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据炮兵观察报告,英军在对面最多只有六门十六英寸海岸炮,而我们这边可是有一个炮群,几次齐射后英国人就缩回掩体了,我们这边也没有任何损失。”

    “那就好,我会让空军查明那几门火炮的准确位置,必须尽快解决掉这些火炮。”徐峻点了点头,随后望向曼施泰茵。

    “我从来没有指望我们的准备工作能够瞒得住英国人,我们只要记住一点,凡是阻拦在德**队前进道路上的东西。那就一律摧毁。”徐峻很有气势地做了个砍劈的手势,随后站起身来。

    “我们的情报部门工作得很努力,我们已经知道了英国人还剩下多少底牌。所以无论对岸做出什么样的反应,我都只会把它当作是一种虚张声势。实际上,事实也是如此。”

    奥丁的右眼在岛上潜伏的间谍已经把英国人的底牌摸了个清清楚楚,在徐峻眼里现在这条所谓的英吉利海峡防线根本就是个纸扎的玩意儿。

    只要德国士兵的军靴踩上海峡对岸的泥土,那整个岛屿的沦陷也就只是个时间问题。因为徐峻很清楚,目前那座岛屿上没有任何一支地面部队有能力阻挡德**队的前进。

    敦刻尔克之败。把英国陆军的王牌部队全都送进了德国战俘营,而随着赛普鲁斯军团在瑟堡的一记漂亮的右勾拳,英国陆军在法国剩下的那点老底也都留在了法国的海滩上。

    结果当时整个英伦三岛,满打满算只剩下两个师的正规陆军,而且不但缺枪少炮,连人员也不足额。这点部队还不够德国担任第一冲击波的第九集团军塞牙缝的。

    本土防御的空虚逼得丘吉尔在这两个月里疯狂的从殖民地往本土调派部队,企图用远水救近渴。

    但是那些殖民地部队可不是说调动就能调动的,这些部队可是保证殖民地稳定的柱石,不能轻易动用。特别在这种关键的时刻,要是殖民地再出一点乱子。那他这个首相也就真的当到头了。

    大英帝国能够繁荣昌盛,依靠的就是这些殖民地所带来的财富。失去这些殖民地,大英帝国立马就会沦为欧洲二流国家,这可是高傲的英国人绝对不能忍受的。

    丘吉尔早就下定了决心,哪怕失去本土也不能失去海外殖民地,失去本土还能建立流亡政府,失去殖民地那可就再也拿不回来了。

    丘吉尔绞尽脑汁东拆西借也只从印度搞来了四个殖民地营,两个旁遮普营,为了抽调这些部队,英印政府征集了大批侨民入伍。为的是堵住这些部队离开的缺口,就算这样,印度的时局都骚动了好几天。

    这些英印部队现在正分坐三艘运兵船向英国前进,昨天刚经过象牙海岸。不过徐峻觉得那可能是这些士兵最后看到的一片陆地了,因为关于这支船队行踪的报告是邓尼茨交上来的。

    除了殖民地,丘吉尔还向各个英联邦国家伸出了求援之手。作为名义上的宗主国,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结果南非首先回复,作为联邦一员,自当尽快组织部队参加保卫英国本土的战斗。只是需要时间云云,反正一水的外交辞令,一看就不怎么靠得住。

    加拿大人比较爽快,回答说立即能够组织两个师的部队驰援,不过议会那里出了些麻烦,部队出发可能要拖到明年,如果到时候首相大人健在,大英帝国犹存,加拿大人一定效死命以报君恩。

    新西兰人则原本就没有多少部队,想要等到他们准备好出动,据说得等到明年渡渡鸟下蛋之后。

    剩下的那些小邦小国小部落不是根本就没有武装,就是周围强敌环伺,连自保都有问题,上个厕所都战战兢兢的,更别提什么出兵勤王了。

    一圈下来,唯一做出实质性反应的就只有大脑简单的澳大利亚人,荒原骑士们着实在世界人民面前表现了一把什么才叫作忠君爱国。

    丘吉尔刚提出请求,澳大利亚人立马风风火火的从太平洋那一头送过来八个步兵营。但是,当载满澳大利亚人士兵的运兵船刚刚接近非洲海岸线的时候,让澳大利亚人无法理解的情况发生了。

    英国人的态度与勤王战士们的预测相差得太远,以至于这些澳大利亚士兵的满腔的热血瞬间化为了彻骨冰寒。原本这群澳洲猛人还琢磨着像他们这样积极的勤王救驾说不定会被英国国王陛下亲自接见呢,却没料到最后别说国王了,就连英国的国土都没能让他们踩上。

    丘吉尔压根就没准备让澳大利亚人帮着防守本岛,运兵船刚刚到达非洲海岸,就直接把这群热血青年一竿子发配到埃及去挖沙子了。

    老丘信奉的可是大英帝国至上主义,他根本就不相信那些澳大利亚人有啥战斗力可言。不过既然别人巴巴地送上门来他也不会客气,老丘用这八个营懒散的、浑身冒着土气的、不太可靠的,毫无战斗力可言的澳洲佬换了八营精锐的、受过严格训练的、忠诚可靠的、充满战斗力的大英帝国士兵回来,总算让岛上英国正规陆军的总数凑够了三个师。

