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泽宁一直梦想着在一片竹林溪水旁,搭一坐竹屋隐居,这个愿望竟然在五千里之外的高黎贡实现了。不过,这里的景致确实很美,到处绿郁葱葱,生机盎然。溪水里有不少鱼,这都是野生的,抓一条又肥又大的鱼,用水煮煮,再加上一些玉尖配制的调味,美味无比。
林木间,有很多野兽,只是泽宁不会打猎,而玉尖又不忍下手,只好多采些野果子、野草等等。以免暴露行踪,赤尔不敢天天送粮食,只能隔三差五的借着打猎的名义上山。
泽宁和玉尖想办法解决一些,赤尔及亲信的寨民再解决一些,总算让他俩不至于饿着。
泽宁和玉尖吃的都不多,闲来无聊,泽宁就给玉尖讲故事,泽宁的存货不多,只好临时编,可他不是文科出身,编出来的故事,漏洞百出,又没趣味,可玉尖听起来,觉得十分有意思。
从山脚寨去上江寨并不很远,有个二三天就到了,泽宁时不时的陪着玉尖前去探望,刚开始还不习惯,在山上生活了些日子,泽宁渐渐也就习惯了,身子也敏捷多了,攀岩爬树,越来越灵活。
这一日,日果和赤尔一起上了山,日果带来沽茶,这是泽宁的最爱,大喜。日果还带来一些鹿茸、虎鞭、虎骨等大补的物品,这是给泽宁补身子的,希望他的身子更加强壮起来,能更好的照顾玉尖。
玉尖立刻抱起大补之品去煮,日果也跟了过去。
屋里只剩下泽宁和赤尔,结了婚的人就是不一样,赤尔留起了小胡子,他才十六七岁,蓄起小胡子,显得成熟了不少。
“泽公子,官兵已经撤了,王骥、蒋贵等将军们也起程返回京城了。”
就是说,这些人已经接到了京城的圣旨,好不容易打下来的麓川,完全丢给了云南土司们,对思任发,对缅人并没有足够的防备。
这些日子,泽宁在军营里耳闻目染,加上他对后世的了解,渐渐的在军事上有了越来越独立的看法,本属于大明疆土的孟养、平缅等大片土地,后来都分离了出去,其根源,恐怕都是从大明错误策略开始的。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135章 大补出血()
这些鹿茸、虎鞭、虎骨等大补,赤尔家里有一些,日果把娘家的存货全拿来了,以至于日果的阿母和阿大,用异样的目光盯着赤尔看,背了黑锅的赤尔苦笑不已,却不敢说出真相。
一对小闺蜜在厨房里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听到这一段,玉尖笑弯了腰。笑归笑,可玉尖却没明白其中的原由,好奇的问道:“赤尔迅猛如虎豹,多补些鹿茸、虎鞭、虎骨,身子更壮实,为何尼莫会笑话呢?”
(尼莫,指的是女性对成年女性的称呼。)
玉尖这么傻傻的一问,日果立刻脸红到耳朵根,娇嗔道:“哌哌哌,这种活也得问出嘴,等你跟泽公子成亲,就什么都知道了。”
玉尖也臊得满脸通红,可她好奇,明明是强身健身的大补,怎么扯上成亲上了,小心脏呯呯直跳,还非要拉着日果问个明白。
刨根问底,勤奋好学的玉尖,很快就隐隐明白了其中的缘由。泽宁天天喝着鹿茸、虎鞭、虎骨等大补熬制出来的药汤,很不好喝,山脚寨族人的一片好心,又是玉尖亲手熬制,盛情难却,只好强行灌下去。
起初并没有特别的感觉,只是整个人精神了不少,攀岩爬树什么的,感觉轻松了不少,手里挺美。
过了几天,感觉身子有些燥热,高黎贡一带,春天的雨水比较多,空气很湿润,不应该有燥热的感觉。
泽宁越来越喜欢看玉尖,玉尖一直喜欢泽宁,对他十分依赖。泽宁二十岁,玉尖也已经有十七岁,在大明,以他们的年龄,泽宁早过了成婚的时候,玉尖也该出嫁了。
由于泽宁一直若无其事,玉尖每每看到赤尔和日果相亲相爱,亲亲我我,心里非常着急,可又不好主动提出来,怕把泽宁给吓跑了。
泽宁总是寻找机会跟她在一起,一双眼睛贼眉鼠目的在她身上扫来扫去,玉尖心里美翻了,脸上时不时泛出潮红。
到后来,泽宁的眼神直盯着她的胸脯看,还流起了鼻血,玉尖这才发觉情况不妙。
她不怕泽宁对她动手动脚的,按照傣族人的习俗,男女相爱后,女方要先在男方家住上几天的,你懂的,对于贞节一事,远没有中原人看得重。
日果害羞,没把鹿茸、虎鞭、虎骨等大补的效用说明白,只是说可以强身健体,泽宁和玉尖都不知道,这玩意还有极强的壮阳效果。
泽宁现在是气血上涌,极力的控制着身体的**,可是,身体不听话,某个部位一直挺着。已经是春天了,加上高黎贡一带,春天的气温比中原要高一些,衣服比较单薄,泽宁鼓起来的部分,看起来很明显。
