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懒散初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迟早的事。

    “这不太可能吧,太子背后就有世家的,而且全都是像五姓七望这种大世家,这也是太子能够得到众多大臣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太子日后真的可能会与世家翻脸?”马爷听到这里却有些不敢相信道,而且从话中也可以得知,连他也都已经认定李建成会登上皇位。

    “原来如此!”李休听到李建成背后竟然有五姓七望这种大世家的,当下也露出恍然的表情,难怪历史上李世民那么讨厌世家,原来还有这层原因。

    “怎么样,现在知道太子日后不会有世家冲突了吧,日后等到太子登基之后,世家的力量只会更强,到时柴绍说不定会东山再起,从而找你的麻烦。”马爷听到李休的话,以为他同意自己的话,当下也是有些担心的道。

    “马叔你误会了,我只是对太子背后有世家这件事感到惊讶,不过就算如此,等到太子登上皇位后,也不可能一直世家,要知道他毕竟是个皇帝,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权力被世家把持着,所以我还是认为太子登基后,肯定会与世家产生冲突,甚至打压世家的力量,从而稳固手中的皇权!”李休却是笑着摇了摇头道,世家虽然存在了多年,但是到了大唐这一代,世家注定是要被历史淘汰掉的。

    “你也太乐观了,世家的力量之大,绝非你表面上看到的那么简单,否则陛下也不会对世家那么忌惮,哪怕日后太子登基想要打压世家,恐怕也不是件容易的事,甚至还可能引来世家的反弹,从而导致大唐的根基不稳,甚至国内大乱也并非不可能的事,难道你以为太子会冒着这么大的风险打压世家?”马爷却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反问道。

    “马叔,日后的事情谁也说不清楚,甚至连太子能否登上皇位都还不能确定,只能说他的机会比较大,不过无论是谁上位,我都不认为他会甘心的受到世家的牵制。”李休也是笑着坚持自己的观点道,马爷无法说服他,但他也无法用后世的历史说服马爷。

    “算了,和你小子争论这些也是自找苦吃,希望真的如你所说的那样,朝廷迟早要对世家进行打压,不过你也要小心了,我见到柴绍时,这小子的精气神绝对不像是个丧失斗志的人,反而好像是胜券在握似的,这说明他肯定有所依仗,你日后要多防备着点!”马爷最后再次叮嘱道,当然他也会派人专门盯着柴绍,只要一有风吹草动,他就能得到消息,免得李休吃亏。

    “多谢马叔的提醒,以后我会小心的!”李休当下也十分感谢的道,在这个世界上,马爷绝对是他最值得信任的一个人了。

    “对了,我听说推广玉米和红薯的事人选已经定下来了,本来希望很大的杨农竟然败下阵来,反而被魏征给抢走了这件事差事,马叔你可知道这件事?”李休这时忽然想到之前李世民告诉他的这件事,当下急忙开口问道,当时李世民情绪波动异常,他也不好详细的追问这件事。

    “这件事是今天朝会刚刚发生的事,我也是刚刚接到消息,你是怎么知道的?”马爷听到李休的话也不由得惊讶的问道。

    “刚才秦王来了,情绪十分的糟糕,甚至认识他这么久,我也是第一次看到他这个样子,甚至我都找不出一个准确的词来形容他的情绪,然后他告诉了我这件事,喝了点酒就离开了。”李休这时双手一摊道,到现在他还无法确定李世民当时脑子里到底在想些什么?

    “原来如此,今天朝会陛下的确决定把推广玉米和红薯的事交给魏征了,这让杨农差点气的吐血,我听说他在朝会后,几乎是被扶着才离开的,而且一回家就病倒了,现在杨府已经乱成一团,四处派人去请大夫,搞不好杨农这个老狐狸真的要被气死了。”马爷说到杨农的境况时,也不由得露出一脸唏嘘的表情,一个名留青史的机会就这么在手底下飞走了,这对于杨农的打击来说简直是毁灭性的。

    “这个……杨尚书都这么大年纪了,不会真想不开吧?”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有些担心杨农的身体道,上次杨农给他留下的印象还是挺不错的,万一这个老头真的因为这件事倒下的话,李休也会感到有些不安。

    “难说,你也知道那些读书人对名留青史这件事的看重,特别是杨农都那么大年纪了,还没有一件能够拿得出手的政绩,而这件事则是他唯一的机会了,却还被人抢走了,要是我的话,估计也会被气的不轻。”马爷这时也摇了摇头,虽然他嘴上对杨农一口一个“老狐狸”,不过有时他也觉得杨农挺可怜的。

    “那魏征呢,他有何反应,这个人可不怎么好相处啊?”李休同情了一下杨农,随后又有些担心的问道,佩服魏征是一回事,但和这样的人共事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魏征这个人的性子很直,有什么说什么,而且对太子一直忠心耿耿,之前太子被软禁在东宫时,其它人都不敢靠近太子,唯独魏征敢进东宫探望,这也使得太子对他更加的信任,而他之所以争推广玉米和红薯的事,一来是为太子积累政绩,二来则是担心杨农的年纪太大,不能胜任这件造福天下百姓的大事,所以才一直和杨农争来争去,最后陛下终于还是选择了他,这也是陛下对太子的一种!”

