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懒散初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上面这种遍地流言的情况下,李休被世家派人刺杀的消息也成为了流言之一,根本吸引不了太多人的目光,对此李休也不由得暗骂一声,没想到世家竟然搞出这么一个鱼目混珠,真真假假的消息全都放出来,把这滩水给彻底的搅浑了。

    不过李休也知道,光靠自己之前刺杀的消息根本击不倒势力庞大的世家,毕竟他手中没有任何的证据,光靠一些流言只能打击世家的声望,想要伤到世家的根本,最主要的还是印书局和图书馆,特别是图书馆,只要将它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定然会对世家的文化霸权造成沉重的打击。

    然而很可惜的是,现在马上就要过年了,图书馆那边虽然马上就要完工了,但也不得不暂时停工,等到过了年才能恢复,不过等到过了年后,也要到了长孙皇后安葬的日子了,到时还不知道会不会受影响?

    今天又是一年一度大朝会的日子,不但长安城的官员参加,连很多外地的官员也进京述职,足够容纳上千人的太极殿中也是坐的满满的,更让李休惊喜的是,苏定方竟然也从辽东那边回来了。

    这两年苏定方在辽东那边可是战功赫赫,每年春秋两季都会进攻高句丽,而且从来不与对方的军队硬拼,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逃,反正他手下全都是骑兵,也不怕高句丽人的追击,而且他们随身携带着火油与火器,见到粮食就烧,使得高句丽损失惨重,靠近大唐的边境本来是他们的粮仓,但却连着两年遭到大唐的破坏,国内的粮价也是飞涨。

    面对这种情况,高句丽也不断的派人出使大唐,希望向大唐求和,可惜李世民却是铁了心的要灭掉高句丽,因此对高句丽派来的使节是一律不见,甚至有些使节刚一进大唐境内,就被赶了回去,不过就算是这样,高句丽依然没有放弃,几乎每月都有新的使节请求进入大唐,毕竟他们现在除了求和外,也没有其它的办法了。

    不过相比往年的大朝会,今天的大朝会却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是因为长孙皇后的去世,而且现在又处于守灵期,所以往年大朝会都是吃吃喝喝、玩玩闹闹的,但是今年却变得十分严肃郑重,主要是各级官员向李世民禀报这一年来的政绩。

    李休禀报完自己负责的理财监事务后,也觉得实在无聊,刚巧看到苏定方离自己不远,于是他就悄悄的退到后面,与苏定方凑到一起聊天,毕竟大殿里这么多人,而且唐朝时期的朝会规矩不多,所以殿中聊天说话的人也并不少,李世民也懒得理会,只要不吵到他听臣子们禀报的政务就行了。

    “驸马,听说上次我送给您的那根人参,被您献到宫里了,这次我又从辽东带来几根,品相都相当不错,等下会送到您府上!”苏定方看到李休坐过来,当即也笑呵呵的开口道。

    苏定方是个十分知恩的人,所以对于李休这个将他从囚犯提拔成将军的恩人,也一直心存感激,每到逢年过节,他都会让人备一份礼物送到李休府上,当然了,李休也同样没忘记给苏定方还礼,所谓礼尚往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两家也算是通家之好,彼此间也没什么见外的。

    “那个太好了,上次你那个人参可是帮了大忙了。”李休听到苏定方的话也不由得大喜道,不过紧接着他又有些疑惑的看了一下对方道,“定方你是怎么知道我把人参献到宫里的,这件事即使在长安恐怕也知道的人不多吧?”

    李休将人参献给长孙皇后续命的事知道的人并不多,再加上又关系到长孙皇后的去世,所以知道其中详情的人更少,而苏定方一直在辽东,这次也是刚回来,按说不应该知道这件事才对啊?

    “嘿嘿,驸马有所不知,您将人参献给宫中立下大功,末将也跟着沾了点光,而且宫中对人参十分的重视,所以早在几个月前就派人去了辽东,让我献上十根老山参进宫,后来一些长安城的权贵也纷纷派人去辽东,就是冲着能够续命的人参去的,现在我手下的兄弟做梦都想抢几根人参,毕竟这东西的价格已经被炒上了天,一株老山参就足以让人发大财了。”苏定方这时也是得意的一笑道。

    “原来如此,看来我还真是小看了人参的功效啊!”李休听到这里也是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道,人参能够续命,这对那些权贵来说简直是个致命的诱惑,所以知情的人求购人参也就可以理解了,而苏定方又驻扎在辽东,知道这些内情也就不奇怪了。

    “不过说起来我还要代兄弟们谢谢驸马,因为这个人参也让兄弟们多了一条发财的路,而且人参主要产于高句丽境内的山上,导致现在兄弟们一个个也都是示战心切,都想早点把高句丽打下来,这样也方便他们搞到人参。”苏定方这时再次笑道,他也没想到一个小小的人参,竟然会让军队的士气大增,使得他出兵时根本不用鼓舞士气,倒也省了不少的麻烦。

    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禁哑然失笑,这样的结果他也同样没有想到。不过就在这时,只见苏定方忽然犹豫了片刻,然后这才低声道:“驸马,这次行俭也和我一起回来了。”

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婉娘的婚事() 
去年上元节时,裴行俭与婉娘定下婚约,李休也答应过他,只要在一年后他不反悔,自己就同意他和婉娘成婚,而且这一年来婉娘也一直与裴行俭保持着联系,有时她也会因为思念而独自坐在那里发呆,虽然人在家里,但整个人的魂却已经飞到辽东了。

    “守约这次回来有何打算?”李休这时沉吟了片刻再次开口道,这件事他也是十分的慎重,毕竟这关系到婉娘一生的幸福,所以他必须要搞清楚裴行俭是怎么想的?

