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射击的成绩怎么样,是否达到了作战标准。”徐峻侧着头向扎夫特询问。

    “命中率达到了预期标准,对于移动目标的射击也能令人满意,士兵们的训练非常刻苦,他们期待着能够早日投入作战。”扎夫特恭敬的回答到。

    “士兵们都很担心,他们来不及赶上参战。”雷德尔在一旁帮腔到。他非常希望能够让这条战舰早日投入作战,相比那些缴获的英国战舰,他更喜欢看到德国自己生产的战列舰在战场上驰骋纵横。

    “让他们不用担心,我们的敌人并不只有眼前这一个,德意志崛起的道路上充满坎坷险阻,以后他们必定将会面对更加强大与凶猛的敌人,现在所作的每一次训练,都是为了保证他们能够在以后的战斗中发挥出更强的力量。

    我对俾斯麦号充满了期待,我比任何人都期待着能够看到她在战场上将敌人撕成碎片。但是现在还不到时候,还有很多的准备工作要做,这条军舰是我们最新海军技术的重要实验平台,她将指引我们后续的战舰设计与建造的思路,德国现在需要她继续忍耐,忍耐下去,完成所有的训练,直到有一天她将以最辉煌耀眼的姿态出现在所有人的面前。”

    徐峻挥舞着手臂,语气坚定而有力,他的煽动性话语让那些海军军官瞬间感到浑身都充满了使命感,并为之热血沸腾。

    “遵命,我的元首,一切都遵从您的意志,我向您保证,俾斯麦号绝对不会辜负您的期望。”扎夫特和舰桥上的海军官兵全体立正,向着徐峻点头致意。

    “那东西现在的调试工作进行得怎么样了。”徐峻伸手指了指装在舰桥最上层15米测距仪顶部的雷达天线。

    “改进型雷达的使用效果很良好,比之前的型号要先进得多,已经可以达到作战需求。您要去控制室看看吗?”扎夫特回答到。

    “是的,我很有兴趣。”徐峻高兴的回答到。

    德国的雷达技术在理论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落后,这在法国前线已经得到了证明。沃尔兹堡系列雷达与其改进型号已经让英国皇家空军吃足了苦头,现在任何越过海峡中心线的行为就等同于自杀。

    德国海军对雷达技术远比空军更加注重,问题是技术水平却一直都提不上去,德国海军雷达的发展思路有些走进了死胡同。空军对海军进行的技术封锁更是加重了这种情况。究其根源那个罪魁祸首依旧是权力控制狂死胖子赫尔曼。戈林。

    戈林视海军为空军的首要的竞争对手,因为这两个单位都是依靠技术吃饭,毫无疑义的超级吞金兽,无论在预算还是资源上,戈林都有意无意的压着海军一头。戈林惹不起陆军根深蒂固的军官团和希特勒。欺负起没有靠山的海军倒是没有任何心理负担。

    海军的雷达技术此前一直走在所有军种的前列,空军其实起步比海军晚的多,但是空军背后有戈林撑腰,在大量的技术资源投入之后,开始后来居上,特别是后期在击落的敌机残骸中搞到了空腔磁控管的实物,并以此发展成了一大批先进的机载雷达。这些技术其实完全可以与海军分享,但是戈林却根本不为所动,这些资源用来装备空军都不够,怎么可能让海军再来分上一瓢。

    德国海军一直到战争末期。才拥有了可以与英美匹敌的雷达系统,但是总体性能上依然落后与对手,两者之间几乎相差了整整一代的距离现在徐峻到来了这个世界,当然不会让这种问题再次发生,戈胖子此时已经被挫骨扬灰,别说空军,整个第三帝国都落到了徐峻的手中。

    徐峻依靠掌握的技术向海军的雷达承包商格马公司提出了改进建议,同时向另一家承包商平奇公司提出了两款搜索雷达的发展意向。徐峻并没有直接拿出美国和英国的舰载雷达图纸,而只是拿出了空腔磁控管和PPI显示器的技术与思路,并且提供了一部分成熟技术的设计草图。

    徐峻以无偿提供这些技术为条件。让这两家承包商各自抽调出最优秀的研发团队,加入统帅部直属的军事装备与技术研发局,在海军雷达技术的开拓者鲁道夫库恩霍德教授的领导下研发徐峻想要的海军雷达。

    徐峻想要看看德国海军雷达的研发者们在获得这些技术后是否能够发展出自己的雷达系列。结果让他惊喜的是,几个研发小组竟然很快就拿出了让他满意的成果。这些人并不缺少研发能力。缺少的只是一些先进的技术与理念,得到徐峻的帮助之后,他们很快就找准了发展方向,并且集合德国自己已经掌握的技术,研发出了最新型的舰载对海搜索雷达与舰载对空搜索雷达。

    俾斯麦号上就安装了一部最新的FuMo200型对海搜索雷达,波长10厘米。频率2800赫兹,探索距离达到了40公里,基本已经与后期的美军的SG雷达性能相仿。

    更重要的是,这种雷达配备了最新的PPI显示器,全称是平面位置显示器,也就是日后大家熟悉的圆形显示屏,一道扫描线绕着轴心旋转,可以直观的显示出目标的具体方位与距离。此前德国还在使用普通的示波器,反射回来的型号在显示屏上显示的是一段波峰,观测起来既不方便而且还容易出现人为误差。

