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谢,中校。你说的没错,这确实是一个掩饰身份的好办法,军队会给他准备全套的证明,等到服役期满,他将彻底化身为拉杰特。哈德森。那时他只需要前往英国本土,没人会怀疑一个退役老兵的身份。”于尔根撇着嘴说到。

    “是个聪明的主意,在英军里或许可行,但是在我们德国。。。”

    “他在征兵处就会被逮捕,盖世太保很重视这种案件,我们通常会把这类人当成间谍处置,您知道我们的效率非常高。”于尔根露出了一丝狞笑。

    “对盖世太保的工作效率,我一直都很钦佩。”伦道夫点着头赞同到。

    “谢谢,虽然我已经离开了盖世太保,但我依然为在那里的工作经历感到自豪。”于尔根微微欠身致谢。

    “嗯,接下来谈谈关于这次事件的调查吧,你们目前的结论是什么。”伦道夫摆正了坐姿,一本正经的问道。

    “案件的复杂程度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和我们当判断的完全不同,霍恩和克里格两位的遭遇,可以说是偶然中的必然,也可以说是必然中的偶然。。。。。。”于尔根的表情变得有些奇怪。

    “你知道自己究竟在说些什么吗?于尔根少校。”伦道夫眨巴着大眼睛疑惑地问到。

    “抱歉,中校,因为我实在不知道该用什么词来形容这件事情。”于尔根苦笑着回答到。

    ps:继续求月票,求推荐,求订阅。

    我今天等了很久才开始码字,本来还期待着能够加更一章,但是月票数却只增长了十几票,距离加更还差很远。

    实话说有些灰心,这个月可能会被踢出分类前四名了,明明那么多收藏,订阅连二十分之一都没有,月票连三千都达不到。

    准备做最后的努力,继续两百票加更一章,如果这个月失败了,就说明这本书的极限就这点了,我不会再有什么奢望。

    依旧感谢支持我的书友,你们可以放心,作者会把故事讲到底的。

作者的心里话() 
在书评区看到书友帖说作者情节拖拉,这几章的情节和主线没关系,故事乏味。┡趣 .*b.

    实话说看到后我是非常沮丧的,这段情节我花了很多心思构思,特别为了解决中东地区问题制定了一个大计划,

    我花了大量时间查阅资料,每天一有空就考虑有没有什么纰漏和硬伤,有没有没考虑到的地方,

    原本在明后两天准备把整个构思的谜底揭晓,的,结果在谜底解开前却得到了这样的评论。

    起初还想要用加更来换月票,因为从军事类月票榜上被踢到第五名了,原本订阅就很糟糕,一堆看盗版的,这下更惨淡了。

    我知道现在很多人喜欢看快餐,要看场面大的,节奏快的,就算是漏洞百出都没关系,只要看着爽就行,

    我一直很认真的想要写一本尽可能真实的二战,我知道这种风格不讨巧,更度又很慢,成绩连小白书都不如,这些我可以理解,也一直在忍耐,每天我都在章节末尾求票,就像乞丐一样,你见过哪本快餐文这样做过,他们不用求都有大把人投票。

    我的收藏说是七万,订阅却只有一千四百多,月票不到三千,类型排名一直在三名之外,每天要耗费几个小时坐在电脑前,还有更多的时间用来查阅资料,有时候真的想自己何苦要这样,要不是还有一些书友支持着我,真的差点就放弃了。我的文换个马甲写什么不比这个讨巧,我有很多题材,但是精力都被拖在这本书上了。

    现在看来这本书的成绩也就这样到顶了,我的风格也不会为了迎合这些书友的口味而改变,反正就这样按照大纲走下去,到哪天没人看了,那就悄然结束吧。

感谢大家() 


