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懒散初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柴绍,但也不好驳了女儿的面子,所以这才说了句模棱两可的话。

    “陛下,说起那个李校尉,刚才臣刚巧在外面的灯会上遇到他,他对三娘有救命之恩,不如陛下去见一见他如何?”这时柴绍忽然开口道,只是在说这些话时,他的眼睛中却闪过一道狠厉之色,有平阳公主保着,他的确不敢拿李休怎么样,但报复一个人的办法很多,而且有些办法比直接杀了一个人更加残忍。

    “哦?他也在这里?”李渊听到这里也有些惊讶的道,毕竟今天的客人都是他请来的,不过他随即就想到了其中的原因,当下笑道,“我明白了,马三宝既然和那个李休交情不错,而且他又是三娘的救命恩人,自然会请他过来。”

    说到这里时,只见李渊看了平阳公主一眼,然后又有些感慨的道:“说起来在朕的这些子女中,朕最感到亏欠的就是三娘你,别的女子在你这个年龄,正是在家相夫教子的时候,可是三娘你却朝廷东征西讨,甚至差点连命都丢在战场上,这个李休能够救你一命,朕这个做父亲的,的确应该亲自见他一见!”

    李渊说得情真意切,平阳公主也深受感动,不过柴绍却在心中冷笑,只要李渊肯见李休,那么他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也许是显示自己的诚意,李渊并没有让人把李休叫进大殿,而是亲自出了大殿去见李休,这说明他是以一个父亲的身份去感谢对方,平阳公主在感动之余,又担心李休说错话,所以就让人抬着锦榻,与父亲一同出了大殿。

    李休这时正和马爷聊着天,手中拿着一摞手帕,因为怀里实在塞不下了,只好拿在手上。不过也就在这时,忽然只见前面的人群中一阵喧哗,随即就看到人群纷纷向两侧退去,然后一个身穿圆领对襟长衫的中年男子大步走来,平阳公主的锦榻也只能跟在后面,而且看两旁文武纷纷行礼的样子,不用问也知道这个中年男子肯定就是大唐的皇帝李渊。

    看到李渊向这边走来,马三宝立刻一拉李休,然后上前行礼道:“臣马三宝拜见陛下!”

    李休也跟在马三宝后面行礼,不过以他的身份,也根本没有资格自报身份,所以他也乐得没有开口,不过让他没想到的是,李渊把马三宝扶起来后,忽然打量了他几眼道:“你就是那个治好了三娘伤势的李休?”

    听到李渊的问话李休也是一愣,不过他立刻就反应过来,当下不卑不亢的开口道:“启禀陛下,微臣正是李休!”

    看到李休区区一个庶子,在见到自己时竟然可以从容应对,显得极为沉稳,这也让李渊大为意外,随即对李休的印象也有些改观,看来这个年轻人能够得到马三宝的重视,也的确有几分过人之处。

    周围的不少人也同样暗自点头,认为这个年轻人不简单,特别是那些之前将定情之物给李休的少女,更是一个个满心的欢喜,期望过几天他能够登门提亲。

    “李校尉真是我大唐的年轻俊杰,一晚上竟然收到如此多的定情之物,看来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喝李校尉的喜酒了!”正在这时,忽然只见李渊身后的柴绍开口道,这也让李渊忽然发现,李休手中竟然拿着一摞的手帕,看样子今天来的不少贵族少女也对李休青睐有加。

    “李校尉一表人材,又曾经为朝廷立下大功,得到女子的青睐倒也不奇怪。”李渊这时笑着开口道,听到他的夸奖,那些看中李休的女子与家人也更加高兴,感觉自己的确没看错人,但是马爷与平阳公主却是脸色大变,但这时想要阻止已经来不及了。

    “呵呵,李校尉本是永康县公李靖李将军之子,的确生得一表人材,只是柴某听说一年多以前,李休曾经恋上一个小尼姑,对方更是因他而死,结果他与李将军大吵一架反出家门,实在是个痴情之人,现在看到李校尉收下这么多的定情之物,想必已经从当初情伤之中走出来了吧?”柴绍忽然脸色一变神情阴冷的道。

    柴绍要的就是这个机会,能够在李渊与其它人面前揭穿李休的真实身份,如果是平时他这么做并没有什么效果,但之前李休至少还背负一个痴情之名,现在却拿着不少女子给他的定情之物,这种巨大的反差足以让人认定他是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到时他的名声也就彻底毁了,无论他怎么解释都没有用,可以说这时的李休已经被逼上了绝路。

第四十九章 才气逼人() 
:            ?名声是个很奇妙的东西,虽然它看不见摸不着,但只要生活在社会中,名声就是必不可少的东西,简单来说,名声就是整个社会对你的评价,如果你的名声不好,那你就得不到社会的认可,无论做什么事都是困难重重,反之如果你名声极好,那么在与别人的交往中,无形就会得到对方的加分,从而更容易达到自己的目的。