    提到魏征这个人,马爷也是一脸郑重的道,看得出来,他对魏征这个人还是十分敬重的,而且说到这里时,马爷忽然露出一种幸灾乐祸的表情道:“你担心魏征不好相处,这倒是真的,不过我倒是觉得让魏征这个不讲情面的家伙,和你这个懒散的家伙放在一起的话,应该会很有趣!”(。)

第二百八十四章 魏征来了() 
“先生,一米是十分米,一分米是十厘米,一厘米是十毫米,这个进度十分的简单易懂,而我大唐的长度单位却有些混乱,比如以最常用的步来说,有些地方一步是指单脚一步的距离,有些地方竟然是指双脚一步的距离,虽然历朝历代都有官方的解释,但却无法落实到各地,现在我大唐还没有开始统一度量衡,沿用的依然是前隋的标准,我觉得先生讲的度量衡就很好,可以照搬过来使用。”花园的草地上,李承道一本正经的向李休提议道。

    “承道,你的想法是好的,统一的度量衡的确很,另外我也觉得十进位的度量衡很方便,咱们大唐的长度单位还算比较不错,十分为一寸,十寸为一尺,十尺为一丈,不过相比之下,重量单位就有些混乱了,比如二十四铢为一两,三两为大两,十六两为一斤,仅仅一个重量单位,就有多个进位,十分不方便计算。”

    说到这里时,李休心中也不禁为古人的脑回路感到惊讶,他这个后世人在计算这些重量单位进位时,经常被搞的头晕脑涨,一会是三进位,一位是十六进位,一会又是二十四进位,简直就是考验人的智商极限,可是很多大唐人却换算的十分轻松,比如家里的衣娘和月婵就是如此,这让李休也是自愧不如,同时也感慨后世华人被评人智商最高的民族,估计也与此有关,全都是从古代开始锻炼出来的。

    不过大唐的度量衡虽然有很大的缺点,但李承道提议照搬李休讲的那些米或千克也有很大的问题,所以李休当下再次开口道:“度量衡虽然有些问题,但承道你也要知道,度量衡的使用,其本质还是一个习惯的问题,大唐各地都习惯使用本地的度量衡,哪怕是朝廷想要统一度量衡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况要把一套完全陌生的度量衡照搬过来,你觉得百姓们会接受吗?”

    “这个……”李承道听到这里也不由得露出沉思的表情,这个问题他还真没考虑过,他只是觉得李休讲的度量衡十分方便实用,所以才想照搬过来,可是却没考虑到推行时的困难。

    看到李承道陷入沉思,李休则是笑了笑没有打扰他,李承道有着远超同龄孩子的成熟,但有时还是会暴露出一些太过天真幼稚的缺点,这也不能怪他,毕竟他还是太小了,等到有了足够阅历之后,他才会真正的成熟起来。

    “先生,您看我这个十个数字写的正确吗?”正在这时,忽然只听一个娇怯怯的声音问道,当李休回过头来时,立刻看到恨儿拿着一张纸睁大眼睛看着他,她才第一天上课,李休教她练习十个阿拉伯数字。

    看到恨儿有些胆怯的样子,李休则向她温和的笑了笑,然后接过纸张看了一下,随即就夸赞道:“不错,写的很工整,现在我来教你一些数字使用的简单规则……”

    刚刚和李承道讨论过度量衡推行这种关乎国家制度的问题,然后李休又要从最基础的数字开始讲起,对于这么大的跨度,李休也早就习惯了,毕竟这几个孩子的学习进度不同,李承道和七娘学的最快,小丫和李承乾则要差一些,至于恨儿就更差了,只能从最基础的讲起,幸好昨天七娘已经帮她预习了一些,而且恨儿也很聪明,学习起来倒并不怎么吃力。

    给恨儿讲完之后,李休又急忙转过身给李承乾和小丫讲课,虽然每个学生的学生进度不同,他要一分为五操心,不过只要习惯了也没什么,而且他安排的课程也很轻松,一个人一天也只上一节课,倒不是他偷懒,而是后世学校里学的东西他顶多也只能教到初中,后面学的东西几乎全都还给学校了,所以他想教也教不了。

    不过就在李休正在讲课之时,忽然只见月婵匆匆忙忙的跑来,然后向李休禀报道:“老爷,前面有客人来了,说是有要事要见您!”

    “客人?”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禁有些惊讶,当下追问道,“是什么样的客人,以前来过吗?”

    “来过,上次老爷您不是招待过许多的朝廷官员吗,我记得这位客人就是那些人中的一员,不过我不记得他的名字。”月婵想了想回答道,她说的那天正是李休和平阳公主向朝廷献上红薯和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