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懒散初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生、舅舅,徐充容以死明志,朕心中也十分的敬佩,而且她遗言说想与父皇同葬一室,可是礼部那边却说不合礼制,毕竟只有皇后才能与父皇合葬一室,至于陪葬的棺椁则需要放在陪葬的墓室之中。”两仪殿内,李治皱着眉头对李休和长孙无忌道。

    徐惠现在还不是历史上的徐贤妃,她的封号为充容,只是九嫔之一,虽然地位也很尊贵,但却比贵妃要差一级,更不要说与皇后相比了,而能够与李世民合葬的只有皇后,至于徐惠只能陪葬,虽然合葬与陪葬只是一字之差,但规格却是天差地别,比如合葬是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的遗体同葬一室,而陪葬却要放在旁边的陪葬墓室内。

    “陛下,丧葬礼仪也并非一成不变,陪葬也并非一定要将棺椁放在陪葬的墓室内,而且徐充容定可早死以陪侍在先皇身边,所以臣觉得倒是可以通容一二!”李休这时站出来表达了自己的意见道,虽然他并不赞同这种激烈的陪葬方式,但却也不得不为徐惠对感情的忠贞而感动。

    “臣觉得驸马所言极是,徐充容此举足以记录在《烈女传》之中,陛下不妨追加她的封号为贵妃,到时以贵妃的身份陪葬在陛下与皇后身边,也就不显得特别突兀了!”长孙无忌这时也站出来道,并且还提出了一个解决的办法。

    “先生和舅舅此言也是深得朕心,既然如此,那就追封徐充容为贤妃,陪葬在父皇与母后的棺椁旁边!”李治听到这里也终于做了出决定道,他其实对徐惠也十分的敬佩,心中也早有了这样的打算,只是担心礼部反对,所以才希望得到李休和长孙无忌的支持。

    商量完徐惠的事,李治又询问了一下李休和长孙无忌关于明天下葬的事,两人也一一做了回答,只不过想到明天父亲就要下葬,日后再也无法见到父亲的面容时,李治也不由得再次涌出两行热泪。

    议事结束,李休先一步告辞离开,至于长孙无忌则留下来与李治商讨一些政务,毕竟长孙无忌可不像李休那样无官一身轻,他身上还担任着数个要职,再加上李世民的临终嘱托,所以长孙无忌这段时间除了忙李世民的葬礼外,还要帮助李治处理政务。

    明天就要下葬了,主管葬礼的李休今天反而轻闲下来了,因为需要准备的都已经准备完了,所以他也难得清闲下来了。

    不过就算是没有什么需要准备的事,李休还是来到停灵殿,打算趁着最后的一点时间再陪陪李世民这个老朋友,毕竟明天他就要走了,日后再无相见之日了。

    “先生!”就在李休刚来到停灵殿外,却没想到李承乾刚好从殿中出来,当下他也急忙向李休行礼道。

    “不必多礼!”李休这时也将李承乾扶起来道,这段时间李承乾也天天守在李世民的灵前,整个人比以前更瘦了,不过精神却还好。

    “这段时间先生忙着处理父皇的葬礼,我也没敢打搅先生,不知今天先生可有空,咱们边走边聊如何?”李承乾这时间站直身子再次开口道,他来长安的时间并不长,也的确没有机会和李休单独的聊一聊。

    “好,我听说你在衢州做的不错,当地的官员也数次在奏折上提到你,甚至听说你还帮当地修建了河堤,使得万亩沼泽变成了良田,实在是一件了不起的功绩啊!”李休听到李承乾的请求当即点头道,随后又开口夸奖道。

    李承乾被贬到衢州后,并没有像李泰那样自暴自弃,反而重新振作起来开始做一些实事,他虽然被贬,但毕竟身份特殊,而且他还是李休的学生,对天文、地理、水利等方面都有一些了解,所以这几年他在衢州也做了不少事,比如修建河堤只是其中之一,另外他还将土豆推广到衢州,甚至帮助当地改良稻种等等,这也使得他在衢州也树立起不小的威望。

    “以前我不懂事,结果做了那么多的错事,更连累了不少人为我而送命,现在我还活着,自然要多做一些事,也算是为了弥补我当初犯下的错误吧!”李承乾这时叹了口气道,他虽然振作起来重新开始生活,但对当年因他而死的杜荷等人还是心怀愧疚。

    “你能这样想最好,不过你心中也不要有太大的包袱,衢州那里地处偏远,各方面也都十分的落后,你能为衢州带去那么大的改变,先皇在生前也对你十分的满意,甚至还一直想将他召回来,只不过他担心陛下心中会有想法,所以才一直没有叫你回来。”李休听到这里也有些感慨的道,他虽然没能改变李承乾造反的命运,但至少改变了李承乾造反后的命运。

    “父皇对我的恩情我都记在心里,另外九弟也的确做的很好,他这次能将和我四弟都召回来,足见他的心胸。”李承乾这时抬头看着天际道,不过说到这里时,只见他这时却是犹豫了一下,随后终于再次开口道,“只是我有一件事想要和九弟商量,但却不知道是否合适,所以想听一下先生的意见。”