    在俾斯麦号战斗装甲指挥塔同一层甲板的舰桥内部是高级军官住舱,供值班军官和航海军官居住,前面两间是二副和航海长住舱,靠近舰桥后部的是大副的舱房。

    现在大副住舱被改成了雷达指挥室,全舰配置的四台雷达除了原本操控室之外,信号全都被引到了这里,室内安放着一章海图桌和平面航迹板,靠着三面墙安置着四台雷达显示屏和相应配置的电子设备,一名上尉带领着一个十二人的雷达班负责这里的运作,他们通过电缆和电话把搜索到的目标参数提供给炮击指挥所和战斗舰桥。(。)

第一百五十九章 俾斯麦号(下)() 
徐峻在扎夫特的引领下走进了那间略显狭小的指挥室,随同的人员大都只能站在门外守候。当班的雷达班上尉带着六名部下满怀激动的向元首立正敬礼,随后在徐峻的询问下,开始介绍指挥室内的装备。

    原本的大副室并不宽敞,海军切开了两侧的军官住舱,硬是拓展出了一半的空间,现在整个指挥舰桥后部被构筑成了一个整体,海军尽力在这有限的空间里塞进了全套的雷达观测设备,并且为止专门铺设了电缆管线以及通讯管道。

    这间房间的外装甲原本只有二十毫米,由于功能的转变,这种厚度显然已经无法满足目前的需要,为此海军专门在外层加装了一层三十毫米的附加装甲。

    这只能算是临时改装的权宜之计,在后续舰提尔比兹号上就不会再这样,海军的计划是在舰桥底部核心位置专门构筑一间综合情报室,将所有电子情报与光学观测情报在那里汇总,经过整合之后将目标参数传递给各个指挥岗位和火控部门,这样可以有效剔除一些观测点报出的错误数据,避免造成火控和指挥上的混乱。

    徐峻卓有兴致的亲自操作了一下雷达装置,当然是在模拟训练模式之下,他对新设计的PPI显示器非常满意,此前看到类似产品还是在书本上与博物馆里,这种显示器是真正的力量倍增器,在徐峻看来,其对战争造成的影响甚至能够与无线电近炸引信相提并论。

    虽然目前俾斯麦号的对海搜索雷达精确度还不能达到火控的需要,但是这已经是一次技术上的飞跃,徐峻相信海军电子部门在这个基础上一定能够发展出更精良的后续产品,精确火控雷达的设计已经提到了最优先的开发项目之上。

    只是海军的发展需要时间和资源,现实中不可能发生一蹴而就的情况,徐峻只能在总体发展框架中尽可能的帮助海军提高作战能力。德国目前发展的着重点依然还是陆军与空军,短时期内没有办法把资源向海军方面倾斜。不过海军目前获得的资金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们在原本历史中的预算总和,现在一副财大气粗的嘴脸,到处挥舞着金马克采购装备。

    国内军工产业转型正在逐步进行之中。很多部门已经暴露出产量无法满足各部队扩张的需求的情况,徐峻觉得这正好是扩大军工产量,进行全国工商业总动员的一个契机,充分利用起资本家的逐利本能。将德国的战争机器彻底唤醒,全力以赴投入徐峻的扩军计划。

    徐峻与雷达班的官兵们亲切的一一握手,并对他们表示了勉励与期望。徐峻还送给在场的每人一张他的亲笔签名照片,雷达班的官兵难以克制激动的心情,跺着甲板发誓向伟大的元首效忠。

    走出雷达室。徐峻表示对舰桥的参观已经足够,他想要下去到甲板上走走,顺便看看他最关心的武装方面的改造项目。扎夫特上校连忙在前面引路,顺着舰桥内部的扶梯,一行人返回了主甲板上。

    “我的元首,SKC34的性能确实已经有些落后,遵照您的命令,我们已经责成克虏伯研发新的替代产品。”雷德尔背着手站在一百五十毫米副炮的炮塔边向徐峻介绍。

    “副炮的高平两用化将是未来世界海军发展的主流,德国空军的战绩已经证明了飞行器对海上目标的威胁有多么巨大,德国海军未来必然也会面对来自空中的威胁。在开战之前海军还没有对此做出相应的准备。

    你也亲眼看到了上次的演习结果,面对BF110和BF109的突击,德国海军水面舰艇的防空火力配置等同虚设,舍尔海军上将坚持了四十秒,沙恩霍斯特也仅仅坚持了两分钟,最终被扔了一甲板的染色弹。”徐峻说完转过身沿着甲板向着舰艉走去,雷德尔和随员们连忙快步跟上。

    “很好,这才是正常的配置,此前的那种混乱简直就是渎职。”徐峻指着后部舰桥旁防空甲板上设置的SCK37型105毫米高炮说道。

    “莱茵钢铁已经处置了相关的责任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