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懒散初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现在被护卫里三层外三层的包围着,平时没有李休的命令,七娘根本出不来,连苏雅出生时她都,这倒不是李休心狠,而是他太高兴了,根本没想起七娘。

    “哼,这丫头倒是聪明,竟然趁着这个时候让你替她求情,看在月婵你的面子上,就让她来一趟吧!”李休听到这里却是冷哼一声道,如果放在平时,无论是谁求情也没用,不过现在月婵为自己生下女儿,七娘又是苏雅唯一的姑姑,所以他也不好拒绝月婵的求情。

    看到李休同意,月婵也十分的高兴,当下派人将七娘接了过来,虽然被关了几天禁闭,不过七娘却不敢有丝毫的怨言,看到苏雅也十分亲昵,抱着就不愿拱手,苏雅对七娘好像也十分喜欢,只要她一抱,就“咯咯咯”的笑个不停,这让月婵也十分惊讶,连说苏雅喜欢七娘,李休看到这里,脸上的神情也不由得缓和了一些。

    两天之后,李休安排好了船只,阿尔达与那个波斯女子率领着波斯使团向李休告辞,然后登上船沿着运河北上,一路向长安驶去,而李休则安心在苏州陪着月婵养身体,偶尔也会与平阳公主她们外出游玩,过得十分的逍遥自在,只不过就在过了年后,长安那边却忽然传来一个让他意想不到的消息。

    用引擎各种任你观看

第七百四十九章 高表仁的消息() 
出使倭国的高表仁回来了,如果不是马爷从长安传来的这个消息,李休几乎都快忘了大唐还曾经派出过这样一支使团,不过这也不能怪他,毕竟高表仁他们一走就是一年多,别说李休了,估计连李世民都忘了自己还曾经派出过这样一支使团。

    不过高表仁这次回来却为大唐带来一个颇为震撼的消息,他这次出使倭国虽然失败,但却与百济王接上了头,说起来百济王也一直想与大唐交好,因此表示自己的诚心,百济王派王子义慈亲自出使大唐,并且还向李世民献上无数珍宝,百名,这让李世民也颇为惊讶,不过还是接受了百济王送来的这些礼物。

    按照马爷传来的消息,现在那位百济王子义慈就在长安城中,而且四处拜访大唐的达官显贵,虽然百济比新罗要穷,但百济王却十分舍得下本钱,义慈结交长安的显贵,几乎像是个散财童子一般四处送礼,这也让新罗使节气的上蹿下跳,四处散播百济人的坏话,甚至还与义慈发生了几次冲突,就差直接动刀子了。

    百济与新罗一向都是宿敌,而且当初新罗还狠狠的坑了百济一把,明明两国联合起来打败了高句丽,但是新罗却在事后偷袭百济,不但把打下来的高句丽领土独吞,而且还吞并了百济最富饶的一块土地,这也让百济上下对新罗人恨之入骨,而新罗也自知理亏,所以一直防备着百济,对于百济与大唐交好这件事,自然也是百般阻挠。

    对于新罗与百济的冲突,李休比人都清楚,不过这也是他想要看到的,高句丽是大唐东北侧的一条恶狼,从历史上来看,高句丽只要强盛时,就不断的想要向西南方向扩张,从而吞并了属于中原王朝的领土,所以日后大唐绝对不会放过高句丽,以大唐现在的兵力,灭掉高句丽只是迟早的事,如此一来,就会打破半岛上的平衡,李休可不想像原来的历史上那样,只剩下新罗,然后让它有坐大的机会。

    相比新罗和百济之间的那点破事,更让李休感兴趣的还是高表仁出使倭国失败的事,说起来这件事的经过也十分有趣,高表仁率领着使团出使倭国,花费了半年的时间才到达倭国,按照大唐规定的礼仪,高表仁需要向倭王宣读李世民的圣旨,圣旨上的一般也十分空洞,无非也就是夸赞一下两国的友谊之类的,和后世的外交磁力辞令如出一辙。

    中原皇帝称天子,中原的士子也都有“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想法,中原周围的小国也一向依附于中原王朝,所以在大唐看来,周围的小国都是大唐的属国,各国的国王自然也都是大唐的臣子。

    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高表仁向倭国宣讲圣旨时,要求倭王率领着大臣面向长安的方向下跪,不过倭国的自大可是出了名的,当初在前隋时,倭王就敢在国书上与杨广比肩,因此倭国上下对高表仁的要求自然不同意,结果高表仁也十分硬气,连圣旨也没有宣读,直接率领着大唐使团就离开了倭国。

    高表仁与倭国闹翻了,不过他并没有忘记李休的叮嘱,在离开倭国后直接去了百济,然后与百济王接触,甚至把本来赏赐给倭王的礼物送给了百济王,而百济王一直想要报仇,只是新罗与大唐交好他也十分的顾忌,现在对于大唐使节的主动交好,自然是求之不得,于是这才有了百济王子义慈出使大唐的事。

