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懒散初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驸马,人都来的差不多了,你也与我一起上去吧!”眼看着时间也不早了,论道的双方都已经坐定,马上就要开始正式的讨论,这时萧瑀也向李休邀请道,毕竟李休可是书院中最博学的人,所以在萧瑀看来,这次论道自然少不了李休。

    “萧公不必客气了,您和其它人上去就行了,我就不必了!”李休这时却出人意料的推辞道。

    “先生您怎么能不上去,如果没有您,这个论道大会可是会失色不少!”李休的话音刚落,只见旁边的李治就抢着开口道,这么盛大的集会,而且又是东西方思想的第一次碰撞,所以李休也把家里的孩子都带来了,毕竟能有这么一个机会了解到东西方思想的差异,自然也不能错过。

    “雉奴不要乱说,这次无论是书院还是使团那边,都是三国中最顶尖的学者,哪一个都不比我差,而且台上的人已经足够了,我就不上去凑热闹了!”李休当下瞪了一眼李治道,虽然他自负在博学方面无人能及,但也不能这么直白的当着萧瑀的面说出来。

    “驸马你就不要谦虚了,晋王殿下的话也没错,若是你不上台,恐怕会让不少学生失望啊!”萧瑀这时再次劝说道,这次论道李休也出了不少的力,而且他也是书院中人气最高的先生之一,于情于理他都应该上台。

    当然萧瑀还有一层想法没有明说,那就是这次论道虽然不算是比试,但毕竟是东西方在学识方面的比拼,如果某一方被对方驳倒的话,恐怕也会失了面子,因此萧瑀也不想输给罗马和波斯的学者,而李休却是博学多才,若是他上台,自己这边也就更放心了。

    “萧公不必再劝,我真的不想上台,这个机会您还是留给其它人吧!”李休这时却向萧瑀行了一礼道,其实李休从一开始就没打算上台,因为之所以促成这次盛会,主要是想看看古代东西方智慧碰撞产生的火花,如果他自己上去,以他从后世带来的知识,简直是在欺负这些古代的学者,而且这也有违他的初衷,所以他才决定不上台。

    看到李休的态度坚决,萧瑀也不由得露出为难的表情,过了片刻也只能叹了口气道:“好吧,既然你不愿意上台,那我也就不勉强了。”

    不过萧瑀说到这里时,忽然将目光转向了李休身边的李治等人,这些孩子都是李休的亲传弟子,别看他们年纪小,但在博学方面说不定连自己都比不上,这让他也不由得转而一笑道:“驸马你既然不愿意上台,但台上还缺一个人,我看不如就从你的这些学生中挑出一个,这下总可以吧?”

    “这”李休也没想到萧瑀会看上李治这些孩子,这让他也有些哭笑不得,而且看李治他们一个个跃跃欲试的样子,他也不好再拒绝,最后只能无奈的对李治道,“好吧,那你们谁愿意上台?”

    “我我我”李休的话音刚落,只见李治、狄仁杰、武明空等人也纷纷叫嚷起来,李休的教育方式以鼓励为主,平时也注意培养孩子的主动性,所以他们遇到这样的场合也丝毫不露怯,连武明空和丽质、苏雅这些女孩子也是争先恐后。

    不过萧瑀却是个传统的儒生,一般这种人都有些共同的缺点,比如重男轻女,所以他对武明空这些女孩子根本连看都没看,反而在李治、狄仁杰和平安郎这三个男孩子身上打量了几眼,本来李休的学生中还有李晋、王方翼等男孩,但他们要么去了军校,轻易出不来,要么就是不在李休的身边。

    “萧公选我吧,如果我能在台上将罗马和波斯的使节辩倒,父皇肯定会十分高兴的!”李治这时毛遂自荐的抢先道,本来在李休的学生之中,最深得李休真传的是武明空,她平时都可以代替李休给其它学生上课了,但既然萧瑀看不起女子,这让李治也立刻看到了希望。

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东西论道(下)() 
    李休不愿意上台,萧瑀就准备挑个李休的学生上去,反正台上也有几个书院里的学生,结果这让李治大为兴奋,本来他的性格比较内向,但是在李休的刻意培养下,使得他的性格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经懂得为自己争取了。

    看到李治兴奋的样子,萧瑀犹豫了一下却转向了平安郎,毕竟李治的年纪太小了,相比之下,平安郎却已经是个少年的模样,而且气度也更加沉稳,再加上他又是李休的儿子,从小就接受李休的教育,肯定要比一般的学生强。

    想到上面这些,萧瑀当下伸手一指平安郎道:“我看平安郎不错,上次驸马不是还说想让平安郎来书院读书吗,我看现在就让他上台,提前代表书院里的学生吧!”