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送葬() 
    “你想好了,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李休听完李承乾要和李治商量的事后,也不由得露出凝重的表情道,他没想到李承乾去了衢州几年后,竟然会有这样的想法。

    “我想好了,几年前我失去了太子的身份,然后像一个普通人一样,拖家带口的去了衢州,相比长安,那里的生活条件极其落后,甚至连土豆、玉米这样的高产作物都还没有推广到那边,而我也正是在那里发现,原来自己可以用一个普通人的身份做那么多利国利民的事,所以现在我想用自己的办法为大唐做些事!”李承乾这时语气清淡的道,但是说话时的神情却无比的坚定。

    看到李承乾脸上坚定的表情,李休也欣慰的点了点头,不过紧接着他又有些担心的道:“不过你的想法虽好,但陛下是否会同意我也不敢肯定,毕竟这件事牵涉很深,一切都要看陛下的心胸了。”

    “是啊,我也是担心陛下是否会同意这件事,不过前几天陛下和我私谈时,说是想要加封我为国公,但我却愧不敢受,估计等到葬礼过后,他肯定还会和我谈一下,到时我再和他详谈这件事吧。”李承乾这时再次开口道。

    “也好,这件事我不好出面帮你,不过以我对陛下的了解,他是否会答应你应该在五五之数,到时就看你是否能说动他了?”李休这时再次开口道。

    “九弟虽然比我小得多,但是胸中的格局却很大,我也相信自己能够打动他!”李承乾再次坚定的道,看到他如此有信心,李休也没有再说什么,而是又询问了一下他在衢州的情况。

    李承乾在衢州不但做了许多的实事,而且自己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他到了衢州之后,竟然生了许多的孩子,毕竟他身为前太子,妻妾数量并不在少数,而且哪怕被贬为庶人,衣食住行也十分的优越,结果他在短短几年里,就有了十几个子女,照这个势头生下去,估计很快就会超过他的父亲李世民。

    不过李承乾生这么多的孩子可不是因为他贪恋床第之欢,而是他发现衢州那里人烟稀少,朝廷对那里的统治之所以比较薄弱,关键的原因就是人数太少,所以当地也是大力鼓励女子生育,只不过因为生活所限,穷人养不起孩子,富人虽然养得起,但因为医疗落后,女子生育时也要冒很大的风险,为此李承乾不但自己生,而且还自学了接生的技术,并且将一些基本的卫生观念传播出去,使得衢州的婴儿存活率大增。

    类似上面的事情李承乾还做了许多,比如推广李休发明的水车,方便当地的灌溉等等,这些事情使得衢州实打实的得到许多的好处,并且还吸引了不少周围的流民前去定居,一时间本来贫瘠的衢州竟然成为一个富饶之地。

    对于李承乾在衢州做的这些事,李休以前虽然也听说了一些,但毕竟不如亲卫听他讲述来的详细,而且越是听到最后,他也越是欣慰,现在的李承乾的确已经成熟了,而且活了自己的人生。

    第二天,也就是李世民的棺椁正式下葬的日子,同时也是葬礼的正日子,这天整个长安城一片素缟,当载着李世民棺椁的车辇出了皇城,进入朱雀大街时,整个长安城的百姓几乎都赶到这里为李世民送行,马车每走一步,都会有无数的人主跪下高呼“吾皇”,更有无数百姓为之恸哭。

    李世民帮助父亲李渊打下了整个天下,随后又将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扑到治理天下上,虽然他得位不正为人所诟病,但却依然是历史上最最伟大的帝王之一,也正是在他的带领下,大唐走向一个鼎盛的巅峰,而在他之后的帝王中,再也没有人能够达到他的高度。

    十里长的朱雀大街,送葬的队伍却足足走了半天,因为前来为李世民送行的百姓实在太多了,李治又不忍心让士卒驱赶,所以队伍前行的速度很慢,甚至在出了城门时,却外也聚集了大批为李世民送行的百姓,看到棺椁出城时,这些百姓也是跪倒一片,哭声响彻天地。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他们并不关心朝堂上的龙椅上坐的是哪位皇帝,而是关心平时自己的衣食住行,而李世民正是将他们从隋末乱世,带到贞观盛世的伟大帝王,在李世民的治理下,他们不但生活富足,而且外灭强敌,使得唐人无论到了哪里都受到礼遇,可是现在这位伟大的帝王去世了,这让他即悲痛,又对未来的生活感到担心。

    “天下百姓感念陛下的恩德,终不负陛下励精图治三十余载!”长孙无忌看着眼前跪倒一片的百姓,当下也是流着眼泪感叹道。

    “启行吧,在城中已经耽误了那么久,不能再耽误下去了!”李休先是赞同的点了点头,随后也是叹息一声吩咐道,能将帝王做到这个份上,李世民也可以称得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随着李休的吩咐,送葬的队伍穿过送行的百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