    “有意思,倭国与大唐的第一次接触终于还是不欢而散,百济却借着这个机会与大唐改善了一下关系,只要他们自己不作死,应该不会像后世那样被大唐灭掉,如此一来,日后新罗也就多了一个对手了。”李休将马爷送来的消息仔细的看过了一遍之后,这才低声自语道,东北的那座半岛如果不能吞并,那就只能让它保持分裂的状态,这才符合大唐的利益。

    不过上面这些都是李休以前的布局了,现在他决心远离朝堂,免得日后自己身不由已,所以对于这件事他也只是了解一下,并没有再介入进去的打算,不过他在苏州呆的时间已经太长了,月婵的身体也早就恢复了,所以也时候回长安了。

    阳春三月,正是风景最好的季节,李休一家在告别了张十一和上官仪两家人告别之后,也再次启程离开了苏州,他打算趁着春光正好,先去扬州那里和李恪会合,因为按照当初的约定,李恪本来也没打算在扬州久留,所以李休走的时候,李恪也会和他们一起回长安。

    另外扬州据说扬州的风景以春天为最,特别是扬州的琼花开放之时,满城都是花香,民间传说杨广就是因为听说扬州琼花之美,这才让人开凿了大运河南下,为的就是欣赏一下琼花处处的美景,可惜当杨广到达扬州时,琼花已经凋谢,为此杨广还大发雷霆,幸好经过萧皇后的劝解这才息怒。

    当然杨广为欣赏琼花而开凿大运河肯定不可信,不过这也说明了琼花之美,李休早在长安时就听说过琼花,平阳公主喜欢花草,也一直想养几株琼花,可惜因为水土不服,长安那边根本不适合琼花生长,甚至平阳公主花高价让人从扬州带回来的几株琼花,最后也都慢慢的枯萎,这让她也颇为伤心。

    琼花的花期在四月,李休他们三月动身,一路游玩赶往扬州,最后终于在三月底到达扬州城外,城中的李恪早就接到了消息,亲自赶到城外迎接,而且和上次一样,李休一家也直接住进了李恪的王府之中。

    几天之后,扬州满城的琼花也终于陆续开放,城内外开遍了洁白如玉的琼花,而且花朵很大,有的竟然有铜盆大小。不过也就在琼花开放之后,长安那边忽然又传来一个让人震惊的消息:颉利可汗死了,而且死因也有些蹊跷!

第七百五十章 颉利之死() 
亡国之君几乎都没有什么好下场,想想后世的唐后主,连老婆都得献给赵光义这个人妻控玩弄,李世民的人品甚至还不如赵光义,至少赵光义不会把自己的弟媳抢过来做妃子。

    相比后世的唐后主,颉利的运气还算是比较好,因为他的妻子是突厥人,长得本来就不符合汉人的审美,再加上年纪也大了,所以李世民暂时没有看上,不过颉利后宫中那些从草原各族挑选出来的,却没少被李靖等人送进宫里,当然这些女子在颉利眼中和房间里的摆设差不多,根本不算什么。

    不过颉利虽然保住了自己的帽子没有变绿,但他被抓到大唐后,却没少受到李世民的羞辱,之前被当成牛羊一般献俘于太庙也就罢了,后来李世民却更加的过分,每次有什么重大的酒宴,特别是宴请各国的使节时,李世民都会把他请去,在酒宴上要求他击鼓起舞。

    谁能想到当初不可一世的突厥可汗,现在竟然被李世民当成一个优伶一般,在酒宴以舞乐取悦客人,当然李世民这么做也不仅仅是羞辱颉利,同样也是震慑一下那些各国的使节,毕竟连强盛一时的突厥都被大唐给灭了,那些其它各国再想与大唐做对时,也得掂量一下自己的份量。

    李世民的打算倒是一举两得,可就是苦了颉利,堂堂草原上的霸主,现在竟然只能跳舞唱歌为生,当然他也想过罢工,可是他们全家老小的性命都掌握在李世民手中,正所谓人在屋檐下,他这个突厥可汗也不得不低头。

    长期苦闷的生活,也让颉利老得很快,而且身体变得有些糟糕,就在李休离开长安之前,颉利还刚刚生过一场病,当时李世民还假惺惺的跑去探望,随后又提出让颉利去虢州担任刺史,据说那里多山,地形和草原有点像,可以让颉利休养。

    不过当时颉利病的都起不来床了,大夫都认为他应该卧床休息,根本动弹不得,所以颉利虽然心中十分渴望离开长安,但最后还是拒绝了李世民的提议,其实他也知道,就算他真的去了虢州,恐怕用不了多久,李世民就会再次把他叫回来。

    颉利的命还算比较硬,最后终于还是硬挺了过来,而且可能是经过这场生死攸关的大病之后,颉利也忽然想开了,平时该吃吃该喝喝,甚至还特意找人学了舞蹈,以便在酒宴上表现的更好,身体也越来越健康。

    但是就在今年二月时,眼看着越活越年轻的颉利却忽然就死了,大唐对外公布说颉利是得了急病而亡,但是李休接到的消息却不是那么简单,颉利应该是被人毒死的,这点已经得到仵作的证实。

    不过颉利被毒死的事却不能对外公布,主要是怕有损朝廷的颜面,毕竟颉利都已经是大唐的俘虏了,但大唐却连对方的安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