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弹药车排成一排停在炮兵阵地侧后,弹药手开始推着手推车给每个炮组分配发射药筒和弹头,短短的黄铜药筒被存放在木质的弹药箱里,每箱里面装有两枚,弹头单独的装在一个个独立弹药筒里。弹药手在自行火炮旁的地上铺开一张帆布,随后把药筒与弹头从包装容器中取出,按照一枚弹头一个药筒配对,整齐的码放在帆布上。

    一发炮弹与药筒被推进了炮膛,自动炮闩关闭,炮手在炮尾发射扳机上挂好了炮绳,首发炮击的参数传达了下来,瞄准手开始转动手轮,按照参数调整好了炮击方位与高低角度,一切已经准备就绪,只等指挥官下达命令,炮兵营立即就可以向村子展开炮击。

    这就是德军应付眼前这种局面的处理方法,哪里有那份功夫跟你打巷战,这村子我不要了。

    当艾德伍德从观察哨那里获知坡顶出现德国人的大家伙时,他还蹲在指挥坦克里调度手下的装甲部队,接到哨兵的电话后,他不知道哨兵口中那所谓的大家伙究竟是什么,想当然的认为或许是另一种德国坦克,反正已经走到这一步,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不愁,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最多也就是以身殉国,为国王尽忠罢了。

    但是没过半分钟,当艾德伍德从坦克里爬出,准备上塔楼再次观察一下德军动向时,远处的坡顶传来了一连串滚雷般的轰鸣,这绝对不是坦克炮能够打出的声音。艾德伍德中校听到空中由远而近传来一连串的嘶鸣尖啸声,感觉脖子后面的汗毛都竖立起来了,他很清楚那声音代表了什么,在这一刻他终于明白了德军的意图。

    坦克团长顿时感觉心丧若死万念俱灰,他此前的努力在这一刻看来犹如笑话一般,更让他痛悔的是,他亲手把自己的部下带入了一个绝地,而那些勇敢地向德军坦克决死突击的坦克手们所作的牺牲被自己白白的浪费了,他原本可以利用这些时间带领部队撤退的。

    带着满腔的悔恨,艾德伍德中校站在镇中心的教堂外的台阶上,高高的仰着头望着教堂门楣上的十字架,那个古老的铁制艺术品在红色的夕阳映照下显得格外神圣庄严。

    “上帝啊。。。。”艾德伍德发出了他人生中最后一次感慨。一发150毫米炮弹擦着教堂的屋檐几乎以垂直的角度打到了教堂的台阶前,在剧烈的爆炸声中,一阵钢制弹片与碎石的暴风席卷过整片广场。爆炸过后,碎屑如同雨点从空中淅淅沥沥落下,停在教堂边的十字军指挥坦克上到处都是弹片打出的凹痕和划伤,教堂厚重的橡木大门被打得支离破碎,半扇门板已经从门框上脱离了出来,倾斜着倒在了教堂的门庭里,木板上面布满了碎石和弹片打出的孔洞,满地都是门板碎裂中迸发出的木刺碎屑。

    而此前站在台阶上的艾德伍德中校,却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台阶上只留下了一只刷的锃亮的军官皮鞋和一顶黑色的装甲兵贝雷帽,帽墙上的第七王后私属骑兵队的帽徽在弥散的硝烟中依然闪闪发亮。(。)

第一百零九章 最漫长的一夜(一)() 
德**队在高歌猛进,在多佛尔至福克斯通这片广阔区域里,德军主力部队被分成了一个个营至团级的突击集群,按照地图上标示的进军路线向着各自的攻击目标前进。

    古德里安把他的战争智慧与战地指挥技巧发挥到了极致,德**队在他的指挥下犹如一只巨大的章鱼,向着四面八方伸展出粗壮的触手,席卷包围擒拿住它碰触到的所有物体。与此同时一些敏锐的触手开始延伸至战区的每一个角落,探索着周边的环境,寻找出隐藏的危险。当所有的前期工作完成之后,这头强壮的章鱼将会收缩起强壮的腕足把最大的那只猎物死死缠住,然后挤压、揉捏、撕碎,一寸一寸的送入锋利的口器里嚼成碎片。虽然听上去有些怪诞,但是这确实是对当时德军行动模式最形象的描述。

    随着这些触手的推进,一系列的小规模战斗在这片区域里爆发开来,在最外线的迂回防御部队遭遇到了几支正在向多佛尔战区前进的英军增援部队,德军著名的右勾拳向来凶猛暴虐,这支经过加强的突击部队担负的任务就是右勾拳手臂上的护腕,他们被命令摧毁一切遭遇到的阻碍,使用一切手段隔绝战区与外界的交通,保护住主力部队的侧背,所以当这些援军出现在德军的视野里的时候,立即就被毫不留情的碾成了碎片。

    英国陆军装甲第一师已经不用再为他们失踪的后续部队担忧了,这些可怜的家伙排成长长的行军队列在公路上缓缓行军,结果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遭到了德军强大兵力的伏击。

    一个营的德军轻装甲部队从公路一侧的树林里杀了出来,这些轮式越野装甲车辆行动迅猛战术凶狠,在此之前他们已经用车载机关炮和机枪把那些毫无防护的轻步兵与载重卡车从头至尾浇了个遍,辎重兵与炮兵的卡车遭到了机枪的重点照顾,很多人根本就来不及逃离载具,成群的被打死在卡车的车厢里。