第一百三十四 网络(上)() 
“让我想想,该从哪里开始讲呢。。。。”于尔根从脚边拿起了他的公文包。

    “就先说说这个吧。”党卫队少校从公文包里再次拿出一个文件夹。

    “这是灰剑小组在拉穆藏匿的房子里找到的。”于尔根把文件夹翻开,抽出一页文件放在了伦道夫的面前。

    “这些是什么?”伦道夫低头看一下文件,发现上面写满了奇怪的符号和字母。

    “据拉穆的招供,这是一张密写账目,上面的符号依次记录的是地点、时间、销售数量和买家的姓名。”于尔根探出身去,指点给伦道夫看。

    “我不明白,什么买家,他在卖什么东西吗?”伦道夫听完更糊涂了。

    “他销售的东西,是这个。”于尔根又从公文包里掏出了一个纸盒来。

    “这个是?”伦道夫打开纸盒,发现里面还有一层包装纸,掀开纸包,里面露出了一些部分结块的白色粉末状物体。

    “这里是二十克苯甲基芽子碱,也有人叫它古柯碱。”于尔根用手指捻起了一小撮粉末。

    “这就是可卡因?”伦道夫早就听说过这种举世闻名的毒品,不过到现在他还是第一次见到实物。

    “这个拉穆,他竟然在贩毒?”伦道夫把盒子推回给了于尔根,眼神里带着深深的厌恶。

    “是的,他表面上是一名英国皇家空军军官,私底下却是一名毒贩。”于尔根捻动手指,有些泛黄的粉末稀稀疏疏的落回了纸包里。

    “我们化验过了,这包古柯碱的纯度不是很高,里面掺了不少淀粉之类的杂质,显然经过了二次加工。”于尔根从公文包里拿出一张棉纸,擦了擦沾了粉末的手指。

    “伦道夫中校,现在我可以荣幸的告诉您,我们发现了一个迄今为止最庞大复杂的犯罪网络,而这位拉穆先生则是这个网络中相当重要的一环。”党卫队少校恭敬的说到。

    “犯罪网络?!究竟怎么回事?你能再说的详细一点吗?”伦道夫又高兴起来,他最喜欢听黑帮犯罪故事了。

    “这要从拉穆晋升士官之后说起。”于尔根合上了纸盒,把它推到了桌子中间。

    “当时的拉穆意气奋发,自以为经过多年的努力,他的命运终于得到了改变。”于尔根端起杯子,茗了一口咖啡。

    “但是某一天,之前在诈骗团伙里的同伴突然找上门来,到现在拉穆都不明白对方是如何得知自己去向的。团伙的头目对拉穆现在的身份非常感兴趣,于是以向军方告发他作为威胁,要挟拉穆再次为组织工作。”于尔根手指点着文件说到。

    “所以他屈服了?我指的是那个拉穆。”伦道夫问到。

    “他没有其他的选择,要么为这些人工作,要么被军方送上军事法庭并踢出军队。而且一旦消息暴露,等待他的还有高等种姓的残酷私刑,落到那些家伙手里他就死定了。”党卫队少校冷笑着回答。

    “于是他们逼迫他贩卖这个?”伦道夫指了指盒子。

    “起初他们并没有让他参与贩毒,而只是通过他的关系,利用英国皇家空军的飞机,在东南亚地区走私违禁物品。印度是英国远东部队的大本营,皇家空军的军用运输航线遍及每一块殖民地。他们走私的商品的主要是一些受到严格管控的贵金属、宝石、珍贵药材和外币,还有这些在日本生产的可卡因。”于尔根指了指纸盒。

    “你是说,这些东西是日本生产的?”伦道夫惊讶的瞪大双眼。

    “确凿无疑,我们在一些包装纸上发现了日本三共制药公司的标记,而这个三共制药公司,就是远东地区最大的可卡因制造商。”于尔根从文件夹里抽出一张照片,上面是打着蓝色三角形印章的包装纸照片。

    这里作者要提一下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古柯碱贸易情况,希望大家别当成我在灌水。

    关于这种毒品,社会上有大量的资料可以查询,这里就不详述了。在它诞生之初,欧洲人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它的危害,反而因为它的特殊药理作用,在多种病症的治疗中被广泛使用,当时欧洲的医学界,甚至把它当做儿科药物,治疗儿童的哮喘病。

    直到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人们逐渐发现了这种毒品的危害,因为现代制药企业的工业化生产降低了成本,导致这种原本只有富有阶层才购买得起的毒品,逐渐开始向中低层平民中蔓延,加上一战后社会流行的颓废风气,从战争中幸存下的人们,开始追求一种醉生闷死的生活,于是这种有强烈兴奋作用的化学制品,被人们作为娱乐助兴的药物而遭到滥用。

    美国最先开始禁止这种“药品”在市场上销售,当时美国是世界第二大古柯碱制造国,这种毒品在美国国内已经泛滥成灾,迫使美国联邦政府把古柯碱划入了毒品范畴,开始在全国严厉打击古柯碱贸易。随后就轮到欧洲各国,瑞士和法国先后开始查禁可卡因,英国虽然紧随其后,却依旧把这种毒品列在大英帝国的药典里。

    至于德国。。。。德国的默尔制药公司,是二十世纪初世界最大的可卡因制造商,每年提炼加工的可卡因数量高达三十五吨,并且通过德国的商业网络,向全世界销售这种“药品”。直到欧美开始全面禁止可卡因贸易,默尔公司不得不削减可卡因的产量,这才把世界第一的名头拱手相让。

    那么让给谁了呢?就是前面提到的日本三共制药。欧洲的纬度和气温不适合古柯类植物生长,欧洲使用的原材料都是来自于远东地区,主要产地是英属印度和荷属印度支那。

    印度从十八世纪起就在英国人的指导下种植古柯,收获的优质古柯叶全部供应给英国本土,荷属印度支那的古柯种植业非常繁荣,每年生产的古柯叶高达一千五百多吨,原本是提供给欧洲各大药厂的,但当这种毒品被查禁,当地的古柯叶失去了销售市场,于是当地的种植园主把目光投向了日本。

    日本的制毒技术源自于欧洲,但它们生产毒品,已经占领了整个亚洲市场。主要的销售方向是中国,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日本在中国进行毒品贸易获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