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天是刘永诚当值,有小太监悄悄的溜到刘永诚的身边,耳语了一句,朱祁镇正忙着看折子,毕竟是少年天子,童心未泯,眼角的余光瞅到大殿里有动静,便抬起头囔囔道:“有什么悄悄话不能让朕听的?”
小太监吓得急忙跪下叩头:“奴才该死,奴才该死。”
“既然知道自己该死,把该说的说出来吧!”朱祁镇故意逗这个小太监。
小太监吓得脸色惨白,不知所措的看着朱祁镇。
刘永诚笑着行礼:“启禀皇上,忠勇侯进宫谢恩来了,皇上要不要见见他?”
“忠勇侯?”朱祁镇楞了一下,一时没想起来是谁,直楞楞的看着刘永诚。
“皇上,就是原蒸汽伯……”
朱祁镇一拍脑袋,不满的囔囔道:“蒸汽侯,这个封号多酷啊,真正是前无古者,那个叫什么维坚的,非得带头上奏,要朕敕封泽爱卿为忠勇侯,还说,非此封号,不能彰显泽爱卿对朕的忠心,对朝廷的忠诚。泽爱卿对朕的忠心,根本不需要这些虚名加上修饰,即使所有大臣都背叛了朕,泽爱卿也不会背叛朕的。”
刘永诚吓得脸色都白了,这话要是传出去,可了不得,恶狠狠的扫一四周,四周的小太监们无不吓得心惊胆颤,都低下了头,不敢言语半句。
朱祁镇不以为意,看到报信的太监仍然哆嗦着跪在地上,喝道:“哎,还跪着干嘛,快传忠勇侯进来。”
报个信,差点把小拿丢了,听了皇上的话,小太监如获大赦,急忙爬起来,落荒而逃。
看到小太监跑了,朱祁镇拿起一本奏折,摆出一副忙碌的样子。
不一会,泽宁进了大殿,老远就喊道:“臣泽宁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万岁。”
第175章 太后出家()
泽宁一边高呼万岁,一边摆出磕头的架势。
“免了,免了。”听到声音,朱祁镇连忙吩咐道,并抬起头来,一眼就看到泽宁装模作样,被气的乐了,说道:“你就装吧,不想下跪,就言语一声,看在救朕的份上,如果没有别的大臣在场,朕赦免你下跪之礼。”
“多谢皇上!”泽宁抬高了声调,生怕旁人听不到似的。
“朕准许你在家养伤,你倒真是不客气,在府里一躲就是好几天,终于肯来见朕了。”朱祁镇的语气里有些生气。
“皇上恩准臣在家养伤,是对臣的体恤,要是不把伤养好了就来见皇上,岂不是抗旨不遵了,臣忠心于皇上,对于皇上的恩旨,臣不敢违背啊。”
与大臣们见了面,都是十分的严肃和拘谨,唯独见了泽宁,朱祁镇感到自由自在,就跟见了老朋友一样,泽宁的语气比较随便,少了些君臣之礼,却多了些亲和和随意。
在一旁服侍的刘永诚,第一次见证这二位见面聊天,按朝廷的礼节,泽宁有大不敬之罪,可皇上不仅没有怪罪,反而心情愈发舒畅了,刘永诚总算明白,这位小皇帝为何一直力挺泽宁,敢情,原因在这里。
朱祁镇从御桌后面站起来,走到泽宁的身边,上下左右,仔细的打量着泽宁,又伸手在他身上拍了拍,还在他的胳膊上捏了捏。
泽宁全不介意,由着朱祁镇上下其手。
“哼,到底是云南历练人,才去了不到一年,身子就结实多了。朕每天习武,比起爱卿来,却差得多了,难怪爱卿不肯回来,要不是母后派人去逼你,你把朕给忘了吧。”
泽宁连忙作躬打揖,装出一副无辜的样子:“臣冤枉啊,比窦娥还要冤,皇上待臣,已经远远超过君臣之情,臣虽在云南,却日日想着皇上,总惦记着能有朝一日,能再为皇上效力。”
朱祁镇嘻笑的盯着泽宁看:“嗯,虽然夸张了些,也算差不多,你能回来,这是朕最开心的事情。”朱祁镇扫了大殿里的人一眼,挥挥手,刘永诚连忙带着大殿里的人都退下。
御书房里,只剩下了朱祁镇和泽宁二人,朱祁镇指着一张椅子:“坐下说话。”
“谢皇上!”泽宁依言坐下。
“渴不渴?只剩你我二人,要不要朕给你斟茶?”朱祁镇笑着说道。
泽宁连忙又站起来,摆出惶恐不安的神态来,连连躹躬:“臣该死,臣岂敢劳动皇上,臣喝饱了才来的,不渴。”
“噢,喝饱了才来,是怕朕舍不得赏你一杯茶吗?”
刚才还好好的,一转脸,语气不善了,这是什么情况?
“皇上,臣是不是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对,惹皇上不开心了?”
“朕是这样的人吗?你说呢?”朱祁镇并没有回答泽宁的疑问,反而把问题丢给泽宁自己去想。
朱祁镇的语气里孩子气十足,泽宁听得明白,朱祁镇在生他的气,却又不知道因何生气。回京之后,二个人只在成亲的那一天见了面,究竟是什么事惹着皇上不开心了呢?
