针对的目标群体正是这些没条件没希望当上官却想也需要读书的人。

    他长期担任教育钦差大臣,带着热心教育事业的朝廷教育团队、二十人的钦差卫队和沧赵特意配备的贴身亲信护卫,十向年奔波在大宋的文化落后地区,每到一地,视察一下教育先进单位,发表套话空话演讲表扬鼓励做出教育指示,做做几千年不变的官场派是需要的,但这些只蜻蜓点水一略而过,并不安坐发话让下面的人去应付做事,自己由当地官员陪伴着逍遥娱乐,而是亲自出马,带队深入边远落后地区发放最常用简化字的拼音字典、数学等基础书籍,住在当地寒酸的农户家中,招集附近村庄的孩子教当地人识拼音、识数字,教运算

    字典和数学等书籍是由当地府衙准备的。

    好官愿意教化治下百姓有文化,自然愿意在书籍上出钱出力配合。

    贪官污吏恨不能把钱全装自己腰包,总感觉治下收的钱不够贪的,哪能有心舍得白花钱供应贱泥腿子们学习,不愿意提供印刷书籍,找各种理由说没钱来推托。

    权邦彦早有对策,也不争,你说供应书籍有困难,好,那就算有困难。

    他也不走,住下大张旗鼓让手下去以调查教育情况名义查探民间冤情,明告诉当地官员,老子要揪你小尾巴,随便抓几件你做的恶迹,找你算账。我权邦彦不是监察御史,只管教育,管不着你贪赃枉法,但老子可以回京参奏你,从教育说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