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简介:一个中国留学生因为一起奇怪的飞行事故在欧洲丧身,也因为那件事故使他接下了一个奇怪的任务.复活的他被卷入了二战的硝烟之中.这里讲述的就是他如何为了生存和理想在那个世界战斗的故事公布作者;。公告,书友建立复活六群。群号,群名:德累斯顿步兵学院。想要加入群组讨论的朋友敬请加入。
 16196

第二章 那些怀念的日子() 
徐峻出生在一个沿海城市,家里是个大家族,家道盈实,书香门第,人口众多。家里的各位长辈亲戚不是做学问的就是经商的。

    徐峻从小就聪明伶俐,很得长辈们喜爱。祖父是个著名的史学家,由于自己的儿子们天份太差,无人继承自己的衣钵,很是耿耿于怀。现在有了个聪明好学的孙子,不禁把希望寄托到孙儿身上,希望后继有人。结果连带着各位长辈们也对徐峻关爱有加,悉心培育起徐家太史公接班人来。徐峻倒也非常努力,经史子集,天文地理,把祖父的人品学问学了个底儿掉,让老人家着实欣慰。

    除了家传学问徐峻的兴趣也的确够广泛,简直算得上是个杂家典范,尤其喜欢机械和飞行。从小他就梦想做飞行员,不过由于体质稍差了点,也就死了那条心,把兴趣转向了机械和动力运动。没想到后来国内开始开办民间飞行学校,结果家里人经不过徐峻的软磨硬泡,在不耽误学习的保证下同意给他交学费学习飞行,多才多艺总是件好事嘛。最后他在大学两年级时的暑假终于一圆他的蓝天梦,考到了国际飞行执照。以后每年的假期他都会去那家学校进行训练,增加他的飞行小时,顺便过过瘾。

    大学毕业后徐峻向家里提出要出国留学,理由很充分。国史部分由于有祖父这一辈大宗师坐镇,很难再有所超越。而世界历史很多在国内还是空白,如果出国学习说不准还能在那方面有所成就。祖父一听也很是欣赏他的想法,结果也就等于徐峻的求学计划被徐氏家族全票通过了。只是要求他必须每个月要给家里打个电话报个平安。

    于是在两年前;也就是2008年他单身一人从上海来到了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留学。他报了世界近代历史专业的研究生,本来徐峻对世界近代史的研究就很有心得,所以在语言关过了后很快就进入了状态,今年年底就准备交研究生论文了。他选择的论文题材是关于二战军事科技对历史发展的推动方面的。所以为了对那方面有个直观的认识,通过他的导师的介绍,在寒假里来到法兰克福郊外的一座私人军事博物馆里打工。结果在多年以后徐峻一想起此事还在为当年年少无知误上了贼船悔恨不已。

    博物馆占地虽然不大,可上上下下加上地下室整整有五层。展品全是各种二战军械和其他相关产品。老板,也就是馆长是个看上去足有八十多岁的老头,身子骨竟还很硬朗。徐峻从那老头的走路和说话神态看出馆长以前一定做过军人。“看年纪搞不好还是个参加过二战的老德国兵呢”,徐峻偷偷的想。别看只是个私人博物馆,馆藏品竟然非常丰富,门类齐全,其中还有几件连大型博物馆都不得一见的珍贵展品,品相好到让人觉得那东西根本是直接从当年的生产线上开到馆里来的。这使徐峻不禁又开始怀疑馆长是个管理哪个纳粹秘密军火库的第三帝国残余份子了。

    刚开始徐峻只是被分配做一些简单的展品归档和考证任务,后来又兼了一些保养维护工作。看到徐峻工作完成的很出色,馆长接着又把负责整理维修残破军械和仓库清理的任务交给了他。博物馆有个附属的小修理厂,平时除了修理馆藏文物还承接修复私人收藏的老式车辆和古董武器的业务。能接触到这么多的稀有武器和老式精密机械使徐峻这个狂热机械爱好者对馆长的残酷压榨竟然毫无怨言并且还乐此不疲。其结果就是使这位未来的历史学家变成了一个十足的军械师兼优秀仓库管理员和机械专家。

    老家伙可能觉得这个东方来的小子还有潜力可挖,还有精力可榨,就又让徐峻带领几个馆里的机械师整理起那些重型装备起来。

    等接下这个工作以后,徐峻才发现原来那些外面品相一流的战车和飞机的里面早就被岁月侵蚀得面目全非了,各种橡胶制品已经老化得不成样子,电气线路也因为老化问题乱成一团乱麻。不过机械部分倒因为当时油封的很细致,所以没有什么锈蚀。换过几个电器元件和装上新的电路后一试车,还真的发动得起来,使徐峻对当时的德**事工业水平有了深刻的印象。飞机就难办了点,不过检查下来还真让徐峻开了眼。特别是那架梅塞施米特109竟然是全新的原装货,还是1940年前的型号。真让人不得不怀疑馆长的来历啊。想归想,修还是要修的。馆长托人调出了当时厂方的生产资料和技术图纸,徐峻按照图纸彻底的检查了一遍飞机。真是老古董了,虽然封存工作做的很完美,可是因为年代久远,金属自然疲劳,结构强度已经有所下降,有些结构需要重新做个新的换上去,电瓶和电路全部要更换,液压系统要重新清洗,液压管油封要全换,燃油泵也要换新的,电台要拆下来检修,有的地方还需要加固一下,仪表要拆下来清理上油调试。操纵钢丝倒还结实,可是连接螺栓全报废了。发动机还行,不过要清理以前的封油花了很多时间,得出的结论是按他的计划修好了的话应该还能飞。

