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可怜了玉尖,她的衣食父母生命垂危,一旦泽宁挂了,这些凶神恶煞的汉人,会毫不犹豫的把她扔进俘虏营作奴隶,尤其是那个皮笑肉不笑的死太监,再也不能拿泽宁出气了,恐怕会把所有怨愤转嫁到她玉尖身上。
能开心的时候就开心,能笑的时候就笑,玉尖从小就是这么活过来的,她从没有听阿母提起过,她还有什么亲戚。
遇到泽宁,这位素昧平生,没有一丁点关系的陌生人,泽宁一直像一位大哥哥一样照顾她,从没有对她产生一丝一毫的枉念,如今却徘徊于生死之间,玉尖第一次在泽宁面前抹眼泪,哭得稀里哗啦的,不知道是为她自个儿哭,还是为泽宁接连不断的悲惨遭遇而流泪。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伐其身行。”
这句话出自孟子?告子下,“大任”是什么东东,几个钱一斤,先来十斤尝尝。
混在大明的泽宁,从来没有这个觉悟,在清宁宫庄的时候,被太皇太后和朱祁镇合起伙来,逼成那样了,仍然是一副吊儿郎当的态度,能偷懒的时候,一定是躲在一旁逍遥。
他一边不愤于山壮的种种**行为,一边自个儿享受于**之中。
躺在床上,胡言乱语,什么黑虎,白龙,还有白麝,天神,大仙。
高黎贡有黑麝,却没有白麝;有孟加拉虎,一身的黄黑白相间,却没有黑虎。泽宁口里的黑虎,不仅黑,还发出黑光,不是胡说,还是什么?
倮课族认为,他们是龙与虎的化身,可是,谁见过龙了?
倒是有小白龙这么一说,那是西游记里的,白龙,还透明,那么,肠子不就露出来了,还有便便,咦,恶心哟。
眼看泽宁一副要死不活的样子,十万人马,被困在杉木笼,措手无策,将领们无不焦急,却坐因愁城。
一天夜里,麓川军绕过马鞍山,从背后袭击官军大营,让官兵感到惊惧的是,麓川军也有了大杀器,火油飞弹,官军大营顿时成了一片火海,三军动摇,败退数里,幸好,麓川只是奇袭,并没有大队人马跟进。
看样子,官兵的大杀器已经失效,火器上的优势荡然无存,从袭击的效果看,对方似乎并不特别熟练,如果给他们时间加上改进,官兵就再也没有便宜可占了。
看来,必须尽快打下杉木笼,不给思任发熟悉大杀器的时间。
这一日,东路大军赶来,集合了木邦的人马,并招降了孟通各寨,前来支援。
与此同时,元江同知杜凯等人,率领车里和大侯的五万人,攻破乌木弄、戛邦等寨子,大大的削弱了杉木笼的支援,助长了官军的士气。
官兵一下子多出了数万人马,加上原有十万官兵,人数超过了原先的十五万人马,王骥和蒋贵信心大增,决定一搏,召集各重要将领开会,分派任务。
正在商议之际,侍卫前来禀报:“报,王大人,蒋大将军,钦差到。”
军事会议立刻暂停,所有人出帐迎接钦差,这是一位老熟人,尤其是对于躺在病榻上的泽宁。
王振满面春光,虽然一路下来,历经千辛万苦,看到这么高级将领,和十数万军官夹道相迎,这一路上受的苦,都值得了。
所有人都知道,王振是小皇帝朱祁镇的死党,他怎么会来了?
大家带着疑问,把王振迎进大帐,千户一类的小官就没份了,所有高级将领齐刷刷的跪倒在帐前,听候王振宣旨。
上江寨一仗,打得辛苦,死亡甚重,终究是打下来了,打得惨,说明这仗难打,越是难打的仗,才更显得功劳大。
仗还没打完,这个时候派钦差前来,无非是加以勉励,告诉大伙,你们辛苦啦,立下了战功,皇上知道了,朝廷知道了,你们要再接再励,继续打胜仗,等仗打完了,一起算总帐,该奖励的,一会奖励的,升官封侯,不会少你们的。
皇上开了空头支票,将领们都很高兴,起码,皇上知道他们立功的,至于是哪个皇上知道了,是小皇帝朱祁镇,还是站在他身后的皇太后,将领们并不在乎。
圣旨宣读完毕,王振把王骥拉到一旁,压低了声音问道:“王大人,咱家怎么没看见泽大人?”