    这支庞大的车队前后延伸出去二十公里,德军的一个机械化步兵团外加一个轻型坦克连分成三路出击。他们在法国打惯了这种公路伏击战,掐头斩腰断尾,小分队穿插分割包围,这些战术早就熟练至极。

    英**队的表现并不比法国陆军好看多少。他们的反抗只坚持了短短的五分钟。在初期,步兵们在惊慌失措之下依旧还能依托车辆与道基的掩护顽强的对着德军射击,甚至还有几支步兵连和步兵排勇敢的向德军步兵发起了连续的刺刀冲锋,但当队伍中间的几辆指挥车辆和车上的军官团一起被打成筛子之后,战局立即就变成了无可挽救的总崩溃。

    哪怕有些下级军官试图重新掌握指挥权。但是部队的主力已经陷入了彻底的大混乱,士兵抛弃了武器和车辆,像个女人般尖叫着四散奔逃,田野里布满了穿着棕黄色英国陆军制服的身影,公路两旁随处可见被抛弃的枪支和钢盔、背包和各种杂物。

    一些轻型车辆慌不择路的蹿下公路,没有多少越野能力的它们哪怕加足了油门却也只能在松软的田地里蹒跚前进,于是成了德国坦克最优良的标靶。二号和三号坦克的车长们按照各自的喜好,把这些单薄的目标化为了一团团田野中燃起的篝火。

    其中不乏一些昂贵的燃料,比如有一位坦克排长发誓他看到了一辆崭新的劳斯莱斯幻影,结果没等他下令抓活的。那辆漂亮的轿车就被20毫米机关炮弹连续命中,闪亮的车体上顿时布满了碗口大的破洞,那位坦克排长只得咬牙切齿的对着那辆报废车辆泄愤般的补上了一梭子曳光燃烧弹。

    抓捕英军俘虏耗费的时间远超过此前的作战,这让德国士兵对英国陆军现有的战斗力有了一个具体的认识,他们中很多人在比利时和法国边境与英国部队交过手,和法国海滩上那些坚强顽固的敌人相比,眼前的这一批简直就像是两个世界的生物。

    德国士兵耗费了很大的力气才追上其中一部分溃兵,真正在战斗中战死的英**人只有五百多人,最终被俘虏的却有差不多两千多,德军预计至少还有一千多人已经逃脱了他们的追捕。

    气喘吁吁的德国步兵表示实在是追不上剩下的英国人。那群家伙脱得只剩一条长裤,跑得比兔子还快。你停下来装子弹,等你一抬头却发现前面狂奔的那厮已经变成了地平线上的一个小点。

    这些士兵散布在周边十几公里范围内的田野和树丛里,天色已经开始暗淡。德**队最终只能停止搜索,各连队回到公路旁开始清理战场,清点缴获的武器物资,就地建立起夜间防线。

    从德军发动攻击开始,前后数十次大小规模的战斗,已经有很多英军士兵逃离了战场。德军虽然一直在努力的延续着战场情报遮蔽的时间,但是到了目前这种地步,德军的存在已经暴露无遗,伦敦不可能再被继续蒙在鼓里。那么接下来,等待德军的必定是英国人最为疯狂的反扑,古德里安和博克已经有了共识,登陆后的这第一晚非常关键,对于很多人来讲这将是一个不眠之夜,不知道有多少人可能再也看不到第二天的日出。

    当丘吉尔拿到第一份英国陆军报告的时候,他正在兴高采烈的视察他的新指挥所,唐宁街的地下掩蔽所被证明根本无法抵御德军250公斤航空炸弹的直接命中,大英帝国的首脑机关必须要寻找一个更坚固安全的地方办公。

    新指挥所设立在斯多利门附近的一栋混凝土结构的政府办公楼,英国施工人员在地下室的一层灌满了高标号水泥,只留出了通往地下二层的楼梯通道,这等于是在地下二层顶上铺上了一层五米厚的混凝土顶盖,德军现有最大吨位的航空炸弹都无法对其造成破坏,他们还在地下室入口装上了一英尺厚的装甲门,为的就是抵御德国那种毫无人性的燃烧弹攻击,这由特种装甲钢制造的大门可以在两千度高温下坚持三个小时,降温之后不会产生形变,可以顺利的开合。这在当时已经属于非常高端的科技了。

    地下掩蔽所里空间非常宽敞,唐宁街那个狭小地洞与其根本无法相提并论,明亮的照明系统和强大的通风系统让人根本感觉不到自己身处深深的地下,充满英国风格的室内装饰与雪白的墙壁、光滑的地板组合在一起。这所掩蔽所丝毫没有普通防空洞给人的那种压抑之感。

    这一切都让丘吉尔感到耳目一新,他一边为英国先进的人防工程技术感到自豪,一边下令立即开始准备搬迁工作,他准备把战时内阁和战争部全都搬到这里办公。

    丘吉尔非常喜欢这个地方,他决定战争结束前他哪也不去。就呆在这里,他将领导英国人民打完这场残酷的战争。丘吉尔对此充满了信心,他估计在美国的慷慨帮助下,这个过程不会很长,或许只需要短短的两年,犹如上次那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