    等到徐峻忙完了这些事后突然发现,寒假早就过了两个月了。他因为沉浸在对二战精密制造技术的狂热中,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学业。现在学校早就开了学,没办法,他只好向他的导师提出索性接着休学一年,明年再重修今年的课程。馆长倒也有点不好意思,也专门向徐峻的导师打了招呼,还为徐峻办了个工作签证,接着正式签了两年的合同高薪聘用他为博物馆技术员。也算是耽误徐峻学业的补偿。徐峻也吸取了这次玩物丧志的教训,在工作之余开始重新拾起自己的学业。开始借助博物馆仓库里大量二战时的文件(连绝密的都有,那老头的过去绝对令人怀疑)认真研究起二战历史起来。

第三章 灾难的开始() 
本来徐峻非常满意他现在的生活,整天在武器和资料堆里钻进钻出,忙得不亦乐乎,直到那一天馆长突然冒出了那个该死的点子,徐大学究的快乐时光就此一去不复返了。

    也不知道那天馆长大人哪跟经不对,从来不管经济效益如何的他开始关注起门票收益起来。可能是因为修理那几个大家伙花费太大了吧。

    馆长那老家伙真算是老狐狸了,竟然被他想出钱从哪儿花出去的就从哪儿赚回来的办法。在馆舍后面圈出了一块林地搞起了模拟战争表演项目。准备把那几辆经过修理后可以开起来的坦克拉出去对拼,以此吸引国外游客来参观。

    因为一时没有专业表演人手,所以各位馆里的工作人员便被动员起来各司其职,全部被馆长大人赶上“战场”客串起各国炮灰相互嘶杀起来。经过馆长大人亲自上阵“指导教育”后各位炮灰们表演起来倒也能象模象样,还真打的是有声有色。果然,此招一出立马引起各方轰动,各国游客蜂拥而至,生意也开始蒸蒸日上起来。

    可苦了徐峻那一班技术人员,由于有技术在身,驾驶个坦克开个炮的工作就责无旁贷了。徐峻更是能者多劳身兼数职,每次表演一开始他先要开着三号坦克向“敌军”阵地冲击,被“敌方”反坦克炮“击毁”,逃出舱口跑出几步要被机枪“击中”翻身掉入旁边的战壕。在壕沟底部换好“敌方”军服,顺着壕沟绕到阵地后面的树丛中驾驶着早准备在那里的M4开着炮再杀回去,接着就被“追猎者”一炮“击毁”,徐峻要到从逃生门爬出被MG42扫成筛子后才算是功成身退。

    每天两场表演的结果是各位员工身体素质和单兵素质有了显著的提高,徐峻等技术人员的驾驶水平也趋于炉火纯青,而且有向着上车能打炮下车能放枪的全技术人才的方向发展的趋势。其实私底下要不是大家看在老东西第一天就涨了大家一倍的工资的份上,各位炮灰们早就造了馆长的反了。不过徐峻倒是在这种近乎于儿戏的“演习”中对二战军械的运用有了更深刻直观的认识,还给他的论文思路带来了新的空间,觉得很是有收获。

    所谓人怕出名猪怕壮,德国国内几个大型的军事博物馆听说这里有还能开动的三号四号原装坦克后大为震惊,派人来仔细观摩检查了一番后马上表示愿意出巨资购买所有能开动的坦克。馆长大人当然是死不撒嘴,直到最后对方还是不死心的提出愿意各馆合资租借这批宝贝去巡回展览时,馆长思量了半天看在同行的面子上才总算勉强同意了。

    战争表演由于道具被拉走的原因被迫暂停下来,结果所有炮灰们当晚跑到附近酒吧狂欢了一夜欢庆一段美好假日的到来。可是当时谁也没想到的是,馆长那老家伙在这几个星期赚钱已经赚出瘾来了,看惯了游人如织的热闹场面后看着空荡荡的展厅和表演场竟感到有些寂寞,正在这时一封来自法国的信使他又打起了新的主意。

    在坦克被拉走后的第三天一早。徐峻正兴致勃勃的钻在一架海因克尔III残存的机头里参照着驾驶说明书想象着当年那架飞机的驾驶员在漫天的高炮炮火里穿行或者发现后面跟了一屁股敌机时会是怎样的手忙脚乱。这时一个博物馆解说员一头钻进了驾驶舱把正在幻想着参加英伦空战被“喷火”追杀得入地无门的徐大飞行队长拉回了现实中。

    “徐,我到处找你,原来你钻在这啊。”那解说员一脸的埋怨。

    “哦,呵呵,我在检查这个机头的保养状况,这个。。。。这个操纵杆有点松动了。。。。呵呵。” 徐峻觉得被人发现自己像小孩一样做白日梦是很不好意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