小皇帝把王振派来宣旨,根本就是冲泽宁来的,王骥不乐意了,不管心里有多么老大的不乐意,也不能当着王振的面表露出来。
王骥心想,兄弟们为了你朱家,抛头颅洒热血,就来了这么几句不疼不痒的话。泽宁,手不动,臂不摇,虽说是发配军中效力,实际是来度假的,竟然不远万里(一来一回,一万多里),特意派人前来叙寒问暖,太偏心了。
可他却忘了,上江寨一战,要不是泽宁的火油飞弹,指不定还要多死多少人呢,根据史料记载,王骥的这一次出征,官兵损失达到十之七八。
所有埋怨只能藏在心里,王骥亲自带着王振来到泽宁疗养的地方,王振看了,大吃一惊。
泽宁本来就不胖,病了这些天,整个人又瘦了不少,脸色枯黄,精神萎靡,嘴里不停的念叨着白龙黑虎什么的。
王骥亲自把泽宁的来龙去脉讲给王振听,王振听了,老脸堆满了皱子,愁断了肠子。
太皇太后垂帘听政的时候,王振尚有指望,盼着把太皇太后熬到死,这货就可以翻身了。
没曾想,太皇太后去世之后,皇太后掌权,这位皇太后年轻着呢,可以一直活到死,指不定,小皇帝朱祁镇挂了,这位皇太后还能活得美滋滋的,还真是说不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108章 重金求医()
这些日子,王振是万念俱灰,金英重新抬起头,根本不给这货好脸色,王振只好夹起尾巴重新做人。
接到上江寨大捷,京城里上下欢腾,皇太后也十分高兴,这次出征麓川,王振竭力主导,是内廷里最力挺此事的急先锋,为此,落下不少骂名,却在内廷赢得不少声誉。
在太和殿上,朱祁镇与泽宁穿一条裤子,在一条战壕里唱响出征麓川战歌,也正是由于泽宁的出现,朱祁镇才坚定了麓川之战。如今,上江寨一战,打得思任发落荒而逃,朝廷处于上风,思任发落于劣势,大大助长了朝廷的威望,一举收服麓川有望。
儿子长本事,作为娘亲,皇太后也感到高兴,对朱祁镇的约束少了一些,不少政事交还给了朱祁镇打理。
朱祁镇立刻下旨,令王振出使麓川,犒劳前线将士。旨意一下,奉天殿倒是没什么动静,皇宫里却起了波澜,皇太后头一个反对,理由是,小皇帝生活不能自理,需要王振悉心照料,还是把王振留下来,由金英前去。
拳拳母爱,慈祥和悦,令天地为之泣泪,金英本是交趾人,可以顺道回一趟故乡,上演一出荣归故里的大戏,祭扫先人的遗骸,也遂了太后的心愿,本是一举二得的事情,有小道消息,金英不干,而王振想去,在内廷十二监,引起一片哗然。
最终,王振竟然得逞了,在锦衣卫的护送下,一路南下,直奔麓川前线。要说这货真是效率,几乎以加急快报的速度赶到腾冲,又转道杉木笼前线。
想想在历史上,这货仅用了四天时间,就征调三十万大军出征大同,然后又用了数日时间,把这支三十万精锐毁于一旦,这效率可不是盖的,可谓创下中国历史之最。
王振风风火火的赶来,却只见到了一个病泽宁,满腔的热情,化为满肚子的苦水,愁得他给王骥省了一顿午饭。
如果就这么回去,告诉朱祁镇:小皇帝,泽宁病了,要死了,不用再惦记他了,咱俩相依为命吧!那他就不是王振了。
王振最大的强项,就是折腾,打着小皇帝的旗号,下令四处寻医,一定要把泽宁的病给治好了,并发出悬赏通告,谁有能耐治好这位爷的病,重赏。
重赏!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王振以钦差大臣的身份,下令所有将士全体出动,给泽宁求医,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求医运动,在西南大地上展开了。
救人比打仗重要,王骥和蒋贵苦不堪言,却没有办法,这是皇令,明知道王振打着小皇帝朱祁镇的旗号,自作主张,可谁都知道,泽宁是朱祁镇的死党,专程派钦差前来看望,如果小皇帝知道泽宁的病情,恐怕也会这么干的。
王骥与蒋贵商量之后决定,暂且停战,泽宁不能死在军营里,必须全力救治,同时,做好防务,提防麓川军再次偷袭。以当前的情况看,思任发率领大军逃跑的可能性不大,如果真是那样的话,王骥和蒋贵巴不得的呢。
在寻找神医的同时,王振并没有闲着,把曹吉祥叫到大帐里,冷着脸,斥责道:“曹公公,咱家听说,你要杀了泽宁,是否有这么一回事?”
曹吉祥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借故要切了泽宁,这事,有许多将士看在眼里,并在军中传开了,事后,曹吉祥追悔莫及,想捂,已经根本不可能。
当曹吉祥知道王振来了,就猜出了个大概,以其对王振的了解,这货一定会找上门来算帐的,曹吉祥一直躲着,不敢与其见面,王振不依不挠,特意派人找来,曹吉祥知道躲不过去了,只好显身。
曹吉祥在宫外抖威风,在皇宫里,只是一个小角色,排不上号,根本无法与金英、兴安、王振相比,即使跟刘永诚和王谨相比,也是差老大一截子的。
王振盛气凌人,腔调逼人,当着众人的面,一点都不留情面,曹吉祥有些挂不住脸面,却又不敢当面顶撞,只好强忍着。
“公公,泽宁欺人太甚,奴才气愤不过,想给他点教训而已。”
“糊涂东西,泽公子是皇上的人,你也敢动手,不想活了吗?欺人太甚,这是能用在泽公子身上的吗?你打到人家门上,难不成,由着你把庄子给拆了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