    古代社会对名声更加重视,不少人甚至愿意舍弃亲情、财富等等,为的就是搏得一世之名,哪怕是贵为天子的皇帝,也同样希望可以留芳百世后世之人记得自己的功绩,这些全都可以看做是名声的范围。

    当初的李休因为心爱之人身死,这才一怒之下反出家门,虽然很多人认为他不孝,甚至把这件事当做是京城的笑谈,但不可否认,还是有许多人同情李休,将他看做是一个痴情之人,就像庄子中那个抱柱而死的尾生一样。

    在小灯会上李休收到那么多的定情信物,如果没有柴绍道破他的身份,那么只要他不去提亲,就算日后被人知道了身份,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是柴绍却选在李休刚刚拿到这么多定情信物的时候道破他的的身份,根本没有给他留有时间证明自己,当然李休可以说自己只是出于礼貌才收下的,并没有打算求亲,不过这种话也得有人信才行啊?

    果然,李渊听到柴绍的话后,立刻脸色一变,他这时也想起来李休当初因一个女子反出家门的事,可是这才过去年余时间,他竟然收下这么多女子的定情之物,这说明他根本没把那个因他而死的女子放在心上,如此薄情寡义之人,简直让人不耻。

    与此同时,周围的人看向李休的目光也都发生了变化,从刚才的欣赏慢慢的变为冷漠与鄙夷,当初李休的事他们也都听说过,现在知道李休的身份来历,再看看他手中厚厚的一摞定情手帕,感觉有种说不出的讽刺。

    至于那些之前把手帕丢给李休的女子,更是一个个面带悔意,看向李休的目光更带着几分怒火,好像恨不得立刻把刚才丢给李休的手帕都给要回来。

    在场的人中,唯独只有平阳公主和马爷知道李休不是那样的人,可是他们几次想要开口为李休辩解,却又发现无论说什么,都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

    至于站在李渊身边的柴绍却是一脸得意的冷笑,只要今天让李休坐实了薄情寡义之名,那么他将遭到贵族的唾弃,甚至连皇帝陛下也会对他产生反感,如此一来,这小子日后就再也别想有出头之日。

    在场的人包括李渊都在等候着李休的辩解,但是让人都没有想到的是,李休竟然一脸淡然的站在那里,无论别人用什么样的目光看他,他都表现的十分坦然,更没有辩解的打算,最后李渊终于忍不住开口道:“李休,你可有何话说?”

    “启禀陛下,臣~没有什么可说的!”只见李休略一沉吟开口道,他的话也让柴绍笑开了花,平阳公主和马爷却都面带焦急之色,这时哪怕李休辩解一下自己不会去提亲,就算没有多少人相信,但至少也表明自己的态度,为日后翻身也打下个基础,可是李休竟然连辩解也没有,这下几乎让他坐实了薄情寡义之名。

    李休没有为自己辩解,同样出乎李渊的意料之外,不过他以为李休是无话可说,当下也不由得冷哼一声道:“天色已晚,李校尉还是早点回去休息吧!”

    李渊的话虽然说的客气,但其实是在赶李休走,要知道他可是大唐的皇帝,能够让他这个皇帝亲口下逐客令,恐怕李休也算是大唐立国以来的第一人了。不过周围人看向李休的目光却没有的同情,反而一个个都像是冷漠的刀子似的。

    面对李渊的驱赶以及其它人的鄙夷,李休依然面色如常,只见他向李渊行了一礼,然后转身离开,一步、两步、三步……

    就在人都以为李休已经认命,并且开始议论纷纷,柴绍也在幻想着第二天李休薄情寡义之名传遍整个长安城时,忽然只听离开的李休开口吟诵道:

    去年元夜时,

    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

    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

    泪湿春衫袖。

    这首《生查子·元夕》上片写去年上元节情事,短短四句就制造出朦胧清幽、婉约柔美的意境,下片写今年元夜相思之苦。“月与灯依旧”与“不见去年人”相对照,表达了词人对往昔恋人沉重而悠长的思念,结合李休的经历,简直就是为他而写。

    李休刚开始吟诵时,场上还有其它人的议论之声,可是当他读到“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之时,整个灯会上却忽然变得鸦雀无声,人都在倾听着李休吟诵的这首诗,而当最后一句“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诵出之时,更有不少多愁善感的女眷泪撒当场,只是当她们睁着泪眼迷蒙的双眼看向吟诗之人时,却发现对方早已经走出大门,消失在夜色之中。

    过了许久,李休离开后的小灯会上才忽然醒悟过来,李渊更是第一个开口道:“好诗,虽然言语浅白,但却哀婉之极,寥寥数十字就已经将一对苦情男女的遭遇勾勒出来,如此情真意切之好诗,理当流芳千古!”

    李渊的称赞也终于引爆了全场,人“轰”的一声全都开始讨论起刚才李休吟诵的那首诗。如果李休听到他们的讨论,恐怕会立刻笑出声来,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