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称日不落帝国,竟然跪的如此干脆利落,这边好不容易刚点着个火头,那边端起一盆凉水就往上泼。

    英国投降还不到三天,罗斯福的新军备计划立即就在议会里遭到了全面阻击,共和党议员们的理由强大到无法反驳,战争已经结束了,欧洲恢复了和平,来自于欧洲的可能的外部威胁已经不复存在,耗费那么多纳税人的钱打造军队究竟想要干什么,国际上的分歧完全可以使用政治手段来处理,欧洲人的事情就让欧洲人自己去解决。

    于此同时,美国国内与欧洲的贸易开始迅速升温,美国人有资金、有资源、有大把的产品,唯一缺乏的是一个向他们全面开放的市场。现在他们期待已久的机会终于出现在了眼前,美国资本有了一个全面进入欧洲市场的契机,在这种时候,任何胆敢挡道的家伙都将成为他们的死敌,这可真的不是什么玩笑,至少在美国高层社会没人会去怀疑。

    农产品只是洲际贸易中的一部分,看上去非常火爆,但是从贸易总额来讲并不很高。农产品价格之前被压得太低了,积压下的存货也都急着清仓,以至于贸易商之间自己产生了内耗,价格非但没有上涨,在几种高产作物方面还略有下降。

    不过这只是一个特殊情况,美国方面预计,等到明年农产品贸易如果还能保持这个势头的话,价格应该能够达到一个令供求双方都满意的平衡点上。

    接下来就是前面说到的石油化工业,此时美国每年能够生产两亿桶以上的石油,其中百分之十是作为战略储备由国家统一收购,剩下的两成提供国内市场消耗,其余的全部都向国外出口,主要供应的就是欧洲市场。

    这也是美国国内非常关注这一次欧洲战争进程的原因,美国的两党政客们此前也一直在为这个问题,在对德政策上相互纠缠不清。而当英国皇家海军在敦刻尔克受到重创之后,历史开始走向了另一条岔道,一批秉承孤立主义并且支持纳粹政策的保守政客们从初期的被全面压制,逐渐的开始拉平了局面,等到德国登陆英国之后,他们甚至能够聚集起一群中间派,向罗斯福为首的干涉派发起了反扑。

    美孚石油在幕后出了很大的一把力,洛克菲勒财团想要趁此机会彻底的压制住他最大的敌人,最少也要让对方暂时抬不起头,要知道英荷壳牌占据欧洲和东南亚市场已经太久了。

    小洛克菲勒和德国的关系一直挺不错,这次德国获取了胜利,更是成为了他具有先见之明的证明。洛克菲勒财团已经向德国派遣了好几波密使,通过在瑞士的中间人向德国新任元首转达了财团方面的善意,并且表示很有兴趣与德国展开进一步的密切合作,哪怕是吃上一点小亏也没有关系。

    除了洛克菲勒,福特和摩根等大财团也都相继与德国私下里进行了联系,这些资本巨头都表示出了与这位新兴的欧洲王者合作的意愿。

    美国人会那么快就向纳粹德国伸出橄榄枝,这是徐峻之前所没有预料到的,此时他才真正理解了那句老话,在利润面前资本是完全没有节操的。

    美国官方目前还未有任何正式的表态,实际上官方此时尴尬的要死,都不知道该如何向大众解释政府之前的言行,总不能前一周还在含沙射影的攻击着对方,一转脸就突然转向变成和睦友邦了,他们毕竟不是媒体,还是需要保持必要的矜持的。

    但是在几大资本操控下的大型传媒们,那就彻底的不要什么脸面了,就在德国宣布将要派遣舰队对美国进行友好访问的第二天,一面硕大的红色纳粹党旗占据了纽约时报的一整个版面,华尔街日报则直接在头版印上了德国新元首帅气的照片,标题上用了大号黑体字标出了“德美友谊”这个词。

    很多美国人也都认为战争已经结束,德国人再强大也不可能跨过大西洋威胁美洲,更何况德国人又不傻,根本就没有理由选择与美国为敌。或许有部分人心里对德国纳粹的那套东西感到不满,但那是德国人自己的内政,德国人都没有跳出来反对,你在这边操的又是哪一门子心。有那份闲功夫,还不如想想如何与欧洲多做几笔生意,从那群欧洲土财主手里赚一笔钱,要明白现在机会难得,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罗斯福新政早在三九年其实就已经出现了失败的端倪,原本的历史上完全是二次大战拯救了这位总统的名声,因为他之前许诺给选民的一大堆东西,到了这时候几乎没有一样是真正完成的。

    美国社会经济依旧处于持续低迷状态,资本巨头们都在热衷于海外投资,根本不愿意把钱投在国内这潭子死水里,资本和劳工冲突愈加激烈,失业率重新开始抬头,大批底层美国人生活在贫困中,而且完全看不到任何希望,社会福利迟迟得不到改善,罗斯福在四零年年初其实就已经做好了下台鞠躬的打算。

