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攻约梁山-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刘通一听责任不小又有杀辽寇的仗打,这就高兴了,愿意回老家被大哥刘文拘着。

    赵岳也笑了,“如果那六蟒识趣,那个问题的答案答对了。你押着他们及他们的亲信乘船回老家,具体降服收心工作由你大哥做好。那时六蟒知晓些咱家的秘密,心中的野兽会转化为杀辽寇外敌的强大动力、暴虐战斗力,积在心里的阴暗负面情绪也能得到有效发泄。这股力量用好了,到时也是份不小的助力。收归梁山军更是得力助手。”

    小刘通点头嗯一声:“四哥放心。我不会乱说卖弄早早泄露秘密的。收降这活,我大哥玩得好。”

    赵岳用力拍拍他的双膀:“刀枪无眼,战时定不要大意、逞强。一定服从指挥,更要注意安全。代我照顾好祖母。”

    “嗯,四哥也要保重。”

    赵岳飞身上马,向送别的诸将挥挥手,出了南城门,飞马向莱州急奔而去。

    此时,三衙太尉兼殿帅高俅也一改慢腾腾进兵速度,正带领三十万大军加快扫荡抢掠,奋力扑向密州。

    这奸贼空有大军却不去积极追剿海盗,任海盗北上一路打破府县城池诛杀官吏拐走大量沿海居民,是畏惧海盗凶猛强大攻州灭府如履平地威势惊人,他对部下大军的战斗力缺乏信心,对自己指挥打这么大的仗的能力更心中无底,不敢逼得太紧,怕激怒海盗引起危险的大战不但军队有覆灭之危,混战大败中他也有性命之危,这个风险绝不能冒,也是有追剿的名目借口才可利用难得统如此大军自由出征的机会由南到北抢掠大户大肆发财,除此之外,也另有政治上的积极考量。

    这厮是个误国奸贼,名列北宋末六贼之一,历史早有定论。

    但你若因此说他不忠君爱国,那就不准确了。

    这厮至少还是爱大宋王朝的,更爱赏他一切荣华富贵的皇帝赵佶,对狗皇帝忠心耿耿。正是这份忠心,皇帝才格外宠信。

    放任海盗诱惑拐带走大宋臣民,高俅有很理智清醒的认识,政治目的也是为了大宋好。

    这听起来让人感觉很荒谬。

    但高俅自有他的理由,而且不是没有道理。

    沿海这些跟海盗走的人,心已经不在大宋了,说白了,大宋王朝根本无力剿灭海盗在海外的强悍王国,也没能力堵截在大海纵横自如也可神出鬼没随处登岸的海盗把宋人诱惑走,更没能力从芸芸众生中区分清哪些人心里已经向着海盗挑出来惩罚处置。谁能清晰看出人心里的念头?神仙也辨不清最玄妙复杂的广大人心。朝廷又不能乱猜乱杀,这是个很现实的严峻问题。而强留下想投靠海盗的人,朝廷又不知谁忠谁已叛,这就是巨大隐患,时机一到就会暴发大难。

    就象这次江南大祸。

    朝廷根本不知江南民间甚至军队中居然藏着那么多心早已背叛朝廷归了海盗的人。海盗轻易扫荡江南,就是得了这个便利。

    既然这些人已经背叛大宋,又挡不住流走,那不如干脆这次任海盗一举移走了,朝廷反而对这些地方多了清晰认识和安全。也省得费力却无效地辨别谁忠谁奸弄得人人自危了。

    与国家战略大局和长久安危相比,遭劫的地方官吏死光了不足惜,有的是可补上的。

    反正难辨忠奸,全清空了,重新安排才好。

第863章 贼中贼7() 
出身当地的官兵大举背叛,没尽卫国守城职责,反而成了海盗破城和抢掠的强大助力,事后卷家人跟海盗全部逃走,这件事极大震撼了朝廷,让沉迷在争权夺利内斗不休和繁华盛世醉生梦死泡酥了身心的广大官僚群体第一次震惊意识到大宋人心流失已经严重到真可能有灭国之危的地步。

    但堕落已成潮流如刹不住的火车,官场上下耍权享乐惯了,不但不能收敛侈糜腐败振奋精神励精图治,也没那本事和意志扭转王朝败势,反而受到启发有了紧迫感,越发贪腐残暴,很多官僚在心里较劲:越是末世越得抓紧时间狠贪狠享乐,尽可能把国家和百姓的利益刮到自己口袋,这样在王朝更替的乱世时才能有足够钱财势力悠然渡过那段艰难日子。

    拯救国家?

    这事太难太苦,我干不了。

    那是能吃苦甘愿牺牲自我的英雄的事。历来,国难自有英雄顶上。英雄托天,我在下面沾光享受就好。

    再者,挽救王朝是占了最多好处也最害怕失去政权地位的朝庭大佬和坐江山的皇帝该操心的大事该担负的责任,于我微官小臣‘小人物’有屁重大干系?

