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首相墨索里尼,德国元首对这位首相三番四次的背叛与挑衅感到厌倦了,不惜发动战争也要把这个混蛋赶下台。

    意大利贵族们当即就懵了,这算不算是公器私用,都听说他们两个私下里有矛盾,但是忍不下去你们可以找个没人的地方决斗啊,俺们也早就看那个大下巴不顺眼了,要是德国元首阁下能把墨索里尼打死打残,俺们一定举四肢为你摇旗呐喊。

    再说逼首相下台这种事情,大可以大家私下里沟通解决,何至于要搞到开战的地步,到头来受苦的还不是两国的百姓。说起来德国人那边也是,就没有个脑子清醒的人上前拦上一把,果然蛮子就是蛮子,举国上下全都是一群战争狂徒。

    既然心中有了底,这些贵族与政客们也就不再着急了,他们现在开始考虑的不再是如何抵抗外敌,而是如何在这场战争中保住自己的权势并且捞取到更多的利益。

    直到第二天凌晨五点,罗马统帅部的会议结束,自始至终都没有一个人去提醒这些将军们,他们怀着各自的目地,冷眼看着巴多格里奥和他参谋们做出了所谓“正确的判断”。

    此时德国突击群的先锋部队,已经轻松占领了维皮泰诺,并且沿着公路和铁路齐头并进,接连夺取了坎波迪特伦斯、穆莱斯、福尔泰扎、布利克森等重要城镇。德国陆军只用了五个小时的时间挺近一百公里,突击群的先头部队已经到达了意大利重镇博尔扎诺郊外。

    这是连接阿尔卑斯山脉交通网络的重要节点,对周边区域的控制顺着公路辐射铺开,从博尔扎诺开始,地势逐渐变得开阔平坦,山间谷地宽敞而平整,便于德军的机械化部队展开队形,可以说从此地一直到波河平原,再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德军前进的障碍。

    德军一路上的行军非常顺利,这还要感谢意大利人之前的犹豫。意大利人完全可以在战争爆发后,炸毁那些伫立在险要地形上的桥梁和公路,把德军的突击部队阻滞在阿尔卑斯山区。这会是非常有效的战术,德军在短时间里根本找不到破解的招数。

    所以这也成为了德国方面十分担心的问题,唯一的对策就是提前在一些重要地点伞降下特别小分队,这些特别部队的任务就是在战争爆发后,不惜一切代价阻止意大利人可能进行的破坏行动。只是因为考虑到行动的隐蔽性,空投分队的兵力受到限制,所以计划是否能够成功,这就真的只能全凭上帝保佑了。

    结果意大利人自己替德国人解决了这个难题,因为他们压根就没有过破坏道路的打算。为了从南部调来的援军能够尽快赶往边境,一些地方官员们还准备组织公路养护人员维修以往的破损。

    没人敢提出炸毁山路的建议,因为山区里大批村镇居民的生活物资全靠这些山路来输送。此时十月已经过了大半,冬季很快即将来临,一旦在大雪封山前那些村镇无法储备足够的过冬物资,历史上不是没有发生过全村人饿死的惨剧。

    德军的铁路运输部队装备了奥地利制造的铁路专用装甲车,这种七十马力的柴油小车配有十五毫米厚的装甲外壳,顶部加装了一个一号坦克的机枪炮塔,车厢内部的空间足以塞进一个步兵班的士兵,以及他们携带的所有装备与给养。

    这种装甲车在铁道上的行驶速度并不是很快,但是它的优势在于体积不大机动灵活,而且行驶起来比火车要安静许多,非常适合执行铁路沿线的警戒任务,同时也能在军用列车前方进行侦查搜索,如果在这次战争中表现出色的话,德军准备给予这种小车一个正式的军用编号,列入德军的装备手册。

    在凌晨的突击中,德军的侦查排就乘坐着这种装甲车沿着铁路一路向前挺近,为后续部队检验道路与周边的安全。这种事要冒着很大的风险,因为一旦意大利人在道路上做过什么手脚,他们就可能会与这辆小车一起跌入深深的山谷。但是侦察兵们对此毫无畏惧,这是他们的职责与工作,并且为能够走在所有部队的最前面而感到自豪。

    布伦内罗之后的几座城镇村落,德军几乎就没有遭遇到什么抵抗,这些城镇根本就没有驻军,最多只有一些轻武装的警察,甚至有的地方连警察都没有,只有几个村民扛着两把猎枪,站在高高的教堂钟楼上守望。因为宣战的原因,很多意大利人当晚彻夜未眠,结果正好亲眼见证了自己所在村镇的沦陷。

    二十一日凌晨五点刚过,一列车头两侧装甲护板上刷着白色鹰徽的德国装甲军列呼啸着冲入博尔扎诺郊外的车站,正在等着交班的意大利铁路职员图利奥迷迷糊糊的从值班室的窗户往外张望了一下,随后翻开手边的登记本准备记录下火车到达的时间。

    “五点零八分,记录上没有,难道是特别专车?”值班员打了个哈欠,站起身走到门边,从门后的衣帽架上取下他的大檐帽扣在了脑袋上,随后拿起桌上的登记本推开房门走出了值班室。