    “为什么不选我?”李治看到萧瑀竟然没选自己,当下也十分失望的道,不过萧瑀却没理他,别人在乎李治皇子的身份,但是萧瑀却不在乎,特别是书院里还是他的地盘。

    李休看到萧瑀选平安郎上台,当下也没有阻拦,倒是平安郎安慰了李治几句,随后这才跟着萧瑀大步上台,而这时双方的学者也都已经坐定,周围数千人的观众也围拢着这些学者而坐,整个场地也是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在等候着这场论道的开始。

    只见萧瑀上台之后,当下率先站起来向对面的扎马斯和福卡斯这些异国学者拱了拱手道:“在下是终南书院的山长萧瑀,对面的各位都是罗马和波斯有名的学者,这次我们坐而论道,不论何种题目都可以讨论,正所谓远来是客,所以第一个讨论的题目由你们来出!”

    这些波斯和罗马的学者并不是人人都像扎马斯那样精通汉语,所以李休也给他们找了一些翻译,大都是居住的大唐的波斯人甚至是罗马人,这些人的精通两国语言,一点也不比巴赫拉差。

    看到大唐这边让自己先出讨论的题目,只见扎马斯等学者也都商量了一下,随后只见扎马斯第一个站起来道:“既然大唐的各位将第一个题目交给我们,那我们也不客气了,在下是波斯使节扎马斯,在史学方面颇为擅长,所以我对中原的历史十分感兴趣,不知哪位大唐的学者可以为我讲述一下?”

    史学也是儒学最擅长的科目之一,而且中原一向都有修史的习惯,在儒家出现之前就有了史书,而且历朝历代都没有断绝,这在整个人类史上都是十分罕见的,可以说中原的史料之丰富,远非其它区域的文明可比。

    根本不用萧瑀开口,立刻就有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站了起来,当下从三皇五帝开始讲起,历数夏商周三朝,随后这才转入春秋战国,而且还特意讲解了一下老子、孔子、孟子等人的生平,最后从秦到两晋,前隋以及大唐的建立等等,虽然这个老者已经尽量的简略,但还是讲了将近大半个时辰。

    等到大唐这边讲完,做为回应,扎马斯也亲自讲解了一下波斯的历史,随后又有罗马的学者讲解罗马的历史,相比其它史学算是各国比较独立的学科,并没有什么好争执的,而且大唐这边还讲述了一下中原史书对波斯和罗马的记录,这让扎马斯等人也十分震惊,他们的史书可没有这么详细的记录,更不知道远在大唐的汉朝时,双方就曾经有过来往。

    等到史学方面的问题讨论过后,开始由大唐这边出题目,这次站出来的是李休的老熟人,也就是那个帮他写李公子算术的李淳风,他在书院负责传授天文和算学,而他这次选择的题目则是天文学,这也是他最擅长的。

    罗马和波斯在天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比如早在集古罗马天文学之大成的托勒密,他出生在公元85年,也就是中原历史上的东汉时期,更加巧合的是,汉朝最有名的天文学家张衡,仅仅比托勒密早出生七年,两人都是人类历史上最有名的天文学家,却又出生在同一时期,而且在对天文的认识上,两人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人类对于天空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因此无论是在中原还是罗马和波斯,天文学都是一个热点,当下双方的学者也是各抒己见,相比没有什么争论点的史学,天文学中却有太多可以争论的地方,哪怕是大的方向相同,但是细节上也有许多不同的观点,因此一时间场上的辩论气氛十分浓烈。

    罗马和波斯距离很近,哪怕是信仰不同,但是在文化交流上却十分频繁,而在天文学上大都是以托勒密的天文学大成为主,而在托勒密的观点中,其中有一个最重要的就是地心说,也就是地球位于宇宙的中间固定不同,其它所有天体都围绕着地球转动。

    虽然地心说是亚里士多德的首创,但却被托勒密发扬光大,罗马和波斯的学者也都持着这种学说,本来中原这边也有类似的观点,但是随着李休对天文学的普及,包括李淳风在内的天文学家,都已经明白了地球并不是固定不动,而是围绕着太阳转动,太阳也同样在运动,远不是宇宙的中心。

    结果围绕着地球是不是固定不同的看法,双方也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虽然大唐这边的观点是正确的,但在这个时代毕竟拿不出什么有力的证据,所以双方争辩了半天,最后天都暗下来了,可也没能争辩出什么结果。

    不过最后李淳风邀请罗马和波斯的天文学家,晚上可以去学院的观星台,那里有一架特制的望远镜,可以观察天体,当然这个天文望远镜远不如后世的天文望远镜,否则倒是可以证明地球也是在运转之中。

    天色将晚,第一天的辩论主要也集中在天文学上,可惜双方并没有辩论出一个结果,不过这也并不影响双方高涨的情绪,当天晚上,扎马斯这些人就住在学院中,事实整个论道大会恐怕需要花费数天,甚至是十数天的时间,毕竟双方有着太多异同点,根本不是短短一两天就能讨论完的。

    第二天一早,这场论道大会继续昨天的议题,不过对于天文学上的争辩,双方昨天都已经发表了各自的观点,哪怕昨天李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