为了免于出羞,只要经常躬起腰身,心里却苦不堪言,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还以为跟这一带的水土有关。
玉尖害怕泽宁出事,便擅自下山,去了一趟山脚寨,莫苏阿妈了解了情况之后,有些哭笑不得,让她回去用冷水给他洗澡,把药先停几天,再煮给他喝,只是药量要减少一些。
经过此事,玉尖似乎明白了其中的缘由,这是大补,不光强身,她也才明白日果为何害羞
莫苏阿妈害怕玉尖路上出事,还特意派赤尔和日果护送她回山上去。
日子一天天过去,泽宁和玉尖之间,渐渐起了一些漪涟,只是,二个人都没有开口说出来,日久生情,纵使泽宁铁石心肠,他也阻不住。
一场春雨横扫京城,皇宫被洗涮了一遍,甚至有不少犄角旮旯里藏了多年的污垢也被被冲刷了出来。由于雨水太大,加上不少被雨冲出来的杂物堵塞,导致排水沟被堵了,污水返涌,不少地方污水横流,皇宫里漫溢着恶心的臭味。
而这个堵点恰恰就在慈宁宫里,这二天,皇太后偶有微恙,正躺着宫里休息,闻到恶臭,气不打一处出,把管事太监暴打了一顿,扔在雨地里,任由雨水冲刷。
金英亲自带着人把堵点挖开,发现是一块硬木制作的木偶玩具,便随手一扔,正扔到王振的脚下。王振看着眼熟,令人捡起来,用雨水冲了冲,接过来一看,发现这个木偶玩具已经有些**,颜色已经看不清了,不过,王振依稀能辨认得出来,这是小皇帝朱祁镇小时候的心爱之物。
当年,因为这个木偶丢失,朱祁镇伤心了好一阵子,甚至有一个小太监被责打了二大板子,原来,这个木偶竟然掉进了地沟里。
奇怪的是,这么多年了,这个木偶应该腐烂不堪,不应该如此完好,又是如何掉进地沟里了,偏偏又卡住了地沟,以至于雨水冲刷出来的杂物堵到一起,致使污水反涌。
作为孝道,朱祁镇每天都会来慈宁宫请安,太皇太后在世的时候,每天会来一次,太皇太后去世之后,来得就多了一些。
这几天,皇太后不舒服,朱祁镇在早朝之后、晌午和傍晚都会来探望,作为朱祁镇的奶爸,王振岂能不随行。
虽然已经有些破败,能无意中找到这个木偶,这是缘份,王振乐得屁颠颠的,双手捧着,递到朱祁镇眼前:“皇上,这个木偶不见了十多年,竟然找到了。”
朱祁镇早把这个木偶给记了,听王振提起来,仔细的打量,感觉依稀有点眼熟,却想不起来了,不过,王振能把十多年前的一件小事记得如此清楚,感觉王振忠心之极,心里很喜欢。
不经意中,朱祁镇瞧见雨地里躺着一个太监,好奇的问道:“这是怎么啦?”
金英不敢怠慢,这一位毕竟是皇帝:“启禀皇上,这个奴才,连地渠阴沟都管不好,皇太后仁慈,只打了他十大板子,让雨水好好冲冲他脑子里的污锈,醒醒神,好明白如何为皇太后办差。”
朱祁镇不由得想起了已经死了的阮安,叹道:“要是阮安在,不至于出这档子的事情。”
提起阮安,朱祁镇想起了远在五千里之外的泽宁,心情一下子忧郁起来。兴安正从慈宁宫里出来,看到朱祁镇的御辇,顾不得雨水,急忙迎上来:“老奴兴安叩见皇上。”
“起来吧。”
“谢皇上,皇上,太后懿旨,玉体有恙,请皇上不必冒雨请安了。”
朱祁镇的小脸沉着,挥了下手,王振喝道:“起驾,回乾清宫。”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136章 封赏之争()
雨继续下着,巨大的黄伞挡住了雨水的侵袭,却挡不信春雨带来的寒气,不时有雨珠打在龙辇上,又溅到朱祁镇的明黄色龙袍上。
阴寒气盛重,朱祁镇出来的时候,衣服加少了,禁不住打了个喷嚏,王振立刻紧张起来,囔囔道:“狗奴才们,快抬皇上回宫,要是让皇上着了风寒,可不是扔到雨地里那么简单,非打死你们不可。”
抬辇的太监们吓得立刻加紧了步伐,一行数百人,渐渐消失在茫茫春雨的夜色之中。
第二天早朝的时候,朱祁镇手里多了一块明黄色的锦帕,上面绣着龙纹,捻在手里,不时的擦擦鼻涕。
小皇帝朱祁镇病了!
不少大臣们露出关切和紧张的神色,朱祁镇看在眼里,略感欣慰,这些人还关心他。
“明天傍晚,朕探望母后,溅了一点点湿寒,不要紧的,众爱卿放心。”
“皇上的龙体关系社稷,千万要多保重啊!”大臣们纷纷上前奏请,这样的便宜话,反正也费不了几颗吐沫星。
“社稷,你们还知道社稷,麓川之役,斩敌近八万,这是成祖皇帝北征草原以来,从未有过的大捷,将士们凯旋而归已有十多天了,封赏和抚恤一直定不下来,再拖下去,就不怕寒了参战将士的心吗?”
又过了一年,朱祁镇已经十六岁了,该到了大婚的时候了,人也越发成熟了一些,也知道如何借题