    中原王朝更替的汉史早已证明,谁来建新朝坐江山也离不了我们这些有执政经验有威望的读书人。大宋若灭了,大不了换个主子效劳就是了。到时,我还是官,说不定还能当上在大宋不可能当上的高官权臣,成为清史留名大人物。最不济,有捞到的几辈子也花不完的钱财,也能做个生活无忧的富家翁。有钱有知识供养子孙读书当官,天下还是我们的。

    这就是每当王朝要灭,你从历史上却奇怪地清晰看到当朝众臣太多人不但不紧张地清正奋发,反而一如既往腐化乱政内斗内耗,甚至想方设法打击毁灭那些焦虑国家想拯救江山的良臣的内在原因,并非是都昏庸糊涂看不清大厦倾倒。

    能当大官的,哪个不是有知识有见识看透了历史本质的人精?

    无知无识的最底层百姓都能意识到天下又要变了,纵揽天下的当权大人物会一直看不明白?

    这时候果然有忠君爱国英雄挺身而出大声疾呼,想力挽狂澜拯救王朝,比如群臣眼中迂腐直嘴大炮…李纲。

    只是蔡京等权臣认为自己有招维持下去,还有机会扭转国家的危险趋势,李纲不敢攻击他们这种执掌官员命运的权臣,他们就无视了李纲出风头,暗中嘲笑李纲罗嗦的没有多少实际可操作性的笼统老套爱国建议,任李纲露脸跳一跳。

    不过,沿海官兵不打贼反而投贼,这个深刻教训得好好吸取。

    遭劫地军队毁了,清空了也好。以后不用举家方便逃走的本地兵镇守,全抽调内地异地的兵来镇守沿海沿江城池。

    高俅凶猛铲除走私发横财的江淮及山东各地大户恶霸,也是为大力消除国家在沿江沿海的重大隐患。

    这些狗大户在大宋的力量可不小,家财广大,打手众多,对当地有强大影响力控制力不说,还上下勾结官府甚至渗透到军队和中央政权,即使利益根基在大宋,离不得,心仍在大宋,却只为获取暴利,就会出卖大宋利益无所不用其极。

    这股只有家私利没有国的庞大可怕力量,任其长久搞下去,天知道能搞出什么鬼后果。

    反正必是大宋王朝肯定承受不起的灾难。

    这些肥猪不如这次趁其不备就手迅猛狠辣全宰了,斩断朝廷内部通过这些狗大户出卖国家权益的黑手,没收霸占的庞大惊人财富田产,削除巨大隐患,国家和“我”发了大财,皇帝不愁今夏的钱粮,满意了。当地饱受欺凌盘剥的百姓没了压在头上的这层山,心里也会高兴,会感激朝廷终于帮他们出了这口恶气,也能从租种没收归国家的大量土地中受益,变得拥护朝廷。

    早下手也比犹豫不决一直拖下去让沿江沿海的狗大户们肆意走私祸害下去的危害性小很多,还能震慑其它地方的走私者。

    总之,大举劫杀走私方便地区的大户,于公于私,好处太多。为国家长治久安计也得这么干。

    蔡京为筹集皇帝及国家急需的钱粮急红了眼,和其它的宰相比如白时中、张邦昌等都赞同支持高俅的见解和凶猛作法。

    狗大户们也是倒霉的在劫难逃。

    高俅的扫荡暴行和钳制利益受损的官员参奉的手段,由民间传播也好,由朝廷官员私下紧急通知相关的利益群体也罢,总之或快或慢慢传到远方,让估计能被高俅大军经过并扫荡到的大户奸商们纷纷提前有了防备。

    三十万大军如无边无沿的可怕行军蚁大军一样扫荡过境。大户们财富不能藏在当地,人在当地也无处可避,藏山上也难逃铺天盖地的大军搜到,想保命保财都纷纷逃到远些的内地躲避。

    可心安下了,以为没事了,谁知又闹清真山流寇,不但遭受浩浩荡荡扑来的流寇恣意抢掠屠杀,更有朝廷新派的十万大军从京城到山东内地一路向北去堵截流寇,流寇没堵着却把逃来的大户们堵抢了个正好。

    象是躲到山东内地梁山附近各府城的大户,幸运避过流寇却被随后而来的禁军扫荡干净了。

    领兵的辅国大将军遵从蔡京等的心思放手大杀狗大户,顺便也为自己狠捞一笔,争取一下赚个够。

    这种机遇和惊人暴利,几辈子也只怕不会再有。

    家族能不能一下拥有可支撑几百年富裕兴盛所需要的海量钱财,就看这次了,万万不能错过。辅国大将军岂肯手软。

    这种机遇落你手里,你也不会手软。

    杀卖国狗大户既为人间除恶又能发大财,还不用担罪责反而能得朝廷肯定与皇帝奖赏,何乐而不为?

    高俅突然加快进军自然不是感觉军队杀人杀出战斗力他不需要畏惧海盗了,也不是有了游戏外挂领兵打仗能力一下满值了。积极性高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原因是,高俅慢慢发现,海盗似乎很怕和他的大军交战,至少是不愿意和禁军血战消耗,一直在避着禁军追赶,即使离追兵很远仍然急急北上,抢掠人口财富变得很粗糙,收走愿意跟着走的百姓,不愿意的,海盗不再强移。

    进而,高俅从侦察分析的情报中得出个结论:海盗的船很多,多到无法估计有多少,但船上的海盗不多,上岸负责一路向北攻击抢掠的兵力也不多,似乎只有两三万人。

    只这点兵力,那么士气再高,战斗力再强,再凶暴敢拼命,在三十万大军面前也是螳臂挡车,只用人堆也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