“皇上,臣愚钝,请皇上指点一下。”
“哼,你还愚钝?你的主意大着呢!”
朱祁镇的火气蛮大的,不像是一件小事情,会是什么事呢?
看朱祁镇的脸色,虽然噘着嘴,小脸也略有些红,可不像是真的动了大怒,否则,泽宁也不能平平安安的待在御书里,还赏了座。
可是,这位皇上确实是生了气,在泽宁的眼睛里,朱祁镇童心未泯,心底纯善,胸怀大志,却并有没有多少城府。
可今天的表现,却完全不像是朱祁镇以往的那样,短短不足一年时间,朱祁镇变了?
泽宁隐隐有些不安,可又说不出不安在哪里,反正四周没人,不如先认怂,泽宁扑通跪下,磕头道:“臣慌恐,臣有罪,一定是臣惹得皇上不开心了,请皇上责罚。”
朱祁镇第一次看到泽宁如此乖巧,觉得蛮有趣的,脸上仍然似笑非笑:“哎,朕已经免了你的下跪之礼,你这是抗旨啊!”
“额!”泽宁张大了嘴,心想,这位小皇帝是怎么啦?
“皇上,臣知错了,求皇上饶臣之过。”泽宁隐隐猜出朱祁镇在搞什么鬼了。
“哦,说说看,你罪在哪里?”朱祁镇的脸上露出了笑容,笑得比较诡异。
“臣借着养伤,只顾着躲在府里逍遥快活,却忘了为皇上分忧,臣罪该万死!”
虽然兴安、维坚等看望过泽宁的人都信誓旦旦的说,泽宁因为救皇上,被鞭炮所伤,伤势很严重,需要休养疗伤。朱祁镇不放心,特意询问了多名太医,得到的结果基本上是一致的,这伤都是皮外伤,上点药就没事了。
泽宁一直借故躲在宫庄里不出来,明摆着就是消极怠工,这话从他自己的嘴里说出来,朱祁镇感到有趣之极。
“朕竟然准了你在府里疗养,岂能食言而责备你?”朱祁镇摆出十分大度的样子。
“额,皇上!”
“哼!”朱祁镇故意堑出一副气哼哼的样子,重新回到御桌后面的椅子上坐下。
除了躲清闲之外,就是出了一个对付皇太后的损招,除此之外,还能有什么呢?
“皇上,都是臣的罪过,向会昌侯府讨银子的事情,太后”泽宁欲言又止。
朱祁镇赌气的拿起一本奏折丢到地上,狠狠的瞪了泽宁一眼,气愤的说:“母后十分伤心,骂朕不孝,要学着皇姐,削发出家,已经素衣素食好几天了,这事是你惹出来了,还得你去摆平。”
“皇姐?”泽宁听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怎么又冒出个皇姐来了。
“常德公主?”
她不是已经嫁人了吗?
在云南的时候,王振情急之下,说出常德要嫁给会昌侯的儿子孙怡,怎么又出家做尼姑了?
想起常德公主,泽宁就隐隐感到心疼,而且,疼不可当。
“正是常德公主,朕的皇姐,母后要她嫁给会昌侯的儿子孙怡,孙怡是什么东西,岂能配得上皇姐?皇姐不从,以死相逼,母后无奈,只好暂时把亲事放了下来,现如今,皇宫快成了庵堂了。”
第176章 痴情公主()
自从听到常德要嫁人的消息之后,泽宁便把她深深的藏于内心深处,再也不愿意提及,更不敢打听关于常德的任何一点点消息。
她竟然以死相逼,在大明朝,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决心,泽宁感觉心里在滴血,不仅误会了她,更是辜负了她。
泽宁十分自责,自己就是一个薄情郎,负心汉,他不能原谅自己的过错。
现如今,他已经成亲,一下子娶了二个小美人。
按大明的规矩,已婚的男人,是没有资格娶公主的。
按理说,这是皇家的隐私,朱祁镇即使信任他,也不该把这种事情拿出来说,朱祁镇究竟打的是什么主意,是要他劝皇太后呢,还是劝常德公主丢弃出家的念头,亦或者二个人一齐给劝和了?
这其中的任何一个,泽宁都不好出面。
皇太后不喜欢他,这是众所周知的,甚至想要了他的性命。
至于常德公主,这是泽宁心中的疼,他现在最愧疚的就是常德公主,哪里还有脸面再见到她。
他是负心汉,薄情郎,常德公主一片痴心对待他,他却误会了她,见到她又能说些什么呢?
朱祁镇从御桌下面翻了翻,拿出一个锦盒来,放在御桌上,对泽宁说:“泽爱卿,这是你家的传宝,物归原主,你拿回去吧。”
锦盒不大,泽家庄的园子里,并没有什么特别贵重的物件,哪来什么传家宝,除非
泽宁大步上前,走到御桌旁,双手捧起锦盒,腾出一手打开锦盒,果然是朱元璋赏赐的“免死铁券”。
别人当作是个宝,以得到这个为无上荣幸,可在泽宁的眼里,连一文钱都不值,在生死悠关的时候,根本不顶用。
“谢皇上!”泽宁不得不向朱祁镇谢恩。
“收好了,再丢了,连朕都护不了你了。”朱祁镇似笑非笑的看着泽宁说。
这个小皇帝,看上去年轻不懂事,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