    全世界人民都知道过河拆桥是英国人的强项,澳大利亚人对此也早有心理准备,但是这次他们怎么都没有想到,英国人还没过河就已经开始拆桥了。

    实际上澳大利亚人应该庆幸才是,他们还没见过英国人直接拿桥来填河的雄姿呢,在徐峻原来的时空里,加拿大人有幸看到了一回,结果半天下来被德国人用MG42像割麦子一样做翻了九百活捉了小两千,搞到最后都没弄明白自己怎么就成了两年后才发生的诺曼底登陆的“前奏”。

    虽然丘吉尔手下有了三个师的正规陆军,不过他很清楚如果德军开始登陆,这三个师扔下去连个水花都起不了,这点兵力拿来防守英吉利海峡根本是杯水车薪,更何况还得留一个师防守爱尔兰。

    丘吉尔开始把希望寄托在英国人民的自我牺牲精神上,他开始大力组建“国民自卫军”。

    什么是“国民自卫军”,这可是丘吉尔亲自给起的组织名称,学名叫民兵,别称叫民团,放在巴勒斯坦叫抵抗组织,放在伊拉克叫反美武装。

    说白了,就是武装起普通平民来抵抗德军的入侵。武装平民的战斗力可想而知,先不说其他的,光是职业范围就足够让征召处的办事员愣半天了。

    国民自卫军成员年龄从十六岁到六十岁不等,基本没有受过军事训练,很多人甚至活那么大第一次摸到枪。

    运气好一点的还能遇到个把退役老兵,但也不用期望太高,很难说这位参加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是布尔战争。

    最令人无言的是,堂堂的国民自卫军战士所持武器之五花八门超出常人的想象。

    从制式步枪到自制猎枪,从前膛火药枪到后膛燧发枪,从自卫左轮到掌中雷,几乎囊括了整整一个世纪的欧洲手持火器发展史。除了这些火器,还有长矛,双手剑,战斧,钉头锤,非洲大头棍,西班牙短剑,长弓,钢弩等冷兵器作为辅助,不过拥有这些古董武器的都不是普通人,更多的人只有草叉加钉耙。

    让这样一支队伍抵挡德国职业军队的进攻,根本就是集体自杀。

    丘吉尔也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他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帮这群乌合之众设计徽章。。。。

    PS:呵呵,别的不说了,各位朋友看完请投张推荐票吧。(,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

第五十二章 纸扎的防线(二)() 
虽然丘吉尔被公认为二战中最没有战争天份的领导人,但他却是最善于心理战术的领导人。

    无论哪个家伙在全世界最复杂的英国政坛上摸爬滚打过一番之后,都能成为一个心理战术的专家,而丘吉尔显然比其他政客们拥有更卓越的天份。他能够敏锐的察觉到大众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喜欢什么,并能够使用最简单直接的方式投其所好。

    所以,当战争阴云笼罩着整个英伦三岛的时候,他以一种让别人难以理解的强硬姿态走上了英国首相的坐席。因为他知道,人民需要一个强硬的首相出现,他们需要有人给予他们安全感。

    而现在,当失败主义与悲观情绪弥漫在举国上下之际,他选择了从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上入手鼓舞人民的士气,而且看来确实有所效果。

    国民自卫军在正规部队面前只能是个玩笑,但丘吉尔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现在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让这群平民从心理上成为一个勇敢的士兵,否则就算让他们全副武装,平民还是平民,只能成为敌军猎杀的目标。

    想要让一群老百姓变成士兵,首先得让这群平民至少从外形上看起来像个士兵。丘吉尔准备从这方面先下功夫,他为这支武装力量起了个听上去不错的名字,随后给他们配发了统一的军服。笔挺的羊毛制服是现在英国国内唯一能够敞开供应的军需品了,毕竟是世界老牌纺织大国,从来就不缺布料。

    随后就是按照编制设计了各种华丽的团徽,让这些散沙般的平民能够切实的感受到有团队这种东西存在。最后就是丘吉尔心理战术的精华,他给那些团队配发了精致美观的佩饰与徽章,完全由他亲自设计,非常迎合英国老百姓古板地审美口味。

    这些徽章和佩饰虽然价格低廉,但却准确的击中了英国人心理中的痒处,让他们原本就有些旺盛的古老荣誉感在这种实物形态的引发下燃烧了起来,并且以更旺盛的状态持续燃烧下去。获得只属于自己团队的特制徽章。这让每一个国民自卫军成员都喜不自禁,这在以往可是只有最精锐的英军部队才能获得的荣誉。

    一时间,一种骄傲的感觉充斥了他们的全身,将这份荣誉发扬光大并延续下去成了大部分自卫军成员的目标。杀死德国佬成了这些半个月前还是普通百姓的准战士们嘴里最流行的口号。在对荣誉充满憧憬的自卫军士兵眼里,德国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