    现在欧洲的贸易成为了美国经济的一针强心剂,没人愿意错过这班公交车,为了抢夺欧洲的订单,各大企业相互之间就展开了一系列的竞争。

    这年头工厂能够保证开工已经不错了,工厂主们做梦都想不到还能看到生产线全负荷运转的那一天。欧洲此时急需要的是半成品原材料和轻工产品,还有大量的建筑与加工机械,这方面美国的产品原本没有多大的竞争力,突然出现这么一大堆订单,着实让一群企业主喜出望外。

    德国慷慨的开放了欧洲市场,作为投桃报李,美国财阀们当然也要给予强大的合作者一些支持与补偿。德国元首的条件说起来很简单,德国不会妨碍大家发财,前提是罗斯福与其党羽必须全部下台。

    :正在恢复状态,今天只有一更,篇幅不长,敬请大家谅解。

    谢谢大家的支持。。。。

第四百一十章 暗战(一)() 
“所以说,这只是一笔生意,不用有什么心理顾虑。”韦尔贝把一个天鹅绒布袋推向了参议员。

    “你要知道,斯皮尔先生,我要冒很大的风险。”六十多岁的老政客解开了袋口的系绳,翻过袋底倒出了一小把钻石。

    “您这一届的任期快满了,下一届选举连任的希望有多少,我想您要比我更清楚。您该开始为退休后的生活做一些打算了,鲁恩先生,这年头谁知道未来会变得怎么样。”韦尔贝低下头把玩着袖口上闪亮的金质袖钉。

    “但是斯皮尔,他们可能会找人来对付我。”

    “他们当然会找人对付你,这毋庸置疑,这也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至于你个人的安全问题,这你大可以放宽心,在一切结束之前,您和您家人的安全将在我们的保护之中。”韦尔贝从西服内袋里抽出一张卡片,夹在手指之间递向了鲁恩参议员。

    “有什么特殊的需要,可以打这个电话,参议员先生。”随后情报员站起身来,态度恭敬的向对方欠身致意。

    “我的人会随时与您保持联系,如果没有其他事情的话,我就先告辞了,我还约了文森特议员一起共进午餐。”

    “你们会遵守协议的吧。”参议员站起身来急切的询问到。

    “当然,参议员先生,那当然。”韦尔贝微笑着戴上了手中的礼帽。

    看到老板走出议员办公室,在办公室门口等候着的助手凑上前去,从韦尔贝手里接过了公文包。

    “一切还顺利吧,头。”助手询问到。

    “不要在这里讲这些,小心隔墙有耳。”韦尔贝整理着领带,小声的斥责着手下。

    “抱歉。”助手连忙小心的左右查看了一下,发现没有人注意到他们。

    “别东张西望,到车上再说。”韦尔贝大步向着走廊出口走去。

    四零年的美利坚合众国,比大多数读者想象中要糟糕的多。大萧条的阴影一直笼罩着这片国土,虽然市面上歌照唱舞照跳,却无法遮盖住底层民众贫困潦倒的生活。

    罗斯福的重税政策虽然遏制住了赤字,同时也遏制住了国内的正常商业运转,大企业家不再愿意投资新的项目,整个社会发展陷入了无可救药的停滞状态,不少地区的基础建设更是出现了严重的倒退。

    罗斯福声称每个家庭桌上都将会有黄油面包和肉,结果大部分美国人看到的只有土豆。美国有世界最强的石油工业,普通民众却消费不起日用的汽油。

    美国国内汽车销量大幅度衰减,汽车生产商开始热衷于生产豪华定制车型,因为产量少、用工少、容易控制成本,而且消费者都是富豪,能够保证足够的利润。

    以至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是美国豪华车泛滥的时代,出现了一大批外形精美性能超群的豪华订制车,产量往往只有两位数,只有欧美顶级富豪才有资格问津。

    工厂企业在疯狂压缩成本,工人的权益根本得不到保证,公会遭到了政府与企业的联手打压,资本家们甚至不惜调动国家机器武力镇压工人运动。

    罗斯福为了掩盖新政的失败,动用行政手段控制公众舆论,甚至不惜公开说谎欺骗大众。他很清楚一旦自己下台,接任的共和党人绝对不会对他客气半分,他之前所有努力掩盖的真相,都将会暴露在公众的面前,罗斯福家族积累下的声望和名誉将因此一朝丧尽。

    他和丘吉尔其实是一类人,个性倔强充满自尊心,视个人的名声超过自己的性命。这也就是罗斯福在最后一刻放弃退休的念头,打破美国历任总统的习惯,试图寻求第三任连任的真正原因。

    他还想作最后的挣扎,期待着再用四年的时间,继续完成他的新政,他拒绝承认失败,拒绝承认自己的政策具有重大的缺陷。

    历史上,是二次大战拯救了他的名声,人们把视线转向了这位总统在战争中的功绩,而故意忽视掉他之前八年任期的拙劣表现,出于胜利者不该受到指责这种规则,罗斯福成为了历史伟人。

    欧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