    “马尔科,这是哪里来的列车,登记本上没有,不能让它停在这,博尔季诺的短程班车再过半小时就要到了。调度室那群家伙都睡着了吗?应该找人好好管管这种事情,他们就只会给我们添麻烦。”图利奥一边对着正站在站台上的信号员马尔科大声的抱怨着,一边低头扣着制服大衣的衣扣。

    “喂,马尔科,怎么不说话,你干嘛要举着手,伙计,这样子看上去傻透了。”值班员上前轻轻推了一把高举双手的同事。

    “问你呢,这是哪一趟列车别跟我做鬼脸啊,你是想转行搞什么哑剧表演吗?老实说你还缺一些神韵,你应该上帝啊。”图利奥学着同事高高举起了双手。

    “你别告诉现在正向我背后走过来的那些家伙是德国人见鬼,你怎么不早说,你真是个混蛋。”值班员对着马尔科咬牙切齿的小声说到。

    谢谢大家的体谅,今天的章节奉上。

    谢谢大家的支持。。

第四百二十八章 占领() 
占领博尔扎诺并没有耗费德军多少时间,负责压制任务的是德国陆军第七军第十五步兵师第一零六步兵团。这是个三营制的标准步兵团,指挥官是新上任的哈克兰道儿中校,此时年龄只有三十二岁,却已经是橡叶骑士十字勋章的获得者。

    在晋升之前他在第六十九步兵师第二三六步兵团里指挥一个步兵营,参加了伦敦西线的攻防作战,在战斗中表现出了优秀的指挥能力,战后得到了古德里安将军的极力称赞。

    元首喜欢提拔和他一样年轻的军官,这已经成为了国防军内上下皆知的秘密,下级军官有了晋升的空间,对于基层部队的士气也是一种极大的激励。

    老一辈的军官们也没有对此感到担心,军队始终是一个讲究资历的地方,他们的权威不会因此而遭到动摇,相反在这些老容克眼里这显然是一件好事,高级指挥官数量的增加,意味着国防军的实力也在相应进行着增长。

    以前锋侦查兵反馈来的情况来看,哈克兰道儿判断意大利人根本不知道边境已经失守,在博尔扎诺外围没有发现任何意大利军队活动的迹象,此刻这座城市等于是向德军完全敞开了怀抱。

    步兵团长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没有按照原来制定的计划,将部队在城市外围展开,而是直接乘坐军列占领市郊车站,然后以车站为基地,沿着城市街道从东向西突击,争取在意大利人反应过来之前,快速占领整座城市。

    哈克兰道儿的冒险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当城市易手之时,大部分的当地居民还在沉醉在睡梦之中。全程只在占领警察局时,发生了几分钟的交火,击毙了几名勇敢的意大利警官,俘虏了剩余的值班人员。接下来的时间里,德国人就只在忙着封存政府机关和物资储备,以及把一些跑到街上看热闹的意大利人赶回自己的家里。

    博尔扎诺的市长与警察局长被德国士兵从温暖的被窝里拖出来,塞进军车送往德军司令部,在路上他们极力想要搞明白,眼前的这些德国大兵究竟从何而来,以及为什么自己之前什么消息都没有收到。

    而此刻一列列满载着德国士兵和装备的军列,拉着嘹亮的汽笛穿过博尔扎诺车站,向着下一座意大利城市呼啸而去。在未来的二十四小时里,将会有大量的货运列车到达这座城市,在统帅部的计划里,将在博尔扎诺建立起一座庞大的后勤中心,负责向阿尔卑斯山脉区域内所有的德军占领部队提供物资补给。

    博尔扎诺还有一点让德军统帅部重视的地方,那就是它拥有一座设施完备的机场,同时还驻扎着一支意大利战斗机中队。

    意大利在欧洲算得上是个航空大国,在航空技术发展的初期,意大利的飞机设计师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意大利设计和制造的飞机,曾经一度以式样时髦与飞行品质优良而世界闻名。

    当年飞行在意大利属于一种贵族运动,那些追求时尚和骑士精神的世家贵族们,毫不吝于在飞机制造业中一掷千金,为的就是造出飞的最快、最高、最远、外形最漂亮的飞机,可以让他们在那群粗鄙的欧洲亲戚面前显示自己的深厚底蕴。

    当时意大利人最大的对手是英国和法国,意大利人却往往能够依靠他们精湛的机械加工技术和天才的想象力,在一场场航空竞赛中占据上风。

    可惜的是,这一切都随着全球经济危机的到来嘎然而止,意大利贵族在危机中损失惨重,再也担负不起这种耗资巨大却只得虚名的奢侈活动。意大利航空技术的发展陷入停滞,接着就是法西斯党上台,一大批看不惯墨索里尼独裁统治的天才设计师选择远走异国他乡,自此以后意大利的飞机设计,人们再也寻找不到往日的那种灵性。

    话题有些说远了,让我们转回到博尔扎诺的意大利机场上。在这里驻扎着的是第三六二飞行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