    “我知道驸马在担心什么,不过守约回去后,就把他和婉娘的事全都告诉我了,而且以我的了解,他是个十分重感情的人,既然已经认定了婉娘,那就绝不会反悔,而且这次他之所以跟着回来,其实就是想与婉娘完婚!”苏定方说到最后时,脸上也同样露出郑重的神色。

    其实苏定方也是受裴行俭之托,主要就是试一下李休的态度,只要李休愿意,他随时都可以和婉娘完婚,事实上就在他回来之前,就已经和婉娘通过信了,现在就差李休点头了。

    听到裴行俭依然信守当初的承诺,李休也不由得再次沉默下来,过了好一会儿,这才长长的出了口气道:“好吧,既然守约没有反悔,那我也自然也不会食言,如果婉娘同意的话,等到过了年就可以让他们成婚,不过恐怕要等到将皇后安葬过后了,毕竟在守灵期间,所有贵族都要禁止婚嫁事宜。”

    “哈~,太好了!”苏定方看到李休同意,当下也不由得想要大笑一声,不过随即就想到这里是太极殿,李世民也在上面坐着,所以当即就止住笑声,随后低声道,“那这件事就这么说定了,明年我给行俭放假,让他完婚之后再回辽东。”

    “嗯,辽东那边条件太苦,婉娘从小就比较柔弱,我担心她会受不了辽东的气候,所以守约日后能不能不去辽东?”李休这时考虑了片刻再次开口道,婉娘从小就被他当成女儿养自然也不舍得让自己的女儿跟着裴行俭去辽东那种苦寒之地。

    “驸马你倒是和行俭考虑到一起去了,他这几跟着我东征西讨,连家都很少回,他母亲年纪大了,而且身体也不太好,所以他也想要在母亲床前侍奉,再加上又要成亲了,更是不愿意远离家人,所以之前他和我提过,我也答应他了,等到这次高句丽的事了之后,就给他安排一个安稳点的官职,让他有时间陪一陪家人。”苏定方当即也是开口道,家中有老母要养,又有娇妻新妇,再加上日后可能还会有孩子,所以裴行俭的相当也是人之常情。

    “如此甚好,你们在辽东已经呆了两年,以我的估计,最多再过两年,陛下就会起兵彻底的解决掉高句丽,到时以守约的功劳,安排的职务倒也不难。”李休听到这里也当即点了点头道。

    今年的事情太多,而且对高句丽的打击时间也太短了,再加上马上就要过年了,所以肯定不可能出兵了,甚至明年也不太可能,不过等到后年可就不一定了,以李世民的脾气,有很大的可能会出兵,毕竟现在能让他挂在心上的事情已经不多了,而灭掉高句丽正是他的心愿之一。

    看到李休对裴行俭的婚事没有异议,苏定方也是大为振奋,当下开始与李休讨论起两人婚事的细节来,说起来裴行俭的父亲早丧,家中除了老母外,也没什么男性长辈帮他张锣婚事,而苏定方却是裴行俭的老师,正所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所以苏定方对自己这个学生的婚事也是格外的上心。

    大朝会虽然没有往年那么热闹,但依然开了大半天的时间,本来按照以前的规矩,晚上肯定是要有宴会的,不过现在肯定不能庆祝,所以在下午过了近半时,大朝会也终于结束了。

    李休与苏定方一年没见,而且又开了大半天的会,到现在连午饭都没吃,所以两人本来准备出去吃点东西,顺便也可以叙叙旧,毕竟刚才在朝会上人太多,有许多的话不方便聊。

    不过让李休没想到的是,大朝会散了之后,李世民又点名了几个重臣留下议事,其中就有他,这让他也只能无奈的与苏定方告别,然后留下来继续陪着李世民议事。

    其实李世民留下他们这些重臣也的确有要事要商量,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明年长孙皇后的葬礼安排,这件事是由长孙无忌负责,所以他也亲自做了一下详细的介绍。

    本来李休之前也负责葬礼的事,不过后来因为印书局重建的事,葬礼的事也完全由长孙无忌负责,他也没时间再关注葬礼的事,直到现在听完长孙无忌的介绍才知道,原来九嵕山那边的昭陵已经修建好了陵墓,随时都可以将长孙皇后的灵柩安葬进去。

    不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